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标题: 孩子起冲突家长别插手 [打印本页]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4
标题: 孩子起冲突家长别插手
当下,大部分的中国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唯一的孩子从降生那一天起就被成年人团团围住,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替他操办,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做一个乖孩子,给他身边的成年人带来欢乐。  人类是群居动物,无论独生子女如何娇宠,都无法避免走出家门,与其他人打交道。这个时候,家长的焦虑往往成倍增加,因为父母们突然发现,这个肉嘟嘟的小宝贝,居然不懂社交礼仪!他不肯跟小朋友分享,还伸手打人;他不肯跟邻居朋友打招呼,拒绝叫人问好;他认生、害羞、怯懦、自私、没有礼貌……
  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往往误解了孩子的世界。儿童的社交能力并非意味着他必须彬彬有礼、见谁叫谁、谦让合作、没有冲突,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我们教,他就会的。儿童的社交能力是在不断的体验和练习中逐渐开发的。无论成人还是儿童,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认可他人存在、体会他人情绪、接纳他人行为,这些都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练就。
  如何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
  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们往往备感头痛。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这样一个理念:冲突是坏事情。我们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疆界,一旦起冲突,就意味着关系破裂,所以我们一向避免冲突、压制冲突。因此我们也难以接受孩子之间发生冲突,难以克制自己一个箭步冲上前,替孩子解决矛盾的冲动。
  这时,我们不妨向动物学习学习。小狮子打打闹闹时,狮子妈妈和爸爸都懒懒地趴在一边,不理不管不干涉。因为它们知道,如果自己以成年的力量替孩子们解决矛盾,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和平与宁静,却打断了幼狮练习生存技巧的过程。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并非把他推给“社会”就行了;不干涉孩子之间的冲突,也并非意味着我们袖手旁观,毫无作为。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从他降生第一天开始的,他与别人的交往模式,都首先在我们这里得到练习,所以,我们怎样跟孩子打交道,孩子就怎样跟别人打交道。我们怎样处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孩子就怎样处理他与别人之间的冲突。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是孩子社交能力的训练师,是他们社交行为的模板。
  要不要让孩子学会谦让
  对于儿童的社交活动,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要不要让孩子学会谦让?孩子受欺负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童年时期,孩子正在建立他的安全感,他需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人类是可信的、自己是值得存在的。有了这种坚实的安全感,孩子才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很多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太谦和了,别的孩子抢他的玩具还打他,是不是该教他谁要打你就打回去,谁抢你的玩具你也抢回来,或者干脆站在一旁看着谁抢我孩子的玩具我就上去教训他,甚至教训对方孩子的家长,让孩子知道必须抢打争斗,不教育他这些不行,他将来无法适应这个社会,他谦让别人,别人不谦让他呀!
  由于我们社会大环境所致,但凡遭遇孩子社交方面的冲突和矛盾,父母的焦虑和恐惧就跟开水一样滚滚沸腾,家长们生怕孩子眼前吃亏,将来挨欺负。其实孩子所需要的恰恰不是所谓世界“险恶真相”。
  孩子尚处于分辨善和恶的朦胧状态,如果我们教给他一套怀疑一切、锱铢必较的作为,他成年后会怎样对待这个世界呢?谁还敢跟他来往呢?如果我们给孩子营造一个善良的环境,他成年后会善意地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人,他会主动去做善良的事情,他会下意识地寻找并且吸引同样善良的人跟他做朋友,而且他会排斥那些不善良的东西。一旦他很清楚“善”是什么,识别“恶”就不那么难了。
  如果我们过早地教习孩子不能吃亏、竞争竞争再竞争,那他就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恶了,不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让孩子对世界充满恐慌。
  说句大白话吧: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怎样对待你。你看这个世界充满险恶,你就会遭遇很多险恶的人和事;你看这个世界充满善良,你就会遇到很多善良的人和事。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4
当下,大部分的中国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唯一的孩子从降生那一天起就被成年人团团围住,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替他操办,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做一个乖孩子,给他身边的成年人带来欢乐。

  人类是群居动物,无论独生子女如何娇宠,都无法避免走出家门,与其他人打交道。这个时候,家长的焦虑往往成倍增加,因为父母们突然发现,这个肉嘟嘟的小宝贝,居然不懂社交礼仪!他不肯跟小朋友分享,还伸手打人;他不肯跟邻居朋友打招呼,拒绝叫人问好;他认生、害羞、怯懦、自私、没有礼貌……

  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往往误解了孩子的世界。儿童的社交能力并非意味着他必须彬彬有礼、见谁叫谁、谦让合作、没有冲突,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我们教,他就会的。儿童的社交能力是在不断的体验和练习中逐渐开发的。无论成人还是儿童,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认可他人存在、体会他人情绪、接纳他人行为,这些都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练就。

  如何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

  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们往往备感头痛。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这样一个理念:冲突是坏事情。我们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疆界,一旦起冲突,就意味着关系破裂,所以我们一向避免冲突、压制冲突。因此我们也难以接受孩子之间发生冲突,难以克制自己一个箭步冲上前,替孩子解决矛盾的冲动。

  这时,我们不妨向动物学习学习。小狮子打打闹闹时,狮子妈妈和爸爸都懒懒地趴在一边,不理不管不干涉。因为它们知道,如果自己以成年的力量替孩子们解决矛盾,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和平与宁静,却打断了幼狮练习生存技巧的过程。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并非把他推给“社会”就行了;不干涉孩子之间的冲突,也并非意味着我们袖手旁观,毫无作为。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从他降生第一天开始的,他与别人的交往模式,都首先在我们这里得到练习,所以,我们怎样跟孩子打交道,孩子就怎样跟别人打交道。我们怎样处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孩子就怎样处理他与别人之间的冲突。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是孩子社交能力的训练师,是他们社交行为的模板。

  要不要让孩子学会谦让

  对于儿童的社交活动,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要不要让孩子学会谦让?孩子受欺负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童年时期,孩子正在建立他的安全感,他需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人类是可信的、自己是值得存在的。有了这种坚实的安全感,孩子才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很多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太谦和了,别的孩子抢他的玩具还打他,是不是该教他谁要打你就打回去,谁抢你的玩具你也抢回来,或者干脆站在一旁看着谁抢我孩子的玩具我就上去教训他,甚至教训对方孩子的家长,让孩子知道必须抢打争斗,不教育他这些不行,他将来无法适应这个社会,他谦让别人,别人不谦让他呀!

  由于我们社会大环境所致,但凡遭遇孩子社交方面的冲突和矛盾,父母的焦虑和恐惧就跟开水一样滚滚沸腾,家长们生怕孩子眼前吃亏,将来挨欺负。其实孩子所需要的恰恰不是所谓世界“险恶真相”。

  孩子尚处于分辨善和恶的朦胧状态,如果我们教给他一套怀疑一切、锱铢必较的作为,他成年后会怎样对待这个世界呢?谁还敢跟他来往呢?如果我们给孩子营造一个善良的环境,他成年后会善意地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人,他会主动去做善良的事情,他会下意识地寻找并且吸引同样善良的人跟他做朋友,而且他会排斥那些不善良的东西。一旦他很清楚“善”是什么,识别“恶”就不那么难了。

  如果我们过早地教习孩子不能吃亏、竞争竞争再竞争,那他就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恶了,不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让孩子对世界充满恐慌。

  说句大白话吧: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怎样对待你。你看这个世界充满险恶,你就会遭遇很多险恶的人和事;你看这个世界充满善良,你就会遇到很多善良的人和事。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4
就是给了他一把做人的金钥匙在孩子与别人发生冲突时,家长应该关心孩子自我能力的提高,要让孩子学着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代他出主意,更不可以教唆孩子实施暴力,否则,不仅会使他和同学之间的矛盾激化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灵成长。

  还有个别的家长,如果孩子在学校跟别人发生冲突了,会这样教训孩子:“他打你了?打你几下?明天一定要打回来,再多打几下。”这是很失败的教育方式,家长应该关心孩子自我能力的成长,要让孩子学着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代他出主意,尤其不要出这种简单地教唆孩子实施暴力的主意,这样做,不仅会使他和同学之间的矛盾激化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灵成长,孩子会认为只有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这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案例,孩子们自我创造的解决问题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在一个活动中,有一个孩子特别爱给小队捣乱,没有人能管的了他。那天正好赶上他的弟弟过生日,结果这个小队就在操场上准备了一些花冠和礼物,还准备了手抬的轿子。奏着生日的音乐抬着弟弟在操场上转了一大圈。他的弟弟从来没体验过这样的生日,非常受感动。哥哥一看这样,觉得自己再调皮捣蛋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所以以后就慢慢地融入到小队集体中了。那是什么改变了他呢?就是因为这个小队所有的孩子都关心他,关心他的家人,导致他一下子觉得自己再捣乱就没脸面对集体了。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宽容的力量。家长要教会孩子宽容,使他懂得解决问题要从自己宽容的心开始。

  当孩子哭着诉说在学校有人欺负他,作为家长会有何反应,是去找学校投诉还是直接找欺负他的孩子理论,抑或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合理解决。这里有几条建议。

  第一,了解孩子的真实愿望。

  有很多时候,孩子跟家长诉说他的遭遇,只是为了表达他的情绪,孩子需要你的倾听而并不是替他摆平。孩子跟你说:“妈,今天有人打我了,他特讨厌,他老打我。”这种情况下,家长要了解他是真的希望你替他出面去把这件事情解决,还是只希望得到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

  第二,不管什么情况都要表达关爱。

  因为,孩子只有在觉得无助时才会找到家长倾诉,家长这个时候就要表达你对他的关心:“真的?怎么回事啊?”我国相当一部分家长一般都比较谦虚,大概会说:“跟人打架肯定是你不对,你怎么招惹别人了?”这时候孩子往往会觉得特别委屈,所以,家长要表达你的关爱,要传递感情,这是第二个建议。

  第三,让孩子知道你是支持他的。

  所谓的支持并不是说家长要帮孩子去跟同学打架,而是给孩子传递一个信号:只要他发出求救,父母就会从情感上、道理上给他以支持。

  这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感情上的支持,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他如果遇到问题、遇到危害,背后有家庭这个坚实的后盾。

  第四,告诉孩子你相信他。

  家长要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你已经长大了,你有能力可以自己独立处理问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暗示,它可以加速孩子的成长,让他的决定更为理性。

  第五,在与人相处方面做孩子永远的支持者。

  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永远是孩子的支持者。在关于孩子怎样交友的问题上,有很多家长容易犯一个错误,家长总会说:“我希望你跟谁好,不希望你跟谁好,某某成绩那么差,你不能跟他一起玩。”

  家长要关心孩子的交往,但是不要去干涉。孩子选择朋友,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且在他交往的过程中要给他辅导,比如说孩子交了一个学习成绩较低、纪律也不怎么好的孩子。单纯的制止并不能解决问题,应该帮助孩子学会怎么样跟这样的孩子交朋友,让他学会怎样不受负面影响,并用正面的东西给朋友以积极影响。

  因为,孩子长大成人以后,身边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人,要遇到一个不成功的,或者某一件事、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人,都要敬而远之吗?所以,家长不能给孩子强化这个观点,不一定只跟好孩子交朋友,不能也不可能让自己总是呆在“无菌”的环境里。

  应该告诉孩子,对于成绩相对差的同学应该首先看到他有比自己优秀的地方,然后针对他的学习成绩差,要鼓励孩子跟他一块商量,为他提供帮助,看看他为什么成绩差,这样学习和生活上结合起来,好朋友就可以做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才是交朋友要讲的互利精神。

  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对朋友的选择,指导孩子怎样跟伙伴交朋友。除此之外,在交友方面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示范,不要忽视家长的交友过程对孩子的影响,你用来与人交朋友的方式是对孩子无声的教育。

  家长对孩子的交友指导太重要了,如果你的孩子会交好朋友,能够有好的朋友关系,他就会很快乐,他未来的生活就很顺利,否则的话,他就会经常为这件事苦恼。孩子能够会交朋友,他就掌握了快乐人生的一大秘密,这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让孩子能够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孩子与别人发生冲突后,家长应对孩子说出的几句话:

  (1)你已经长大了,我相信你有能力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这件事。

  (2)想要发脾气时可以先喝杯水,或做10次深呼吸。

  (3)无论怎样,动手打人都是错误的。

  (4)孩子,无论何时我都会支持你,但绝不会偏袒你。

  (5)我相信你可以决定是否和他继续做朋友,但你要知道,不能因吵架而为一个人定性。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4
孩子之间起冲突家长怎么办?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4
 提问: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中,发生冲突往往不可避免。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们该怎么做呢?

  回答:当孩子与小伙伴发生冲突,很多家长担心自家孩子吃亏,不放心让他独立解决问题,常常包办代替。实际上,家长应该理解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孩子学习解决自己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提供机会,让孩子充分体验成功和失败,并在感悟中成长。

  家长应正确看待孩子与同伴间冲突的教育价值。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冲突是一种消极现象,有破坏性作用。实际上,冲突能帮助孩子逐渐形成采纳同伴观点的能力,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解决与同伴冲突的机会。面对冲突,有些家长把重心放在“避免”上。如买玩具时,同样的玩具会买双份或多份,冲突发生时立即将孩子们分开。家长不能不加筛选地将成人解决问题的标准原原本本地摆在孩子面前,更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快速地代为处理。对孩子们来说,具体的体验比抽象的说理更能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是言语教育和行为指导无法取代的,正所谓“听过了忘记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即使孩子没有很好地解决冲突,也可亲历一次失败,这也是一种积累。当看到孩子同伴间发生冲突时,家长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我能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获得哪些经验,而不是考虑尽快地结束冲突。

  家长应注重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温馨氛围、家长的民主态度和家长的社交能力等潜在的环境因素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亲子关系融洽,家长注意提供情感支持,鼓励交往,则孩子在行为规范的内化方面最为有效。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交往中吃了亏,如没得到想要的玩具或挨了同伴的打,家长就打骂自己的孩子,说孩子没用。时间一长,孩子遇到交往困难时,把问题或不良情绪闷在心里,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的发展是不利的。实际上在父母的支持下,孩子会乐于与同伴交往,且在交往失败时能接受家长的建议和帮助。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家长可暂时冷处理,切忌从孩子的一时得失出发处理问题,使他产生对立,导致由于交往压力而回避交往。一般来说父母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孩子也会在交往中表现出一定的交往策略。如果父母参与孩子的交往活动,能使孩子形成安全感,这有助于孩子被同伴接纳,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家长应给予必要的技能指导。指导时,宜将社会认知、具体的行为指导和体验结合起来,单方面的说教效果不大。如果只进行社会认知方面的教育,孩子能说出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去做,但到了真实的情景中,却不知所措,或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家长应从提高孩子的社会认知入手,并示范教授一些解决冲突的技能,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把他们社会认知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的。

  教育不是快刀斩乱麻的事情,是滴水穿石的过程。每个家庭,每对父母,只有根据自己家庭的特点,孩子的特点,来确定最佳的教育方式、方法,从小处着手,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5
 提问: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中,发生冲突往往不可避免。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们该怎么做呢?

  回答:当孩子与小伙伴发生冲突,很多家长担心自家孩子吃亏,不放心让他独立解决问题,常常包办代替。实际上,家长应该理解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孩子学习解决自己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提供机会,让孩子充分体验成功和失败,并在感悟中成长。

  家长应正确看待孩子与同伴间冲突的教育价值。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冲突是一种消极现象,有破坏性作用。实际上,冲突能帮助孩子逐渐形成采纳同伴观点的能力,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解决与同伴冲突的机会。面对冲突,有些家长把重心放在“避免”上。如买玩具时,同样的玩具会买双份或多份,冲突发生时立即将孩子们分开。家长不能不加筛选地将成人解决问题的标准原原本本地摆在孩子面前,更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快速地代为处理。对孩子们来说,具体的体验比抽象的说理更能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是言语教育和行为指导无法取代的,正所谓“听过了忘记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即使孩子没有很好地解决冲突,也可亲历一次失败,这也是一种积累。当看到孩子同伴间发生冲突时,家长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我能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获得哪些经验,而不是考虑尽快地结束冲突。

  家长应注重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温馨氛围、家长的民主态度和家长的社交能力等潜在的环境因素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亲子关系融洽,家长注意提供情感支持,鼓励交往,则孩子在行为规范的内化方面最为有效。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交往中吃了亏,如没得到想要的玩具或挨了同伴的打,家长就打骂自己的孩子,说孩子没用。时间一长,孩子遇到交往困难时,把问题或不良情绪闷在心里,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的发展是不利的。实际上在父母的支持下,孩子会乐于与同伴交往,且在交往失败时能接受家长的建议和帮助。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家长可暂时冷处理,切忌从孩子的一时得失出发处理问题,使他产生对立,导致由于交往压力而回避交往。一般来说父母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孩子也会在交往中表现出一定的交往策略。如果父母参与孩子的交往活动,能使孩子形成安全感,这有助于孩子被同伴接纳,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家长应给予必要的技能指导。指导时,宜将社会认知、具体的行为指导和体验结合起来,单方面的说教效果不大。如果只进行社会认知方面的教育,孩子能说出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去做,但到了真实的情景中,却不知所措,或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家长应从提高孩子的社会认知入手,并示范教授一些解决冲突的技能,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把他们社会认知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的。

  教育不是快刀斩乱麻的事情,是滴水穿石的过程。每个家庭,每对父母,只有根据自己家庭的特点,孩子的特点,来确定最佳的教育方式、方法,从小处着手,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5
个性强的孩子和伙伴难相处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5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没有年龄相近的兄郊姐妹, 个个是家里的“小太阳”,家用人对他们无一不百依百朋,逐渐养成了他们“唯我独尊”的个性,任性而自私,稍有不满就打发雷霆,心里没有别人, 这样的孩子是很难与小朋友相处的。

  而且,现代家庭住宅朝单元结构式发展,每家自成天地,邻间之间很少来往,孩子的交往天地太小,大多有点孤僻,心胸狭窄,和别的孩子在一起自然就显得有些不“合群”。

  其实,孩子格外盼着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而家长也应该为此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互相帮助,把自己酌东西零给小朋友玩,不要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电视机、高级玩具,这些都无法取代孩子们在一起的乐趣。尽管有时他们会闹点小矛盾,,但这并不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反而可以教会他迁让、宛容。心胸开阔。

  另外,可以请孩子的小朋友们到家里来玩,不要伯乱,不要撮心这会妨碍自己的工作和休息,应该为孩子作出一点韧性,让他俩在一起交谈、游戏。当他们发生摩擦时,不要侃袒自己的孩子,耍帮他们分析情理,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矛盾,这样。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就会其乐融融的。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5
当幼儿园的规矩和家规冲突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6
通常,孩子到了3、4岁该进入幼儿园学习了,但不久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常常拿幼儿园的规矩来对付他们。进幼儿园后,孩子们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占绝对的、无可比拟的地位。家长们惊奇地发现:原本不听话的孩子,去了幼儿园后,一下子变得懂事了,凡事言必称“我们老师说……”。儿童教育专家指出,使孩子社会化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任务,它要教导并且不断督促孩子按规矩办事,从而帮助孩子日后很好地进入社会。 

  家长会碰到这样的困惑:万一幼儿园的规矩和家里的规矩发生冲突该怎么办呢?儿童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应配合幼儿园为孩子立规矩。调查显示,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是不会对规矩灵活运用的,对他们来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其他可以选择。有人曾作过调查:让3岁以下(含3岁)的孩子根据颜色来区分物体,结果只有3岁的孩子完成任务,接着当要求3岁的孩子按照形状来区分物体时,结果他们仍然以颜色来划分区别。只有到了4岁以后,孩子才能逐步改变认知的角度,对事物的判断具有灵活性。 

  家长必须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幼儿园不允许孩子带食物人园,家长就不必再为此犯规。甚至连糖果都不要让孩子带进幼儿园。 

  家长必须弄清,家庭规矩与幼儿园规矩冲突在哪里。例如,晚上有父母需要看的电视节目,孩子跑来关掉电视,他们会说:“现在该休息了,幼儿园老师说晚上不要看电视,早点睡觉。”这时家长应告诉孩子,规矩对成人和孩子是不同的。儿童教育专家重申,家长必须和幼儿园齐心协力,根据幼儿园的要求,让孩子按规矩办事。 

  规矩给孩子们一种安全感和界限感,这会帮助他们知道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并且自律自己的行动。规矩为孩子们更好地走向世界作好准备。(于悦/编译)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6
专家:孩子应避免直接冲突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6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专家建议受欺负的孩子不要直接反击,但家长、学校、全社会不能无视霸道现象的存在。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圣约瑟夫大学助理教授莎莉·布莱克说:“受欺凌的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直接回击恶霸,因为恶霸往往善于操纵别人,受伤害的孩子可能会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布莱克建议,孩子们应该学习和掌握防止遭受欺凌的基本常识,如坐在公交车的前排、同朋友一起出行、避免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行走等。同时,孩子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一种技能或特长来培养自信心。

  布莱克认为,家长们需要与受伤害的孩子多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并制定一个安全防范计划,同时为受伤害的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环境;但是家长绝不能忽视横行霸道的现象。

  【点评】弱小的孩子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欺负时,反抗不是最主要的,想个小点子,妥善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才是最主要的。家长也要尽到职责,做有心人,观察、体贴孩子,保护好孩子不受侵害。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6
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亲子冲突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6
生活中,亲子相处难免起冲突。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的场景,当你面对时,会作何反应呢?看看你的选择和心理学家的回答是否一致?

  场景一

  孩子松开你的手乱跑

  A。你会抓住他,紧张地摇晃他,当大家的面训斥他。

  B。控制自己的怒火,坚定地告诉他,“在大街上不能乱跑,因为很危险。”

  心理学家的态度:B

  心理学家的解释:如果你不给孩子立规矩,他将生活在不安全中,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为了孩子的成长,你有义务对孩子提要求,在适当的时候坚决地说“不”。

  把你的家规明确地传达给孩子。比如“在大街上你不能松开我的手。”给他解释为什么不可以,然后监督他做到这些要求。如果做不到,可以让他尝一尝不遵守的“后果”。明确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成长,让他变得更有教养。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也要慢慢放松缰绳,让孩子能逐渐独立。

  场景二

  孩子要求跟妈妈睡

  A。不可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B。没什么不可以,反正也不妨碍我。

  心理学家的态度:A

  心理学家的解释:孩子需要意识到父母之间有一种亲密关系是他没有能力介入的,接受这一点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独立的空间。爸爸和妈妈有自己的床,你也有你的床。爸爸妈妈睡在一起因为我们相爱,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也爱你,但是另外一种爱。现在,我们可以聊一会儿,但一会儿你得睡到自己床上。”

  场景三

  离婚时,如何给孩子解释

  A。你对孩子说,他去旅行了。

  B。给孩子解释事情的真相。

  心理学家的态度:B

  心理学家的解释:对孩子说真话,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原则。沉默或者隐瞒真相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小孩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可能以为爸爸离开家是因为不再喜欢他了,会引发孩子的自责。

  但要注意,说实话不代表你要向孩子讲述你的私生活,不必告诉他“自从爸爸离开后,我生活在痛苦中……”孩子不是父母的知己,你只给他讲述和他有关的事情就可以了。  文/张文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3-18 15:47
生活中,亲子相处难免起冲突。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的场景,当你面对时,会作何反应呢?看看你的选择和心理学家的回答是否一致?

  场景一

  孩子松开你的手乱跑

  A。你会抓住他,紧张地摇晃他,当大家的面训斥他。

  B。控制自己的怒火,坚定地告诉他,“在大街上不能乱跑,因为很危险。”

  心理学家的态度:B

  心理学家的解释:如果你不给孩子立规矩,他将生活在不安全中,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为了孩子的成长,你有义务对孩子提要求,在适当的时候坚决地说“不”。

  把你的家规明确地传达给孩子。比如“在大街上你不能松开我的手。”给他解释为什么不可以,然后监督他做到这些要求。如果做不到,可以让他尝一尝不遵守的“后果”。明确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成长,让他变得更有教养。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也要慢慢放松缰绳,让孩子能逐渐独立。

  场景二

  孩子要求跟妈妈睡

  A。不可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B。没什么不可以,反正也不妨碍我。

  心理学家的态度:A

  心理学家的解释:孩子需要意识到父母之间有一种亲密关系是他没有能力介入的,接受这一点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独立的空间。爸爸和妈妈有自己的床,你也有你的床。爸爸妈妈睡在一起因为我们相爱,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也爱你,但是另外一种爱。现在,我们可以聊一会儿,但一会儿你得睡到自己床上。”

  场景三

  离婚时,如何给孩子解释

  A。你对孩子说,他去旅行了。

  B。给孩子解释事情的真相。

  心理学家的态度:B

  心理学家的解释:对孩子说真话,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原则。沉默或者隐瞒真相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小孩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可能以为爸爸离开家是因为不再喜欢他了,会引发孩子的自责。

  但要注意,说实话不代表你要向孩子讲述你的私生活,不必告诉他“自从爸爸离开后,我生活在痛苦中……”孩子不是父母的知己,你只给他讲述和他有关的事情就可以了。  文/张文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49
生活中,亲子相处难免起冲突。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的场景,当你面对时,会作何反应呢?看看你的选择和心理学家的回答是否一致?

  场景一

  孩子松开你的手乱跑

  A。你会抓住他,紧张地摇晃他,当大家的面训斥他。

  B。控制自己的怒火,坚定地告诉他,“在大街上不能乱跑,因为很危险。”

  心理学家的态度:B

  心理学家的解释:如果你不给孩子立规矩,他将生活在不安全中,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为了孩子的成长,你有义务对孩子提要求,在适当的时候坚决地说“不”。

  把你的家规明确地传达给孩子。比如“在大街上你不能松开我的手。”给他解释为什么不可以,然后监督他做到这些要求。如果做不到,可以让他尝一尝不遵守的“后果”。明确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成长,让他变得更有教养。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也要慢慢放松缰绳,让孩子能逐渐独立。

  场景二

  孩子要求跟妈妈睡

  A。不可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B。没什么不可以,反正也不妨碍我。

  心理学家的态度:A

  心理学家的解释:孩子需要意识到父母之间有一种亲密关系是他没有能力介入的,接受这一点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独立的空间。爸爸和妈妈有自己的床,你也有你的床。爸爸妈妈睡在一起因为我们相爱,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也爱你,但是另外一种爱。现在,我们可以聊一会儿,但一会儿你得睡到自己床上。”

  场景三

  离婚时,如何给孩子解释

  A。你对孩子说,他去旅行了。

  B。给孩子解释事情的真相。

  心理学家的态度:B

  心理学家的解释:对孩子说真话,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原则。沉默或者隐瞒真相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小孩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可能以为爸爸离开家是因为不再喜欢他了,会引发孩子的自责。

  但要注意,说实话不代表你要向孩子讲述你的私生活,不必告诉他“自从爸爸离开后,我生活在痛苦中……”孩子不是父母的知己,你只给他讲述和他有关的事情就可以了。  文/张文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49
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些条件让他理性地认识偶像,认识到偶像也是普通的人。偶像之所以值得崇拜,不是由于外在的、让人眼花缭乱的表面,而是由于他们内在的、高尚的个人品质,这才是真正值得孩子学习的东西。

  除了要理解孩子的需求以外,家长还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孩子理性地对待偶像。成龙是很多人的偶像,而香港的教科书把成龙早年的经历收录其中,供香港的学生学习。成龙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成就了今天的事业,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除此之外,成龙也非常热衷于慈善事业,帮助了很多贫困的人们。

  香港能够把成龙的奋斗史收录在教材里,说明真正运用好偶像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引导,而这种引导能够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而这个正面的、积极的作用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真正地挖掘他所崇拜的偶像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面对孩子崇拜的偶像,家长可以和孩子交流,到底偶像人物的哪一方面吸引了孩子,是崇拜他漂亮的面孔、还是崇拜他拥有的财富和地位,或者还是别的什么?实际上,这样做就是帮助孩子去冷静地面对偶像,去挖掘偶像真正值得孩子敬佩的东西。

  比如说,偶像的奋斗精神和健康良好的公众形象,还有他热爱社会公益的奉献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孩子去学习和尊敬的。有人说濮存昕是演员“八荣八耻”中“荣”的代表,他是中国防治艾滋病大使,为了增进人们对于防治艾滋病的了解,长期活跃在每个需要他的地方,并且还亲自入住到艾滋病患者的家庭里,与艾滋病病人一起吃饭,为的就是消除人们对于艾滋病传染途径的误解。濮存昕做的这些公益活动说明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喜欢他的人们在他为社会的付出中再次体会到他作为榜样的价值。像这样的偶像,是值得孩子们去学习的。家长像这样引导孩子去体会偶像的价值,就是在给孩子创造理性认识偶像的机会。

  在对待孩子迷恋偶像的问题上,简单的隔绝并不能起到让孩子理性认识偶像的作用,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些条件让他理性地认识偶像,认识到偶像也是普通的人。偶像之所以值得崇拜,不是由于外在的、让人眼花缭乱的表面,而是由于他们内在的、高尚的个人品质,这才是真正值得孩子学习的东西。

  最重要的,就是家长一定要学会“未雨绸缪”,千万不要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才采取强制性的方法来制止孩子追逐偶像。其实,到那时,孩子就已经陷入了一种心理疾病的状态,这种状态再想矫治就会非常困难。所以,建议所有的家长都要从现在做起,预防青少年期对偶像的过度迷恋。

  在孩子选择偶像时父母应给予的几点指导:

  (1)为孩子分析现在社会上的偶像风气的成因,便于孩子理性面对偶像。

  (2)给孩子讲一些对社会建设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的事迹,加深孩子对偶像作用的理解。

  (3)给孩子分析不同的偶像对大众的不同影响,引导孩子选择对大众有良好影响的人作偶像。

  (4)不可以对孩子的偶像一概否定,找出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加以肯定,鼓励孩子向这些方面学习。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0
培养孩子理性的人生态度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0
每个孩子都必然有自己的价值观。很多家长觉得价值观这个词太大了,跟小孩子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也有些家长会认为,在家主要是教育孩子好好读书,让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价值观的教育主要是学校和社会的事。

  其实,这是家长对孩子价值观的一种错误理解,或者说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孩子的很多价值观念都来源于家庭。

  孩子在小的时候一般都会设想长大后做什么,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就包含着价值观。比如,家长都知道,过去很多孩子都会说长大了当解放军,因为他们看电影看电视觉得解放军特别光荣、威武,甚至很多家长自己小的时候都想当解放军。

  最近,我有机会与一个孩子交流,我问这个孩子:“你长大准备做什么呀?”

  他说:“我准备当黑社会老大。”

  我问:“为什么?”

  他说:“做黑社会老大感觉真棒,一挥手就能指挥一群人,那群人都很听我的话,看谁不顺眼让兄弟们上去就收拾他一顿。”

  这显然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了,孩子准备长大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里面就包含着价值观。

  另外也有一些孩子,有人问他:“你现在好好学习为了什么呀?”

  他说:“为什么?什么都不为,我妈非让我读书,我能不好好读吗?”有的孩子是这么想,也有的孩子好好读书是想长大了以后能找一份好的工作,多挣钱,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也是一种价值观。

  我们家长也会用这样的价值观来教育孩子,跟孩子说:“你看你,不好好读书,将来你就只能扫大街、掏大粪去。”我小时候大人就是这么说的,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呢?它就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体现,渗透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

  两个孩子发生了矛盾,其中有一个孩子觉得自己特别委屈,然后他会想办法来应对这件事情,这里就有价值观在起作用。

  有的孩子会想:“你欺负我,我让我爸揍你。”这也是一种价值观,是要对抗。

  有的孩子会想:“你欺负我?走着瞧,到关键时候我给你使坏。”这也是一种价值观,就是要报复。

  还有的孩子会想:“你欺负我,可能你有什么样的想法,那我争取去理解你的想法。咱们找人评评理,获得帮助,然后我们重新和好。”这也是一种价值观,很理性的。

  这些想法其实都是价值观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所以,价值观在一个人的头脑中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而且,它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指导人怎样做事、怎样做人。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0
谈谈家长对子女的态度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0
积极鼓励还是消极否定

  ——谈谈家长对子女的态度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学习压力与成就需要的关系,说明了持续过强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成就需要,我们也谈到了当教师给予学生鼓励时,学生感到的压力就较小,成就需要就较高。看来“学习压力”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看家长的态度,看他们对子女的态度是积极的鼓励还是消极的否定,反过来,子女对他们的态度感觉又是如何(在这个研究中,我们更重视独生子女的感觉而非家长的表述)。然后在下一篇里,我们再谈家长态度与学习压力的关系。

  从自由填答和与独生子女谈话的情况看,爱、理解、信任、鼓励是独生子女最希望获得的,尤其是当他们在学校学习了一天回到家中的时候。他们对“温馨家庭”、“温暖家庭”、“快乐家庭”的主要解释也是要有“爱”、“理解”、“信任”和“鼓励”,我们统统称之为家长的积极鼓励态度。大部分独生子女对“家长积极鼓励态度”的感觉情况不错,但也发现,独生子女选择“爱”、“鼓励”和“理解”之间的百分比相差较大,比如89 3%的孩子选择“妈妈很爱我”,而选择“妈妈很理解我”时,百分比就降到了48 2%,请看表4.4.1。

  表4 4 1家长的积极鼓励态度(N=3262)

  题目             非常符合

  我爸爸很爱我      81.9%

  我妈妈很爱我      89.3%

  我妈妈总是鼓励我  56.9%

  我爸爸总是鼓励我  54.1%

  我爸爸很相信我    54.2%

  我妈妈很相信我    54.8%

  我爸爸很理解我    36.6%

  我妈妈很理解我    48.2%

  我妈妈为我感到自豪28.9%

  我爸爸为我感到自豪31.6%

 这张表格清楚地表明了“爱”、“鼓励”、“信任”、“理解”、“为孩子感到自豪”几者之间的百分比的差距。它至少显示出两种差距:

  第一种差距,从“爱”、“鼓励”、“信任”、“理解”到“为孩子感到自豪”的百分比越来越低。高达80%以上的孩子感到了家长对自己的“爱”,但是,一到“鼓励”和“信任”,百分比一下就降到了55%左右,说明部分家长还不太习惯鼓励、信任自己的孩子。而“理解”的百分比则更低一些。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家长是只有“爱”,而没有“理解”。至于“为我感到自豪”的父母,已不足1/3。这说明,80%以上的家长能从物质生活上关爱孩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种爱确实也能起到鼓励孩子的作用,但更深刻的爱,即从精神上理解、鼓励孩子或对孩子表示信任的父母,尤其是能为孩子感到自豪的父母,就相对较少。一位独生子女的话可以很好地概括这种差距:“我承认,我的父母很爱我,但他们不能理解我。”

  第二种差距是母亲与父亲的差距。我们看到,除了“为我感到自豪”一项,父亲“爱”、“鼓励”、“信任”和“理解”孩子的百分比均低于母亲。特别是在“理解”方面,父亲比母亲低11个百分点。看来母亲对孩子的爱更周到细致,而父亲只“笼统”地为孩子感到自豪。当然有这种“自豪”比没这种“自豪”要好得多,但是,爱孩子不仅是母亲的事情,也是父亲的事情,父亲应该设法增加对孩子的鼓励和理解。

  我们再看独生子女对家长消极否定态度的体验,如表4 4 2。

  表4 4 2家长消极否定的态度(N=3272)

  题目                                比较符合        非常符合      合计

  家长只关心学习成绩                    24.9%           15.5%       40.0%

  家长总不让我做想做的事                21.6%            5.7%       27.3%

  家长经常不尊重我                      10.7%            4.0%       14.7%

  我不愿意学家长为我安排的学习内容      24.5%           13.3%       37.8%

  家长经常侵犯我的秘密                   9.7%            5.3%       15.0%

  家长限制我交朋友                      15.9%            4.9%       20.8%

  家长总是斥责我                        14.2%            3.2%       17.4%

  家长经常威胁我                         4.7%            1.8%        6.5%

  家长经常打我                           7.1%            2.5%        9.6%

  家长喜欢夸奖别人的孩子                35.3%           19.5%       54.8%

  在这张表格里,最突出的项目是:54.8%的家长喜欢夸奖别人的孩子,引起了独生子女们的反感。家长夸奖别人的孩子,出于不同的情况:有的是为了刺激自己的孩子,让他为自己感到羞耻;有的是为了激励自己的孩子赶紧追上好学生;有的纯属向自己的孩子发牢骚,嫌自己的孩子不争气。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家长的夸奖包含着对自己孩子的贬抑,都是对孩子自尊的一种伤害。报刊上经常登载一些如何处理夫妻关系的文章,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妻子比丈夫的,有的妻子不断地对丈夫说:你不如谁有本事,你不如谁有钱等等,结果导致了离婚。同样的道理,如果父母整天对孩子说,你的学习不如谁,你的长相不如谁等等,那么,这个孩子会多么沮丧!当然,他不能与这个家庭“离婚”,但这种心理伤害就已经形成了。不是说家长不可以夸别人的孩子,而是说夸别人孩子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鼓励孩子做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进一步打击孩子的自尊。比如,可以这样夸别人的孩子:“你看,他这样做倒不错,你也可以试试这样做,没准你做得更好。”这就是一种鼓励的态度。但这样夸别人的孩子则是绝对不可取的:“你看谁谁得了100分,你才得90分,你真笨,没出息的东西!”

  这张表格的大部分题目实际上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高度控制,如:家长只关心学习成绩,40%;我不愿意学家长为我安排的学习内容(如钢琴、英语、计算机等),37.8%;家长总不让我做想做的事情,27.3%;家长总限制我交朋友,20.8%,家长经常侵犯我的秘密,15.0%;家长经常不尊重我,14.7%等。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更专心地学习。而做这种高度控制的原因是: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权利主体,有独立的人格,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他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以家长的名义剥夺他的独立人格和选择的权利。正是在这一点上,部分独生子女与父母形成了冲突。

  至于“打孩子”、“斥责”和“威胁”,我们认为是一种极度否定态度。持极度否定态度的家长百分比更低,但由于独生子女人口基数大,1%的比例也可造成较严重的问题。比如“打孩子”一项,样本中1%的家长经常打孩子预示着现实生活中60万家长(如果城市独生子女总数是6000万的话)经常打孩子,样本中的9.6%则预示500多万家长经常打孩子,还不算偶尔打孩子的。不仅是数量问题不可忽视,而且问题的性质也比较严重。打孩子、威胁孩子属虐待行为,而家长虐待孩子已被《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为违法。在以后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家长这种极度否定的态度将导致儿童的人格障碍。

  总之,我们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态度应该是积极鼓励的态度,而不是消极否定的态度,这样才能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0
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0
我们怎样解释人格

  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据美国心理学家澳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其实,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我们从独生子女的外部行为,来看独生子女的道德表现、个人兴趣等,又通过专门的测量,来看他们心理内部的人格需要(如是否有成就需要或攻击性需要等)、自我接纳程度和学习需要。比如:在调查中,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或总想弄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认知需要非常强烈;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性格,经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重视,或好像自己在各处都不能起作用,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认知需要被视为健康人格之一,而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被视为人格障碍之一。在我们的研究中,类似这些都是人格的内容,它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1
v我们怎样解释人格

  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据美国心理学家澳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其实,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我们从独生子女的外部行为,来看独生子女的道德表现、个人兴趣等,又通过专门的测量,来看他们心理内部的人格需要(如是否有成就需要或攻击性需要等)、自我接纳程度和学习需要。比如:在调查中,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或总想弄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认知需要非常强烈;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性格,经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重视,或好像自己在各处都不能起作用,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认知需要被视为健康人格之一,而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被视为人格障碍之一。在我们的研究中,类似这些都是人格的内容,它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1
让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1
让孩子等一会

  能控制住自己的冲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是取得成功的很重要一个因素,而延缓满足就是锻炼一个人自制力很好的方法之一。从孩子小时候,就该寻找合适的机会,延缓满足孩子的要求,让他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1 等一等

  孩子的有些要求即使是合理的,也可以等一会再满足他。如孩子有点口渴想喝水,这个要求当然是可以马上满足的,但是有时妈妈可以告诉孩子说:“水有点烫,我们等一下好吗?妈妈帮你吹,一会就能好。”让孩子试着等待几分钟,这并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但却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等待。等到孩子大一点,就可以逐渐延长这种等待,如夏天孩子喜欢吃冰淇淋,但又不易多吃,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吃多了要肚子痛,不舒服的,所以一天只能吃一支,你今天已经吃过了,再等一天,等到明天你就能吃了哦!”让孩子有希望,延缓满足他的要求,既不会伤害孩子,也锻炼了他的耐心。

  2 通过努力获得

  在延缓满足孩子要求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其他能力。如孩子想要某个玩具,而你也觉得这个玩具可以买,这个时候不用马上冲到商场买回来,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得到这个玩具,但妈妈有个小小的条件,那就是你要每天坚持自己刷牙,如果你能坚持一周,妈妈就买给你。”这样的做法有很多好处,首先,能锻炼孩子的耐心,让他克制自己的欲望;其次,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第三,能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都是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想要达到目的就要努力争取。

  3 跟着计划走

  延缓满足孩子的要求,锻炼孩子耐心和自制力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学会“节约”。如给孩子一盒糖果,告诉他,每天只能吃多少颗,如果他做到了,吃完这盒还会继续给他买,如果不按要求做,就不再买了。通过这样的安排,看孩子能否很好地按计划行事,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4 根据年龄延缓满足

  不同年龄的孩子,欲求的目标也不一样,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需求,考虑延缓的时间,逐渐提升孩子的耐心和自控能力。要想让延缓满足训练达到良好的效果,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孩子能做到的,难度要合适。符合孩子的年龄,孩子才能经受住考验,得到满足,自律性越来越好;但是如果不符合孩子的年龄,孩子可能根本不能顺从你的要求,变得脾气暴躁,或者变得刻板、不够灵活、墨守成规。适当延缓满足孩子的要求,能让孩子的耐心、自律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但是做得过火了,或过于强迫孩子,就会压抑他的性格,剥夺他正当的乐趣。

  不论是婴儿时期还是幼儿阶段,延缓满足都可以巧妙地运用到各个细节中。不过,若是孩子身体不适或是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动时,最好不要这样做,等孩子恢复了健康与活力,或是孩子适应新环境的生活了,再进行这方面的练习比较恰当,因为身体是否健康和情绪是否稳定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非常大。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1
父母的态度很关键

  孩子渐渐长大,在学习与教养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适时延缓满足孩子的要求。当孩子吵着要大人拿玩具或是请求帮忙的时候,常常因为家长立马满足孩子,而让孩子觉得这是必然的,既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也学不会等待,难怪很多父母自嘲自己是“孝父”、“孝母”。

  孩子是否能适应延缓满足,父母的态度是关键,那在生活中该如何教导呢?

  前后一致的态度

  很多人都是在自己成为父母后,才开始学习怎样当父母的。孩子的成长有许多不同的阶段,而每一成长阶段的宝宝,需求当然不一样,因此,父母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需求,态度也要一致。如果父母前后的态度不一致,让孩子觉得大人的原则和态度总是变来变去的,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渐进式方法取代强硬的规定

  大人都知道,孩子做什么是要教的,不是天生就会的。现在的父母常常为孩子设想的太周到,两相冲突的情绪,往往会出现在不同的事物要求上;一旦不能顺利延缓宝宝的需求,就会出现不耐烦的强硬态度或是投降的消极成全。其实良好的习惯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慢慢养成的,很多孩子一开始都会不适应,一次一次慢慢地让孩子习惯会更好。如奖励记点、口头表扬等等,都可以引导孩子自动自发地完成,并让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不愉快的情绪,不让等待变成孩子见的战争。

  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关怀

  延缓满足并不是限制孩子的需求,因此,当孩子出现需求的时候,父母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如果要求合适,但可以等一会再满足的,那就让孩子等一会,如果他做到了,给孩子鼓励和表扬,强化孩子学习的动力。

  看看这些时候家长怎么做?

  宝宝哭了,要不要马上哄?

  对新生儿来说,最直接的表达要求的方式,就是哭,但家长常常不知道宝宝到底为什么哭,所以在宝宝开始哭的时候,他们只有马上冲上去抱起孩子哄他,孩子一哭就马上哄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吗?

  新生儿的要求多半很直接,就是用哭声告诉爸妈他们需要得到关照。当然,孩子哭的原因有很多,爸妈要区别对待,如果是尿布湿了、不舒服了、摔倒了等原因,爸妈当然要立即解决,不然会让孩子觉得非常难受,影响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但是有些情况下则可以让宝宝稍微等一会,如有时候宝宝只是单纯的肚子饿,在给孩子泡奶粉期间,不防让孩子有机会学习等待。可以给孩子喝一点开水,和他说说话,让宝宝知道,一会儿就有奶喝了。这样不仅能让宝宝学会等待,大人也能有更充裕的准备时间,不致手忙脚乱。此外,家长的态度也是延缓满足中十分关键的地方,父母的态度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可以不急不徐地告诉宝宝:“等一下,妈妈马上就来了。”“宝宝乖,你看妈妈放好这个玩具就来抱你了。你等一会会哦!”“看,牛奶已经冲好了,妈妈再拿个小毛巾来你就能喝了。”在不影响宝宝正常生活的情形下训练宝宝,是最理想的方式。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1
父母的态度很关键

  孩子渐渐长大,在学习与教养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适时延缓满足孩子的要求。当孩子吵着要大人拿玩具或是请求帮忙的时候,常常因为家长立马满足孩子,而让孩子觉得这是必然的,既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也学不会等待,难怪很多父母自嘲自己是“孝父”、“孝母”。

  孩子是否能适应延缓满足,父母的态度是关键,那在生活中该如何教导呢?

  前后一致的态度

  很多人都是在自己成为父母后,才开始学习怎样当父母的。孩子的成长有许多不同的阶段,而每一成长阶段的宝宝,需求当然不一样,因此,父母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需求,态度也要一致。如果父母前后的态度不一致,让孩子觉得大人的原则和态度总是变来变去的,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渐进式方法取代强硬的规定

  大人都知道,孩子做什么是要教的,不是天生就会的。现在的父母常常为孩子设想的太周到,两相冲突的情绪,往往会出现在不同的事物要求上;一旦不能顺利延缓宝宝的需求,就会出现不耐烦的强硬态度或是投降的消极成全。其实良好的习惯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慢慢养成的,很多孩子一开始都会不适应,一次一次慢慢地让孩子习惯会更好。如奖励记点、口头表扬等等,都可以引导孩子自动自发地完成,并让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不愉快的情绪,不让等待变成孩子见的战争。

  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关怀

  延缓满足并不是限制孩子的需求,因此,当孩子出现需求的时候,父母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如果要求合适,但可以等一会再满足的,那就让孩子等一会,如果他做到了,给孩子鼓励和表扬,强化孩子学习的动力。

  看看这些时候家长怎么做?

  宝宝哭了,要不要马上哄?

  对新生儿来说,最直接的表达要求的方式,就是哭,但家长常常不知道宝宝到底为什么哭,所以在宝宝开始哭的时候,他们只有马上冲上去抱起孩子哄他,孩子一哭就马上哄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吗?

  新生儿的要求多半很直接,就是用哭声告诉爸妈他们需要得到关照。当然,孩子哭的原因有很多,爸妈要区别对待,如果是尿布湿了、不舒服了、摔倒了等原因,爸妈当然要立即解决,不然会让孩子觉得非常难受,影响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但是有些情况下则可以让宝宝稍微等一会,如有时候宝宝只是单纯的肚子饿,在给孩子泡奶粉期间,不防让孩子有机会学习等待。可以给孩子喝一点开水,和他说说话,让宝宝知道,一会儿就有奶喝了。这样不仅能让宝宝学会等待,大人也能有更充裕的准备时间,不致手忙脚乱。此外,家长的态度也是延缓满足中十分关键的地方,父母的态度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可以不急不徐地告诉宝宝:“等一下,妈妈马上就来了。”“宝宝乖,你看妈妈放好这个玩具就来抱你了。你等一会会哦!”“看,牛奶已经冲好了,妈妈再拿个小毛巾来你就能喝了。”在不影响宝宝正常生活的情形下训练宝宝,是最理想的方式。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2
孩子不乖乖吃饭怎么办?

  有时候孩子不乖乖吃饭,跑来跑去要大人追着喂饭,或者正好在看精彩的动画片,不愿意离开电视去吃饭,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先乖乖坐下来吃饭好吗?因为吃完饭后我们要出去玩一会,不好好把饭吃完就不能出去了。”或者说:“动画片吃完饭也可以看的,但是如果你现在不乖乖吃饭,妈妈就不让你看动画片了。”让孩子知道,即使等一会,他也能达到目的,得到想要的满足。

  孩子如果不愿意坐下来用餐,千万不要追着孩子跑,用奖赏代替处罚,用诱导代替恐吓,是帮助父母让宝宝乖乖听话的好办法,千万不要用强制的方法或斥责的语言来逼迫孩子。孩子不愿意乖乖吃饭,其实并不是他不想吃饭,只是吃饭和动画片比起来,后者的诱惑更大,父母应该让孩子一件一件地完成事情,如先吃饭再看电视,而不是有了更大的诱惑,就马上抛开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坏习惯形成了,将来难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要立即给孩子买这个玩具吗?

  孩子看中了某个玩具,吵着要买,但是他现在的年龄玩这个还不合适,你是为了哄孩子开心马上买给他,还是让他等一等?

  这个时候也是延缓满足的最佳训练机会之一,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现在不给他买的原因,也可以答应将来的某个时候给他买,如跟他说:“宝宝,你现在还不能玩这个滑板车,比较危险,等你再长大一点,到了你生日的时候,我们就来买好吗?来,我们拉勾,到时候一定买。”这个时候孩子多半都会答应,充满憧憬地等着生日的来临;但也有的孩子不依不饶要马上买,家长可以“威胁”一下孩子:“妈妈说了生日就买的,要是你现在不听话,生日的时候妈妈也不会买。”让孩子明白,有时候耐心的等待,会换来更好的结果,冲动反而会让事情更糟糕。

  结语

  在面对孩子的学习时,父母总是为了孩子考虑很多,但是往往忽略了延缓满足,让孩子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在生活能力的培养上,也应该用辅导的方法,让孩子在得到父母的帮助前,有机会先想一想自己能做些什么。父母可以通过故事或者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与冷静处理事情的态度。让孩子等一会,让他在等待中学习和思考。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2
唠叨也是亲子关系的杀手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2
“起床、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会热吗?会冷吗?你就这样穿着出门吗?别忘了钢琴课在今天下午,所以你要练!出去外面玩,别玩太疯,别闹太凶。今晚不准玩电脑!我说了算!我是你妈!……”近日,一首以妈妈的各种唠叨表现为歌词的《妈妈之歌》风靡网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调查显示,九成以上孩子对妈妈的唠叨不胜其烦。

  现象:九成孩子认为妈妈太唠叨

  近日一份针对儿童进行的心理问卷分析显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唠叨好像成了全世界妈妈的代名词。这恐怕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弱点,也惹来不少孩子的厌烦。

  已经大学毕业的小雪说:“我就是被妈妈唠叨大的,有时候觉得真的好烦!大到恋爱标准、人生态度,小至饭前没有洗手、脸上没有抹油,妈妈都唠叨个没完。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快嫁掉,远离妈妈的唠叨。”

  对于母亲的唠叨,有的孩子显得很无奈;有的进行反抗,不再尊重父母。也有的学会了阳奉阴违: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根本不当一回事。

  家长:想不唠叨不容易

  唠叨有时不由自主。“唠叨的确招人烦,我自己也知道。”网友Vila说,“我都曾经嫌过父母太唠叨,可是轮到自己做妈妈,才发现想不唠叨孩子真是太难了。当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时候,除了苦口婆心地唠叨他,还有别的办法吗?如果有的话,真希望专家能教一教。”

  唠叨里面藏着爱。“唠叨是为了孩子好。”做财务工作的梁小姐这样看待唠叨:“我们小时候也会嫌家长唠叨,但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发现,原来唠叨是出于家长对孩子的爱。小孩子都是懒惰的,如果你不唠叨他,很多事情他都不愿意正确地去做。”

  专家:哪种唠叨效果都不好

  教育心理专家表示,事实上家长的唠叨本质并不相同,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唠叨都最好少用为妙。亲子专家将唠叨概括为四种情况:

  关心式

  家长唠叨的本意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比如“不要边看电视边吃”,“放学了不要在外逗留”。这类家长事实上把孩子当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不敢放手让他独立做事。

  唠叨的结果: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 反正有人提醒我。因而可能变得懒惰、散漫,没有责任感。一旦不在父母身边,孩子很难独立料理自己的生活。

  命令式

  有的孩子顽皮贪玩,父母认为这样的孩子需要人催促,比如“该做作业啦!”“该上床啦!”等等。然而这类家长的管教方式太过简单粗暴,难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

  唠叨的结果:催促过多过量,孩子会在内心对家长产生抵触或怨恨情绪,疏远了亲子关系。孩子长期带着这种负面情绪不容易养成开朗的性格、宽阔的胸怀和积极的处世态度。

  习惯式

  有些家长对于批评自己孩子的词简直是“张口即来”、“花样百出”。比如“你天天赖床,以后能有什么出息!”“就你这样爱看电视,以后就只能当‘坐家’。”等等。一般来说,这类唠叨和个人的性格有关,批评自己的孩子其实更多是一种自言自语。

  唠叨的结果:在孩子还小,不懂事的时候,长期被家长批评容易使其产生不自信、自尊感差等心理问题。在孩子成熟后有自己的判断力之后,会对于这样的家长产生怨恨情绪,从而疏远了亲子距离。

  发泄式

  有些家长当遇到工作上的压力或生活中的不愉快时,就很容易唠叨。其实这是不良情绪的一种无意识的转移。比如,“你怎么还出去玩?快去写作业!”等等,平时本来允许孩子做的事情,突然就变成孩子的不对了。这会让孩子不知所措。

  唠叨的结果:孩子成了家长的出气筒,当家长存在这样的情绪状态时,孩子也可能被“传染”,养成反复无常的情绪。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2
育儿应避免的“唠叨教育”(图)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3
育儿应避免的“唠叨教育”


  你是否经常对自己宝贝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地说教?不知你是否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危害?其实说得越多,效果未必越好,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爸爸妈妈两面夹击的唠叨 ——让孩子产生自卑心

  阳阳为了看动画片拖延了洗澡时间。妈妈开始对着阳阳喋喋不休地“攻击”:“阳阳你怎么又不听话了?忘了上次老师在幼儿园为什么批评你了?就是因为你不遵守时间。老是这样犯错误,以后你该怎么办啊?”接着,爸爸也煽风点火:“阳阳,快去洗澡。昨天不好好画画,今天又不听话,想挨揍啊?”终于,阳阳,含着眼泪去洗澡了。

  专家解析:阳阳的爸爸妈妈习惯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他们认为自己说得越多,尽得职责就越大,对孩子的教育成果就越好。因此,每当阳阳出了“小状况”,他们便会拿以往的过失教训他,并固执地认为这样会督促洋洋不断地进步。在这种情况下生活,久而久之,阳阳的自信心会不断受到打击,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巧妈妈对策:宽容面对,切勿新帐旧帐一起算

  ★当孩子犯一些小错误时,尽管家长很生气,但也应尽力克制情绪,做到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因为孩子犯错通常不是故意的,若家长一味地抱怨、训斥,甚至揪住以往的错误不放,对孩子的情绪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拿阳阳来说,他只不过是想看完动画片再去洗澡,却引来父母的“狂轰乱炸”。

  ★其实,父母完全可以把这件事当孩子一个简单的请求答应他。这样阳阳会非常感激父母的理解和信任,并使自己以后用实际行动来“将功补过”。但是,父母在答应孩子请求的同时,还应对孩子做出相应的提醒,告诉他,并不是每次都能得到这样好的机会,平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横加指责的唠叨——让孩子产生敌对情绪

  上中班的贝贝,聪明又淘气。他非常喜欢玩打仗游戏,但每次玩后都会把“大将军”“小士兵”丢得到处都是而不主动去收拾。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很是生气,总是一边指责一边帮他收拾东西:“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怎么就不长点记性呢?成心气我是不是?你这孩子……”尽管妈妈总是唠叨,但贝贝依然我行我素。

  专家解析:唠叨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反复的、单调的刺激,无异于精神的“疲劳轰炸”。对孩子进行没完没了的、重复性的批评只会使他们厌烦,产生不满甚至敌对情绪。贝贝的妈妈没有站在贝贝的角度考虑问题,也没有尝试其他的教育方法进行有效的引导,只是对其一味的指责,致使贝贝产生抵触情绪,出现逆反行为。

  巧妈妈对策:因势利导

  ★及时指出,不能操之过急。日常生活中,孩子犯一些小错是正常的。作为家长,既要及时指出,帮其改正,也不能操之过急,允许孩子有一个改正的过程。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妨用平和的态度对其正确引导,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错在哪。如,当贝贝再次把“大将军”“小士兵”丢得到处都是,妈妈可以对他说:“贝贝,把你的将军、士兵集合起来,我们一起玩打仗游戏吧。”当贝贝东找西找也找不到玩具时,妈妈可以因势利导地问他:“贝贝,如果你不把‘部队’管理好,怎么当常胜将军呢?”短短的几句话,也许就能让贝贝的毛病改正。

  催促的唠叨——让孩子身体产生“免疫力”

  城城的性子有点慢,而妈妈是个急脾气,所以城城总是跟不上妈妈的节拍。就拿每天起床来说吧,不催个十遍八遍的,妈妈是不会罢休的。“快点!快点!你怎么这么磨蹭啊﹗”妈妈急得大声嚷嚷起来。但奇怪的是,尽管妈妈每天不停地“催催催”,可城城的慢性子一点也没变,而且反应更加迟缓了。

  专家解析:当重复性的说教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就会对这种刺激产生“免疫力”。使说教只能产生较小甚至负面影响。而在家长唠叨声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较明显的心理和行为惰性,导致一件事叫上十次八次,孩子压根置若罔闻,而这样的结果又促使家长再次唠叨、催促,从而形成教育的恶性循环。

  巧妈妈对策:遇事冷静,多给孩子一些时间

  城城的妈妈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改用其他的教育方式。如当城城再次发生赖床时,妈妈可以先提醒一次,和他约好起床的时间,并告诉他“违约”后的处理结果。关键是,如果城城没有按时起床,那么说过的“处罚”一定要及时执行,不可妥协。相信几次下来,妈妈不再唠叨,城城也会按时起床了。

  温馨提示:

  唠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孩子的轻视,是一种最低级的教育方式,其教育结果也是往往是失败的。家长应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扮演着唠叨家长的角色。如果是,那么从现在起,对你的唠叨家教紧急刹车,改用更为适合的教育方式才更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长。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3
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唠叨的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3
  记者:不是亲人带大的孩子,跟人不是那么亲,也不是那么爱说、爱表达。为什么只有亲人带大的孩子才那么爱说、爱表达呢?

  李玫瑾:在人初生的前三年,在人最无助的前三年,需要别人为他完成所有生存的事情。除了吃喝拉撒、翻身以外,孩子还需要经常看到“人脸”,听到“人声”,尤其耳边要有不断地爱的唠叨。

  事实上,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唠叨”的。只有真心爱孩子的人才会边陪伴孩子边唠叨,即使宝贝拉了很臭的屎,抚养人也是爱意浓浓,在唠叨之中换尿布和清洗。这种唠叨,尽管宝宝听了当时没有什么反应,但不可小看这种唠叨,这可让孩子早早地冒出话语,因为所有的“说”都是在“听”之后,听得多才能说得多。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说话早,小嘴伶俐,往往是因为他在一岁半至三岁前主要生活在家庭内(与幼儿园长大的孩子相比),并且身边总有爱他的亲人唠叨。相反,孩子到了四五岁,见到熟人还不爱张嘴,不爱叫人,这往往是因为他在三岁前缺乏这种“唠叨背景”。

  如果我们遇见一个青年人或成年人,他能在短时间内很自然地与人说话,爱说、善说,这种人往往没有社会交往(即与人交流)的困难或障碍。我们可以由此推断,他在早年,即三岁前,应该是在爱意浓浓的背景下被抚养的。相反,当我们遇见一个青年人或成年人,他不太爱说话,也不太擅长表达或表现自己,那么,此人早年一定有父母上班时将他交给家庭之外的人照看,或者父母忙于生计、工作而将孩子置于独处的背景。不爱说话的人,有注意力稳定、内向等特点,这在某些科研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爱说话,不善表达的人总是伴有缺陷,不是那么容易让人亲近的。他们的内心往往是孤独、寂寞的,这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记者:不善语言表达的孩子,长大后会伴有交往障碍、心理疾病等问题吗?怎么才能使孩子充满说的欲望呢?

  李玫瑾:言语表达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不善言语表达的人,往往在人际关系上、在社会活动中都表现得较为消极,甚至出现口讷、语迟、自卑等。这种人在需要与人交流或沟通时往往会有障碍。

  这种障碍出现在幼年,当人进入青春后期至婚恋期(一般20至29岁)时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尤其是男性,若有这种困难,他会在与异性交流时因无话而僵持,因不知说什么而显得兴味寡淡,因不知怎样让人开心而自身紧张,尤其是当他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时,他会更加焦虑……这种障碍如果再伴随其他方面的缺陷,如贫困、长相差、身材不好、能力弱……他就会自怨自贱,进而出现退缩性的心理障碍,出现更加内向、出现幻想,以至出现性取向等方面的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心理变态问题。

  黄勇(河南平與县杀17名少年的主犯)、马加爵(云南大学杀4人的主犯)、赵承熙(美国校园枪击案杀32人主犯)、杨佳(杀害上海6名警察的主犯)等杀手都存在这类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不要轻视人早年的言语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人在言语表达方面的障碍和人际交流方面的障碍。

  由此而言,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尤其1岁半之内)只有物质抚养是不够的,不管他是否有反应,也不管他能否听懂,父母在照顾孩子,表达爱的时候一定要多唠叨些……让他耳边留下妈妈的细语,父亲低沉的音质。因为这时所有的唠叨声音都和父母照顾他,让他产生满足而形成的快乐记忆相联系。那是他今后不需要理由爱父母、恋父母的缘由,也是他幸福、满足的源泉。

  孩子的言语发育需要爱的唠叨,爱的唠叨不仅使孩子听懂了语言,学会了语言,还会勾起他说话的欲望,使他喜欢说话,善于交往。这是那些受雇于人的人无心、也无力达到的效果,只有孩子最亲的亲人才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达到这样的效果。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3
家长“唠叨”阻碍孩子进步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4
家长“唠叨”阻碍孩子进步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4
 他是一位兄长,不仅自己取得博士学位,还辅导两个弟弟分获法学、化学博士学位;他是一位父亲,用自己的成长经验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女儿。3月10日晚,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走进济南市第七中学,为家长作了一场“调整关系科学育人”的亲子教育报告。

  “唠叨”是阻碍孩子进步的主要原因

  “你是不是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比孩子更优秀的孩子比较?”“你是不是经常批评孩子学习不够勤奋、不够用功?”董进宇博士的两个问题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共鸣,也道出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误区。

  “以前有一位家长找到我问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整天唠叨他也没用……”“我就说很简单,两个字,‘闭嘴’,我保证40天以后孩子一定会回到学校。”结果17天之后孩子还是没有重返学校的念头,母亲又开始了唠叨。心急的母亲又找到董进宇向他讨教,董进宇一听就急了:“我让你坚持40天,你不识数啊!”孩子的母亲幡然醒悟,40天之后孩子果然主动要求回到学校。董进宇以自己在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告诉家长,教育孩子不能用唠叨的方式,而是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感知家长对他的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给孩子足够的信赖和自信

  董进宇说孩子不仅是物质的人,更是一个精神的人,家长不应该只满足孩子物质需求,而更应该关注孩子精神世界的需求。作为家长,应该无条件接受孩子、鼓励孩子、赞美孩子。在董进宇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就有那么一件事:女儿董晨耕在中学的时候总是和班里的一位同学比较,于是董进宇就用写纸条的方式给孩子鼓励。“董晨耕是最棒的”、“董晨耕的外语最好”,通过这些方式和孩子交流,女儿渐渐地恢复自信,学习也更加优秀了。董进宇还说,家长不要指责孩子的过错,而是给予他们充分的信赖,相信孩子能做得最好。孩子没有了恐惧感,建立了安全感,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肯定,他们的上进心和进取心更容易被激发出来。

  董进宇把孩子比喻为一棵树,树冠代表孩子的知识和技能,树干代表孩子的遗传基因,树根则代表孩子的心灵。家长教育孩子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树冠的修剪,而更应注重孩子心灵的培养,心灵才是孩子成长的脊梁骨。

  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

  “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遥遥领先、发奋刻苦的家长请举手。”董进宇话音一落,在场的数百名家长一致地举起了手。“作为家长,望子成龙的确是对的,可是望子成龙心切却是绝对错误的。”董进宇向在场的家长展示了亲子关系模型和教育孩子“学习”模型,他着重强调了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等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在与家长交流中,董进宇介绍了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不能打、不能骂”,在孩子遇到成绩不理想等烦心事时不能采取太粗暴的教育方式,而是要告诉孩子“你能行、我相信你”等鼓励性话语。另外,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孩子在家庭中的自信心和责任心,让他们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注重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让孩子的人格更加完善。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4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4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4
家长要引导孩子适应社会大的规则,不要去帮孩子创造自己的小规则,因为大的规则是不能变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你选择让他适应,就等于增长他的社会能力,如果你给他特意制造适应他的规则,就是在削弱他的实际社会能力,这样做的苦果最终还要你和孩子一起承担。

  当我们过分地呵护孩子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家长总有老去的那一天,不可能永远为孩子保驾护航。从一定意义上说,溺爱的关心方式会使孩子的人生存在状态逐渐走向病态,没有与外界密切联系的、健康的广泛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生存。

  家长要给自己提出一个任务,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理性地认识、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各种生存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包括:

  第一,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的能力

  家长要教会孩子独立理性地选择社会价值。

  由于网络化传播的发展壮大,现代社会的信息量非常大,大得超乎人的想象能力。网络和其他各类媒体对参与人员的要求不一样,其他的媒体要在媒介上发表言论,除了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基本的专业素质以外,还有上级主管的约束。而在网络上,几乎每一个上网的人都是一个信息源,各类信息丰富多彩,家长没有能力去约束,也做不到把所有的东西都拿来过滤一遍,孩子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有负面影响的东西和观念。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入手教会孩子基本的价值观念,让孩子掌握选择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第二,对制度价值接纳的能力

  社会适应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接纳制度价值的能力。家长总觉得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是政府和社会的事,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家庭的事。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是发展任务学说的代表人物,他把人的一生分成六个阶段。他提出,每个阶段人们都得完成六到十个任务,如果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人就会发展得很顺利,跟社会的关系就会很融洽,随之而来,生活也将十分的快乐。如果完成得不好,这个人的发展就会很不顺利,跟社会之间就会形成冲突。

  这个美国人在六到十二岁的发展任务当中标明了一条,就是要形成对社会制度和社会团体的看法。

  我们发现,美国社会实际上在非常努力地对孩子进行美国制度和美国价值教育,但他们选择了一个人文的角度,让你明白,人在一个社会环境当中生活,就必须要接受它的制度与价值,能够接受的话就会感觉到快乐,如果不能接受,就会在生活中处处受阻,生活自然也就不能快乐。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必须帮助孩子认同制度价值,因为,对本国制度的适应和认同是一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适应和应对规则的能力

  道德不是简单讲道理,家长经常会跟孩子说:“你一定要勤俭节约,你一定要诚实守信……”其实,道德不仅仅是理念,道德还是能力。

  道德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在社会当中对社会适应的能力,是一种规则能力。

  我们总爱把道德看成是一个人的素养,比如有个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我们不会说他没有卫生习惯,而会说他没有社会道德,把他的所作所为跟他整个人的素质联系起来了。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现在社会当中,道德也是一种适应能力。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当中表现出来的能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规则的能力。

  有一次,我正在给一些地方官员上课,教室后排坐着的一个人想要从教室出去,他没有从教室的后门走出,而是选择从讲台上我的身后绕出门去,要是以前的话我会想:“这个人真没素质,基本的礼貌都不懂。”但是现在,我不会那样想了,而是会这样想:“真的替他感到悲哀,一位地方官员,为什么不具备现代社会公共场合必备的道德规范能力呢?”

  在这件事情上,应该多换几个角度去想,其实,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必然有一些规则是要大家共同去遵守的。所以,家长不要觉得教育孩子遵守规则是过于严厉的要求,你是在给他一种对社会适应的能力,也是在强化他的生存能力。

  家长要引导孩子适应社会大的规则,不要去帮孩子创造自己的小规则,因为大的规则是不能变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你选择让他适应,就等于增长他的社会能力,如果你给他特意制造适应他的规则,就是在削弱他的实际社会能力,这样做的苦果最终还要你和孩子一起承担。

  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应重视4个关键:

  (1)要教孩子学会识别诱惑。

  (2)教孩子勇敢地说“不”。

  (3)让孩子明白自我保护与自私自利是全然不同的。

  (4)教孩子少去不安全的地方。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6
培养孩子的生存本领和安全意识
作者: 小龙女1    时间: 2010-3-18 15:56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保证上天对自己永远眷顾,让灾难永远远离自己,我们能做的只有树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让自己最大限度地避免灾害。

  2008年5月12日,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在一瞬间,我们失去了很多可敬的老师、可爱的孩子、可亲的朋友。想到那一刻,任何人都会感到痛心。但是在这场天灾中,却有一所幸免于难的学校。

  学校叫桑枣中学,桑枣中学的校长叫叶志平。

  在这场灾害中,很多中小学校成为一片废墟,很多正在上课的中小学师生都没能脱险逃生,然而,紧邻重灾区北川县的乡镇中学、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却创造了全校2300名师生没有一人在地震中受伤或者遇难的奇迹。

  这不是天灾的疏忽,也不是它的手下留情,而是桑枣中学为自己赢得了生命。

  5月12日下午,当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桑枣中学绝大部分学生都在教学楼里上课。当他们感觉到大地的震动时,各个教室里的学生们立刻按照老师的要求钻进课桌下。第一阵地震波过后,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立刻进行了快速而有序的紧急疏散。在地震发生后短短1分36秒左右的时间里,桑枣中学的2200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已经全部安全地转移到了学校开阔的操场上。

  可以想象,他们秩序井然、训练有素的样子。

  而这场奇迹的创造者正是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

  从2005年开始,桑枣中学的学生就在叶志平的要求下,开始进行一种安全疏散演习。除此之外,他还连年累月地想方设法加固学校的教学楼。他把楼上原来华而不实却又非常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了轻巧美观而结实的钢管栏杆,又对整栋楼动了大手术,重灌水泥,加粗承重柱……正是对教学楼的加固使得在地震发生时教学楼岿然不动,给学生疏散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为此,桑枣中学也留下美名,它被称“史上最牛校舍”,而校长叶志平也被称为“史上最牛校长”。网上纷纷发表评论表示对叶志平的敬重,有一位叫“白云洞人”的网友评论说:“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升学率再高也不如学生的安全重要。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健全的高素质人才,如果连人都没有了,谈何高素质?建议一切重视升学率的学校,首先重视学生安全,平常多进行安全教育,重视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汶川大地震让我不由得一阵阵心酸,这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而这,是一场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启示!从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地思考,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在听到桑枣中学的例子之前,你的答案是什么?在此之后,你的答案又是什么?

  人们的思想里总是有些东西根深蒂固,犹如大树的树根,牢牢地控制着自己的大脑。不管什么时候,分数永远是大家眼前悬着的那根胡萝卜,孜孜以求,而全然忘了最根本的安全问题。桑枣中学的奇迹不就是源于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吗?在这种意识之下,才会采取种种保护措施。所以,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不光要重视学习、重视分数,更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因为,只有人活着才有学习的可能。

  所以,不要再想孩子只需要学习,安全由家长来负责,因为最关键的时刻,可能你不在他的身边;也不要再想安全没那么重要,因为危险也可能就在他们身边;更不要想孩子还小,不明白自救的概念,因为桑枣中学的孩子们证明他们可以做到!

  作为家长,我们不该向孩子隐瞒这个世界上存在危险,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跟着陌生人走,不想他们被奇怪的味道迷昏,不想他们站在倾斜的墙下,不想他们去很远的朋友家……不想他们受到可以避免的伤害,就要开始教育他们,把那些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新闻读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有许多危险,但危险也是可以避免的。

  可以想象,在汶川地震中,有多少孩子因为只知道站在原地哭喊,丧失了最宝贵的逃命时间;又有多少孩子因为一时的恐慌,走错了逃生的方向,而这些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啊!

  教育不只是学习,家庭教育更不只是提供一个看起来温馨的成长环境。家长教育孩子,是为了让他们能走出自己的保护,独立地生活和发展。让桑枣中学的奇迹,也保护着我们的孩子吧!

>




欢迎光临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http://bbs.babymozart.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