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标题: 孩子学钢琴,家长需切忌!!!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4-21 11:12
标题: 孩子学钢琴,家长需切忌!!!
「琴童家长』1,孩子不主动练琴是必然,不是偶然;2,培养兴趣是家长的职责,不是孩子的天性;3,孩子需要的是陪练,不是陪骂;4,琴童期盼的是鼓励,不是攀比;5,陪同上课时家长是旁听,不是助教;6,考级是插曲,不是目的;7,希望的是孩子一生能以音乐为友,不是以音乐为业。

家长懂音乐然后陪孩子学琴,这不算什么,从完全不懂开始去陪孩子学琴,才是真正的伟大,这说明你起码是有勇气为孩子付出的好家长,如果有勇再有谋,迟早搞懂不用愁。

引导孩子爱上钢琴:
喜欢钢琴而且还有些天分的孩子,家长要多花心思在孩子身上,带孩子去听音乐会,感受钢琴演奏的魅力,让孩子对钢琴演奏家产生崇拜,产生兴趣,这样孩子就会给自己目标,有学习动力。可以给孩子买名家的钢琴曲光碟,先给孩子熏陶效果会比较好。

引导孩子的钢琴兴趣:
学钢琴要的是“慢工出细活儿”,需要大量、长期的练习。一点困难之处都要反复练习多次,初学的孩子难免不适应、觉得枯燥,甚至情绪烦躁、畏难,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沉得住气、克制自己,耐心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4-26 10:29
音乐内涵:
音乐能真正地引起孩子对内涵的共鸣,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熏陶目的。随之而来的就是改变孩子的气质,当然这个不是一次两次听的结果,但你会发现听的次数多了,里面的内涵就越来越明白。越

来越深入地影响到孩子的弹琴表达,吸引孩子的音乐兴趣。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3-4-27 10:51
楼主说得好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4-28 10:14
中国学钢琴孩子的数量全世界第一,有庞大的群众基础,但为什么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比我们小很多的国家,比如意大利、近邻韩国,究其原因,不是我们孩子的智力、天分比别人差,而是钢琴基础教

学水平落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西洋音乐的冲击,致使钢琴教育事业出现断层,好老师出高价也难求啊!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4-29 10:08
远离城市浮华的躁动,尽量久一点地感受大自然的抚慰:祝大家节日快乐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4-30 12:37
远古时代,人们通过鼓的节奏来传递信息,节奏就是音乐语言的源头,节奏能独立成为音乐,比如非洲鼓乐,而音高离开了节奏,则不能成为音乐,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各种音乐比赛中,弹的节奏不对了,评委们最敏感。学习任何乐器,对节奏训练要足够重视。
作者: 834222188    时间: 2013-5-1 17:37
好东西 谢谢 分享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5-3 10:33
钢琴教师的职责是:发扬孩子的长处和个性,而不是复制其它成功学生的模式,音乐人才忌千人一面。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5-4 11:32
我儿子喜欢吃,他自己把整首曲子分成几段,第一段就是鸡腿,第二段就是汉堡包----,每完成一段就等于吃下了一样东西,他好满足。小朋友真的很可爱!

这是一个家长总结的好方法,供大家学习交流。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5-11 10:12
著名钢琴教育家鲍蕙荞给出的好老师标准是:专业过硬、心热脑冷、耳聪目明、敬业爱业、视学生为亲人,是老师的幸福。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5-15 10:28
手指基本功训练不在于每天多,而贵在每天坚持,正确的感觉是逐步找到和巩固的,单词一天记一百遍不如十天每天记两遍。 钢琴功力就是滴水穿石的过程,两年达到5级的手指功力,就算进步神速了,我女儿就是这样的进度,虽没考级,她老师这样说的。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5-17 10:50
“听音训练”做成光盘演示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告诉你训练方法,方法你可以变通得有趣一点,会更有效。二是很多家长的钢琴音没调准,那样训练小孩耳朵就听不出正确的音高。作者录音的那台钢琴经过严格调音。非常准,不会让耳朵听错,形成错误音高概念。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5-19 10:26
女儿美国留学选修“英语写作课”演讲作文简短摘录: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NKrF1rchps/ 讲述的是她面对困难不放弃、坚持努力,最后关头一个人在海南战胜出国托福考试的感悟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5-21 10:30
手指第三关节痛可能是筋拉伸过度、也可能是肌腱之间的润滑物磨损太狠、还有可能是肌酸刺激,这些都是生理发出的信号,表明你在不正确用力,或者超过用力极限,超过也是不放松表现,所谓放松

就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轻松自如。手砍砖头是逐步加量,练到轻而易举、不伤身体的。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5-24 10:07
感觉从小就熏陶的,才最为真挚、自然,不要觉得孩子们年龄小,理解不到,孩子对于美的直接感受,是不需要像成人这样用语言描述的,成人这种用语言的描述就已经是上升为理性理解的一种感受了,不是音乐直觉。这种音乐直觉只有孩子身上才容易挖掘到。就像孩子画的画,成人画不出那种想象一样。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5-29 11:47
构成孩子学琴最大障碍的是用错误的方法巩固了错误,而不是不够勤奋、没有兴趣和天分。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5-30 14:47
听觉灵敏反应:
重视用耳朵来关注周围的声音,这个是学音乐的人应该有的听觉灵敏反应。不必太在意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必定是小孩子学东西,不能用搞科研的态度来要求。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1 16:12
家长的心态观念一:
认为买个便宜的琴,找个便宜的老师,随便玩玩。这就相当于打了太多折扣的飞机和飞行员,是没法飞的。越是业余学着玩,越要高标准对待,才能省事省心,花业余的时间,学到“能玩”的水平。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5 10:24
学钢琴不是仅靠天赋:
方法不对,天才也无法凭兴趣而获得成功,你要去北京却向广州走,试想想你能坚持多久呢?学钢琴类似学武功,没有高人指点,是无法持续学下去的: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4637155434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6 14:23
掌握好节奏:
幼儿比较习惯形象思维和直接模仿,这样得来的节奏认识才会深入到孩子们的心里,从而化为固有的乐感,最好不要一开始就用计算时值长短的方法教孩子数拍子。跟着正确拍子节奏感很强的音乐练习数拍子,幼儿比较容易接受。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8 10:26
学琴时要多注意左右:
一开始学琴就要关注左手能力训练,因为大部分乐曲不知不觉训练突出的是右手,很容易导致左、右手 发展不平衡。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9 12:22
方法行!农家女也能留美学钢琴 http://user.qzone.qq.com/9928228 ... &pos=1369285386
作者: 周全老师    时间: 2013-6-9 12:27
还不错的样子。。呵呵,收下啦
作者: 热干面    时间: 2013-6-9 17:58
  挺好的。不错哟。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10 11:24
教学误区:
入门学钢琴,总盯着手型,就好像学写作只注重练字一样,这是最大的弯路,是目前国内很多孩子学不好钢琴的主要原因,也是一大痛心疾首的教学误区。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11 11:16
多记曲的好处:
是要背下来弹,不能看书的。趁着孩子年龄小,记忆力好,多背一点谱子,相当于脑子里面音乐素材多,就好像写作文记的词语多,对以后的理解和表达是有很多好处的。以后孩子再弹曲子时总会和记

忆里的曲谱有关联,孩子慢慢就会有音乐直觉。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12 10:33
科学实践证明,美乐能促进幼儿大脑发育,增加神经突起,达到开发智力目的。经过美乐熏陶的孩子,情绪和健康状况都明显好于未熏陶的孩子。甚至这类实验对动物都有明显反应。有家长说:孩子听过《拯救幼脑》后,睡着了小脚趾头还在打拍子呢。还有家长说:听《拯救幼脑》时孩子吃饭状况好多了 :http://user.qzone.qq.com/9928228 ... &pos=1324779771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X-UF9UY5tA/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14 11:48
安林  11:39:33
怎样教学生练贴键

答:在练好高抬指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练好贴键弹琴,因为高抬指是训练手指向下挥动能力的夸张训练,只有夸张训练有力了,贴键时才能不依赖手指向上抬起,也能很好向下发力弹响钢琴,这是一个举重若轻的训练过程,高抬相当于“举重”,贴键相当于“若轻”。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15 10:06
杨村百学  10:34:31
刘老师:你好。我的儿子学琴有2年半了,现在感觉他的兴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贻尽了,这是让我最焦虑的地方,想当初他对钢琴是很有兴趣的,一开始还是他自己闹着要学的。因为他前面一年学得还可以,老师就对他要求高了些,增加了难度,原来学个曲子很快就会了,现在学一个曲子半个月都达不到要求,就这种情况已经持续有大半年了,感觉他的自信心都没有了,他在老师那里上课还认真,但回家练习就充满了急燥,不耐烦。在弹奏的过程中,从不注意节奏,特别是对那个一拍半的节奏搞不清楚。他老师觉得他是有能力弹好的,但他回来练习的时候,老是说上课的时候没听懂,我问他那你有时候怎么又会弹,他说是猜的。我真的是无语了。看了你的书后,知道是我的前期工作没做好,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答:

孩子可以使用慢练的方法来消化老师的作业,用慢练的方法很容易克服难点,慢练相当于降低了难度,一旦孩子用慢练的方法弹会了很难的曲子,他的兴趣又会恢复的。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16 14:58
再没乐感的人,天天听歌也会哼上两句;再没热情学琴的孩子,天天听好听的曲子,总有喜欢的时候,这就是熏陶的力量。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18 12:08
音乐内涵:
音乐能真正地引起孩子对内涵的共鸣,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熏陶目的。随之而来的就是改变孩子的气质,当然这个不是一次两次听的结果,但你会发现听的次数多了,里面的内涵就越来越明白。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孩子的弹琴表达,吸引孩子的音乐兴趣。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23 10:17
先让孩子适应钢琴:
1、买回钢琴先给孩子当玩具玩个把月,通过听记住键盘的声音和通过手指触键适应一下手感,这样找老师时孩子才不会对钢琴陌生和恐惧。2、家长不懂没关系,家长可以在键盘上敲单音,让孩子不用眼睛看,凭耳朵听来找。
作者: 俏皮猫    时间: 2013-6-24 12:58
说的很有道理,支持支持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25 10:45
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热情的事情上成功,家长陪孩子学琴也是一样,重要的是家长要去寻求能让你充满热情的理由。
作者: 淡蓝牛仔裤    时间: 2013-6-25 14:53
有些部分说的很对!!!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27 11:11
孩子都拥有家长不了解的能力,可以做好不曾期待做好的事情,关键在于家长怎样发现与启发,学钢琴就是这样,能学到多好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努力。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6-28 10:08
孩子只有从音乐内容、音乐形象入手进行手指技术训练,才能正确地拥有表现音乐本质的能力
作者: 小胖妈妈    时间: 2013-7-8 13:17
恩~~很受益!!不错。
作者: 周全老师    时间: 2013-7-8 19:07
好厉害的样子呀~~~~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7-10 12:06
对于初学儿童而言,钢琴老师即是专业老师,更应该是“心理医生”,敬业爱业的老师应该做有心人,研究孩子心理,向孩子学习教学方法,才会有重大教学突破。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7-20 10:34
练习手指基本功要避免受伤:第一要领是“要浅水学游泳”,降低难度,摸索前进,一旦有一点痛,就要停下来纠正,指尖微痛是正常的,其它一切地方痛都是领悟的有偏差。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7-24 13:21
标准手型:
所谓“手心好像握住一个鸡蛋、每个手指关节不塌陷”这样的标准手型,只是相对于易于入门练习而言的。就好像练标准投篮姿势,有利于找进球感觉一样,在实际千变万化的运用中要做手型变化调整。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8-2 10:28
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家长每做对一件事情必然是从你的耐心和信心开始的。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8-7 10:03
五线谱调的辨认窍门:对于调号为升号(#)的,一个或几个升号在一堆时,看最右边的那个升号对应音的上一个音,就能马上确定。比如三个“###”号,最右边升号压在G音上,G的上一级音为A,所以“###”号就是A大调。依次类推,四个“####”号是E大调,两个“##”是D大调......带降号的调也有类似的规律
作者: 木易    时间: 2013-8-7 12:08
刘老师说得特别好,学习!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8-13 10:17
更小的孩子(四岁以下)不懂分数,用数学的方法来解释时值或者节奏,不如让他们用耳朵直接去识别、掌握更简单,更能形成直觉,而不是依赖理论解释理论这样的中间转换。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8-18 09:49
女儿回美国前做了几件重要事:全面体检(有同学在美国做小手术花去二十万),一切正常;买了常见病应急药;办了张这边存钱美国取现免手续费的银行卡;准备了精致中国结礼品送那边朋友;开通免费网络电话VIBER,省好多钱呢;将返美签证尽晚续签,明年在到期前三天返美免再签,入美过期不管,省钱省事。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8-29 12:27
听觉灵敏反应:
重视用耳朵来关注周围的声音,这个是学音乐的人应该有的听觉灵敏反应。不必太在意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必定是小孩子学东西,不能用搞科研的态度来要求。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9-6 13:01
女儿小学五年级开始学琴到初中结束这段业余学琴阶段,每天少则一两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但同样练习量、不同的老师、家长效果却相去甚远,这说明方法起决定作用,而非天分(起码我孩子天分

一般),能让我女儿学琴四年后达到“川音”附高中中上等成绩录取最起作用的方法(来自顶尖老师),就是《学钢琴最怕走弯路》第二张光盘中女儿自己介绍的方法,有第三张上课实录光盘为证,不

有心尝试就没法引起重视,一句话:学好钢琴孩子的因素占20% ,老师、家长的方法占80% !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9-11 16:54
对孩子被动、平常、省心式地教育付出,反而会让家长经常头痛费心,付出更多;积极、用心地主动付出,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侯,会让家长今后特别省心、顺心。先苦后甜,远远不等于先甜后苦,短痛远远好过长痛。别等孩子难管了才认识到这一点,我都算醒悟晚了的过来人,所以才在这儿总是提醒:家长要少走弯路!
作者: 美羊羊    时间: 2013-9-11 16:58
值得参考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9-27 12:14
西方古典音乐源于宗教信仰,巴赫古典钢琴曲就是宗教信仰的缩影。巴赫复调的复杂结构就是教堂复杂结构的写照,让人从听觉上联想教堂的神圣与恢宏;内涵的神秘深奥,表现的是人们对上帝创造的

宇宙万物自然规律、神秘力量的敬畏与臣服。巴赫音乐自诞生以来无人敢说研究透彻或超越,西方人认为巴赫是得到了上帝指引,才写出内容和结构对后人有起源性影响的音乐,所以被尊称为音乐旧约

圣经。复杂深奥的音乐揭示的是人和神智慧的差距,远远超出了蚂蚁和人智慧的差距,举个例子说吧,蚂蚁的智慧看不全完整的人 ,蚂蚁做了危害人的事情,被人踩死,蚂蚁会认为是天灾!我们需要非常虔诚地听从上帝的教诲,不断忏悔自己做错的事情,才能越来越心灵真、善、美,获得真正的智慧,避免灾难降临。

虽然西方文化和古典音乐离我们有些遥远,但反复聆听,一定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对孩子的气质修炼、精神熏陶,甚至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功效,我女儿开始学琴后的气质变化让我非常确信这一点。当然这种学琴一定要从音乐本源入手,才有这种效果。就像先搞懂了中学课本中古汉语的课文意思,再来背读,才会津津有味一样。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10-10 12:24
培养孩子独立练琴能力:
比如让孩子制定一个练琴计划表,前十分钟完成什么,再接着做什么,再接着练什么,自己给自己的每项练习打分。作者的孩子曾今这样做过,一旦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就有良好的独立练琴能力
作者: 刘汉钢琴车    时间: 2013-10-17 13:35
  上小学的孩子一节课也只有四十五分钟的上课时间,幼儿时期自制力更弱,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短,练琴时间每次要更短一些。三——四岁,每次五——十分钟;四——五岁,每次十——二十分钟;五——六岁,每次二十——三十分钟;六——七岁,每次三十——四十分钟;如果孩子累了,不集中注意力了,应该鼓励他去稍稍休息一下或玩耍一会儿,这样可以调节视力,也有利于消除大脑的疲劳。练琴也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办法,这样,每次练都不会负担太重,而且由于一天可以有好几次的练习机会,不断重复和巩固,加深了记忆也提高了效率。练琴要选择孩子精力充沛的时间,并尽可能固定下来,使孩子产生一定的条件反射。凡是打瞌睡、玩儿累了、身体有病、人多杂乱的时候都不要强迫孩子练琴。一个孩子每天到底练习多少时间合适,这并没有一个界线。只要根据孩子和家长的时间、练琴的条件、孩子的身体及智力发展水平来合理安排就是很好的,如果希望孩子向专业方向发展,适当多练琴还是很有必要的。




欢迎光临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http://bbs.babymozart.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