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标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打印本页]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37
标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 心理咨询师手记
第一部分:父母伴随好孩子的成长
孩子是上苍送给每一对父母的最好礼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有独自的轨道和责任。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遵从其天性,用心地去观察自己的孩子,细心地捕捉孩子独有的特质,了解孩子成长的普遍规律,结合个性和儿童成长的普遍性来系统地、有计划地养育孩子。这种自然教育就是根据孩子的特点,结合日常生活,通过演示、模仿、观察、浓厚的兴趣、专注、探索、通过学习自我控制和体验动手的乐趣,保护孩子内在的积极主动性,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不辜负上苍对我们父母的期望。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37
作为父母,给孩子撑起天的人,要养育好孩子,一是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孩子每一个年龄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学习应对的方法;二是要常常反省自己,领悟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感谢孩子给我们又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发现“我是谁”,去更好地享受生活。
第一章 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养育风格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是由父母和孩子共同组成。有孩子就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所需要的三大教育。我认为在孩子上中学以前,三大教育的比例:家庭教育80%,学校教育15%,社会教育5%。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生教育。它开始于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上了小学、中学,家庭教育在儿童的人格形成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同的家庭教育养育出不同的孩子,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呈现出父母教育的影子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37
家庭教育表现:(一)是家庭环境。‘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说孩子生下来都是好的,但到了后来,有好的、有坏的,都是因为环境的关系。家庭环境好,孩子就容易变好;家庭环境坏,孩子就容易不可理喻。一个孩子生活在吵骂、不安稳的环境里,孩子长大就粗野,具有攻击性;一个孩子生活在和睦的家庭,孩子的性格温和,和人容易相处;一个孩子生活在冷漠、无语的家庭,孩子长大会无情、内向、不善言语。这是什么原因呢?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并没有带着什么观念,但他有几种基本能力:(1)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2)超强的适应能力;(3)最大的学习特点就是模仿和重复能力。他受到每天所见所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周围的人是他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有一次, 一位家长找到我,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学习,作业都是写到夜里十一点以后。每天下午放学不按时回家,在小区里玩到没有一个小朋友了才回家。听说我在儿童、青少年教育上特有办法,希望给她上五年级的儿子做心理辅导。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沟通后,我告诉她要想孩子有所进步,第一步是家庭环境的改善;第二步做家庭治疗。在此基础上建立孩子成长的新模式。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4
孩子是否成为真正健全的人是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受先天性因素,也就是遗传的影响;一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孟子的“人性善”说、荀子的“人性恶”说和告子的“人性无善恶”说都是在强调先天性因素。孟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如果不教育,则可能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浸染而变坏,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荀子说人本性恶,但必须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才能“化性起伪”,合乎礼法等,这个也讲到了后天的环境及教育的影响。
对孩子的成长来讲,毫无疑问后天教育应该是更为重要。后天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模仿,家长的一言一语,行为模式都将在孩子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像上述的这个家长所说自己处理问题容易说过激话的习惯和自己的父亲很像。她的父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她和妹妹小时候很少有好脸色,说话总是恶狠狠的。她受此影响不知不觉中也养成了这个习惯。现在,她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喜欢在外面玩,说话比较狠,也是和孩子成长的环境密切相关。她是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在孩子六岁之前,工作比较忙,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很少,1岁半孩子就被送到了幼儿园。晚上孩子的父亲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到社区院中就撒手不管,自己和他人在院中打牌,有时孩子走到外面的市场了都不知道。夫妻间常常因孩子照看、以及走失的责任而发生争吵。母亲好强好胜,得理不饶人,又工作繁忙,有时怨气不免发泄到孩子身上。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造就了孩子散漫、贪玩的特点。后来,爸爸又出现了外遇,妈妈的愤恨之情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父母这种不顾孩子感受的家庭战争在孩子心理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孩子不出现行为上的偏差是不可能的。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4
我说:首先你要理清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想在婚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家理解是什么?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环境是什么?家庭环境如何定义?其次,我们要思考如何和孩子相处。
这位家长说自己也意识到了和孩子说话的语气、方式有问题。现在一般情况下还能控制,但遇到紧急情况或者孩子顶撞时就原形毕露,说出狠毒、尖刻的话,事后又后悔。有没有好的解决这种问题的建议?我说相信你不会和单位的领导轻易顶撞吧,和领导、同事、朋友说话应该是注意用词、语气和方式吧。所以,我们在内心把孩子当领导不能得罪,用对待同事、朋友的方式注意用词,语气和方式来相处。遇到让自己无法忍受的行为把它写在一个专门的日记本上,累计一周后,来见我时带上。我们分析哪些是你性格的东西、哪些是孩子成长中正常行为;哪些是孩子的坏习惯,哪些是家庭环境的问题。我们在这些基础上再探讨孩子自身的问题。
环境是什么,家庭环境如何定义,给孩子应该创造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为良好?环境是(1)指人以外的一切就是环境。(2)每个人都是他人环境的组成部分。家庭环境是血缘系群体,与抚养人一起生活的“家”的范围内的一切客观条件及人,称之为家庭环境。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4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之所以深远,是因为人对环境的吸收和融合能力非常惊人。有一个词叫做“地域人格”,就是说上海人和北京人,湖南人和河北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一方面,气候和地理等自然条件对人的体形、性格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十分显著的;另一方面,人文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是好奇、探索、喜欢模仿的。在孩子的幼年时期要给他们提供能自由活动的游戏环境,满足孩子对世界好奇、探索的心理需要。可以让孩子数豆豆,用棋子摆各种图案(几何、数字),打枕头宣泄情绪,丢沙包,捉迷藏,投掷核桃,扔(拍)皮球等等,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玩个够,不要为了家庭整洁限制孩子的行动。因为游戏可以给孩子快乐、经验,促使其思想和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孩子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遵守规则的概念。所以,要给孩子充分游戏的环境,给他找玩伴,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发展。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4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给孩子提供艺术的环境。(1)聆听音乐。每日按不同的时间段给孩子播放不同的名曲,可以是钢琴曲、民族乐曲(古琴、古筝、葫芦丝等),带配乐的散文、唐诗宋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可以买一些简单的乐器和孩子一起敲敲打打,让家里充满了音乐的空气,孩子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音乐。在音乐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表情、举止都带着十分优雅。音乐还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帮助。(2)给孩子创作的天地。孩子们都喜欢画画,喜欢拿着笔在墙壁上、桌椅上,床单上乱涂乱画,父母看见了,就有可能大声制止,骂他、打他。这样以来,孩子不再探索,变得漠然了。其实这是孩子表达对生活热爱的一种方式,我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不应该抹杀孩子的创造性。可以引导孩子去卫生间的瓷砖墙那里任意画,可以给孩子几张纸,准备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等工具,有时间和孩子一起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孩子时刻体验快乐,说不定这就是未来伟大的艺术家或设计大师最早期作品呢。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4
孩子热爱读书是每一个家庭所期望的。要想让孩子热爱读书,我们的家庭一定要给孩子读书的环境。在我孩子出生后,每日分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都给他读书几分钟,目的就一个:读书意识培养。到一岁后,开始给孩子买了《婴儿画报》,以及各种图片真实、颜色接近自然,没有多少文字的图书。地板上、玩具箱里 、饭桌上、床上,凡是孩子能到的地方都能拿到书,他让我读书,我会立即放下手中的事去读,目的就是让孩子感受读书是件重要、快乐的事。在三岁半他就能读简单的儿童读物了。这就是读书环境的力量。
家庭环境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人的环境。书,电视、电脑、桌子都可以给孩子刺激,因不能和他对话,对其影响会消失。可人就不同了。你的语言、语调、语速、动作等在做现场指导,孩子自然就会模仿了。所以,我们在孩子面前要注意形象,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就做什么样的榜样,提供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5
家庭教育表现:(二)父母的养育风格。在学校出现问题的儿童基本上都是儿童早期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问题的结果,学校只是暴露了孩子潜在的问题。孩子出现问题都和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风格密切相关。因为孩子的性格、行为方式在6岁前就有了固定的模式。
父母的养育风格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行为方式。根据父母对孩子的反应,一般把父母的养育风格分成四种类型:专制独裁型、无限纵容型、冷漠忽视型、温和权威型。专制独裁型父母给孩子设定了严格的限度,孩子必须遵守,严格地指导和监督孩子,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言论和观点,反对他们有自己的观点,严格按所谓的规矩做事。孩子和父母进入强迫和抗拒的循环。几年教育下来,孩子失去了探索、好学的天性。这样,孩子有两种发展:(1)一味地顺从他人,成为不善言谈的温顺窝囊的性格。(2)天性中有硬骨的孩子会公然挑战,与父母言语对抗或消极抵抗,磨蹭、丢三落四、阳奉阴违。他们都不快乐,难以信任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低,最缺乏自信,在学校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5
家庭教育表现:(二)父母的养育风格。在学校出现问题的儿童基本上都是儿童早期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问题的结果,学校只是暴露了孩子潜在的问题。孩子出现问题都和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风格密切相关。因为孩子的性格、行为方式在6岁前就有了固定的模式。
父母的养育风格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行为方式。根据父母对孩子的反应,一般把父母的养育风格分成四种类型:专制独裁型、无限纵容型、冷漠忽视型、温和权威型。专制独裁型父母给孩子设定了严格的限度,孩子必须遵守,严格地指导和监督孩子,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言论和观点,反对他们有自己的观点,严格按所谓的规矩做事。孩子和父母进入强迫和抗拒的循环。几年教育下来,孩子失去了探索、好学的天性。这样,孩子有两种发展:(1)一味地顺从他人,成为不善言谈的温顺窝囊的性格。(2)天性中有硬骨的孩子会公然挑战,与父母言语对抗或消极抵抗,磨蹭、丢三落四、阳奉阴违。他们都不快乐,难以信任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低,最缺乏自信,在学校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5
无限纵容型父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孩子过分宠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一味地顺从孩子,对孩子像对待皇帝,自己像仆人和奴隶,不敢对孩子说‘不’。父母对孩子,没有强烈的要求,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认为孩子应该任其天性自然发展。这就是柏拉图所说‘要想害孩子就满足他的所有要求’的贻害教育。这样,孩子可能无聊、冷漠,丧失主动性和创新尝试,期望毫不费力地获取一切,把学习当成负担,成为父母的心头病。或者孩子爱发脾气、专横跋扈、忽视别人的权利,具有攻击性,对他人要求很高,在社交能力上存在明显的缺陷。
冷漠忽视型父母型是当代教育中很普遍的一种。父母总是很忙、总是不在家、或是父母离异、酗酒、打麻将。即使在家也是在忙自己的事,忙家务、看电视、玩电脑,很少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去年某一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在春节期间跳楼自杀。原因是孩子有被遗弃的感觉,他的父母都另组了新家庭。冷漠忽视型家庭中的孩子缺少和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从来没有被人关爱的感觉。进入青春期容易出现离家出走或早恋、自杀等问题。
温和权威型父母的养育风格和上述的都不同。他们尽力给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又设定了明确的限制。他们认可孩子的独特性,给予孩子爱,尊重和理解孩子。他们指导孩子,但决不控制孩子。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独有成长规律成长,教育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赶鸭子上架,不攀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在孩子的成长中,注意孩子智商和情商的同步教育,有意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家庭、社会责任感。这样,孩子会有一种安全感和被认可感,自信,无限热爱生活,不畏困难和失败,适应性强,是很受欢迎的孩子,也就是高情商的孩子。(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5
2003年至今,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的家庭,孩子的不同问题近万条。表面的问题形形色色,实质上都是和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孩子的童年时期密切相关。在我的眼中没有好孩子和坏孩子之分,也没有优等生和差生之别。他们都是上苍派来的,都有自己使命,都是好孩子。我做过的案例有对健康儿童的从小跟踪指导,也有出了问题后求助的,比如班级倒数一、二的、有网瘾的、有情绪障碍的、自杀未遂的。这些孩子们最终无例外地都很信任我,喜欢和我谈自己的事情,最后问题得到解决,亲子关系改善。原因何在?我是用心去发现他们独特的个性,寻找他们成长的独有规律,不带条件、期望,用心去爱他们,仔细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孩子明白“我是谁”。耐心、平和地与他们的父母一起探讨家庭中的矛盾症结。同时,相信孩子们都会像小树苗一样长成参天大树。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5
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有的家庭中父母一方是专制独裁型,另一方是冷漠忽视型 ,或是其他类型 。所以,请爱孩子的您读到这里,请停下来,找出纸和笔。
第一步写出夫妻两人的教育观,处理孩子问题常用的方式、语言,来做相同和不同的分析,找出教育上的分歧点。第二步写出孩子的行为及反应,找出哪些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能接受。第三步写出双方父母的教育方式,来找出夫妻双方在孩子教育方面受原生家庭影响之处。这时,你发现对自己家庭的养育风格清晰了。明白了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仅和家庭环境、父母养育风格相关,它还受到父母双方所受的教育、经验,自身的价值观,原生家庭里养成的习惯影响。明白了要养育好孩子,自己还是要学习的,要去探索家庭教育的奥秘,而不是停留在自己以往所受的有限教育上。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5
一·父母养育好孩子的根在幼年
婴儿阶段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适应三角关系(父母、孩子)平衡,从混乱到有序生活的一年。我的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是冬日,我们唯恐冻着他,把暖气温度调的很高,孩子满脸出了湿疹,百日照都无法照,对我们来说很是遗憾。看着他那粉嫩的胳膊,唯恐弄伤了,不敢给他穿棉衣的袖子,每日由邻居大妈来帮忙。不知道如何给孩子喂奶,但孩子很聪明,两三次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吃奶方式。这让我明白生命是神奇的,来到世界上就有他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使命。让我领悟了生命前六年是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播种期这条‘真理’的内涵。作为父母用心地照顾他(她),观察他(她),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不要焦虑和担心,用积极的心态去寻求办法,总是会有好结果的。
孩子三个月了,头立起来了,睡眠减少了一点,吃奶也有了点规律,开始和照顾他的妈妈有了互动,能露出了社会性的微笑。爸爸、妈妈从忙乱中也寻找到了适应有孩子生活的方式,开始能真正地坐下来规划孩子的教育了。我准备了两个厚厚的日记本,在扉页写上孩子的名字和出生日期,自己对孩子的祝福和期望;在第一页写年教育的大致规划(作息习惯、饮食、智力开发、音乐、读书等)及时间安排;第二页写月、周计划及对自己的鼓励;第三页开始记录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感悟。每周的周末和他的父亲来分享孩子成长的点滴,无形中激发了父亲对孩子的热爱。父亲不再因孩子感到自己被冷落,积极地和我一起照顾孩子,家中没有抱怨,伴随着美妙的钢琴曲,父亲用浓厚的男中音给孩子读优美的文章,和孩子说话、游戏。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感受养育孩子的快乐,激励我为中国的妈妈们去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不再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待新一代的孩子。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5
养育孩子十几年,他(13岁)跳级上了全省有名的重点高中。是一个积极向上、好学、爱读书、有思想、生活有规律、喜欢观察社会、热爱大自然、具有爱国精神的孩子。第一批跟踪指导的孩子进入了小学,幼儿园。他们身上闪现着生命的活力——热爱学习;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总是说能找到办法的,让我试试;做事情总是尽最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爱好广泛,乐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们的表现让我深深感到生命前六年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在此,我要和父母分享‘天下孩子都是好孩子’的经验,分享父母如何撑起好孩子天的感受。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5
(1)分析自己、接纳自己。养育孩子也是我们第二次成长。我们要常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缺点,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和生活,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适当地学习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负性情绪带到养育孩子中来。孩子是上苍派来的幸福使者,我们用宽容的、无条件的爱伴随他(她)成长。他(她)是一块璞玉,需要家长耐心、精心、细心地雕琢,用平和的语言、语调教育,用等待的方式伴她(他)成长。我们渐渐地也会寻找到真实的自我,发现自己是谁,拥有幸福的人生。
(2)自我学习和记养育日记。养育孩子是要学习的,我们的学习不要局限在阅读书籍上,可以参加提升自我能力的培训,参加养育孩子沙龙,但是读些相关的书还是很必要的,如《婚姻家庭》、《儿童心理学》、《成功学》;写育儿日记也不要局限在流水帐式记录孩子的变化,记录自己的喜悦和困惑也是可以的。在心理咨询中一种心理疏导方法就是写日记,它可以帮我们梳理思路。(未完)
44#回复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5
(3)把握养育原则。要想拥有一个喜欢笑的孩子,请你先练习自己的微笑;要想让你的孩子温和又懂事地对待别人,请你温和地对待她;要想让他不哭闹,就请你平静地对待孩子的哭闹,视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正常的;要想你的孩子成为有礼貌的人,请你在孩子的生活中常用“你好、谢谢、麻烦了,不客气,再见、我喜欢你”等礼貌用语,潜移默化的影响比说教更能成为孩子的自然行为;要想孩子成为爱读书的孩子,现在我们就固定时间给孩子读书,让读书成为孩子每日的一餐;要想让孩子成为乐观、积极地孩子,就遵从孩子发育的天性,不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始终相信我们的孩子就是最适合我们的孩子,就是最独特的孩子,我们要无条件地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5
(4) 培养孩子的作息习惯。孩子来到这世界上是没有作息习惯的。作息习惯都是在生命之初的前三年内形成的,尤其是第一年。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天性不断地调整,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按时吃饭、喝水的习惯,按时游戏的习惯,按时运动(室内、室外)的习惯,按时读书的习惯,独处的习惯。在4~6岁是矫正孩子作息习惯的关键期,可以采取认识钟表和奖励的方式来形成新的作息习惯。在幼年时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孩子上学后养成按时上学的好习惯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6
5)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讲的就是祥和、健康、关爱的家庭氛围带给孩子的感受,仅仅优越的物质条件并不一定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孩子的成长需要欢声笑语,不需要充满火药味的家庭氛围。一个孩子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起重要作用的一是遗传,二是后天环境。对一个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后天环境。性格决定成败,孩子的性格是在生命之初的六年中形成。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9-13 14:56
(6)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养过孩子的父母一定还能记起两岁的孩子常常用“不”来回答我们,常常会冷不丁用手打人、咬人,像一个小尾巴一样跟着她最亲近的人,让家长感到孩子很难缠,开始忍不住教训我们的孩子。每当孩子有错,训斥后问她(他)还这样做不做,孩子回答不了,可不到两分钟,还是照旧。有的父母开始采取孩子打人,就打孩子的手心之类的方式惩罚孩子,或者把孩子关到门外让其反省。吵骂孩子,长篇大论地讲道理,或者其他更严厉的惩罚也都不罕见。孩子的厄运从此开始,父母却不能认识到这些做法已经破坏了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要知道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还是具体形象思维,眼见为实,还没有我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家长的批评和吵骂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
作者:
注册
时间:
2011-11-22 14:44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注册
时间:
2011-11-22 14:44
说的很有道理
作者:
注册
时间:
2011-11-22 14:44
其实父母给孩子的好多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
作者:
注册
时间:
2011-11-22 14:46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2-2-13 11:04
试的,关键问题是孩子们现在和大人的沟通越来越少了~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2-2-15 18:25
我觉得父亲在角色扮演中非常重要~
欢迎光临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http://bbs.babymozart.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