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ur Nikisch(1855-1922)出生于匈牙利,他既非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指挥家之一,也并非最早留下录音的指挥,而是最早出生的对留声机产生浓厚兴趣的指挥大师。他死于电子管录音技术引入前的三年,因此我们只能通过老的原声录音媒介去聆听仅存的8件遗作(包括一套完整的贝5的首次录音)。由于录音技术的局限,管弦乐队的气势有所降低,该版本还相应地对作品进行了重新编配。
Felix Weingartner(1863-1942),相对于Nikisch,他力图更客观的呈现作曲家的意图,尽可能的忠实于原谱。从这点来看他可以说是一种更现代的处理方式的缔造者。作为李斯特的钢琴弟子,他是个失败的作曲家,但却在众多的乐团担任指挥一职,这其中最重大的成就是从1908年开始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the State Opera)的三年中在马勒作品上的成功。1908年至1927年他同时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在1913年至1940年间,他几乎是专属于英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为他们录制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最早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在对勃拉姆斯作品的演绎上,他经历了从青年时代的朦胧含混,到晚年的倍受赞赏。由于他对作曲家的深刻理解而使得他的指挥颇具权威性。他的指挥手势十分清晰明了,或许严谨,然而同他的指挥风格相得益彰,富有表现力。
Richard Strauss
Richard Strauss(1864-1949)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同样成为了一个客观的演绎者。他还发展出一种比其他任何指挥家都更为简洁的指挥风格。他那种看似随意的方式,加之在其晚年对排演的忽视的事实(尤其是对他自己的作品),曾一度使人怀疑他作为一个伟大指挥家的声誉。然而在鼎盛时期,他能给予乐队和观众无与伦比的震撼,被频繁地邀请演出。他在莫扎特和瓦格纳作品的演绎上享有盛名。录音对他来说似乎不是特别重要,他花在录音棚中的精力并不比音乐会上的多。有时他的录音可能显得有些有失水准,但通常它们都具有极佳的控制,自然真挚的情感,优雅的乐句和绝好的平衡感和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