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88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妈妈,别走——宝宝的恋母心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5 17:0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在1岁半至3岁时是敏感性和依赖性最强的时期,如果母亲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就会造成孩子的恋母心理。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曾提出男孩的“恋母情结”,即男孩对母亲的爱超过了一般的母子感情,带着某种占有欲。

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孩子,往往是由母亲的“感情私有”造成的,这些母亲希望孩子只爱她一个人,只对母亲一个人亲热,孩子愈依恋她,她愈高兴,她不愿意孩子对别人有感情,认为这样就会冲淡对她的感情。母亲的私心使她不能替孩子的将来着想。这样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人的性格大多是在一生最初几年内形成的。”而母亲的言行和感情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呱呱坠地后,母亲是他的第一任老师。婴儿时期,母亲对孩子的怀抱,女音的呼唤,缠绵的歌声,轻柔的爱抚,这种种良性的刺激对婴儿的身心发育都是极为有利的。随着孩子的长大,母亲对孩子的爱抚如果依旧如故,这样会人为造成孩子的婴儿化心理时期延长,干预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

 4岁左右的幼儿,动作和语言的发展使他们开始喜欢同小伙伴交往,也愿意同母亲以外的人接近。孩子过分地依恋母亲,整日只想围着母亲转,他的社交圈子和生活面都太窄,对他的智能、合群行为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久而久之,还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不能适应社会。

 两周岁的孩子,对母亲心情的变化已经很敏感了。独生子女的家长往往比较容易溺爱子女。当母亲听到孩子哭闹时,心中顿然不快,便会百依百顺。不少孩子就用哭闹的手段来取得母亲的重视,而母亲总会以各种抚爱的方式来安慰孩子,如此多次反复,便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孩子的“恋母”心理。

 作母亲的应该认识到孩子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他将来必须同各种人接触,必须具有社会化的感情,才能同别人协调地工作和生活。不然,母亲就等于害了孩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2-7-5 17:39:38 | 只看该作者
孩子肯定都会或多或少的依恋妈妈,我觉得这不是坏事,如果有机会,孩子断奶后可以考虑出去工作,让宝宝逐步适应和妈妈的分离,当然剩下的时间就要多陪伴宝宝,给与安抚。
我不赞成和孩子长时间的分离,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有好处的
3
发表于 2012-7-9 16:19:4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女孩都很依恋妈妈呢!
4
发表于 2012-7-11 14:34:01 | 只看该作者
每次上班都很舍不得孩子,但适当的分离对孩子独立性格的培养应该也是有好处的
5
发表于 2012-7-12 13:04:15 | 只看该作者
每天早上宝宝都说妈妈别上班了,但我真的要走了,宝宝还是很高兴地和我说再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