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364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祖孙同乐,怎么个玩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2 14:0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人同孙儿玩耍即是对年轻夫妇的帮助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育儿中的年轻夫妇的最大援助,就是陪孙儿高高兴兴地玩耍。因为在与孙儿玩耍的时候,孩子的妈妈就可以干家务或是做其他想做的事,所以这就是最好的帮助。
  那么,怎么个玩法呢?
  孩子最喜欢运动性的玩耍,如挤身体、相扑、手指相扑、挠痒痒、捉迷藏、骑马游戏、用广告纸卷成剑来做格斗游戏等等。尝试着与孙儿玩一下,孩子肯定会乐得咯咯直笑。
  还可以玩一些传统游戏,如折纸、翻绳等。还有,像过去那些用朴素的天然材料制成的玩具,如竹叶船、橡树果陀螺、拉线木偶人等,如果能和孙儿一起做一做的话,准会令其很快乐。
  商场里有卖朴素玩具的专柜,在那里可以找到像纸气球、线包之类的玩具。买这些东西来玩也很不错。
  并且,如果一边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边把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一定会听得津津有味。
  还可以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孩子遇上喜欢的书,总想让你多念几遍,这时你可以把孩子抱在膝盖上,把书反复地念上几遍,令他如愿以偿。
  以良宽和尚为榜样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孩子的感觉是与爸爸妈妈不同的。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将成为孩子终身难忘的记忆。

  在同孙儿一道玩耍的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要心怀童心,享受童趣。这方面的榜样是良宽和尚(日本江户后期著名的禅僧)。

  一次,良宽和尚与孩子们一起玩捉迷藏,他躲进了麦秸堆里面。孩子到处找不到他,天渐渐黑了,他们便扔下良宽和尚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村里有人去取麦秸,无意中发现了躲在里面的良宽和尚,那人吓得大叫了起来:“哎哟,良宽师傅。”良宽和尚悄声地制止道:“嘘——小声点儿,别让孩子们发现了。”
  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待孙儿们应一律平等
  还有一个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注意的事情是,对每一个孙儿都应同样地疼爱。
  有的老人可能对内孙、外孙有区别,或者只喜欢第一个孙儿等等。要知道,对待孙儿的不平等,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所以应特别留意。
  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会给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火上浇油,
  并且,不受宠爱的孩子会变得性情怪癖,人格容易出现扭曲。
  我们老两口每当给孙儿们吃点心时总是很公平,如果来了6个孙儿,就将点心分成6等份。也许是这个缘故,孩子们之间的争吵比较少。如果给了一个孩子吃东西,这个孩子一定会问有没有给别的孩子留下。这样,孩子的体谅之心也得到了培养。
  不要再“零食加电视”
  孩子是一块能量源,跳来蹦去地从不知疲倦,这是孩子的“长处”。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随着年龄的增高,就越来越需要安静。
  为了求得安宁,有的老人就给孩子吃零食,或是让孩子看电视。这实际上是最不好的教育方法。
  吃零食时孩子确实会安静下来,但如果长此以往,孩子就易长龋齿;同样,看电视时,孩子虽然也会一动不动,但是,电视看得越多,孩子的运动机能越得不到发育。
  那么,怎样解决祖孙之间的这一矛盾呢?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孩子活动的房间与老人生活的房间明确地分开来,并且规定孩子不能在老人的房间里乱来,但在自己的房间里可以自由地活动。
  而且,老人在带孙儿的时候,应尽量到户外活动,在安全的空地上,让孩子尽情地发散他的能量吧。
  无论怎么说,带孩子对于老年人来说的确是个相当不容易的事,但从培养人才的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2
发表于 2010-7-15 07:58:54 | 只看该作者
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待孙儿们应一律平等
  还有一个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注意的事情是,对每一个孙儿都应同样地疼爱。
  有的老人可能对内孙、外孙有区别,或者只喜欢第一个孙儿等等。要知道,对待孙儿的不平等,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所以应特别留意。
  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会给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火上浇油,
  并且,不受宠爱的孩子会变得性情怪癖,人格容易出现扭曲。
  我们老两口每当给孙儿们吃点心时总是很公平,如果来了6个孙儿,就将点心分成6等份。也许是这个缘故,孩子们之间的争吵比较少。如果给了一个孩子吃东西,这个孩子一定会问有没有给别的孩子留下。这样,孩子的体谅之心也得到了培养。
  不要再“零食加电视”
  孩子是一块能量源,跳来蹦去地从不知疲倦,这是孩子的“长处”。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随着年龄的增高,就越来越需要安静。
  为了求得安宁,有的老人就给孩子吃零食,或是让孩子看电视。这实际上是最不好的教育方法。
  吃零食时孩子确实会安静下来,但如果长此以往,孩子就易长龋齿;同样,看电视时,孩子虽然也会一动不动,但是,电视看得越多,孩子的运动机能越得不到发育。
  那么,怎样解决祖孙之间的这一矛盾呢?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孩子活动的房间与老人生活的房间明确地分开来,并且规定孩子不能在老人的房间里乱来,但在自己的房间里可以自由地活动。
  而且,老人在带孙儿的时候,应尽量到户外活动,在安全的空地上,让孩子尽情地发散他的能量吧。
  无论怎么说,带孩子对于老年人来说的确是个相当不容易的事,但从培养人才的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待孙儿们应一律平等
  还有一个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注意的事情是,对每一个孙儿都应同样地疼爱。
  有的老人可能对内孙、外孙有区别,或者只喜欢第一个孙儿等等。要知道,对待孙儿的不平等,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所以应特别留意。
  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会给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火上浇油,
  并且,不受宠爱的孩子会变得性情怪癖,人格容易出现扭曲。
  我们老两口每当给孙儿们吃点心时总是很公平,如果来了6个孙儿,就将点心分成6等份。也许是这个缘故,孩子们之间的争吵比较少。如果给了一个孩子吃东西,这个孩子一定会问有没有给别的孩子留下。这样,孩子的体谅之心也得到了培养。
  不要再“零食加电视”
  孩子是一块能量源,跳来蹦去地从不知疲倦,这是孩子的“长处”。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随着年龄的增高,就越来越需要安静。
  为了求得安宁,有的老人就给孩子吃零食,或是让孩子看电视。这实际上是最不好的教育方法。
  吃零食时孩子确实会安静下来,但如果长此以往,孩子就易长龋齿;同样,看电视时,孩子虽然也会一动不动,但是,电视看得越多,孩子的运动机能越得不到发育。
  那么,怎样解决祖孙之间的这一矛盾呢?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孩子活动的房间与老人生活的房间明确地分开来,并且规定孩子不能在老人的房间里乱来,但在自己的房间里可以自由地活动。
  而且,老人在带孙儿的时候,应尽量到户外活动,在安全的空地上,让孩子尽情地发散他的能量吧。
  无论怎么说,带孩子对于老年人来说的确是个相当不容易的事,但从培养人才的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11
发表于 2010-7-14 14:51:29 | 只看该作者
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待孙儿们应一律平等
  还有一个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注意的事情是,对每一个孙儿都应同样地疼爱。
  有的老人可能对内孙、外孙有区别,或者只喜欢第一个孙儿等等。要知道,对待孙儿的不平等,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所以应特别留意。
  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会给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火上浇油,
  并且,不受宠爱的孩子会变得性情怪癖,人格容易出现扭曲。
  我们老两口每当给孙儿们吃点心时总是很公平,如果来了6个孙儿,就将点心分成6等份。也许是这个缘故,孩子们之间的争吵比较少。如果给了一个孩子吃东西,这个孩子一定会问有没有给别的孩子留下。这样,孩子的体谅之心也得到了培养。
10
发表于 2010-7-14 14:51:28 | 只看该作者
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待孙儿们应一律平等
  还有一个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注意的事情是,对每一个孙儿都应同样地疼爱。
  有的老人可能对内孙、外孙有区别,或者只喜欢第一个孙儿等等。要知道,对待孙儿的不平等,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所以应特别留意。
  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会给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火上浇油,
  并且,不受宠爱的孩子会变得性情怪癖,人格容易出现扭曲。
  我们老两口每当给孙儿们吃点心时总是很公平,如果来了6个孙儿,就将点心分成6等份。也许是这个缘故,孩子们之间的争吵比较少。如果给了一个孩子吃东西,这个孩子一定会问有没有给别的孩子留下。这样,孩子的体谅之心也得到了培养。
9
发表于 2010-7-14 14:51:13 | 只看该作者
对于隔代照管,祖辈要逐渐放手,千万不要替代孩子做抉择,或替代孩子父母的思考。年轻的父母要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养育一个孩子的关键是要帮助孩子成长,作为年轻的父母,也要跟着孩子成长。
8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14:11:44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14:11:38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14:11:37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14:09:32 | 只看该作者
 编辑:
  你好。我是个准妈咪,再有两个月小天使就要降临人世了。比我和老公还高兴的就是公公婆婆和我的父母了,不仅婴儿的全套用品早准备了,连我做月子的食谱也安排好了,还要轮流“承包”带小宝贝呢。照理说,他们要帮助我们养育宝宝应该高兴才对,但媒体上关于“隔代教管”的议论总让我的心里不踏实,怎样才能放心地让爷爷奶奶带孩子呢? 阿雯

  准妈咪阿雯:
  恭喜你就要当妈咪了,但可不要发愁哦,妈咪的情绪对于宝宝可重要了,为了宝宝你可要把那些心理负担全抛掉。至于你说的不踏实,不仅你会遇到,很多年轻的父母都会遇到,为此,我们专门请教了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专家陈一心副教授,让她来为你解难。


  资料链接:
  现在中国老人是1.34亿,到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时候还要增加1个多亿,那个时候是2.4亿到2.6亿老人。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项针对0~3岁乳婴儿带养方式的最新调查显示,由祖辈家长参与乳婴儿抚养的比例高达84.6%。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有130万0~3岁的婴幼儿由他们的祖辈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照管。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针对0~3岁乳婴儿带养方式的最新调查还显示,目前宝宝带养内容中的饮食照料和入托接送几乎全由老人代劳,孩子的游戏玩耍等活动虽主要由母亲承担,但以祖辈为主要照管者的比例超过30%。

  陈一心:俗话说,家有一老,赛似一宝。我隔壁乐乐家可深有体会。乐乐的爸爸是军人,妈妈是医生,小俩口整天忙得不能按时下班回家。乐乐妈妈休完产假1年上班后,乐乐外婆就过来帮忙照看乐乐,给小夫妻省了不少后顾之忧,这就是隔代照管,即由祖辈照管孙辈。3岁前乐乐的爸爸妈妈白天上班,是小阿姨和外婆照看,外婆指点小阿姨教乐乐爬走跑跳,让小阿姨带着乐乐跟录音机学儿歌,过家家,做游戏,冷了热了外婆提醒及时增减衣服,饿了渴了外婆吩咐该吃啥喝啥。乐乐爸爸妈妈晚上下班回来,对老人嘘寒问暖,端茶递水,老人饭后打开电视,看些自己喜爱的节目,而乐乐则跟着父母散步、串门,有时还会来我家,展示一下这些日子学到的本领。我常听到从他们家传来的阵阵笑声。

  编辑:像乐乐这样的家庭在我们的周围多着呢,就说著名的体育运动员刘翔,从小也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照样成了材。现在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多,年轻人又都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让老人参与照管孩子也是一种资源的利用。从老年人的角度考虑,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超过70岁,50~60岁的人退休后,享受祖孙相伴的天伦之乐,也是他们充实的精神生活需要。

  陈一心:当然,在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些老人帮子女照看孩子不愉快的事。比如,父母管孩子时老人护短,父母不允许孩子做的,老人却觉得没关系,于是孩子变得难以调教;再比如小两口只顾自己工作交友,回家吃现成的,连碗都懒得洗,高兴时逗孩子玩玩,不高兴时嫌孩子烦:“去去,找奶奶去”,整个把老人当保姆使唤,全忘了自己已为人父母;老人也忘了自己只是来帮帮忙,本不该大包大揽。其结果是小两口无法离开父母,又如何能胜任父母角色?

  编辑:这里说一件事。在今年2月份的一场NBA常规赛中,火箭队著名球星麦蒂突然离开球场,因为他的妻子在医院马上就要生产。球队、裁判和球迷都对他的选择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可见,父母给予孩子的感情呵护是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的。作为父母,在以下的一些情况,是没有理由不和孩子在一起的。
  1、断奶前,安心休你的产假,母乳喂养。在哺乳的每一天里,和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接触,让孩子熟悉你的相貌、气味、声音,保证孩子有任何需要的时候你第一个出现在他身边。
  2、下班后,把时间都给孩子、彻底解放带孩子的老人。睡眠是人最需要安全感的时候,婴幼儿是培养安全感最重要的时期。保证宝宝在晚上睡觉前能见到你们,并得到安全感。
  3、节假日,尽量以宝宝为中心。给他讲故事,带他到一些空气清新的公园、广场晒太阳,弥补平时因为工作给亲子教育带来的距离,这样也能解放辛苦了一周的老人。

  陈一心:0~3岁,是建立深层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儿童只有在与父母尤其是与母亲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为健全人格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才比较容易成长为情绪开朗、稳定并且自信的人。如果因工作原因要与孩子离开,最好等1岁断奶后,并且祖辈先与孩子建立熟悉又亲密关系后,再与父母分开。分开后,老人要经常与孩子提起其父母,可用照片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她)的,同时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减少孩子孤独感、抑郁感、失落感和不安全感的产生。

  编辑:在以孩子为中心时,可不要冷落了为你们劳累一周的祖辈,挤些时间,让老人们参加老年大学或各种老人的社团、俱乐部,参加群体交流、旅游,既能让老人补充新的知识、开阔视野,又能保证老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好的心情。同时,在教育子女上要多和老人沟通,以平等、请教的语气和老人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和老人发生争执,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陈一心:对于隔代照管,祖辈要逐渐放手,千万不要替代孩子做抉择,或替代孩子父母的思考。年轻的父母要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养育一个孩子的关键是要帮助孩子成长,作为年轻的父母,也要跟着孩子成长。
4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14:09:23 | 只看该作者
陈一心: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