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标题:
白熊和黑熊
[打印本页]
作者:
心心公主
时间:
2009-11-23 10:20
标题:
白熊和黑熊
编辑推荐《白熊和黑熊》,一本用幻想赶走怕黑情绪的绘本典范。
国际安徒生文学奖得主于尔克•舒比格大师作品,荣获2008年德意志青少年文学提名奖。
内容简介漆黑的夜里,小女孩想有人陪伴。是活泼的白熊好呢?,还是内向的黑熊好?妈妈也很好奇,这两头熊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一本关于孩子幻想的温情故事,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自己想象中的玩伴吧。
国际安徒生文学奖得主舒比格的最新力作!
荣获2008年德意志青少年文学提名奖,一本用幻想赶走怕黑情绪的图画书。
作者简介于尔克•舒比格,1936年生于瑞士苏黎世,大学时代专攻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1980年起他从事文学创作,同时担任心理咨询师。1996年他的作品《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荣获德意志青少年文学大奖。他与著名作家弗朗兹•荷勒合作的《混沌之初》一书也受到读者广泛的好评。其作品还有《大海在哪里》《爸爸妈妈我和她》和《有一只狗,它叫天空》。 爱娃•莫根塔勒,1971年生于瑞士富尔特,毕业于高等专业学校,进修插图与装帧设计专业。她是彼特•赫尔特林的名作《本爱安娜》的插图作者,有数部作品都曾获得德意志青少年文学大奖提名。
媒体评论一片漆黑中,你想看见什么?
台湾儿童文学作家•绘本阅读推广人 方素珍/文
担心害怕,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经验,有人怕狗、有人怕高,有人连自己怕什么都不清楚;而“怕黑”是大部分孩子共同的经验,究其原因几乎都是害怕看到鬼怪,这是因为有些传说或电视节目,总是将“黑暗”和“鬼怪”做联想,配上诡谲的音效和化妆,让孩子萌生一种“黑暗的地方很恐怖,会有鬼怪出现”的印象。
想要疏缓孩子怕黑的心理问题,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他不是世界上唯一害怕黑暗的人,最方便的方法是通过绘本的导读,例如与孩子共读本书《白熊和黑熊》的故事,和孩子沟通他所害怕的黑暗,一边看图念故事,一边让孩子说一说感觉,让孩子从故事中得到心灵上的安慰,并告诉孩子你也曾经害怕过。
利用童书舒解孩子的负面情绪,也是小儿科或精神科医师常用的“童书治疗法”,藉由书中人物“勇闯人生难关”的经验,以渐进的方式让孩子没有压力地投射到书中的人物,一起克服情绪障碍,学会面对问题。治疗过程不外乎:1.判断孩子情绪不安的原因,寻找情境相似的童书与孩子共读。2.与孩子讨论书中人物的想法、做法。3.引导孩子描述不安的情绪。4.帮助孩子找出舒解的方法,并协助孩子归纳整理解决问题。
当然,如果孩子根本没有怕黑的问题,那么《白熊和黑熊》可以单纯地只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艺术美感的绘本。作者舒比格是一位文学作家,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他的作品融入很多心理学探索的东西,相当耐人寻味;他童心未泯,能通过童话为孩子传达人生智慧,擅长描述充满感动的鲜活世界,陪着孩子做一种香甜幸福的梦。市面上有很多描述怕黑的绘本,但是舒比格的《白熊和黑熊》却有一种特别的文学味和哲学味。通过书中的小姑娘,舒比格提点读者,在黑暗中可以想象有一只庞大而且会发光的白熊来陪伴,那么漆黑如森林的房间,就不再令人害怕。但小姑娘因为白熊经常骚动不安,只要听到隔壁的音乐就随之起舞,半夜还会在卫生间刷牙,长久下来,小姑娘渐渐不想依赖白熊了,她让白熊打包行李离开;接着,小姑娘开始想象来了一只黑熊,这只黑熊很安静,虽然在黑暗中看不见身影,但是小姑娘就是能感觉它的存在,黑熊不会只顾着自己跳舞,也不会半夜刷牙,它整晚都陪在小姑娘床边,像个守护天使一样,让小姑娘可以安心睡觉。本书的画家爱娃•莫根塔勒1971年出生于德国,1996年开始从事童书插画,曾经入围德国青少年文学奖。你注意到了吗?在《白熊和黑熊》中,她把漆黑的房间画成幽暗的森林,小姑娘的书包挂在树枝上晃啊晃的,还有好多家用品巧妙地置放在森林中的位置,尤其是配上会发亮的大白熊和漆黑的大黑熊,不但有一种冲突的美感和律动感,画中还藏了许多小趣味,令人目不暇接。当白熊出现时的文字是白的,黑熊出现时,文字变成黑的,这些版式设计的细节也很有趣,得在看完故事后,从头仔细再看一遍图画,才能深刻体会爱娃•莫根塔勒的巧思。所以绘本是可以让人一看再看,培养观察力最好的工具,如果想进一步增强讲绘本故事的广度和深度,也可尝试以下的教学活动,谨供参考喽!(教学活动略,请见随书赠送的导读手册。)
幻想的价值
孟迁/文
在我心里,于尔克•舒比格是活着的大师。他那颗越活越年轻的金子般的心,从文学、美学、哲学、心理学中汲取了丰沛的营养,又从伐木人、泥瓦工、心理咨询师、编辑兼出版人等跨度极大的经历中得以宝贵的实践。以至于他的作品——《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我和她》《大海在哪里》一经面世便风靡全球,许多妈妈起初没把握孩子是不是喜欢,结果孩子喜欢得不得了,每天晚上让她念到嗓子哑。而《白熊和黑熊》是舒比格的第一本图画书,所以,当我有机会读到时,就迫不及待了。
这是一个关于幻想的故事。夜里,小姑娘有些不安,因为黑漆漆的房间像森林一样,简直能让人迷路,好在森林里有熊。于是,先后有白熊和黑熊在夜里来陪伴小姑娘。白熊的到来驱走了黑暗引起的不安,却又带来新的烦恼:白熊在黑暗中发着白光,深夜在洗手间里刷牙,还常随着隔壁的音乐跳舞。小姑娘是不再害怕了,可夜里还是睁着眼睛。后来白熊走了,黑熊来了,黑熊和白熊大不相同,白熊带来的烦恼黑熊一个也没有,黑熊还让小姑娘和她的洋娃娃睡在自己身上,而且能让强盗和小偷害怕。终于,小姑娘确信“夜晚是可以安心睡觉的”啦。
完全可以把这个故事看作一个小女孩用幻想来寻求安抚和陪伴的故事,但一定不只有这一种读法,因为好的故事是敞开的。有人觉得“白熊”像妈妈,照顾太细致以至于影响到孩子自己的空间;有人觉得“白熊”和“黑熊”像两个类型的爸爸,前者更孩子气,后者就比较成熟;有人觉得“小女孩”渴望父爱,故事中父亲始终没有出现过,而熊的高大、健硕显然符合父亲的特征;有人要学习故事中妈妈对孩子的倾听态度,不去“引导”,无需多问,但永远想听;有人则为整个故事的温暖、亲切和聪明而感动……作为一个亲子教育从业者,我更突出的感受是幻想对孩子的价值。
从一开始,作者就明确的暗示了黑熊和白熊是幻想出来的。不过可别小看了幻想,幻想,不仅是孩子也是整个人类和世界相处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要想知道这个方式的能量,想想宗教就行了。
据心理学研究,65%的7岁以下孩子曾有过至少一个“幻想朋友”,这种幻想或许对孩子心智的成长大有裨益。比起那些普通孩子,有“幻想朋友”的孩子不太害羞,更擅长社交且富有创造力。但生活中,大人们并不总是能接纳孩子的“幻想”,当孩子强迫全家人在饭店里找一张足够大的桌子,以便他的“朋友”也能和家人坐在一起;当孩子因为他的“朋友”病得很重需要照顾,拒绝出门;大人们常会觉得遇到了“麻烦”。其实,不妨“将计就计”,用幻想解决幻想中的问题。比如对付那个生病的“幻想朋友”,父母可以建议孩子让“新朋友”专门照顾他。每一个幻想背后都有孩子的需要,幻想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重要的“生存策略”,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就像故事中的小女孩,通过幻想自己解决了难题,多棒!
如果想要了解孩子,幻想无疑是一个上好的通道,如果想要孩子“出色”,更要尊重和欣赏孩子的幻想。而且,永远不用担心孩子所谓沉迷幻想,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像故事里“小姑娘”那样告诉你:黑熊每晚都来,从不间断,白熊嘛,是我想象出来的。
作者:
小黑人··
时间:
2009-11-23 10:27
沙发····
作者:
狗狗``
时间:
2009-11-25 09:24
好故事
作者:
果果··
时间:
2009-11-30 09:54
顶顶顶
作者:
Dada
时间:
2009-12-18 13:20
顶起来
作者:
图图图
时间:
2010-1-8 10:02
很好看
欢迎光临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http://bbs.babymozart.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