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75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高儿童免疫力不能靠药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3 10:5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8年年底,中国换脸第一人李国兴离奇死亡,据推测,可能是因为没有按时服用免疫抑制剂,也可能是因为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所致。免疫抑制剂顿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济南市李女士的孩子经常感冒咳嗽,李女士希望中医调理能够让孩子身体强壮起来,结果到中医院看了之后,大夫开了不到十元的中草药,开了近三百元的免疫调节剂。一看免疫调节剂,李女士向记者提出质疑:“免疫抑制剂是不是免疫调节剂的一种?到底免疫调节剂孩子能不能吃?吃了就能提高免疫力吗?提高免疫力就只能靠药物吗?”
据了解,免疫调节剂是增强及调节免疫功能的非特异性生物制品。常用的免疫调节剂有免疫促进剂、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双向调节剂三大类。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套复杂的组织完善的系统。它有抵御细菌和病毒进入机体,帮助机体战胜病菌,恢复健康的作用。它与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密切相关。针对目前儿童免疫系统药物存在滥用的现状,我国著名药理学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提出,儿童免疫力不能靠药物来提高,免疫调节剂的不合理应用,大大降低了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预防和治疗效率。据了解,儿童免疫调节剂在儿童用药中比较常见,有的家长甚至为了提高孩子免疫力,长期将调节免疫系统药物作为保健品给孩子服用。与免疫调节剂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相比,这类药物的科普性宣传的发展相对滞后,该专家提醒,许多家长甚至是医生,都不能合理的使用此类药物,这种滥用程度,大大影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医学上提倡通过自身锻炼和合理饮食,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山东千佛山医院主任医师黎莉告诉记者,人们通常把人体对外来侵袭、识别和排除异物的抵抗力称为“免疫力”。人体的免疫力大多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如饮食、睡眠、运动、压力等。身体自有的“免疫系统”在为我们的健康把关,为了增强免疫力,要从最根本的生活习惯做起。为了维护自己的健康,应该尽量减少使用“文明的东西”,例如减少吃罐头食品、油炸食物,避免经常熬夜狂欢、暴饮暴食、烟酒不离等等,凡事都以“简单自然”为原则,就可以减少伤害。吃药也是一种伤害,不论是中药或是西药,常吃药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所以除非必要,能不吃药还是少吃为妙。长期、反复不按规则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和继发感染,对人的听力、肝、肾等产生危害,还会产生过敏和毒性反应。充足的睡眠最为重要,睡眠时人体内会产生一种被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可促使白细胞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或病毒消灭。因此保质保量睡好觉,可使免疫力“更上一层楼”。
多年前本报记者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教授时,吴老说:“健康要靠提高免疫力,免疫力强,百病不侵,弱了,就好生病。如何提高免疫力?说穿了还是要靠自己。”如何提高免疫力,吴老说了自己的五条体会:第一,心态平衡。这一点不容易做好,如果你能尊老爱幼、遇事不嫉不妒、不发脾气,这一条就算做到了。第二,脑子常用。脑子越用越灵,而且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第三,手脚常动。吴老虽然工作很忙,但只要有空,就随时随地活动,哪怕坐在那里,他也会把两只手交叉在一起,两只大拇指相互绕上一阵子。第四,饮食合理。更确切一点是要控制嘴巴,比如烟要少抽一点,酒要少喝一点,油炸食品要少吃一点,饮食要清淡一点,这一点一点累加起来,健康才能多一点。第五,生活规律。这是让体内的生物钟和免疫力发挥最大作用的最有力保障。由此可见,提高免疫力不能靠药物,还要靠自己,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获得好身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0:58:2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感冒了不一定需要用药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0:58:32 | 只看该作者
 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3月1日报道,英国政府下属的药物安全管理机构日前发现,有69种常用的非处方类儿童感冒药和咳嗽药不仅不管用,而且还可能带来各种副作用甚至是致命危险。该机构称,要警惕大多数感冒咳嗽药都含有的15种成分,正是这些成分带来了危险的副作用。
  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陈和斌副主任医师介绍,我国出售的治疗感冒、咳嗽类的西药里面基本上都含有上述15种成份中的某几种,部分中药成分的感冒药也含有上述成分,只是儿童感冒、咳嗽专用药的成分没有这么多。

  治感冒不一定用药

  陈和斌介绍,感冒是由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药的作用并不在于杀死了多少病毒,人的自身有一定免疫恢复能力,感冒药主要起缓解症状作用,比如孩子感冒了流鼻涕、鼻塞、头疼不舒服,吃了药能稍微缓解这些身体上的不适,却并不是治标治本,真正感冒痊愈需要身体的免疫系统和病毒做斗争。

  陈和斌说,感冒药主要的作用就是缓解感冒症状,并没有抗感冒病毒的作用。感冒本身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概一周左右会自愈。

  平时要注意喝水、休息、通风。而对于小儿感冒,如果没有出现并发症,没有发烧,缓解症状可以采取一些物理方法,比如物理降温、冲洗鼻子、注意通风等方法,也完全可以起缓解症状的作用。如果鼻塞,可以用冷热毛巾交替敷鼻翼两侧,鼻涕较多要多清理,但是如果有高烧并且超过38.5℃,或者出现并发症,应该及时就医而不是在家服药,避免拖延后病情更为严重。 

  谈药色变也不正常

  目前,常见的儿童感冒药多数是成人感冒药基础上生产的。而儿童感冒用药不同于成人,儿童因肝、肾等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对药物反应尤为敏感,成人用药的某些成分对儿童来说往往具有更大伤害,或体质上不能承受。

  陈和斌说,药物完全没有副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对感冒药,家长没有必要谈药色变,更不能因噎废食。注意相关的用药安全,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把风险降到最低,最关键的就是按时按量用药,不滥用药物。

  感冒药不要长期服用,一般在感冒初期服用2-3天即可。成人药儿童要慎用,尤其是3岁以内的孩子,用药最好是遵医嘱,不要随意用,更不能超剂量用。
4
发表于 2010-9-3 11:07:09 | 只看该作者
对孩子教育不遗余力投入,因理解错误带来偏差


  
目前,家长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以下简称早教)不能说不够重视,多数家长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投入,但是总感觉有劲使不到“点”上,而且往往因理解错误带来教育偏差,从而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发现早教方面是越小心却越觉得力不从心。

  
时下,早教方兴未艾。学前教育专家却发现,大多数人对早教缺乏科学的认识,早教陷入种种误区令人担忧。参加本报“早教考察团”的家长们也都希望可以通过此次活动,能更多了解早教误区,避免自己也陷入误区,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南宁七田教育中心从事早教工作的劳老师通过日常的教学,总结出了几点家长们容易犯的误区,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

  
误区一

  
只重结果,用可见知识量衡量早教效果

  
“家长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早教,不惜路程遥远,也不惜花时间,专程送孩子来上课。”早教中心的老师表示,家长们是热情的,但也很心急。正是由于心急,很多家长犯了“只重结果”的误区,用可见的知识量来衡量早教学习效果。

  
劳老师表示,这是家长在早教误区中最为严重的一点,家长们不知道如何判断、鉴定孩子的早教学习学到了什么。劳老师分析,这主要与家长的认识观有关。首先是长期以来教育孩子“只重视结果”的观念影响家长对早教的认识,不少家长只重视孩子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比如今天学习到了几个词语,今天背诵了几首唐诗,今天学到了几个舞蹈动作,经过补习后写作能力、算数能力是否分数提高了等。但是许多家长未能看到学的学习过程,孩子是否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技能和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

  
劳老师指出,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的大脑在6岁前,不断吸取大量的信息,包括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等技能,都是慢慢地培养和渗透的,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的大脑是一张白纸,你给他什么,他就吸收什么,所以,家长们应该看到这一点,在让孩子参加早教的过程中,要给孩子带来正确的信息,不要一味追求他在可见的“量”上的收获,更要注意他是否在学习能力、性格形成上得到了帮助。

  
相关调查表明,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九成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但是,在家长中,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却只有三成,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神童化”,将孩子是否拥有高智商与早期教育挂钩。一些教育机构打出类似“培养超常儿童”的口号,对家长们最有吸引力,但结果只能是拔苗助长。

  
同时,还有的家长误认为早教就是单纯的智力开发,因而忽略了孩子全面素质的教育。早教的含义包括感知、动作、语言、认知的训练,也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养。同时,家长们恨不得一下子将所有的知识全部教给孩子,犯了贪多求全的错误。他们将特长教育等同于早期教育,认为学得越多越好,盲目攀比跟风,让孩子处于心智发展时期,疲于奔命,这往往是事倍功半的。
5
发表于 2010-9-3 11:07:19 | 只看该作者
误区二

  
企望“神童化”,片面强调智力开发
6
发表于 2010-9-3 11:07:32 | 只看该作者
误区三

  
越早越好,恨不得在娘胎里就学习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恨不得孩子一夜之间成名、成才。于是,早教之风越刮越烈,小小年纪的孩子,整日被逼着学这学那。盲目超前往往使幼儿学得快忘得也快,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现在很多人对于早教的认识存在明显的误区,甚至片面地认为早教是让孩子早点开始学习。其实,早教不是让孩子“早学习”,而是有选择性地让孩子学习适合他的项目。家长过多地关注和强调知识性,而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健康性。

  
早教不是越早越好,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0—3岁时和3—6岁时,分别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早教学习。那么,何时给孩子进行早教合适呢?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永远不要担心开发过度,适得其反的原因是方法不对,想想即便是要求大人学不喜欢的东西,都会有抵触情绪,更何况孩子。所以要多费点脑筋,把学习变为游戏,让他开心学习。
7
发表于 2010-9-3 11:07:49 | 只看该作者
误区四

  
只重效果,家长热衷让孩子考级考证

  
当孩子到了幼儿园阶段,各种兴趣班就出现了,在这个时候,家长们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者目前在社会上比较具有竞争力的特长给孩子报班培训。并且,在报了兴趣班后,家长还会压制孩子过量练习,让他们去考各种技能的等级证书。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成才。

  
家长们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无论参加什么培训班,目的就是“拿成绩”,考级考证是有必要的。其实,教育是方法、能力、习惯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

  
劳老师指出,首先,在兴趣班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其次,选择了之后,孩子往往会在几天后出现兴趣班的厌倦期,这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可以给孩子断掉课程,认为“孩子都不愿意学了,就是没兴趣了”,这是错误的。家长不可以给孩子带来这样一个信息:这个东西可以不学了。这个中断信息发出后,后来再想让他去学习这个东西,就非常难了。
8
发表于 2010-9-3 11:07:57 | 只看该作者
误区五

  
负面引导,孩子受到不良行为习惯影响

  
劳老师表示,很多家长都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让孩子从小就受到了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给早教带来了负面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带孩子来参加早教学习时,迟到了,家长往往都不以为然,这就给孩子带来一个信息:可以迟到。以后就会养成拖拉的不良生活习惯。还有就是,在早教过程中,经常因为私人事情给孩子请假,又会给孩子带来一个错误的信息:不想去学校了,可以请假。

  
劳老师说,别以为孩子小,他就不知道大人的行为是表示什么,其实孩子对外界的一些信息,是很快吸收和模仿的,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在这方面引起重视。

  
在语言学习上,家长的语言习惯也要注意。例如,不少家长喜欢给孩子说话用叠字,如“吃饭饭”,“喝水水”,家长以为这样说话,孩子更容易理解。这也是错误的,其实世界上本没有儿童语言,是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交流时低估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反而不利于孩子语言学习。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无论是说高科技的计算机,还是说路边的一朵直观的小花,对于孩子的认知难度其实是一致的。
9
发表于 2010-9-3 11:08:11 | 只看该作者
误区六

  
教育是学校的事,一些早教事宜由老师搞定

  
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我给孩子报了最好的早教机构。其实,早教教育应该包括家长在内,不少在早教机构学习过的孩子回到家后,如果有父母的配合,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早教其实是由家长为主体,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所以在早教之中,父母的教育是关键环节,因此面对这种客观现状,几乎可以说早教对于家长的教育要大于对孩子的教育。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学校不是培养孩子的唯一场地,学校是学习书本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家庭是施行早期智能开发,培养兴趣点、引发求知欲,培养良好行为道德习惯、健康人格等的场所。学龄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劳老师说。
10
发表于 2010-9-3 11:08:20 | 只看该作者
误区六

  
教育是学校的事,一些早教事宜由老师搞定

  
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我给孩子报了最好的早教机构。其实,早教教育应该包括家长在内,不少在早教机构学习过的孩子回到家后,如果有父母的配合,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早教其实是由家长为主体,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所以在早教之中,父母的教育是关键环节,因此面对这种客观现状,几乎可以说早教对于家长的教育要大于对孩子的教育。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学校不是培养孩子的唯一场地,学校是学习书本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家庭是施行早期智能开发,培养兴趣点、引发求知欲,培养良好行为道德习惯、健康人格等的场所。学龄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劳老师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