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19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与新生宝宝进行沟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2 11:5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不会说话的宝宝是靠什么和照顾者沟通的?当然是他们的表情、肢体动作和不同的情绪,这一切表达出的含义,有时候比话语更真实,因此,照顾者应该学着将注意力延伸到语言之外,才能更加准确地知道握宝宝想要表达的意思。  宝宝大约在出生1年后,才会开始有意义的口语沟通。在此之前,宝宝倚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与想法的。除了以哭做为直接的沟通之外,身体语言如脸部的表情、手臂与脚的摆动都是。在此期间,你越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就越能拉近你与宝宝之间的情感联结,也越能鼓励他使用非语言的方式作为有效的沟通。
  非语言沟通方式
  宝宝在15个月大之前,通常会用6种基本的非语言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绪。
    1 哭
  这是出于本能且最直接的沟通方式,以此让照顾者知道他是不快乐的。刚出生的时候,宝宝哭通常是因为他不舒服或饿了,而随着他的成长,哭表达的含义就演变成了很多种。
   2 面部表情
  脸部的表情可以表达的情绪,包括快乐、悲伤、满足、不舒服、疲倦、害怕、寻找、生气等。
   3 手掌与手臂的挥动
  几个月大的时候,宝宝会开始用手碰触他想要的东西,或者推开靠近他的人,能清楚地表达他的欲望,要了解他心里的想法,其实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4 腿与脚的摆动
  当宝宝躺在摇篮中,强而有力地踢着他的双脚时,通常表示他此刻很高兴或是很兴奋,不过,也有可能是他不高兴或痛苦,父母要配合他的脸部表情或其他肢体语言所传达出的讯息,一起解读。
   5 身体动作
  如果宝宝扭曲身体想要离开你的怀抱或他的小床,表示他是不安宁的或不稳定的,也可能表示他现在身体不舒服,或者是小宝贝不高兴了。
   6 身体的接触
  宝宝依偎在你的臂弯中,表示他很自在,而且很享受跟你在一起的时光。反之,如果他猛烈地挣扎着要离开,则表示他不喜欢和你相伴。
  你给宝宝的回应越多,表示你越了解他的肢体语言,这对宝宝以后的语言发展也有很大的益处。所以试着去了解宝宝非语言沟通的方式,你会很快发现,你能够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也就是你能够正确了解他的“语言”。举例来说,当你帮他换掉湿湿的尿布之后,他停止了哭泣,这表示你解读宝宝“语言”的能力越来越强,自然也会增加宝宝对你的信任。记住,同一个姿势有不同的意义存在,在不同的情境中,同一个动作也可能代表不同的意义。例如,将一个玩具丢在地上,表达的情绪有可能是兴奋、生气或痛苦,也有可能是厌倦、无聊。结合脸部表情、手脚的摆动、身体的移动,你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宝宝想要表达的讯息。
  PART1 宝宝非语言沟通的6种方式
  TOP TIPS
  1 注视着他
  熟悉宝宝肢体语言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仔细观察他的反应。你会慢慢了解他表达情绪的非语言方式。
  2 练习
  将你所观察到的宝宝的情绪、行为表现联系在一起,你会越来越了解宝宝,当宝宝做出某种肢体动作时,你就会明白宝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3 模仿他的行为
  如果你不是那么确定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你可以模仿他的行为,问问自己,当这些行为出现在自己身上时,可能代表什么意思。
  4 说出你对他的诠释
  跟他重复说“你是不是饿了”、“你不喜欢这样躺着,是吗”之类的话,这也有助于宝宝学习非语言的动作与口语之间的关系。
  5 与他人讨论
  与他人讨论你的宝宝的肢体语言,也有助于你进一步了解宝宝的情绪。
  PART2 父母常常扮演的角色,你有吗?
  当宝宝开始学习说话的时候,你常常跟他沟通吗?这里所说的沟通,并不是带着唠叨、提醒、批评、哄骗、威胁、训斥、质问、劝告、评论的表达方式,这些方式即使出发点是善意的,也会使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破坏亲子关系。如果你能将宝宝当作自己的朋友,以对待朋友的方式对待宝宝,那么彼此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在情感与经验的分享中而有所增进。想想看,当自己处在情绪低潮的时候,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呢?有时候你希望单独静一静,有时候你又希望有人陪着你,和你说说话,试着了解你,接纳你,宝宝其实也一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57:11 | 只看该作者
有效的倾听与沟通  基于相互的尊重,父母与子女都希望对方诚实且放松地表达他们的情绪与感受。作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需要全神贯注,包括眼神的接触,都要散发出“我正在听”的讯息姿势,有时保持沉默,有时则需要给予回应,让他们明白,我们正在认真地听他说话,并且能明白他的心情与感受。
  沟通分为封闭式反应与开放式反应。封闭式反应指倾听的人并没有真正地在“听”,或者虽然在听却并不了解说话人的意思和感受,因此很可能中断彼此的沟通。
  开放式的反应是指倾听的人听到了对方的话,而且懂得话中隐含的感受讯息,而说话者也能感受到倾听者明白他的意思。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微笑、皱眉或抚背等非口语的方式来做无声的沟通。多用开放式的反应,少用封闭式的反应,沟通才能更有效率。
  有时候,宝宝会很直接地将他们的感受表达出来,但是有时候,他们的身体语言含有更多的内在讯息,多用“眼睛”倾听宝宝的“声音”,你会发现,其实他们的世界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而且很容易找出逻辑与规则,这对你跟宝宝的互动关系,会有正面的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