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标题: 瞧,我家养这个女学童! [打印本页]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2
标题: 瞧,我家养这个女学童!
 瞧,我家养这个女学童! 女儿上初一了,
  小丫头要变成大姑娘了,
  这让我很感慨。
  就想写一些关于她的东西,
  但真正动笔时,
  又不知写什么好,
  好在女儿上小学这些年没少写日记,
  我就把这些日记抄下来,
  然后加上适当的点评、解释,
  聊作回忆!
2# 回复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2
1,一只小猫
  暑假期间,爸爸带我回老家。到老家后,我听说邻居家有很多小猫,我就去看。
  我一去才知道一只是老猫,有两只小猫被送人了,还剩三只小猫,我从里面挑出了一只最可爱的猫,我每天都抱着它跑来跑去的,高兴极了。
  但是,让我伤心的是,有一天,我又抱着它出去玩,我刚把它放到地上,就有一只大狼狗跑过来咬它,我当时吓呆了。等到大人们把狗赶走,小猫已经不会动了,我连忙抱着它往医院跑去……
  几天后小猫出院了,我们又可以在一起玩了。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2
 说解:
  
  此事发生在2007年夏,女儿时年8岁,二年级刚毕业。
  我每年暑假都要回农村老家与呆上一阵儿,
  由于女儿比较淘,很少带她回去,
  这次是因为父亲多次要求见孙女,
  我才带她回了家。
  她日记中讲这件事把我吓得不轻。
  那天她抱着小猫正在走,
  邻家的一只大狗疯子般便从后面窜到了她的面前,
  我还没反应过来,
  女儿手中的小猫已被恶狗咬在嘴里。
  待到把小猫救下时,
  已奄奄一息了,
  然后很快便死了,
  并非如女儿所写,
  后来又活了。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3
不过,
  虽然受伤最重的是小猫,
  但人们最关心的却是呆若木鸡的女儿,
  尤其是狗的主人----堂嫂,
  更是拉着女儿边检查边紧张地讯问:
  乖乖,咬着没有?
  我知道,
  若是被狗咬着了,
  她会觉得没法向我交待。
  而我当时也有点傻了:
  要是女儿被狗咬了,
  我怎么向她妈妈交待!
  三年级开学后,
  老师让写作文,
  女儿不知写什么,
  我就让她写写回老家的事,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当时文章刚写出来,
  我就指出她所写与事实有出放,
  比如小猫是死了不是活了,
  老家也没有医院。
  但女儿说老师说作文可以虚构,
  她这样写是合理的。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3
“要是女儿被狗咬了,
    我怎么向她妈妈交待!”
  从这句话看,似乎我有不疼孩子之嫌。
  实际上我的罗嗦是出了名的。
  五年级以前,女儿每次跟媳妇外出,
  我都要把女儿叫面前提问一番:
  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在哪工作?手机是多少?
  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在哪工作?手机是多少?
  你在哪个学校上学,几年级,班主任是谁?
  你若是走丢了,要向谁求助?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你要怎样做?
  这样问的次数多了,
  女儿再跟媳妇出去,
  我就不再提问,
  直接要她背一遍。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3
再到后来,变得只背最后一句:
  我时刻抓着妈妈的衣服,妈妈走到哪我走到哪!
  现在,已经放手了,她想去哪自己去。
  上初中的大姑娘怎么可能走丢哪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3
2.老师教我写诗句
  今天,语文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腥。 让我们用这个字来写一句诗。 我们马上乱成一团。老师止住了说话像苍蝇一样的我们, 然后说要举手发言。 班里安安静静的, 马达说:“月亮太阳真美啊!”班里顿时一片笑声,老师也笑了,说:“这不是诗句,是感叹句。——对了,还要是七言诗。”很多同学都答错了,老师也坐不住了,所以把正确答案告诉了我们:“月亮伴着太阳升。”我们都有些垂头丧气。
  老师又写了一个字:鸣。我们又坐在那儿发呆,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我想:“鸣怎么能写成诗句呢?”忽然听见老师说:“他们几个说的还可以。”我马上知道在我想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人说出了自己的答案。然后老师又告诉了我们正确答案:“鸟儿张口便啼鸣。”
  老师又写了一个字:初。我们都不知道。老师笑了,说:“哈哈,不知道了吧。”老师笑着正要写正确答案,我们就闹着要老师给机会。可没一个人知道正确答案,结果,老师告诉了我们答案:“刀剪布衣称为初。”
  然后,老师写了最后一个字:封。这次,我们在下面讨论了一番之后,才有一些人举手,但都没答对。慢慢,举手的人越来越多了,可还是没答对。也许是老师等急了,告诉了我们正确的答案:“两土一寸就是封。”
   四个字变成了四句诗,合起来就是:
  “月亮伴着太阳升,
  鸟儿张口便啼鸣,
  刀剪布衣称为初,
  两土一寸就是封。”
  我也学会写诗啦,心里多高兴啊!
  
  老师评语:写得不错,优.

7#回复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3
题解:
  写这篇文章时,
  女儿其实还不足八周岁。
  所以她一下子写了五百六十多字,
  让我很高兴。
  我在她这个年纪的时候,
  老师让我们写作文,
  题目是《我家的成员》,
  我愣是没写出来。
  上初中时,
  第一篇文章就被老师点名,
  老师问:你写作文从来不用标点吗?
  我回答:是。
  老师又问:你老师没教过你?
  我回答:是。
  估计我当时的回答让班上同学一下子心里都有了底:
  有我在,他们永远都不用提担心得倒数第一!
  我在表扬女儿的同时,
  也把这些事告诉了女儿,
  女儿就很兴奋:爸爸好笨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4
女儿的学校有丁点大,
    但在我们这个城市却是最好的学校。
    大部分老师都很优秀,
    也很敬业。
    女儿作文中提到的语文老师,
    是该校的资深教师,
    书教得好,
    又通书画,
    经常把他的杰作拿到班上,
    奖给回答问题积极、作业作得好的学生,
    女儿因天性活波,
    该老师不怎么喜欢,
    但仍从他那里得到了几幅水墨画。
    我曾问女儿,
    语文老师是不是不喜欢你,
    女儿说:还行,老师对谁都那样。。
    女儿回家吃饭时经常讲语文老师的趣事,
    比如有次班上一男生捣乱,
    语文老师在将他罚出教室的同时,
    又把他的书包扔了出去,
    然后孩子气地说:你以为老师就是好欺负的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4
我小时候作文不好,
    不是不想写好,
    是确实写不出。
    我后来分析原因:
    1,资质愚钝;
    2,知识量不够。
    第一点是先天的,无法补救;
    第二点是后天的,可以着力;
    而我当年也确实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喜欢听故事,
    缠着父母讲,
    父亲说他小时候他姥姥给他讲了很多故事,
    我请父亲给我讲讲那些故事,
    可父亲不好意思地说他都忘了!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4
母亲倒是知道些故事,
    但反复就《王小砍柴》、《兄弟分家》、《外甥与舅舅》等几个故事而已,
    戏曲母亲只知道一丁点《陈世美》。
    可以说童年我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知识非常有限。
    稍大后爱看书,
    村子很小,
    闲书不多,
    所以只要我知道谁家有这东西,
    一定会想尽千方百计找来看,
    而父亲一看到我在看闲书,
    就非常气愤,
    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就会想尽办法来阻止。
    而事实上,
    知识是无有用与无用之分的,
    只要是不懂的,
    只要是想看的,
    就应该懂,就应该看,
    就作文而言,
    只有阅读了大量的文字后,
    方才能够写出自己丁点的东西,
    这就如同吃饭,
    我们一年吃的饭何止千斤,
    但长出来的肉只有数斤,
    我为此经常拈着女儿的小耳朵质问她:
    你吃了爸爸这么多年饭,
    为什么不给爸爸长点肉,
    你把饭都吃哪去了?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4
所谓厚积薄发,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是这样。
    所以要想孩子素质高,
    单是让她学课本的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课外知识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课堂知识,
    并且与课堂知识一样,
    课外知识同样是必需的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4
有鉴于此,
    我们比较注重孩子知识的拓展,
    媳妇在讲故事方面不擅长,
    就给女儿读故事,时间是睡觉前,
    我的普通话不标准,
    就给孩子讲故事,时间是午饭、晚饭时,
    往往我讲得眉飞色舞,
    女儿听得抓耳挠腮,
    一顿能吃上个把钟头也吃不完,
    让女儿笑不算什么本事,
    说哭她才是我的追求,
    有次给她讲《岳母刺字》,
    直听得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然后我问她:知道什么叫感动么?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4
她摇头。
    我便用手指沾了她一珠小眼泪给她看说:
    这就叫感动。
    她一下子便懂了,
   当时把头点得如小鸡啄米一般,
   很有成就感啊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4
我们一家三口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
  或许有人会说天天重复这样的事情累不累,烦不烦啊!
  不过,我觉得做父母的都不会这样想,
  因为,形式虽然单一,
  但内容却天天不同啊!
  每一天孩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每一天孩子都会让我们莫名地激动,
  我们的生命在一天天地老去,
  我们的希望却在一天天成长,
  多少的遗憾因为孩子而让我们得到了弥补的机会
  养育孩子实际上就是在修正我们的人生,
  所以与孩子在一起交流、勾通,
  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5
我便用手指沾了她一珠小眼泪给她看说:
      这就叫感动。
      她一下子便懂了,
     当时把头点得如小鸡啄米一般,
  一个细心的好父亲 赞一个
13#回复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5
一件趣事
  国庆节放假的第一天,爸爸带我去看市内最老的一棵树,我们一在市内下车远远的就看见前面有棵大树,我就对爸爸说:“爸爸,那里有棵树,真大呀!”爸爸说:“那就是我们要看的树。”我就问爸爸:“爸爸,那棵树为什么都快长到路上了,还没有人砍它呢?”爸爸说:“这是本市最老的树谁舍得砍掉它呀。”
  我和爸爸边起边说,一会儿就来到树下。爸爸突然说:“这树怎么穿有衣服?”我一看就笑了,原来树身上包着一块红布,树枝上还挂着一些经灯笼。“啊!真漂亮呀!”我笑着说。
  接下来,爸爸又指着围栏上刻着的字说:“你认识这几个字吗?”我说:“是‘古树名木’。”爸爸说:“那你知道‘古树名木’是什么意思么?”我说:“我知道,古树的意思是古老的树,名木的意思是虽然它是一棵普通的槐树,但它在本市很有名,所以叫名木。”爸爸听了直夸我说的好。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这次观看老树的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真有趣。”
  
  老师评:写得不错,能把日常小事写具体。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9-21 15:45
解题:
  此事发生在2007年9月22日下午,我的日记有记载。我的日记:
  
  今天下午,带了妞妞去市内散心.却是她听我说市内有一棵非常古老的树后,就一直缠着我带她去看看,而那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其实我也不很清楚,所以也想去看看,于是我俩便直奔那棵树而去,到那里后,我俩围着那树转了一圈,也就是一棵老槐树,长得枝枝桠桠,奇丑无比.大概也正是因为它的无所可用,才使得它躲过了世人的刀锯斧劈,并一直活到了引起人们的惊奇的地步,以至于后来市里拓展路面要它放倒时,引起了住在树周围的老头老太太们的集体抗议,最后城建部门只好妥协,把在这个地方的路面加宽,专门给这棵树给留了个立足之地,这棵树周围也被安装了护栏,上面刻了八个字:古树名木,重点保护.其实古树倒是真的,但名木却称不上,如果它真是名木,那早就被人给砍了.我们去看时,见那粗矮的树干上裹了数层的红布,树枝上则挂了十数只红灯笼,在树下,还放着一个长条形的香案,显然,人们是把它当神灵供奉了.然四望那匆匆的车流,高大林立的楼群,再看这棵来自数百年前的拙朴的古树,不由地便生出一种莫名的苍桑之感,这哪是对神灵的供奉啊,这分明是对那已逝文明的怀念与留恋。我于是对孩子说:这棵树几百年来一直在这里默默地看着人世的变化哪,你今天来看它,它会很高兴的,因为你是这个城市的希望啊。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9-21 15:46
干啥~!~!~!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9-21 15:46
你说干啥!~~!~!???




欢迎光临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http://bbs.babymozart.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