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367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解宝宝的抗拒行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7 16:3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艺姿妈妈 于 2012-5-7 16:41 编辑

抗拒性行为是宝宝成长中的正常表现。1岁多的宝宝已有了一个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初步认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知道自己的名字,对自己的玩具和衣服也有一种独占的心理。宝宝的抗拒性行为就是这一心理发展的外在行为表现之一,此外还有宝宝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探索的热情等。
宝宝不听话时,简单粗暴的禁止不但效果不好,而且还容易挫伤了宝宝的自尊心、自信,抑制了独立自我意识的发展。较好的办法是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要想不让他玩脏东西,你就要拿一样干净的、宝宝更感兴趣的东西来替代。此外,在对待宝宝的抗拒行为上家长可做一些非原则性的让步,也就是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可不必太在意,让宝宝顺着自己的意志去,给他多一些发展的机会。但在一砦基本的行为习惯方面还是要注意对宝宝的培养,比如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卫生习惯等。总之,既给宝宝一些自由表现的机会,也不能纵容宝宝一味地抗拒。

有的家长说:孩子1岁半以前一直都很乖,逗他说话,或给他玩具,他都能作出灵活的反应,给了我们很大的快慰。不知为什么最近他却很不听话了,好像故意跟我们对着于,你让他吃饭,他偏偏不吃,却要玩小车;你让这样,他偏那样,弄得我们很生气,有时着急了,恨不得揍他一顿。

出现这种抗拒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时的宝宝已开始初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有时候甚至不接受成人的劝阻,明明知道是成人不同意的行为。这时候只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很有效,孩子要玩一个脏东西,可以给他一个新鲜的玩具取而代之,或开始一项有趣的活动,这样比简单地禁止玩脏东西的效果要好得多。

如何对待孩子的抗拒行为,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孩子任性的程度,孩子的主动表现和自我主张是培养独立性的起点。父母应该知道开放式的关怀可以长期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和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甚至是他们的健康。
这里给父母提以下几点建议:
适当地赞扬孩子的行为
如你搭的积木真大等。当然,这种赞扬应该准确、真诚,避免过分的言辞。
不要提问或发布命令
你的任务只是观察,说出你的所见,而不是去控制或指导孩子。
当孩子开始调皮时警告或提醒他们,这是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最佳办法。
用表扬或欣赏来肯定好的行为,以此塑造积极性的行为,对孩子故意吸引你注意的行为不要去理他。

理解宝宝的小脾气

宝宝1岁多时,偶尔发发脾气是正常的。因为宝宝这时已有了自我意识,也有了个性要求,他们要求大人尊重他们,当他们不顺心时,或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或身体哪儿不舒适时,都可能发发脾气,以调节内心的压抑和不满。

对宝宝的发脾气父母首先应考虑发脾气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疲倦了,则应安排他休息,如果是生病了则应安慰他给他治疗,如果是宝宝以此作为一种手段来达到不合理要求,则不要理睬他,他哭闹一阵之后就不会再吵闹。不要一见宝宝发脾气就立即迁就他,尤其是当着别人面时,有的父母可能为了安静和礼貌等,轻易满足宝宝的要求,这样,久而久之.便让他意识到只要一发脾气,什么要求都可得到满足,以后稍不顺心便大发脾气。
另外,有的家长性急,当宝宝发脾气时可能他的脾气也很大,怒言训斥,甚至出手打屁股,其实这样不仅没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即使宝宝一时被镇住,强忍住了不再哭闹,但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却是极有害的。最好的办法便是不理睬,听之任之,让他发泄发泄。

只要宝宝以适合自已的方式对周事物进行摸索,就是正常的行为,那么对这么小的还不能意识到太多的孩子进行打屁股或其他的体罚便是不正确的。家长这时最好是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或将宝宝转移到另一个环境中。有些家长应在必要时调节自己的急躁情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2-5-7 16:40:0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我的宝宝正面临这样的问题呢
3
发表于 2012-5-21 11:22:17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理解但就是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呢!
4
发表于 2012-5-21 17:55:59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宝贝马上两岁了,正是天天调皮的时候!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12:58:1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最近进入叛逆期了,我没忍住还是对她发火了。
看来得调整教育方法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