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楼主: 小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早期教育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0-3-2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怎样确定孩子的英文水平到底如何呢?是根据单词量还是口语交际能力,或者阅读写作能力呢?我家琳儿在学阶梯英语中级了,背课文及单词不太困难,也有些听力的训练(用外研社的小学生听力100句),每天都有固定的英语学习时间,孩子挺喜欢学的,可我总觉得还差些什么,心里没底啊!



  我认为衡量孩子英语学习水平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孩子对英语兴趣是否浓厚,是否能保持兴趣
  2、对英语的语感
  3、英语听说、交流能力
  4、孩子习得、学习英语是否快乐
  5、孩子自学英语能力
  6、孩子和自己比,进步了
  7、孩子学习英语自信心提高了



  以上几个方面,父母和孩子是应该能感觉到的,另外,学习英语是不断积累过程,只要孩子在进步,就多鼓励,只要方法对头,就坚持。



  语言靠习得



  想一想您是怎么学会说汉语的?您一定会说“我的母亲教的”。事实上,没有人教会您汉语,汉语是您自己习得的,您通过周围的环境学会了母语。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您能够学会汉语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具备吸纳语言的能力。您母亲所做的就是提供一个说汉语的环境,使您能够迅速有效地模仿和吸收。



  当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爸爸妈妈天天给自己的宝宝反复地说:ba-ba,ma-ma,开始的几个月,宝宝没反应,经过爸爸妈妈数个月反复训练,终于有一天,宝宝说话了,发出了ba-ba,ma-ma,但宝宝把ba-ba,ma-ma语言代码和身边的爸爸妈妈这两个人建立了信息反馈和联系,建立条件反射后,宝宝见到爸爸妈妈就会喊ba-ba,ma-ma,这就是孩子第一次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至于ba-ba,ma-ma,仅仅是一种语言声音符号或有声的代码,至于ba-ba,ma-ma是什么,宝宝不知道,宝宝不清楚是汉语拼音还是汉字,这些都不重要,但孩子第一次学会了用语言交流。



  同样中国的父母,孩子一出生,除了给宝宝讲ba-ba,ma-ma外,可以讲英语Daddy,Mummy,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孩子见到爸爸妈妈,会很流利地喊Daddy,Mummy,宝宝会明白,我身边的哪个男人可以喊他ba-ba,Daddy,我身边的哪个女人可以喊他ma-ma,Mummy。这就是孩子习得语言的基本过程,



  语言学家把人类特殊的语言能力,称为“语言获取机制”。现代神经学还发现了它存在于大脑的特殊位置。这个“语言获取机制”不仅用于母语的学习,也用于外语的学习。



  语言认知规律是相通的,汉语母语习得、认知规律完全可以自然应用于第二语言英语学习。汉语和英语习得可以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英语是字母拼读,汉语是象形文字,应该说英语比汉语更容易习得。



  与成年人相比,这个机制对婴儿更有效。这就是我们明白为什么孩子学语言要比成人快。但“语言获取机制”存在于每个人。我们需要把它激发出来,提供支持,它需要一个恰当的环境与恰当的输入。



  这就是为什么当您学习英语时,在某种意义上说,您是您自己的老师。语言学校、家庭和社会就是给您提供一个恰当的环境和恰当的输入,使您的“语言获取机制”发挥有效作用。



  关于学习语言(汉语母语或英语第二外语)最佳时期,应该是越早越好,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孩子开始感知语言认知反映。0-7岁是孩子习得语言最活跃、最敏感、最佳时期,语言感悟能力最强,7-12岁,接受、记忆能力达到相对平衡;12岁之后,主要手书面语言认知。建议孩子就象习得汉语一样,从零岁开始让孩子习得英语,



  环境、兴趣与玩



  其实对孩子而言,任何所谓学习过程就是玩。玩出兴趣来,学习就会变得很轻松、快乐。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提供宽松环境,给孩子玩的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本能原动力,会玩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学习就会自律、自觉、自动。



  学习语言是自然习得过程,是培养兴趣过程。最重要是培养兴趣,培养兴趣比学到了多少英语知识点、语言点更重要。只要家庭、学校和社会能提供良好、宽松的语言环境,孩子自然能轻松地同时习得几门语言。



  所有的英语教学法:听说法、浸入法、交际法、游戏法、全身心反应法等等无非是要创造一个类似母语的学习环境,实质都是千方百计使外语学习的过程模拟孩子掌握母语的过程,越是自然越是平常效果就越好。



  如果家庭环境允许,父母要尽可能提供汉语和英语双语环境,特别是营造浓厚的英语环境。要不断地给孩子提供、输送英语元素或密码,建立英语认知概念和思维,逐步构建汉语和英语双套语言体系。



  家庭、社会和学校尽可能提供全方位的视听英语环境。父母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些精美的英语原版图书、卡片、视听资料,一定要原汁原味纯正地道的,放在家里孩子随手可得地方,供孩子玩,没准孩子什么时候很特别感兴趣。国内英语出版物很滥的,容易误导孩子。如果允许的话,父母要提供简单的英语对话情景。



  教材选择



  选择英语教材体系和英语辅导班父母要慎重。目前社会上的许多英语教材和辅导班是中国式教育体制下产物,违背了英语习得自然规律。最好选择有资质的全英文教学辅导班,和原版引进的英文教材。根据6年来辅导我儿子英语的经历和体会,这里想推荐及套不错的教材:



  1)GOGO少儿英语
  2)DISNEY少儿英语
  3)外研社MIGHTY儿童英语,NUDDY英语及周末全英文辅导班
  4)阶梯YOUANDME儿童英语课程单元和自然拼音
  5)阶梯希望双语杂志
  6)SUPERKIDS教材,剑桥国际英语,北师大儿童英语周末全外教、全英文班采用
  7)金头脑公司的“初级发音”、少儿美语
  8)新概念英语
  9)洋话连篇
  10)走遍美国
  11)CCTV-10,7PM,OUTLOOK希望英语电视节目



  学英语听说为先



  先教孩子听说,基本学会用英语表达、对话和交流,这是孩子学英语的主要目的,然后再教孩子认读、拼写单词、句子,或着说先听说,再书面语言,孩子是如何学汉语的,就怎么教孩子英语,汉语和英语的习得方式、方法和规律是想通的,是一致的。从认读、拼写的角度看,相比汉语,英语应该更容易些,因为汉语是图形文字,而英语是字母拼写。



  孩子学会用英语交流是第一位的,5-6岁中国孩子能基本用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交流,学习英语目的,学会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我儿子TOM汉字掌握的不算多,但不影响交流,汉语单词和语法是慢慢积累过程。TOM英语单词掌握的比汉语单词多得多,虽然基本能用英语思维和用英语对话交流,但在今后几年内,我仍然将重点培养孩子的英语听说、对话交流能力,培养孩子对英语的语感,用语去思维,用英语去交流。听说、交流是语言生命力所在,是学习语言的最基本规律。
32
发表于 2010-3-2 09:58:32 | 只看该作者
宝宝在家学英语的误区
33
发表于 2010-3-2 09:58:42 | 只看该作者
把孩子塑造成国际人,是很多父母的心愿。除了送孩子进双语幼儿园学习,那些英语好的父母也想在家里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学英语,但是要提醒父母,你们不是专业老师,有些问题可要注意! 
 
  不要错过孩子学习英语的好时期 
 
  朱敏(北京21世纪双语幼儿园园长) 
 
  从儿童生理发育角度讲,0~6岁是发展的敏感时期:0~2岁是孩子最活跃的发育;2~4岁是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为孩子提供纯正的语音语调,孩子最能模仿,学得也最快;3~6岁的孩子记忆力出奇的好,为语言的最佳学习时期。尤其3岁以前,发音器官灵活性、弹性很强,在多种语言刺激下,更可得到提高。一方面,高频率的发音训练可以提高孩子发音器官的灵活性,而发音活动刺激孩子的脑细胞活动,脑细胞控制语言器官的神经受刺激,反过来刺激发音器官。新加坡、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孩子们从婴儿期就开始进行双语教育,因而学习英语不一定要基本掌握母语之后才进行。 
 
  学习在任何年龄段都不会是错误的,创设一种语言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有兴趣地学习,这种学习就是主动的、自然而然的、有效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是建议让孩子稍稍感到一定的压力,并提供一定的正面刺激。 
 
  不要在家里生搬硬套学校式英语教学 
 
  仇剑虹 唐亮(宋庆龄幼儿园双语教师) 
 
  有些年轻的父母英语发音准确,想自己在家里教孩子学英语,但是提醒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年上学老师教自己的那一套方法搬到孩子身上。正襟危坐地拿着字母表或者单词表,有板有眼地教孩子“苹果念apple,笔念pen”,用中文做中介教孩子学英语,非常不妥。这样学就会使孩子看到笔和苹果以后,大脑里先出现汉语信息,再通过汉语转换到英语。要教孩子学会用这个词,不只是背这个词,这样孩子看到一个事物才会对它有直觉反应。当然,教孩子们学的都是日常用语。 
 
  在家里,英语发音标准、语法过关的父母不妨采用幼儿园老师的方法:手上拿着一个苹果,直接教孩子发“apple”。接下来用不同的形式不断进行重复。在孩子吃水果时,要求孩子从很多种水果中挑出“apple”;外出散步,和孩子做游戏时,随机性地重复这个单词。再比如随手拿起一支笔,对着牙牙学语的小孩子:“pen”。以后就拿着这支笔,教孩子发“pen”这个音,不要任何的中文提示。 
 
  这其实是在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情境,用学习母语的方式来教孩子学英语。虽然英语与一个一个的汉语单词都有相对应的单词。但学龄前的孩子并不适用这种互相对应的记忆方法。要知道英语也是一门语言,不是课程。情境化教学会让孩子在心理上比较愿意接受,适宜3-6岁年龄段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却很容易接受环境的刺激。在反复刺激下,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学习经验。 
 
  情境是需要有心的父母设计出来的。就像幼儿园的老师,她们除了每天固定的半个小时的英语教学外,更多的是随机即兴化的教学,有些老师会随时趁着孩子们饭前准备洗手的时机,来一句英语:“The kid in blue,please go first。”老师在暗暗强调blue这个词。她们还会结合自己的特长,比如采用牛津英语教育方法,即阅读法给孩子讲故事,或者做游戏,或者制作小礼物,或者用软件等等。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从一草一木中启发孩子们回忆课上学过的东西,用自己的智慧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 
 
  不要觉得信息多的英文书就好 
 
  朱敏 
 
  我们幼儿园实行寄宿制,幼儿园老师们便代替父母同孩子一起看“Big Book”。所谓“Big Book”,即一些画幅大而画面生动、故事简单、句型简单且不断重复的图画书。经过长期探索,幼儿园的专家认为这一种是最适合早期幼儿学习英语的教材。比如一本“Big Book”《A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故事开端出场的就是一只很饿的毛毛虫,于是它开始大吃水果,“Monday”吃“Apple”,接着“Tuesday”吃“Orange”,这样一直吃到星期天,“Caterpillar”终于变成了一只“beautiful butterfly”。孩子们也兴奋地跟着“Caterpillar”吃“fruit”。结果一个星期下来,孩子们不仅会说很常用的水果单词和日期用语,还会讲一个毛毛虫变成漂亮蝴蝶的故事。 
 
  父母们为孩子选择英语教材时,总觉得那种文字多、句型复杂、信息量大的书好,图书发行商们也就多卖这种书。而我们幼儿园用的教材,绝大部分都是老师们从国外挑选来的,很多书一页就一行字,也有整本书就一种句型,只是在个别词语上有所变化。我们建议父母们给孩子挑那种画幅大、画面生动、故事简单、句型简单且不断重复的那种英文书。英语发音纯正、语法准确的父母,跟孩子在家里一起看书效果会更好。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还有助于建立亲子间的依恋关系,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不要忘了教英语也需要策略 
 
  朱敏 
 
  其实无论是想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还是想在家里自己执教,学习英语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一个好老师。 
 
  很多英语专业毕业、在英语发音和语法上非常出色的人,却做不了好老师。什么原因呢?因为教英语的方法最后都归结到教育方式上,采用正确的引导方式很重要,否则会适得其反。做幼儿园的英语老师同样也需要资格认证的。虽然在有些情况下希望孩子学到更多东西的想法很好,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这得不偿失。例如,孩子学过的单词不会发音,老师自以为惩罚分明会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小朋友说:“对不起,你今天表现不好,这个小红花不是你的!”受批评的孩子眼圈红红的,可是老师还是把这个小红花奖给发音发得好的小朋友,这样孩子自尊心很容易受到损伤。父母们最好给孩子反复积极的刺激,对孩子的鼓励多多益善。比如,“宝宝这个单词发音怎么没有发好呀,再来重新学一遍!”就会比上一种效果好。与其在批评中、在不断挫折中让孩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还不如干脆不让孩子接触英语学习。兴趣一旦失去,重找回来往往很难。 
 
  一旦孩子对学习英语有浓厚的兴趣,父母们就要注意了: 
 
  首先,持之以恒,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要在学习时没有计划,学习起来今天一个“hello”明天一个“banana”,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想起来教几句就教几句。 
 
  其次,增加学习英语的频率和强度。一个星期只集中精力学一次,往往没有什么效果。如果孩子有兴趣学,或者送双语幼儿园,或者去兴趣班,或者找一个专业老师长期进行强化教育。 
 
  父母在家里教孩子英语应避免的误区: 
 
  1)发音不准。最终需要长大后花成倍的时间去纠正。 
 
  2)词义比较偏。 
 
  3)没有掌握教学策略。没有设计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造成孩子学习事半功倍,半途而废,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厌倦学习。 
 
  不要让孩子厌倦学英语 
 
  黄葵(宋庆龄幼儿园双语教师) 
 
  朱素静(宋庆龄幼儿园副园长) 
 
  老师们曾经发现许多父母的做法有可能使孩子厌倦学习英语。下面举例三个,提醒在家里教孩子学英语的父母们注意了。 
 
  1)不停地追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 
 
  有些父母会习惯性问从幼儿园回来的孩子:“宝贝,今天在幼儿园里都学了些什么,告诉妈妈?”或者觉得孩子学了一段时间的英语,就要问:“宝宝,英语里苹果怎么说呀?”孩子却经常结结巴巴地看着爸爸妈妈无法回答。于是妈妈爸爸急了,一遍遍追问:“都学一个月了,还是什么都没有学到,你到底天天去那里干什么呀?” 
 
  不论孩子学到了不会讲,还是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真的学到很多,父母这样做对孩子没有任何益处,对接下来的学习也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孩子需要鼓励,学东西也需要一个反刍过程,不一定学了立即就会用。父母不要心急。 
 
  2)“检查功课”方法不对 
 
  不久前,一位父亲找到我,一脸怨色地说:“我问孩子英语中‘黄色’怎么讲,他像傻子似的不知道,真担心你们老师是怎么进行教学的!” 
 
  我听了以后,把孩子叫了过来,并拿来一盒蜡笔,对孩子讲:“Plese give me the yellow one。”孩子就把黄色的蜡笔拿出来了,然后我又拿出一支红色的蜡笔问孩子:“What colour is this?”孩子很熟练地告诉我:“Red。”这位父亲见状后非常开心,拍着孩子的头夸奖他,然后向我抱歉。 
 
  幼儿园老师教孩子学英语总是会创造出特定的语言情境,孩子在环境的刺激下,自然而然学习。年轻的父母们如果不太了解这种情境式教学,就会按照大人惯有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去进行教学,并对孩子进行“考试”了。如果觉得孩子学了很多,但是表现不出来,不一定是孩子资质不好或不用功,父母们也许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检查功课的方法不对。 
 
  3)不要一味看重学习结果 
 
  希望父母们对学龄前孩子的学习“少评价,多支持;轻结果,重过程”。学前教育更多的是启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保护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们喜欢学习,主动学习,而不会觉得学习是一项老师父母压下来的枯燥任务。 
 
  父母更不要把自己“望子成龙”的心愿转成压力给孩子,而是要多多地留心孩子学习的反应,分析孩子的学习困难;也不要一味指责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学英语怎么没有学好,而是要给孩子一个语言环境的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