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标题: 添添那歪歪扭扭的小脚印哟——记录儿子成长路上的思索、感悟与困惑 [打印本页]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47
标题: 添添那歪歪扭扭的小脚印哟——记录儿子成长路上的思索、感悟与困惑
儿子出生于2006年11月,现在4岁多了。
  
  自从家里多了这个小人儿,我是越来越困惑……要说,我从03年刚结婚的时候就一直注意搜集怀孕分娩育儿幼教之类之类的信息,家里还有资深儿科医生,自己又是教师,总觉得已经为抚养下一代做了充分的信息储备,可全然没想到的是,我预备了1000套方案,小人儿给我出的难题是第1001道……
  
  儿子出生后我给他建过两个博客,第一个写得很用心,可没料到那里用的是TW服务器,后来被河蟹掉,从此心情大坏,勉强又建了一个,也写得有一搭无一搭,加上小子不断制造意料之外的困惑,弄得我都不知道写什么好。呵呵,那阵子完全是茫然。
  
  小子一天天长大,忽然我发现,去年整整一年没有为小子写一个字,再翻翻从前写下的一些文字,感觉这成长记录是那么可贵而有趣,哪怕就是留个念想也是好的。
  
  这次就开帖写点儿东西吧,一则是给小子留个记录,顺便把以前攒的那些零零碎碎也汇总一下,再者,都说天涯高人多,或许能解答了我的困惑呢,小女子在此向大家鞠躬了。 ^_^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1
先说个眼前的问题吧,儿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真是一言难尽……
  
  话说他两岁半的时候就在考虑送他去幼儿园,可是那会儿他的各项能力都让我们揪心:几乎还不会说话,不能自己吃饭喝水,也不会主动表达“去厕所”这样的意图,对陌生人非常警惕,不理睬任何不认识的人,也几乎不听任何指令,还非常挑食。
  
  后来就决定先带他上亲子班,适应一阵。
  总的来说就是适应得很差,简单说就是不说话不听话不吃饭不游戏:对幼儿园的任何教具玩具都没有兴趣;不在幼儿园吃任何东西:不管什么都不吃,不管谁给他都被他拒绝或扔掉;而且拒绝老师带走他,老师试图带他去普通班级体验一下,他坚决不去。
  最郁闷的是,老师找了两个已经入园而且表现很好的小孩来和他们一起上课,结果他不但没受人家影响,反倒把那俩小孩给带沟里去了:老师说话,他不听,自顾自拼命摇头晃脑,结果那俩小孩还有其他几个亲子班的小孩一齐摇头,家长们在后面看着一片拨浪鼓似的小脑袋想笑不敢笑。老师好不容易叫他们停下来,还没说上一句话,小子又嘟起嘴巴“噗噗噗”吹个没完,别的小孩又学样…… = =
  总之这样子较劲了半年,白忙,再后来小子就老是生病,大病没有小病不断那种,就拖拖拉拉到了去年9月,小子也3岁半多了,总算是正式入园。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1
表面上看还算风平浪静,基本没有哭闹,一开始在幼儿园不吃饭,后来慢慢能吃一些,但到现在也不能在那里吃饱,每天晚上回来都得补一顿。
  不过在课堂的学习,那就是只有叹气的份儿了。
  完全游离在外,包括做课间操,都是站在那里兀自不动的,要么就是乱跑,经常跑到别的班里被老师捉回去。
  我去听过一堂公开课,小子坐在椅子上看天花板,看地,看窗户,看墙……各种看,就是不看老师。 = =
  这学期幼儿园加了摄像头,从监控里看,更晕,两节舞蹈课,加上中间休息差不多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人家站着他坐着,人家排队他躺着,人家压腿他到处爬,人家都坐下他倒又站着……没有一分钟是合拍的,放在整个班里简直就是个害群之马! - -!!!
  
  要说他全然把老师的话当了浮云吧,好像又不是,回家后偶尔会哼儿歌,一听就是在幼儿园学的,还会念在幼儿园学到的单词什么的。可是我跟老师讲的时候,人家的反应是很惊讶:“哟,他还真听进去了啊?在这里他一句反馈都不给我们的。”——我这个郁闷啊,合着小子你是脑子里有,就是不给卷子上写!你这不是诚心考0分嘛! - -!!!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1
回想他在幼儿园的一切,总的感觉就是他的兴趣不在幼儿园的课程上,至于在哪里……大概在一些很怪异的地方…… = =
  
  小子至今沉默寡言,从他嘴里从来问不出什么所以然,我们只能观察他的举动——
  
  他从小拒看少儿台,小时候不会说,看到少儿台就转过脑袋去不理睬,后来就是看到就大叫换台,喜欢诸如科教、新闻、法制、体育甚至戏曲等频道。
  
  学说英语的速度好像比中文还快,英语字母不但会念会认还会在键盘上准确无误地打出来,念汉语拼音就不太灵。 = =
  
  喜欢听音乐但必须有选择地听,看动画片也必须有选择地看,目前喜欢或喜欢过的片子包括:《加菲猫》、《汽车总动员》、《小蝌蚪找妈妈》,还有一堆卡通版的MV:《小螺号》、《兰花草》、《蜗牛与黄鹂鸟》、《数鸭子》、《童年》、《找爸爸》等等。
  喜欢迈克尔•杰克逊和中岛美雪的歌,只是听中岛美雪经常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 =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1
喜欢印度电影《三个傻瓜》,酷爱里面一段搞笑演讲,每次看都手舞足蹈的又喊又笑,印地语的片子,天晓得他看到了啥……不过他的笑点倒是很恰到好处,可以说他的反应和我们看字幕的效果是一样的,可是他分明不认识那么多字……
  
  对电器很感冒,最喜欢手机,但是对玩具不上心。
  
  最有意思的是他出门老是仰头看,大约是十几层楼那么高的地方,还老是来回逡巡着看,我们试图矮下身子用他的视角看过去,往往是一无所获,看不到任何值得那么专注地看的目标。问他看什么,当然也是不会得到回答的。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1
小子可会看人下菜碟。
  
  今天晚饭有他最喜欢的炸带鱼,他自己拿着馒头啃,他奶奶帮着摘鱼刺,一口馒头一口鱼吃得不亦乐乎。
  一会儿,奶奶手里一块鱼摘干净了,小子嘴里还满着,于是他“噗”一口把嘴里的饭吐掉,忙着去叼奶奶手里的鱼,奶奶笑骂他,他嘎嘎大乐。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2
还不算,一会儿小子又故伎重演,“噗”又把饭吐掉~ = =
  我一看,好小子,反了你啦!我就——筷子一搁,板着脸看着小子立起身来,一边伸手做了个“拧”的动作,小子动作比猫还快,赶紧抓起被他吐到桌子上的饭塞进嘴里,然后装成一副无辜样看着我……
  
  ps,其实我极少极少揍他的,呵呵。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2
小子爱画,不过他画的全是涂鸦……在幼儿园也有上美术课,可不管老师怎么讲,他就是一个没规矩。
  有时候幼儿园会把孩子们的画摆出来,每次我都是离老远就能认出哪幅是他的“大作”——最乱的那幅,没跑……
  
  我家的墙上都是他的“壁画”,和他在纸上画的都一个风格。 :)
这是在纸上画的,那会儿刚开始用油画棒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2
我一直没干涉过小子的涂鸦,也是由于职业关系,看惯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所以对小子的画可以完全接受,他把墙涂成这样,我没夸他也没骂他,就是看着哈哈大笑,然后给他拍照记录下来。小子的奶奶一开始被我们雷到,连说还有这样对待孩子乱画的?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 ^_^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3
不过我想不明白的是为啥他不听老师的话,不管老师怎么教,他都不肯画任何规矩的形状,这令我很纳闷。
  
  另外,小子这种涂鸦壁画只在家里的墙上,在外面是绝对没有的,并没有特别教他,他自己就从来没有试图在家外的地方画。
  
  就我的理解,我觉得是他只有在完全放松而且兴奋的时候才会尽力用点线面来表示自己的情绪,而目前他只在家里有这种感觉——其实很多画家的创作也是如此。
  
  有美学家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游戏,那么小子的创作也算艺术了,哈哈。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3
编儿歌
  
  我不会很多儿歌,哄小子玩儿的时候就乱编:
  
  有个小孩子啊
  名叫傻添添啊
  有脚不走路啊
  变成小木偶啊
  
  ——这是小子耍赖不走路要求抱的时候唱的,不过基本没用,小子往往是一边猴在我身上,一边乐滋滋地跟着我哼“傻添添啊,变成小木偶啊”……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3
小子出生后是家里最小的,所以编个添添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们添添属第一
  添添第一小
  添添第一好
  添添第一吃得多
  添添第一长得快
  看着添添长大了
  添添长大到处跑
  
  ——从小子不会坐的时候就念,结果,小子顺利地说出的第一个句子就是:添添第一好……嗯!你小子可真会夸自己!#@$%^&!!
14#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3
这是儿歌改编版,因为只会前面两句,后面的就顺嘴乱编:
  
  小宝宝,要睡觉
  风不吹,浪不摇
  小小船儿水里漂
  天高路远全不怕
  我会划船不用教
  
  ——小子至今要腻着我哄他睡觉,就会拍着自己的小PP叫:“小宝宝要睡觉!!” ^_^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4
爸爸瞧,妈妈看
  
  在幼儿园,舞蹈属于选修课。小子上学期并没有报,但不知怎么他学会了半首儿歌,是一个舞蹈的伴奏,一开始我们只看到小子在家比比划划的伸胳膊张手,嘴里念叨着“爸爸瞧妈妈看,宝宝小手看不见”、“爸爸妈妈都来了……”可是连不起来,也不知道什么意思,问他,则永远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只好当闷葫芦。
  直到幼儿园的圣诞晚会,看到了其他小孩儿的表演,这才听懂儿歌的全文,配着小孩的动作,很可爱:
  
  爸爸瞧(伸左手),妈妈看(伸右手)
  宝宝小手真好看(摇手)
  爸爸瞧(左手藏到身后),妈妈看(藏右手)
  宝宝小手看不见(摇晃身体)
  爸爸妈妈都来啦(伸出双手)
  宝宝小手又出现(摇手)
  
  再后来,小子学会了这首儿歌与动作,可一样不怎么表现,除非他自己高兴主动比划,别人叫他表演一下,他根本不搭理,不管是谁提要求都没用。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4
再后来,小子不肯自己吃饭的时候,被我改编成:
  
  爸爸瞧,妈妈看
  添添小手真能干
  爸爸瞧,妈妈看
  添添小手会吃饭
  爸爸妈妈都来啦
  添添吃饭更熟练
  
  ——效果:念了也白念,我们念,小子跟着笑,但就是不动手。
  最近又多了一项,喝粥的时候必须要我扶着他的手,可以虚虚的扶着,实际还是他自己用勺,但我要是扔下他自己喝粥去看电视,那绝对不行。 = =
  
  此外,这学期给他报了舞蹈课,可是上课就那种样子,视频再模糊,一眼也能把他拎出来——就那个和别人最不一样的家伙。
  上课的时候不肯听话,可有次我看到他自己躺在床上练抬腿,一边抬腿一边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4
 贴一篇旧文,是小子3周岁的时候写的——
  --------------------------
  
  添添,我们和生命有个约会
  
  添添,今天是你的3周岁生日。3年前的今天,你和早晨8:36的阳光一起来到我们身边,开始了你独立的生命历程。
  
  是的,生命,这是你带来的最大感悟。
  
  犹记得你给我的第一印象,我没有看到你,而是被你用刚出世的小脚丫踢到——那是柔软、温暖、充满希望的一双小脚丫……
  之后就听见你哇哇的啼声,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那是每个新生小人儿的宣告。
  
  由于眼镜在进产房的时候就给摘掉,所以即使在你被送到我眼前的时候我也没看清你的脸,只看到一个小包裹——但是比我想象的还要大。
  
  后来在至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两个结成了同盟,只专心的做了一件事:活着。
  
  两个小时,这是你一个循环的平均用时,在这个循环里,你醒来,换尿布,吃奶,入睡,又醒来……基本上那几十天,我的时间概念就是天空一点一点亮起来,又一点一点暗下去。生命以最本初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原来只是摄取能量和排泄废物。什么神圣激动全不觉得,那原本就是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自然的过程,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星转斗移,看到了客观存在的、我们之间的天然联系,那是天命所赐,没有任何人、任何世俗的力量可以剥夺或改变。
  
  生命,或许是个抽象概念,展现在不同的个体中。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4
你从什么时候展现出个性?我无法断定。或许在你学会说“不”的时候?或许在你选择玩具的时候?或许在你开始挑食的时候?或许在你奋力吸吮你的第一口母乳的时候?或许在你宣告自己来到人世的时候?
  
  犹记得,你第一口吸吮,让我看了只觉得好笑,因为那时候我自己完全没见过所谓初乳是什么样子,在那护士姐姐为我检查了一下说“有奶,可以喂了”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惊讶:“这算啥?”
  但是你不管我的惊讶,也不给我一个解释,只管埋头吸吮——是不是生命开始的时候,总要伴随着迷茫、懵懂、困惑和新奇?
  
  而且,还有沉重、疲惫和困倦。
  你出生的时候体重3700g,初生的几个月里差不多以每天50g的速度成长,100天的时候增重超过5kg,体重达到9kg,每天抱着你走来走去真的是个体力活啊。
  抱着你永远都觉得那么重。现在你已经将近20kg,那天在幼儿园,抱了一下另一个小女孩,一把差点把小姑娘举过头顶,我脱口而出:“哟,这孩子怎么这么轻?”她妈妈回答:“是啊,才13kg。”当下心想:为什么你是这个分量的时候,我也是觉得你很重呢……
  那是因为,添添,我们是天然联盟,共同成长的……我的力气总是刚刚够抱你……
  
  不仅是力气,在你全然靠母乳喂养的那段日子里,奶水也是刚刚够你吃,我们的供需总是刚刚好平衡,这算不算黄金搭档?
  
  后来你从吃奶过渡到吃饭,刚开始的时候是不挑食的,但忽然一天就学会了拒绝。直到现在,你坚持要吃的食物你就会一下吃一大堆,你坚持不吃的食物就一口也塞不给你。
  
  你一周岁的时候让你抓周,你挑了书和手机,这个选项令家人很开心,是啊,我们家很多人都喜欢读书。而有些东西,你总是到手就扔,比如说钞票。我还记得有次你大吵大闹,因为你抓了几张百元钞票就要朝楼下扔,奶奶阻止你,你就生气。
  
  有人说不要轻易给孩子下结论,不要轻易说孩子“不”会做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否则对开发孩子的潜能不利,那我说啥,好吧,你不是不喜欢钱,你只是喜欢扔钱…… >_<
  
  你两周岁的时候已经会满地跑,然而什么时候跑,那得听你自己的。去年的今天,家里的相机正好被爸爸带去外地,我找家在附近的同事借相机给你拍照,然而你坚持要我抱你去,走到她家楼下我累死了,按铃叫她把相机从6楼送下来。然后我想领你回家,结果你怎么都不肯走,一路跟我耍拧,甚至于跪在地上不起来,于是留下了那张著名的“添添行乞图”……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4
再后来你终于学会了说“不”。
  你总是用“不”来表达自己的个性。
  你说“不”的次数大概比你叫“妈妈”、“爸爸”加起来的次数都要多。
  你拒绝在幼儿园吃任何东西,所以至今还是在上亲子班。
  你一直坚持“不洗澡!”,所以每次洗澡都是一场水仗。
  你会表达你的意愿:“看大猫!”、“小汽车!”
  你还会用行动说话,把家里扬得全是纸片,在每面墙上涂鸦……
  
  你也有无奈的妥协。
  
  以你的意愿而论,最早的妥协大约是你十几天大的时候。那天晚上你几乎让我一夜没合眼。天亮的时候我困极了也生气了,把你塞给姥姥自顾睡觉,你当然很不高兴,哇哇哭了半天发现没啥收获,于是只好也睡觉了。
  之后呢,你表现出让爸爸带你没完没了兜风的意愿,你表现出一口气吃一打蛋黄派的意愿,你表现出一顿吃4大袋上好佳薯片的意愿,你表现出没完没了看动画片的意愿,你在幼儿园上课的时候表现出到处跑的意愿……
  
  所有的意愿都被打击,你也不是每次都坚持,有时候抗议无效也就放弃抵抗。
  你也不全都是原创,你也会学舌:“好空调,格力造”!“中国石化”!“中国光大银行”!
  
  ——生命就这样在博弈中缓缓轮转。
  
  添添,来到世间的人,都是来奔赴与饯行与生命的约会。
  在这个意义上,真的是众生平等,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少在你面前以“妈妈”自称,在心里,我始终觉得你是我的小旅伴,我喜欢和你成为嬉皮笑脸又深沉严肃的朋友。
  
  让我们牵手前行。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4
呵呵,抱抱楼上几位美女妈妈,发帖前在版上看了好多孩子的故事,都好可爱哦,再熊抱每个娃娃~~ ^_^
  
  --------------------
  自打春节后,小子上学就麻烦了,每天早上都跟他奶奶捉迷藏,怎么都送不走,只有被我押送过去。
  放学后去接,更是好玩,他最喜欢的模式是我和奶奶两个人去接他,然后他躲着奶奶拼命跑,再要我去追他捉回家。要是只有我一个人去接他,他会觉得很寂寞,多好的游戏玩不成了。
  
  这样每天早上都得浪费掉大量时间,幼儿园的早饭是赶不上了,只能在家吃完,那就更晚,一般都得9点多才送到。
  
  于是我就唱: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
  小添添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添添上学校
  从来都迟到
  不学习
  不劳动
  看你长大怎么立功劳
  
  ——小子跟着我出溜出溜的走,只管听着乐,也不回嘴。
  
  不过他也不是随便怎么唱都不着急。最近的抗议目标是那首“小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这儿歌最初是添添爸唱来催他上学,起初效果还不错,后来他就烦了,一听见就上来扯衣服撕嘴,阻止我们继续唱下去。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5
奶奶的儿歌
  
  添添奶奶从他几个月的时候就来带他,一直到现在,对他百般疼爱,也跟小子唱过好多儿歌,听起来蛮好玩儿的,很淳朴的感觉,小子也学会好几首了——
  
  梆嘚梆
  卖豆腐
  卖到大娘房后头
  大娘嗳
  开门唻
  不开你家小狗咬俺腚槌儿唻
  
  -------------------
  
  小小子儿
  坐门墩儿
  鼻涕邋遢一大堆儿
  你干嘛
  要媳妇儿
  要媳妇做嘛
  做鞋
  做袜
  点灯
  捂炕
  关起门来打嚓嚓
  
  ---------------------
  
  嘎噔嘎噔车
  姥家来接
  接去做嘛去
  听戏去
  嘛戏
  禾禾枪
  棒子枪
  蜀黍面子疙瘩汤
  末了来个大公鸡
  咬一口
  怪腥气
  再来不吃姥家的好东西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5
我一直觉得原汁原味的民谣是一种文化,民俗民风的展现,有着与阳春白雪不同的文风。
  就像那些民间工艺,剪纸、年画、布老虎、泥娃娃……造型则稚拙简练、朴实无华,配色则大红大绿、热闹喧嚣,看似与学院派讲究的典雅优美全不沾边,却有活泼的生命力度,一帮美院作品在它们面前往往被衬得苍白无比。
  
  中文之美,有很多风格,我希望小子可以尽量多地接触,只要不是强硬灌输就好。
  
  就像吃饭要多样化,在语言学习方面,儿歌民谣、唐诗宋词、诗经楚辞也都可以拿来吃的。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5
旧文一篇——
  
  萧远山和慕容博——两个不合格的父亲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写到了两个著名豪杰,号称“南慕容,北乔峰”,而实际上两个人的下场都很惨,乔峰自杀身亡、慕容复则疯掉了。
  
  如果要深究他们一死一疯的原因,则不可不看他们的父亲。
  
  先勾勒一个最简单的梗概:故事背景在北宋时期,乔峰是契丹人萧远山之子,在襁褓中即被乔三槐夫妇收养。事出有因,是因为萧远山夫妇带儿子走亲戚的时候,巧遇一群被蒙蔽的中原豪杰,以为他们是要窃取少林武术经典的特务,又因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于是大打出手,混战中萧远山之妻惨遭杀戮,萧远山抛下幼子跳崖,所以乔峰到了乔家,被抚养长大。
  
  而向中原豪杰通报假信的正是慕容博,慕容复的父亲,并且还是燕国皇室后裔,只是到他这一代,燕国灭亡久矣。他这么做是为了挑起契丹与宋的纷争,进而从中渔利,复兴大燕。
  
  也是凑巧,萧远山跳崖后并没有死,之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潜入少林寺偷学武功伺机报仇,视中原豪杰与慕容博为敌;慕容博则以诈死骗过所有的人,之后也潜入少林偷学,以图复兴之计。
  
  到此为止,两个父亲的行为倒也无可非议,尽管戾气显露无遗,却也不失为敢做敢为敢追求梦想的好汉。
  
  但是两个父亲不约而同地都做出了一个选择:设下步步圈套,令他们的儿子彻底成为他们的拷贝,乔峰本来已经是中原丐帮帮主,却在自己父亲的层层计谋之下与中原为敌,对抗中不知牺牲多少无辜性命,连乔峰的女友也因此惨死;慕容博则以“复兴大燕”的枷锁牢牢套住儿子,只要打上“复兴大计”的幌子,不管多卑贱下作无情毒辣的事情都有了足够的理由。
  
  可叹乔峰与慕容复,本来都是大好男儿,就这么被自己的父亲绑架,以“复仇”和“复国”的名义,走上了各自的不归路。
  
  假如就此走下去,两对父子或成功,或成仁,或许犹不失为令人且畏且快的英雄故事,但小说却又一转,两个父亲双双被一老僧点化顿悟,遂出家弃世修行去也。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5
他们一生,将自己的儿子视作自己天然的拷贝与延续,自己一心要做的事情,不管儿子愿意不愿意也一定要跟着做——哦,对了,在这里,儿子们连说“不愿意”的资格都没有。
  
  而当他们自顾自舍弃一切去修行,可有半点眷顾自己的儿子?在他们的强力意志下已然走上不归路的儿子们,除了沿着之前的路继续走下去,还有什么选择?以文学形象论,慕容复是一个被父亲强力压垮的典型,乔峰则更复杂一些,当父亲退去之后,他还要面对自己生于契丹长于中原的经历,以及双方势不两立的对抗局面,便更是无从选择。也因此,乔峰之死比慕容复发疯要悲壮得多,大有古希腊命运悲剧英雄悲剧的意味,所不同之处,是希腊英雄身上没有乔峰身上“孝”抑或“父为子纲”的纠结,英雄的悲剧,往往是“命运”造成,“父亲”在其中很少有发言权。
  
  再推一步。以他们对儿子的控制力,萧远山要能指出一条活路,乔峰必从;慕容博若指示儿子放弃复兴之计,自去过常人生活,慕容复也不敢不听。可惜的是,父亲一旦“了悟”,以割弃红尘为由,竟然如此吝啬,吝啬到不肯见儿子一面,不肯对儿子说一句话。以佛家论,“了悟”应是到达大慈大悲大悟大明的境界,何以他们如此冷漠?观音可以化身为妓女,以色相点化世人迷津,两个父亲却对自己的儿子如此冰寒雪冷。无论如何,都看不出属于“了悟”的睿智与慈悲,只看到类似《红楼梦》中宁国府贾敬一样的怯懦与逃避。
  
  自私,这是给这两个父亲最确切的断语,在“百事孝为先”的文化语境里,他们无情地剥夺了儿子独立的人格,只将儿子视作自己的天然延续,当事态发展到无可挽回的程度,又自顾自抛世弃子而去,留给儿子们一个无法面对、无法收拾的烂摊子,如此父亲,既是可叹,又是可恨。
  
  
  而今,我也做到为人父母的角色,当时时自问:你考虑到儿子的人格没有?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5
 的确,用现在的育儿观念来看,萧和慕容都是以自己的意志作为孩子的意志。可能,处在他们那样的家庭,处在那样的社会,自己可以选择的余地不如现代人这样多,个人必须服从于大家庭的责任吧。就像现在许多富二代,未必就一定喜欢自己家庭的生意,但是他们选择的余地更大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6
另外,写这个短文,也不是为了找萧远山或慕容博算帐——估计他们没出家时,跟他们论理会被打死;出家之后,跟他们吵架人家也不搭理咱,哈哈。
  
  时常听人说,自己小时候很不爱听家长跟自己吼什么“老子说话你就得听着”或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没你说话的份儿”之类,可是自己做了家长之后,不小心这些话又从自己嘴里飞出来。
  
  这就是环境吧,我们的传统中,毕竟有父为子纲这一项,虽然现在不怎么提了,可已经近乎集体无意识的存在,不会那么轻易就消除的。
  
  所以,写来为自己提个醒,别重蹈覆辙也就罢了。
  呵呵,呵呵。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6
记得小时候从一本文学刊物上看到过一首民谣。是在小说里出现的,有点文学化,听来很美,由于是女子的视角,所以我几乎没给添添念过,等他长大自己看吧——
  
  铃啷~~铃啷~~
  低头拜花堂
  牵手进洞房
  四脚大眠床
  鲫鱼放放汤
  公一碗
  婆一碗
  我搭小哥拼一碗
  小哥要我白布衫
  我要小哥金~耳~环~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7
一场小战役
  
  
  昨天下午去接小子,回来的路上爆发一场小战役。
  
  小子从幼儿园出来,很兴奋,不忙着回家,先拉着我到处转悠。
  
  又是找个地方站住了看楼层,就那么来回逡巡着看,转过来看,转过去看,我跟着转,看过去除了楼房就是树枝,根本没有别的东西。我问他:“你看什么啊?”小子说:“看什么。”我拦住他:“你不说看什么我就不让你看!”小子嘿嘿乐着,钻来钻去努力的看。我再跟着转,还是不知道有什么好看。
  
  我问:“看窗户吗?看树枝吗?”就跟问墙一样的没有效果。偶尔有车开过去,我叫:“有车!靠边站!”小子乖乖地躲一边去,等车走了又那么转来转去的看。 = =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7
 过了好一会儿,我开步走人:“你看你的,我不跟你打闷葫芦,我回家啦!”,他跟着颠颠的跑。
  
  到了家门口,小子又拐弯,这次跑到小区南头,南边挨着小区的是所职业学院,围墙和小区的楼之间有片隙地,好多住在一楼的住户就把自家门前开辟成小菜园什么的,现在天气还冷,到处都是干土。
  
  小子就沿着墙根来回走,钻过篱笆,溜过栅栏,穿过冬青或月季之类的灌木种成的边界,不小心摔个跟头,浑身是土,他非得拽着我和他一起走,所以我也浑身是土。
  
  我一边走一边抗议:“为什么非得要我跟你一起走这种地方!!”小子不搭理,只管拖着我走。
  
  来回走了3遍,我和他成了两个大小土猴。
  
  小子又兴出花招:爬上一个靠墙的土堆,还非要再朝那段围墙上爬。可是那墙头上都是铁丝网嗳!爬上去,不是被扎到,就是掉到墙那头去摔到,墙那头是水泥地,可一点都不矮!
  
  可是我说不能爬墙,他不听,还跟我哇哇叫,使劲拽着我要我帮他。我趁他不备,挣脱他的手,拔脚就跑。
  
  小子很生气,在后面拼命追。
  
  我跑两步,停下,冲他吐舌头做鬼脸“咧咧咧咧”,小子又气又乐,大喊大叫的追过来。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7
 看他快追上了,我拔脚又跑,把他甩开几步又停下,回头“噜噜噜噜”,小子边叫边追,又想哭又想笑,估计都被我气疯了。
  
  要拐弯了,我转过去,扒着墙边露个脑袋,两手放在耳边学猪八戒,冲他吐舌头“啰啰啰啰”,小子就哇啦哇啦的追上来。
  
  这就到了单元门口了,正巧赶上小子奶奶出门找我们,又赶上住我家楼下的老太太回家,于是俩老太太同时问:“咋啦这是?这么热闹?”我说,这小子要爬墙,不回家。老太太说,哟,那可不行,balabala~~小子估计觉得很没面子,哇哇的嚎起来。
  
  我不理他,径直上楼,小子哇哇哇哇的跟着上楼,开门进屋,小子生气,把门又打开要拖着我往外跑,我怒喝:“你要走就自己走,没人拦你!不准拖着我!你走!!”
  
  小子不干,拍着门哇哇嚎,冷不防屁股被我一把掐住:“够了没有!?”
  
  杀手锏一出,小子立马老实下来,也不闹了,也不叫唤了。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4-6 11:57
 我把他摁在玄关坐下来:“换鞋!不换鞋你就在这里坐着吧!”
  
  然后我直接去了书房。
  
  一会儿,小子穿了双又旧又小的拖鞋踢踢踏踏抽抽搭搭的找我来了,要求抱抱。
  
  好吧,我抱抱他,带他去洗手洗脸。
  
  又帮他把衣服换掉,那裤子比抹布还脏了都。
  
  小子偎在沙发上抱着我,鼻子还出溜出溜的,眼圈红红的抓我的项链。我把项链摘下来给他戴上,小子开始笑。
  
  我说,咱们去玩大皮球好不好?小子说,好。
  
  大皮球是直径1米的健身球,小子趴在上面,我晃动大球,小子悠哉悠哉的很享受。
  
  我们一起念自编的大球歌:
  
  添添是个小蜗牛
  添添爬上大皮球
  大球跑啦
  添添摔啦~
  咚!
  
  从小子开嚎到亲亲抱抱,10多分钟吧,然后,和平恢复了,世界安静了。
  咚!
作者: 怎么了    时间: 2011-4-6 11:59
呵呵,抱抱楼上的小小添添,欢迎~~ ^_^
  
  --------------------------------
  
  添添放学出来,总能在校门外遇见他的同学,我发现他们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大喊他的名字,而小子总是不回答,只是笑,然后头一低跑得比兔子还快。
  
  大概是不好意思吧。
  
  昨天放学后不回家,站在楼下小花园里念念叨叨比比划划,听起来好像是儿歌,可是通篇的#@$%&*#@……里我就听懂了一个音节:妈妈。
  - -!!!
作者: 怎么了    时间: 2011-4-6 11:59
我问他,你站在这里干吗,做小老师?
  小子说:做小老师。
  我问他:你教小朋友什么?认国旗?
  小子很高兴地说,认国旗!外蒙!
  我说,外蒙?那缅~??
  小子说,缅甸!
  我说,还有什么呢?俄?
  小子说,俄罗斯!
  我说,还有什么来的?i~n~??
  小子说,i n d i a,india!
  我说,好极了!
  小子:a history of india! 印度史~~
  我说,那还有什么来的?史~?
  小子:史记!
  我张开双手:真棒,来,give me ten!
  小子张开双手跟我击掌:give me ten, yeah!!
作者: 怎么了    时间: 2011-4-6 11:59
这种天雷对话的背景是小子的学习。他喜欢看国旗认国旗,最不喜欢蔬菜图册。老喜欢抢我的书看,很小的时候——不到2岁——就爬在书橱上指点那些书脊,最开始的“认字”表现是我们念一本书的名字,他就可以准确无误地指出来,但是单抠一个字出来给他认,他不搭理我们,所以也闹不清他是不是真的认字,直到现在。
  
  在幼儿园,尽管他上课佷游离,但有次他小小的露了一手,就是认国旗认得比谁都多,哪怕是不认识,老师教过之后也记得清清楚楚。
  老师为激发他的兴趣,叫他做小老师,站在前面教别的小朋友认国旗,据说他做得还挺好,看着别的小孩跟着念,他也很兴奋。
  但是别的课还是神游天外的。
  我跟小子老师沟通,她笑眯眯的说不着急,能有进步就很好,慢慢来。
  必须说小子遇见的老师真不错,很幸运。
  能很清楚地感觉到,小子对他的老师也是十分喜欢和信任的。在幼儿园受到的影响,在家里也在慢慢表现出来。
  比如,这两天小子特别喜欢击掌,单掌是“give me five, yeah!”,双掌是“give me ten, yeah!”。这完全是在幼儿园学的,当他在家做好了什么事,我们也给他这样的鼓励,他乐得跟什么似的,蹦蹦跳跳
作者: 怎么了    时间: 2011-4-6 12:00
 太阳红
  天空蓝
  添添要上幼儿园
  幼儿园有小朋友
作者: 怎么了    时间: 2011-4-6 12:00
噗哈哈,别说,添添还有首掐屁股歌呢……
  
  添添乖
  不掐屁股
  添添不乖
  掐屁股
  添添犯错误
  就被掐屁股
  添添没犯错
  不能掐屁股~
作者: 怎么了    时间: 2011-4-6 12:00
 小子说话一直不利索,给他的指令稍一复杂就等于是对墙说话。可有阵子他坚持要尝试喝啤酒,讲道理又讲不通,于是就给他讲逻辑:
  
  小孩不能喝酒
  添添是小孩
  添添不能喝酒
  
  后来发现还挺灵,于是去幼儿园的道理也就成了
  
  小孩要上幼儿园
  添添是小孩
  添添要上幼儿园
作者: 怎么了    时间: 2011-4-6 14:03
在几个帖子里都看到有小孩偷拿父母钱的事儿,想了一想,还是有些想不明白。
  
  也许我还没在家长这个角度遇见这样的问题,但是老早就想过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想来想去还是没什么具体的好办法。
  
  我小时候属于人人见了都夸聪明的那种,学校的学习对我来说不是问题,不过很淘气,一个女孩子家爬树上墙都来得,也干过不少坏事,包括摸索爸妈的钱包。
  
  现在回想当时的动机,倒也简单,无非是看到喜欢的东西眼馋,而爸妈又不允许买或者根本就不能买,那就自己想些歪招了。
  




欢迎光临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http://bbs.babymozart.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