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渥太华
1,初到异乡
2010年7月1日,我们从温哥华转机到渥太华,前后在飞机上度过了近20个小时。举家搬迁,加之前程未卜,我和妻很疲惫。成成却兴奋不已。这是他第一次乘国际航班,他在飞机上到处看,不停地问空乘人员各种问题 – 这个飞机是不是有四个发动机?坏了一两个还能不能飞?这样一次远程航行要耗多少油?飞机用油与汽车用油有什么不同?他注意到空客A320与他以前坐过的波音飞机的舱内灯光布置不同,也追着问空姐为什么要这样布置,把空姐们问得直皱眉。周围不少乘客觉得好笑,直夸成成聪明。一位乘客说,“这孩子在学校肯定是好学生。”我一脸苦笑。
渥太华与北京隔着半个地球,有12个小时时差,正好黑白颠倒,很难倒时差。当天夜里抵达后,我心事重重,一直无法入睡,成成却睡得很香。第二天早上,在我迷迷糊糊之际,儿子已精神抖擞地起床了,还告诉我,“你不要总想着北京时间,天黑睡觉、天亮起床,这样就感觉不到时差了。”我心想,但愿这是好兆头,希望他能象适应时差一样尽快适应这儿的学校。
七月份学校已经放暑假,新学期九月开学,成成这两个月仍然无学可上。他在北京四月就已离校,算下来前后“辍学”近半年。我们对他能否适应学校生活着实心里没底。此外,语言也是一大障碍。成成从未参加过课外英语培训,只在学校学过些简单的英语单词。我担心他开学后会因为听不懂而闹事。为此,我准备给他辅导英语。我从图书馆借来三年级各科教材。我很快体会到了做成成老师的难处。我以为以自己的英文水平,教他绰绰有余。没想到,他一开始就不断给我挑刺儿。因为他读不懂课文,我就把课本上的内容用中文解释给他听,然后教他读。
“这种把英语翻成中文的学习方法不好,不地道。”他不屑地说。
“那你以前在学校老师难道不是这么教的?”我试着说服他。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这儿的老师又不懂中文,肯定不会象你这样教。”
“那你说该怎么教?”我有点来气。
“你就直接用英文给我讲,我慢慢就会懂。书上说小孩子学语言就是这样的。”他辩得有理有据。
我明知行不通,还不好反驳。为了不和他纠缠,我改教他读单词和句子。很快,他又嫌我发音不标准,说和书上标注的音标不一致。我又给他解释有些词本身就有不同读音。同时我也承认,我确有发音不规范的地方,但没必要吹毛求疵。他说:“那我还不如看电视,那些人发音比你标准多了。”如此折腾了几天后,我放弃了,改让他自己看电视。结果,他在“探索”(Discovery)频道找到一个他喜欢的叫“生产线上”的节目,介绍各种日用品的制造过程。虽然听不懂,但他每天看得津津有味。我后来发现,这样学语言可能真比我教他效果还好,我也乐得轻松。不过,我还是担心,他在学校和老师这么较劲会是什么后果。
刚到加拿大时,我们临时住在一栋宿舍楼里。一不留心,成成就跑出去满楼蹿。他逐层查看消防设施,发现很多灭火器气压不足,跑去报告管理人员。每层楼的公共洗衣间有大型的洗衣机和烘干机,也成了他最喜欢的地方,常常在里面呆一个多小时,“欣赏”洗衣机的整个工作过程。很快,他就熟悉了那些机器的各种功能,经常“指导”妈妈和其他邻居使用。
不久,妻的同事都知道,楼里来了个“怪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