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不惜花费重金,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但是总是以失败告终,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背单词,背句子,背课文,学语法,都无法彻底摆脱“哑巴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困扰。除了“How are you.” “ Nice to meet you.”等最基本的问候之外,绝大多数的人无法用英语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在非英语专业的硕士、博士生中,有80%的人能够利用英语进行写作、阅读,但能够正常交流的却不足10%,能讲英语的本科生则更是少之又少,几乎成了“国宝”。我们不禁要问,造成今天“哑巴”英语和“中式英语”状态的根源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我们不会用英语思维。所以每听到英语或每想说英语时总是要先和汉语一一对应,才能理解,才能说出。这就造成了思维的延迟,总是觉得跟不上,表达方式也是按照汉语思维,“中式英语”也就这样炼成了。
会用任何语言正常交流的前提是必须能用这种语言思考,也就是具有用这种语言思维的能力,做不到就永远不能正常交流。可是为什么我们学了十多年的英语都没有英语思维呢?大家回想一下自已学英语的过程:学每个单词时都是通过背它的中文解释学会的,而且我们一直非常注重学习语法规则。但是西方语言学者已经发现“翻译”和“语法”不但不帮助提高交流能力,反而阻碍英语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