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标题:
孩子到底为何不愿意练习呢
[打印本页]
作者:
TeacherA
时间:
2016-4-15 10:59
标题:
孩子到底为何不愿意练习呢
编者按:学习钢琴,学着学着旧不愿意练习了,家长老师各种说教,可是孩子还是不愿意练习,究竟为什么呢?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分析这钟情况
情况一:
平时都弹得顺风水顺的,忽然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首新奇古怪的作品,小朋友弹得颇为不顺,在经历了几天的挫折之后,便嘟起小嘴,撒手不干了,还不忘任性地说一句:“我再也不要弹琴了!”
这种情况总结一下就是:有口无心,随便说说。
其实这种情况属于常见案例。主要源于小朋友遭遇了一定的挫折,产生了不愉悦的心情,从而闹起了“不想弹琴”的别扭。对此,家长大可不必担心。介绍两种应对的方法:
1
分散孩子对于挫折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当孩子跟你闹着说这里难那里难的时候,你大可不必每次都义正言辞地跟他分析说:要正视困难,迎难而上等等。而是可以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例如给孩子讲个笑话啦,陪他做个小游戏啦……总之,先休息一下,让孩子放松下来,再帮助孩子调整练习方法一步一步攻克难题。 2
采用正面鼓励的方式。例如:握住孩子的双手,和他四目相对,然后坚定地告诉他一定能成功;或是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妈妈(或者爸爸)相信你!总之,用各种可以给予正能量的煽情方式,来让孩子感受到你给他的力量和支持。
情况二:
弹得好好的,忽然开始对弹琴产生倦怠了,随后告诉家长“不想弹琴了”。遇到这样情况的家长常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觉得我一没逼,二没打,之前都挺好的,怎么就一下就不愿弹了......
这种情况,可以总结为:口是心非,另有隐情。
有时候,孩子表现出“不愿弹琴”的情绪,其实只是他心情烦躁,在拿钢琴撒气儿。这就好比恋爱中的情侣,有时候女方会特别别扭地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吵着要跟男友闹分手。这时候,并不是她不爱了,而是一定有什么事情男友没做到位,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让她不开心了,但她不会直接把原因说出来,而是使劲儿地闹......
同理,小朋友有时遇到学校不顺心、作业做不好,或者父母在其他事情上批评他了或是事情没处理好伤了他的心,小朋友就会闹心。
有老师曾经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小朋友妈妈打电话求助,说孩子突然就跟她商量说不弹琴了好不好,之前没有任何预兆,让她觉得不知所措。”后来,经过老师课上与孩子的沟通,才了解到小朋友最近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但让她没有预料到的是每天的训练十分艰苦,又要长跑又要蛙跳,导致她每天去学校心理负担就很重,训练完回家异常疲惫,还要应付学校大量的作业,因此才产生了不想弹琴的情绪。找到了背后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调解之后,问题自然就顺利解决了,孩子继续快乐地弹琴。
总而言之,出了问题,有时不能光看表象,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方可顺利解决。
情况三:
孩子是真的不愿弹琴了!
很多老师在中途转来的学生中遇见过不少这样的案例。轻则表现为在家练琴磨蹭,想法设法不练琴;重则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连去老师那儿上课也不愿意。
出现这样的状况,需要在老师、家长、学生三方身上综合地寻找原因。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所选曲目是否科学?家长的陪练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在课后给孩子营造了良好的音乐环境?孩子的学琴态度是否端正?是不是能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的确比较综合,也比较复杂,而且往往是长期以来,多种问题堆积所造成的结果。有老师遇到这些案例,通过调整上述三方面的因素,最后取得喜人的结果:原来不愿练琴的学生开始渐渐投入了,不愿上课的孩子也渐渐爱上学琴的感觉……毕竟,能抵抗音乐魅力的人少之又少,只要予以正确的方法引导,99%的人都能愉快地学习音乐,感受弹琴的乐趣。(文/大耳朵音乐)
作者:
玫瑰还是月季
时间:
2016-4-15 11:29
能抵抗音乐魅力的人少之又少,只要予以正确的方法引导,99%的人都能愉快地学习音乐,感受弹琴的乐趣。
作者:
向日葵的微笑
时间:
2016-4-15 17:10
引导的方式确实需要重视,按照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点来针对性解决会更好
作者:
周全老师
时间:
2016-4-18 11:35
不错的好帖子 学习了 顶一个。。。~~
作者:
小胖纸0112
时间:
2016-4-18 13:33
当孩子出现以上情况时,一定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作者:
向日葵的微笑
时间:
2016-4-19 14:22
每一次的学习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一定要花时间及时性的解决
作者:
玫瑰还是月季
时间:
2016-4-19 14:39
很好的文章 谢谢分享 真的是太值得学习了
作者:
白兰花菀
时间:
2016-6-30 10:11
有疲惫期,家长和孩子要协调好孩子的情绪,尽量完成作业。
欢迎光临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http://bbs.babymozart.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