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标题: 二十四节气美景!中国式美景!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郭老师    时间: 2015-5-5 17:45
标题: 二十四节气美景!中国式美景!
她是一位上海土生土长的消化科医生。青简很爱旅游,一次偶然,她看到日本有个做二十四节气照片的网站,随即产生了自己也要做一套的念头。“二十四节气源于中国文化,这样的文化精神如果与原生地相搭一起一定会更加契合。”

于是两年来,青简利用自己的休假时间到全国各地去拍摄素材,她的足迹北至黑龙江、南达福建、西及西藏,囊括了 11个省份的美好景致。然后在众多素材中精心挑选,制作了这一系列“二十四节气图”。她还在图上配上了康熙字典的字体印章,让照片看起来更具中国气息,画印相称。  

立春

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

每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

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

每年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

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

每年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也为夏季的开始。




小满

每年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

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

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

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

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

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

每年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

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

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

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

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

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

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

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

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

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

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为

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

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歌(客语民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花开 雨水来淋 惊蛰春雷 蛙叫春分 清明[犁田] 谷雨春茶
立夏耕田 小满灌水 芒种看果 夏至看禾 小暑谷熟 大暑忙收
立秋之前 种完[番豆] 处暑[拭田] 白露[匀田] 秋分看禾 寒露前结
霜降一冷 立冬[打禾] 小大雪闲 等过冬年 小寒一年 大寒团圆

释:
[犁田] 翻地的意思。
[番豆] 指的是花生。
[拭田]种禾稻。
[匀田]在种完禾稻之后的一段时间,要把稻田里的杂草拔掉,把长得太多的禾苗拔掉一些,扶正禾稻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然后再施肥;客家人简洁用:匀田。
[打禾]收稻谷的意思。

作者: TeacherA    时间: 2015-5-6 11:57
学习学习~ 身为中国人对这些真的不了解啊
作者: 欢乐豆    时间: 2015-5-6 14:38
好漂亮。也了解了,好帖子
作者: 幽兰花    时间: 2015-5-6 19:20
真的很美!都没时间停下脚步认真欣赏
作者: 小胖纸0112    时间: 2015-5-6 20:03
很美丽哦  嘿嘿




欢迎光临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http://bbs.babymozart.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