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标题: 学音乐必看丨“琴室废语”31则!——赵晓生《三》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piano 时间: 2014-11-3 12:04
标题: 学音乐必看丨“琴室废语”31则!——赵晓生《三》
23“要不用踏板练”
踏板是载舟之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运用踏板固然可以增加泛音、突出和声、加强音响,但也同时有“自欺欺人”的危险,在踏板对音响的持续中,掩盖演奏中存在的许多细节问题。因此,在练习阶段,最好绝大多数时间不用踏板练习,倾听“赤裸裸”的实际音响,不断修正、调整、改善自己的演奏。另一方面,踏板是项复杂的专门技巧,要单独练习踏板,但脚踩的运动状态既清楚又灵敏,使脚也能像手指一样地灵敏准确。
24“要使每个声音让自己听得见,也让别人听得见。”
弹琴的人要真正听到自己所弹出的音,非常不容易。可以说,许多人完全听不到自己所弹的真实的声音。他们所“听到”的是声音的幻觉,是虚假的。要听到真实的声音,一定得用心倾听。要使钢琴响起的声音让别人听见,更不容易。要让多少人听见?两个人?二十人?二百人?两千人?八千人?真不容易啊,要让每个声音如同激光一般放射出去。“觉一声之灵趣,当会通万音之璀璨”。专注全身心的能量,奏出一个非凡的声音,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一种气质、一种生命的外化,一种魂魄的震撼,一种神灵的放光。“璀璨”就是要有光。“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25“大脑要始终领先在手的前面”
有许多人手跑得奇快,但脑子没有手快,大脑发出的指令往往落在手的后面,这是极其危险的。大脑必须对每个动作预先发出指令。要知道,大脑有150亿个细胞,通常人类只运用了其中十分之一,大约15亿个细胞被运作而已,十分之九尚未开发。每弹一个乐句,需要大脑在一秒钟之内发出至少20—30个指令,才能控制在一秒钟内发生的所有事情。这完全是能够做到的,是绰绰有余的。所谓“大脑领先在手前面”,就是每一个肢体动作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有充分的控制,有充分的目的,有充分的欲望。大脑也要充分训练,脑细胞应高速运转,控制动作,控制声音,控制和声,控制声部,控制踏板,控制结构,控制调性,控制音乐过程的“地图”,总之,用大脑事先对每个细节发出指令,使脑子永远跑在手的前面,而不是让手跑到脑子的前面。
26“要弹得大气”
要把音乐弹得大气,首先最要紧的是改善弹琴的姿态。不少人也很努力地注意控制,努力地注意细节,但由于他们的弹奏基本状态如若趴在地上寻找蚂蚁,数小虫,重心低垂,力量后缩,颈脊紧张,指尖卷曲,全身的力量均被每个关节所阻隔,无法直接贯通到键盘。要弹出大气的音乐,得有大气的演奏状态。所谓“大气的演奏状态”,可以概括为两句话:“昂首仰望上帝,张臂拥抱宇宙”。这是一种昂首挺腰,居高临下,胸怀开阔,力量贯通,总揽全局,心系六宇,高瞻远瞩,大气磅礡的弹法。要从“大气”的弹法中寻找贵族气质,培育贵族气质,养成贵族气质。钢琴这件乐器从它横空出世以来就充满着贵族气息。
27“要很轻地练”
在钢琴上发出又轻弱又集中又穿透的声音是最困难的,也是最能体现指尖真功夫的。
这里有几层重要的意思:第一,只有在很轻的声音里,才能听到更多的层次,更多的变化,更多的不同声音。如果都是很大的声音,往往形成块状音响,一片糊,结果听不见任何声音。第二,由很轻的声音中获得很集中很尖利的音响,可以大大提高声音变化的等级和幅度,为不同声音的变化与对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用很轻但穿透的声音进行练习,积以时日,可以极大提高指尖感觉的敏锐性、弹性和准确性。弹轻要比弹响难得多。因此,学会用轻而集中的声音练琴,对于提高演奏水准意义很大。要避免总是又响又快地练琴。
28“该按住的声音要保持,该起来的声音要离开。”
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问题的中心点是线条的连贯与时值的保持。要保持两个音之间的切实连贯,必须做到准确的时值保持。所谓时值的准确,涉及发声点、持续度与离键点三个方面。发声点即触键点要清晰,但这不等于完成了这个音的发声。只有将这个音在应有的时值长度内继续生长(发出更多泛音及更持续的振动),并在“应当”结束这个音时“准时”离键,这才真正完成了这个音的发声全过程。任何两个音的连接不能“断”(即前音未能持续到与后音相衔接,二者之间出现空隙,不能“粘”(即后音已发出声音,前音仍未离开,二者出现重叠粘连),而只能是“衔接”(即两个音完全无缝衔接)。正因为如此,清楚的触键点,清楚的持续时值,清楚的离键点,这三个点对于任何一个声音的发出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线条的连贯依赖于每两个音之间衔接交替的完善状态。一首多声部乐曲中有许多线条,许多层次。做到每个线条、每个层次的连贯,才不会在演奏中到处出现断裂的“空洞”。
29“倾心弹好一个单音线条”
钢琴是件多声部、多层次的和声乐器。许多学习钢琴的同学不喜欢用单音弹奏线条,而习惯于一下子把所有声音混在一起弹。结果反而不能把任何一个线条弹完善。其他乐器,如提琴,也有双音、和弦,但主体是单线条的。长笛、黑管、圆号、长号等木管、铜管乐器大都只演奏单音线条。它们只有相互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和声。而钢琴几乎任何时候都必须同时做许多人一起做的事情。正因为钢琴的操作技能太复杂,因而它往往会掩盖最本质的、最自然的音乐本能的乐感。所以,训练用单音弹一个完整、美丽、动人的线条,勾勒出这个线条本身所具有的“形状”,是十分重要的。什么叫“没有形状”?平铺直叙,白水一杯,每音相同,没有起伏曲折,没有高低委婉,没有抑扬顿挫,就是“没形状”。实际上,线条、乐句和形状是“乐感”最直接、最率真的表露。
30“不要一见音多就心慌意乱,就快起来。
这是人类所共有的心理自然反应,即遇到难处会慌乱。事实上,许多事情要往反里想。如遇到音多的就要交代清楚,放宽心怀,放宽速度;遇到困难之处就不要急,一点一点分拆把最小单位一点一点弹清楚,就很容易了。另有更多的例子,如:要往下用力先要往上作准备;慢的速度不要太拖;快的速度不要太赶;看到“cresc.”不能响应从轻开始;看到“dim.”不能轻,应从较响开始,等等,都应从相反方面来思考,来控制,才能走上正道。所以,看见“音多”或“困难”之处非但不要慌乱,不要往前赶,反而应当稳住速度。
31“用心弹”
帝在每个人的心田中播下了音乐的种子,这种子依靠每个人精心的浇灌、培育、锄草、施肥,才能成长壮大,有所收获。要弹好钢琴,并不仅仅在于“手动、身动”,而第一位重要的是“心动”。心不动,音乐死。心动,音乐也才能“生”、才能“动”。音乐是由心及心的艺术。音乐的传递不经过任何中间载体的耗损。钢琴不是“载体”。钢琴是弹琴人的“倒影”,是人的延伸。当你坐在琴前,你就是琴,琴就是你。音乐由你心中发出,由身体透过指尖传递到琴键,又通过钢琴的琴键击动琴弦,而琴弦的振动即是你的心动之共振。因此,不是手动,不是琴动,是心动。弹琴是人只有以己之心动促使琴动,将听众的心灵撼动。音乐自心而出,由心及心,因心而动,心音撼心。只有用整个心灵投入整个演奏,用心弹每个音,用心弹每一句,用心弹每首曲,用心弹出音符背后所蕴藏的一切内涵,才能触及音乐的脉搏,揭示音乐的意义,创造音乐的境界,卷起音乐的狂飙。“用心弹”概括了演奏者对音乐的根本态度,这就是以热血奔涌,与冷漠的“没心没肺”与机械的“行尸走肉”划清界限。
作者: 美羊羊 时间: 2014-11-3 12:20
其实每天都会说到几条~~
作者: 玫瑰还是月季 时间: 2014-11-3 13:35
用心练。。。。。就可以了吧
作者: 仲夏夜 时间: 2014-11-3 16:09
很不错的谱子呢。。。顶一个赞。。。。。
作者: 晒泥宝宝 时间: 2014-12-11 16:47
大脑要始终领先在手的前面,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
作者: 小小小鱼儿 时间: 2014-12-12 10:27
想要让孩子拥有这些还是要长时间去磨练
欢迎光临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http://bbs.babymozart.cc/)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