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7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小学生怎样解好数学应用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3 09:1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小学生怎样解好数学应用题》


  内容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运用有关
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数学中,应用题占有很重要的
位置,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使学生更好地学好应用题,掌握全方位的
解题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上必须以全新的《课程标准》为准则,面向全体学
生,全面反映社会生活,结合儿童心理特征,创设情景,以突出素质教育,
激发创新思维,增强实践应用,培养解题技能为宗旨,尽是做到让学生在兴
趣中学习,在操作中思考,在分析中感悟,在实践中增智。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指引   小学生   应用题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三维目标。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活动和实践过程中,发现、发展自己的个性,并结合情境,通过发现问题、思考尝试、交流探讨等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从单纯注重学习知识转变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应用题的重要首先表现在它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上,它是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做好应用题应具有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其次,应用题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智力开发价值。学生解题的过程,既是积极的思维运作与开发过程,也是意志与毅力的锻炼过程。下面就如何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引导学生解答好应用题进行探导和研究。
一、让小学生了解应用题的意义和分类
  应用题是根据日常生活及生产中具有一定数量关系的事实,用语言或文
字表示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学间的一定关系,而来求未知数量题目,叫
做应用题。
  应用题与式题不同。式题不但给出了已知数,而且还说明了运算方法和
运算的顺序,只要根据运算符号并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就可以直接计算出
结果。而应用题中,虽然也有已知数量和条件关系,但是用什么方法和怎样
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却没有明显地指出来,这就需要通过条件分析,找出
数量间的关系以及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解答顺序和方
法,列出算式,作出解答。因此,解答应用题要比计算式题 困难得多。
每一个应用题都必须包括三个部分:(一)、反映客观事实的已知数;(二)
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即已知数与已知数,已知数与未知数,未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关系;(三)要求的问题。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
  例如:(1)一台拖拉机上午工作4小时,上午共耕地多少公顷?(2)
一强拖拉机上午4工作小时,每小时耕地12公顷。(3)一强拖拉机上午工
作4小时,每小时耕地12公顷。上午耕地多少公顷?
上述三个例题,都是用文字叙述一强拖拉机上午工作情况,但是第一道
题因为条件不够,第二道题没有提出问题,所以这两道题都不能解答;而第三道题才是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就其内容和性质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整数、小数应用题;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3.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4.
比和比例应用题。
根据数量关系的繁简,解答步数的多少,题目结构特点及思维过程和解
答方法上的差异,上述四种应用题可分成以下三类:
  1.简单应用题;2.复合应用题(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3.思考
题。
以上三类属于用算术方法解的应用题,同时也可以应用代数的方法解其
中一部分较简单的应用题。
二、教给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
解答应用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运算定律和计算法则的正确理
解。在教学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前,可以安排许多插图和用“实物演算”的题目,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加、减、乘、除四则计算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并解答“实物演算”以及“以图代文”表格式的应用题,使学生获得有关应用题的组成和解法的大量感性材料,并把上术名词、术语逐步教给学生,为学习文字叙述应用题做好准备。同时,还要严格要求他们依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思考和解答:
1、审题。
审题就是熟悉题意,弄清题中的名词、术语,了解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例如: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教学时,首先读题目,让学生弄清题目的意思,读后让学生复述题意。然后提问: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是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将条件和问题逐一板书。
    有时题目的内容比较复杂,还可采用线段图或其它图表形式表示应用题
的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分析。
      当学生弄清题意后,就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已知数和已知数、
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相依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以及根据什么关
系依次把它求出来,最后求出应用题的答案。
  依据思考和推理的顺序不同,分析的方法一般有综合法、分析法、线段图、摘录条件和问题等方法。
①、综合法分析是从已知数与已知数间的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关系,直至最后求出未知数。如上题可设计如下方式和学生进行讨论:



以上就是用综合法分析的全过程。
②分析法分析是从问题入手,由未知数和已知数的关系,最后找出解题方法。仍如上例,可设计如下方式和学生进行讨论:



以上就是分析法的全过程。
  实际上在分析应用题的过程中,这两种方法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交替使用的。特别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有时需要交互使用几次帮能寻求出解答步骤和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审题的两种基本方法。在使用时应根据年级不同所侧重。低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宜多用综合法。在高年级应侧重于分析法和分析――综合法的交互使用。
③线段图分析。如上题:

④摘录条件和问题分析。如上例:
前5天,每天75套
        计划做660套
                 后3天,每天?套
3、拟出解题计划。
  审题结束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拟定解题的步骤,即解题计划。解题计划有两种:一是问答式;二是叙述式。如上例:
问答式:(1)已经做了多少套?
    (2)后3天还要做多少套?
    (3)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叙述式:(1)已经做了的套数。
    (2)后3天还要做的套数。
    (3)平均每天做的套数。
4、列式计算。
分两种:一种是根据解题计划逐步进行列式计算,这叫分步列式。如上例,在解题计划的后面分别列出:
   75×5=375(套);660-375=285(套);285÷3=95(套)。
   另一种是解题计划后面分别列出式子,但不计算,列下一步式子需用前一步得数时,就用前一算式代替,等最的出一具综合算式再进行计算,这叫列综合算式。如上例:
    (660-75×5)÷3
   =(660-375)÷3
   = 285÷3
   = 95(套)
  列综合算式,需要把全部计算过程综合成一个算式,因此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活动能力,并且要完全掌握四则运算顺序的括号的使用,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量的关系,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5、验算。
  验算就是将答案作为已知数,按照题目中数得数间的关系,检查各步计算是滞与原来已知条件相符合;同时还要检查答数是否合理。验算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逐步检查,是否每步计算正确;二是把题中的其中一个条件改成问题,把问题改成条件,用倒推法检查,看是否计算结果与原题的条件相符。如上例:
    75×5+95×3
   =375+285
   =660(套)
  解答应用题的五个步骤,在实际计算中并不要求学生都写出来。按此步骤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按照解题步骤一步一步地去思考,达到正确、迅速地找出解题方法,计算出结果。同时,这五个步骤也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紧密联系的,如在审题过程中渗透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渗透了解题计划,而 解题计划也列式计算又紧密相连,只是在分析应用题的过程中对某方面有所侧重。
三、注重练习的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生解答应用题尤其是解答复合应用题能力较差,还常常由于不熟练或者由于各种解答方法混淆不清的缘故。因此,在教学每一种应用题时应在讲清解答方法的前提下,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提出“中间问题”是个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就可适当安排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口答;在局面练习时侧重于基本题,以巩固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对类型、解答方法相近的应用题多做分析、对比练习,区别异同点;对同类型问题应注意有所变化,如调换已知数的位置,改变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把一种应用题改变成为各种形式相近而内容不同,并且是逐步复杂的应用题来反复加以练习,使学生对于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了解得更清楚,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对其解答方法掌握得更牢固,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综述所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具有情境开放、题型开放、思路开放的特点,力求给学生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载体,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开发智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