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标题: 大家听古典音乐,注重听内容还是旋律? [打印本页]

作者: 水晶娃娃    时间: 2009-8-17 12:24
标题: 大家听古典音乐,注重听内容还是旋律?
有一天和一个同学去买碟子,他说他最近听回勃拉姆斯和贝多芬,他说那个时候的曲子经听些,不像有些曲子听一阵就厌了。我就问他他买的那么多碟子他听懂了多少,他答不上来。
    我不敢说我买的碟子都听懂但是大多数我还是能确定作者赋予该曲的意向以及思想感情。我最最喜欢的歌剧是贝多芬的《费德里奥》,该歌剧歌剧艺术的角度来说受到很大的批评,有人说除了序曲外都不好。但是从该歌剧的内容上来说我是非常喜欢的,我非常喜欢剧中莱奥诺拉这个人物形象,该歌剧从序曲上来说就对女主人公给予非常大的赞扬。让人情不自禁想到“糟糠之妻”这一成语,在丈夫遇到困难的时候,有的妻子就逃跑了,这一点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像莱奥诺拉这种的妻子就显出了爱情的伟大。有时候在报纸上看到有些夫妻在创业的艰难期不离不弃互相鼓励的事迹,真的觉得很感人。《费德里奥》就是在歌颂这种爱情,相比那些空虚的喊“爱你一万年”、“死也要在一起”的情歌,哪个更能彰显爱情的真谛呢?
    我认为古典音乐是音乐家用音符写的文章,有的文章写景,有的叙事,有的可能旋律并不是那么悦耳,但是我看到有些人听的只是旋律。就和某些听流行音乐的人那样,就听个调调。
    问问那些一个曲子买了N多版本的人,那个曲子你听懂了么?
作者: crystal1243    时间: 2009-8-17 12:28
我听器乐的诶…
作者: 碧海蓝天    时间: 2009-8-17 12:29
我是学外国文学的,我对歌剧的脚本更感兴趣,所以我更喜欢<沃采克><彼德格里姆斯>这样的歌剧
作者: 可爱芭比    时间: 2009-8-17 12:31
在想人生,譬如听布鲁克纳第九的时候
作者: 可爱芭比    时间: 2009-8-17 12:31
在想人生,譬如听布鲁克纳第九的时候
作者: 可爱芭比    时间: 2009-8-17 12:33
在想人生,譬如听布鲁克纳第九的时候
作者: 海洋之心    时间: 2009-8-17 12:36
多听不同版本有助于理解音乐。
旋律是内容的一部分。
作者: 玫瑰骑士    时间: 2009-8-17 12:41
我觉得没听懂的曲子最好不要听太多版本,否则听到最后只听最喜欢的版本(味道),还是没有听懂。
作者: 宝贝不哭    时间: 2009-8-17 12:42
其实许多版本听下来总会择其一二而终,听没听懂我倒觉得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有感觉就好
作者: 海蓝之谜    时间: 2009-8-17 12:50
其实有的时候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我注重感觉,能和我对味就行!
作者: 美帝高丝    时间: 2009-8-17 12:56
我觉得艺术是大体相通的,美术、文学、音乐(大多)可以互相转化,就月亮为例,无论是美术、文学还是音乐都有很多作品。再说艺术的素材大多来自于生活。
作者: 美帝高丝    时间: 2009-8-17 13:01
与贝多芬同时代的作曲家里,莫扎特不用说是歌唱性旋律的天才,意大利的罗西尼也极有才华,虽然比较浅俗。(不过本人觉得歌剧不就是俗的么,不喜欢像瓦格纳那样的神神叨叨的东西)
而贝多芬则完全不是一个适合写歌剧的作曲家,他在歌唱性旋律方面基本不灵,传世的欢乐颂也只是欢乐的颂歌,我听来多少是有些单调的。
不过,如果说莫扎特的美在于让乐器学会唱歌的话,那么我说贝多芬的美在于让乐器学会思考和想象。而思想是没有边界的,所以贝多芬的音乐带给我更丰富而深沉的体验和感动,那种仅凭人声的歌唱无法触动的境地。
做到这一点,当然离不开旋律,我觉得贝多芬作品里最优美的长线的旋律是第五钢协第二乐章,每次听到这段旋律,就仿佛看到深邃悠远的夜空,这甚至不能用“优美”来形容,而是一种更加深沉而博大的感动,是黑夜与命运女神Nyx的耳语。
但又不仅是旋律,有的时候甚至觉得优美的旋律有害于作品的完美。贝多芬在旋律上的流畅优美总的看来是不及莫扎特的,但他的强项在于结构和动力。贝多芬在第三和第五交响曲中都有着温柔明亮的第二主题,单提出它们来与莫扎特的优美相比是比不过的,但是它们在乐章中恰如其分地出现和自我表达,就像是一缕光明穿透层层云翕,温暖而有力。
贝多芬谙熟内敛与绽放的技巧,比如在A大调的大提琴奏鸣曲里,大提琴和钢琴相辅出一片悠长的铺陈之后,钢琴迸出一个强音,大提琴颤抖起来,交织出一片激动,听者享受那一刻的揪心的感觉,真是如痴如醉。
德国的顶级作曲家大体上都与贝多芬有着相似的特点,并不十分追求旋律的悦耳,而是更在意结构和动力上的完满发展,相比意大利系的烂漫风情,德系的这种特点以牺牲感官直接的愉悦为代价,而达到了精神与思想的愉悦。
作者: 公主帕凡    时间: 2009-8-17 13:08
作曲家“用音符写文章”永远只是比喻而已,如果“费德里奥”剥离剧本,只让你听音乐,你还能听出“糟糠之妻”?
你不可能用剧情的优秀证明音乐的优秀,不能因为作曲家选择了一个高明的剧本就认定他的谱曲也高明。
对于歌剧艺术,如果作曲家用不好听的曲子谱出他所认为的深刻主题,我觉得这是不成功的谱曲,因为歌剧是要去唱出来让人听的,单独的人声唱不出和弦,唱不出多样的音色,节奏和强度的变化也很有限,如果再没有美妙的旋律,还怎么听?
我的基本观点就是声乐艺术不同于器乐,是一定要愉悦耳朵的。当然如果你认为只要表现的是好的主题,艰深晦涩的歌也算好歌的话,那就随你了。
作者: ANSA    时间: 2009-8-17 13:16
音乐“听懂与听不懂”的问题
音乐作品不是文学,没有向我们传达某一主题思想的义务。而音乐上的主题,同样也只是音符的堆砌而已,因此并不存在听懂与否,当音乐引发你的联想,与你产生共鸣的时候,可以说你就是听懂了。除非作曲家留下文献,告诉我们第几小节,写作时的感想如何,第几小节,表达了何种思绪,否则,真正“懂”的人只有作曲家本人。
作者: 冰冻街23号    时间: 2009-8-17 13:18
这个。。个人感觉如果不看作者的创作背景的话,可能连具体的情感每个人听的都不同吧~注意,是具体的,大致倾向肯定还是差不多的~旋律给人的不像文字那么具体,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包含的远比同篇幅的文字多~
作者: 南在南方    时间: 2009-8-17 13:20
当然是重旋律。
作者: 梦幻街少女    时间: 2009-8-17 13:27
旋律代表:莫扎特 肖邦

内涵代表:勃拉姆斯 马勒

呵呵~看看你喜欢哪类就行了
作者: 梦幻街少女    时间: 2009-8-17 13:27
旋律代表:莫扎特 肖邦

内涵代表:勃拉姆斯 马勒

呵呵~看看你喜欢哪类就行了
作者: 五彩缤纷O    时间: 2009-8-17 13:31
我是最近才开始听古典的,觉得吧,音乐这东西,主要在于自己的感悟,每个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我们不过是从中得到自己所需的东西罢了,所以大家不用为此争论不休啦。
作者: 青青青草    时间: 2009-8-17 13:49
我欣赏的是绝对音乐!




欢迎光临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http://bbs.babymozart.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