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力与臂落相结合的触键
这两种触键的交替运用在分句表现上极为重要。就以带连线的两音音组为例,先由臂落触键弹出第一个音,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再由手力触按所要求的轻巧程度或断奏程度弹出第二个音。
练习方法:
按照谱例6来练习。(我不能画出,是一个四分音符加一个八分跳音的小连线)。每一组(一个小连线)的第一个音用臂落触键(放低手腕)弹出,第二个音用手力触键(抬高手腕)弹。
对于带连线的轻巧的音阶,可用臂落触键弹第一个音,让手腕逐渐抬高(手力触键)。当顺势弹完最后一个音时,手腕便悬在半空中。
两个八度的音阶技术分析:
L R R L R R R L R R L R R R R
D U U D U U U D U U D U U U U
至于这两种触键是如何借助于前臂的转动动作的,可看上面对音阶技术的分析。字母R和L分别代表朝右和朝左转动。字母D和U则分别代表臂落触键和手力触键。(此图为右手上行)
如右手下行则为:
R L L L L R L L R L L L R L L
D U U U D U U D U U U D U U U
左手也遵循同样的原则。注意手腕放低以后要逐渐抬起直至下一个手腕放低的下键动作,然后再重新抬起。
这套动作可用于各种音阶,左右手分开练习。注意拇指总是用臂落触键。其余手指除了弹奏音阶的起始音(无论上行或下行),一律用手力触键。
两种触键的交替使用在八度连奏中应用较多。在黑键上总是用手力触键,而紧跟在黑键后的白键则用臂落触键。
四、全臂触键
这种触键方式的特点是上臂、前臂、手腕、手和手指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运动。作用于琴键的力量主要来自肩部肌肉。不过须注意,这种联合作用的方式仅仅在按下琴键的过程中存在,下键后各部分肌肉要立即放松,特别是腕部肌肉要放松。
练习方法:
(1) 右手放在正常的弹奏位置上。手腕和手指保持稳固,然后尽可能高地耸起肩部,整个手臂和手也随之抬起。这样手指便可离键约2、3英寸远。接着肩部突然放松,使拇指猛地击响一个C音后又立即放松,这样就形成一个响亮的断奏音。然后手重新回到正常的弹奏位置上。各个手指依次重复练习这套动作。
上面是用夸张的方式来学习这种触键。接下来便可用正常的方式进行练习:
(2) 手放在正常的弹奏位置上。肌肉保持稳固。手指贴住键盘,拇指反复地用断奏弹出C音,并且用从弱(P)到强(f)的各种层次的力度弹奏。手臂动作的幅度应当减小。肌肉运动的感觉主要在肩部。声音一旦发出,肌肉立即放松。其余各手指也依次照此练习。
(3) 用连奏弹时,也以相同的方式来下键。但在紧接而来的放松中需保持足够的力量按住键不使它弹回。先用拇指弹出C音,接着其余手指按d、e、f和g的顺序弹下去,弹时手依次朝下一个键微微转动。每次下键时都体验一下手臂、手腕和手的共同作用及肩部肌肉的动作。
从练习(1)中可看出,这种触键可用于力度要求较大(如sff)的和弦及八度。但是全臂触键的重要用途却如练习(2)和练习(3)所示那样。因为当手指由肩部肌肉控制时,演奏者便能轻而易举地掌握槌击琴弦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每一层次的力度。因此在弹奏旋律时,由于力度的层次感极为重要,全臂触键的意义也就格外重大。
此外,不论采用哪种触键方式都应注意手指的姿势。当手指弯曲得较明显时,指尖的触键过程总是很直接,离键过程也很快,所发出的声音往往清晰、明净。而当手指伸平时,下键动作就较慢,指尖粘附键盘的倾向容易产生非常连贯的声音。于是当手指略微朝闪伸展时较适宜发出“歌唱性”旋律所要求的音色,同时也受到全臂的极好控制。可以说,肖邦作品中迷人的旋律唯有在手指伸展和全臂触键结合在一起时才能表现得最为充分。
五、小结
概括这四种触键的作用方式和功能如下:
1、 指力触键:手腕放松,只有手指动作,专用于产生最轻层次的声音。
2、 手力触键:手和手指从腕部用力来下键。手腕在下键的那一刻有自然拱起的倾向。
3、 臂重触键:前臂和手腕下落时,推下琴键,而不是敲下琴键。
第2和第3类主要用于经过句乐段。
4、 全臂触键:手臂和手在下键时共同作用。这种触键多用于力度要求大的乐句和歌唱性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