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497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偷走了中国儿童的想象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31 17:0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师和家长多一份宽容:"也许,你现在一巴掌打掉的、一把火烧掉的,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又一个爱迪生、凡尔纳、爱因斯坦……"
  专家分析指出,想象是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它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儿童时代是一个人的想象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启发幻想、想象力的课外活动,十分有利于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然而,城市儿童想象和幻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目前,较少组织和从来不组织启发幻想和想象的活动的学校占了约1/3。  
  除了学校以外,父母们也没有给孩子提供发展想象的心理空间。父母过分看重分数,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家庭气氛就比较活跃,否则,气氛也会马上紧张起来。
  谁来为社会减负   更多的专家认为,中国儿童的想象力受到压制,除了教育体制外,更多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问题。  
  一些学者特别指出:对于想象力的发展来说,"自由"是最重要的因素。这种自由包括时间上、空间上、行为上、思想上等多方面的自由。如果成人总是告诉孩子,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一定是蓝的不是红的,那么儿童就没有想象,你不告诉他,他反而有想象的空间,自由越多,想象的生存和发展越有可能。  
  在古代,中国曾出现了想象力繁荣局面。《庄子》、《西游记》、《聊斋志异》和唐诗宋词都是想象力的伟大作品。  
  其实,古代科举给考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并不比今天的高考轻,但是,那些大诗人、大词人,往往也正是因为考场官场失意,才游走江湖,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
  但是,今天的高考却不能产生这种负效应。有的考生一不如意,便去做些不该做的事情,搞得大家都很紧张。
  那么,区别在哪里呢?因为,在古代,在死板的教育体制外,还存在另一方天地。也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在古代,除了"庙堂之高",还有"江湖之远"。
  那时的山水,还没有被二氧化硫污染;那里的时间,是缓慢流淌的,马路上也不会塞车;那里,有鬼魂的世界,还有诗情和禅意;那时人也不如现在多;尤其是,那时,还没有生产出把人绑死的"贝贝佳"。
  想象力的自由空间,仍然是存在着的。一些人在科举场上失意,便有了逃避的去所。这使古代中国人更多一份自由和自信。他们常常可以在自己的天地里,玩一把狂放不羁,玩一把"天子呼来不上船"。
  而对于如今的中国儿童来说,逃避的余地是没有的。  
  在城市里,学校和家之间,就是无数的混凝土大楼,没有江河湖海,只有受污染的天空。  
  在班级里,你不管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你的名字和成绩注定了要被贴在墙上,公之于众,让你无处藏身。  
  分数是衡量你的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你必须被排名。这决定了你以后在社会上的排名。   
  虽然,好心人认为这是对学生人格的歧视,可是,这是在中国。难道我们不应该把落后就要挨打的意识从小烙入每个人的心底?难道历史不应该对应试教育负起责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12-31 17:02:43 | 只看该作者
儿童时代是一个人的想象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启发幻想、想象力的课外活动,十分有利于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3
发表于 2009-12-31 17:03:39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教育体制的改变,素质教育一直在搞,也一直放在首位来抓,成效呢?
4
发表于 2009-12-31 17:04:25 | 只看该作者
还孩子创造想象的空间!
5
发表于 2009-12-31 17:04:5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面对许多的让人痛心的问题,我常常在思索。

例如:中国的留学生,第一年成绩很高,第二年就渐渐滑下来了,第三年已被外国的同学拉的很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是应试教育,始终是再去找,去记住现成的答案。失去了创造的能力,操作的能力。

撑起祖国的明天,不是一个微小的我可以做到的,可是我们可以完全做好自己,让从我们身边走过的每一名幼儿都有一个良好的开始。试问同仁,大家做到了吗?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还我们宝宝无限的创造力,不再去强压他们“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放手,让她们去飞!
6
发表于 2009-12-31 17:05:2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孩子缺乏的就是想象力,循规蹈矩地按着成人的安排去想去做如何才能有想象力.把创造想象还给孩子们吧!
7
发表于 2009-12-31 17:05:4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是评价标准的问题,当你把人生的成功仅仅定义为学习成绩优秀的时候,那学习成绩最高就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了,他能不两眼紧盯着课本么,课本里有可以让他们获得父母亲友赞扬的成绩,脑子里的幻想,身体外的世界好像已经与他们无关了。这样的孩子,脑子原来是一个原点,可以有无数个发散的方向,现在有了大学,就只能两点一线了。

现在的教育机制,评价机制,毁了孩子的想象力。

当我们小的时候,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天上地下的,像在说胡话,父母就会斥责“别乱说”

当我们不乱说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就知道按部就班的工作了,想说“胡话”都很难。
8
发表于 2009-12-31 17:05:5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是评价标准的问题,当你把人生的成功仅仅定义为学习成绩优秀的时候,那学习成绩最高就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了,他能不两眼紧盯着课本么,课本里有可以让他们获得父母亲友赞扬的成绩,脑子里的幻想,身体外的世界好像已经与他们无关了。这样的孩子,脑子原来是一个原点,可以有无数个发散的方向,现在有了大学,就只能两点一线了。

现在的教育机制,评价机制,毁了孩子的想象力。

当我们小的时候,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天上地下的,像在说胡话,父母就会斥责“别乱说”

当我们不乱说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就知道按部就班的工作了,想说“胡话”都很难。
9
发表于 2009-12-31 17:06: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教育模式制约了孩子的想象力
10
发表于 2009-12-31 17:06:49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的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