解决问题之前,先认同孩子的感受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说的话不是命令式的说教,就是挑剔评判。摆出一幅“过来人”的样子。一旦孩子没有感到你认同他们的感受,他们的心里就开始设防,不再愿意和你多说什么,以免言多必失,再遭致更多的数落。不要抱怨如今的孩子令人难堪,无法沟通,其实真正的沟通始于认真的倾听。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倾听。真正的倾听是表示“我接纳你”的最佳途径之一。当我们听到别人挑剔我们所说的话,我们便会关闭自己。但当有人对我们的好与坏、喜与忧、成与败都以深切的关怀来倾听,我们就会知道,这个人就是接纳我们的人。当父母用心来倾听孩子的时候,就等于告诉孩子——我已经接纳了你。英语中有句谚语——如果你站在我的鞋子里……意思就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父母不但要用心听,而且还要“站在孩子的鞋子里”去听,更要不加任何评判地去听。这才是认同。当我们认同孩子的感受时,其实就等于在我们和孩子之间奠定了安定和信赖的基础。不管孩子是兴奋欢喜还是灰心失望,认同孩子的感受就等于是在告诉他:“你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我尊重你的感受。”
当孩子撒泼打滚、耍赖发脾气时,我们很可能就会跳起来对他们说:“不许胡闹!再胡闹我揍你!”在孩子高兴得忘乎所以地又蹦又跳时,我们也可能全然不顾他们的喜乐,斥责他们不许胡闹。可一旦我们认同了孩子的感受,其实就等于承认孩子是人,他们有资格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有被理解的需要。
你可能会反对我说:“你怎么能让孩子如此肆无忌惮?这怎么得了?肯定会有人受影响的。”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我说的是“认同”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允许孩子随心所欲地发泄。这两点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关键不是情感本身,纯粹的情感无所属对错。关键是一个人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的方式是有对错的。西方有句老话:“生气却不要犯罪。”这里没有说生气就是犯罪,而是说生气可以,但是不要用负面的方式来表达怒气。对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父母完全可以认同孩子的感受;但与此同时,父母也有责任纠正孩子错误的表达方式。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认同孩子的感受,使孩子感到有人理解他们?当孩子处在情感的波峰低谷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在情感上与孩子亲密连结?其实秘诀就是——“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说白了就是,别人开心的时候,你与他们一同开心;当别人忧伤的时候,去分担他们的忧伤。
这句话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你面对的很可能是孩子的“不乖”,也可能忍不住先要纠正错误、解决问题。要抵挡这种诱惑的确是一种熬炼。在这个时候,你能否做到把这些先放一放,先关注一下他们的感受?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认同孩子的感受。
如果我的孩子太兴奋了,对我的劝告充耳不闻时,我就得和他们一起先“疯”一下。如果孩子为别的孩子不理她而闷闷不乐时,我就一定要和她一起先“难过”一下。如果孩子为了别的孩子给她起绰号而伤心时,我就得要告诉她“他们取笑你的确不像话,你一定受到了伤害。我也很伤心。”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他们是真正收到尊重的人,有人理解他们。这将增强我们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亲密连结。
每当我们用心倾听孩子,分享他们的内心感受时,其实就等于是让孩子知道:“我对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感兴趣,我想知道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经常把孩子搂在怀里问问:“今天都干了些什么啊?过得怎么样呀?”然后认认真真、饶有兴趣地听他们讲。父母们,你或许会发现与孩子促膝谈心,聊聊他们的想法、感受、梦想的最佳时刻就是吃晚饭的时间。孩子通常在吃东西的时候更容易敞开。假如你能令他们随便聊聊平时的日常活动,他们的感受很可能就会不经意地冒出来。然后,就需要你专注地聆听、关切地回应了。不过切记:听的时候不要妄加论断。
有一次,我的妻子多蒂去参加一个培训。培训举行到一半时,老师要求学员两人一组讨论各自内心的挣扎。和多蒂一组的那位女士向多蒂倒了一肚子的苦水,多蒂只是专注地倾听,边听边表示关切。讨论结束后,那位女士说:“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你今天帮了我大忙了。我对我的问题看得更加透彻了。谢谢你。现在我比较有把握了。“其实,多蒂什么也没说!大多数时候,她只是静静地听。怀着感同身受的心专注地倾听你的孩子,这样帮助孩子感受到有人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其中的效果一定会令你称奇。
我们也要舍身处地为孩子想想! 其实与大人交流这一招也很管用哟 每个人的想法的感受不同 想法不同 好帖子不错的样子。。 孩子们都是很敏感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