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356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孩子学琴的独立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7 13:3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都想说说关于钢琴陪练的问题坦白说,我倒是宁愿家长请陪练老师的。因为陪练老师可以大大减少我的工作量,说得再直白些,陪练老师还可以帮我承担部分责任。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钢琴学习有了陪练老师这一说。在我小的时候,陪练工作通常都是由家长代劳的。认真负责的老师会在上课前备好课,以明确这节课的内容与目标。但课上时间毕竟有限,老师除了要检查学生一周练琴的情况以外,更重要的是教授新知识点。因此在布置新曲子的时候,往往只能讲重点内容,以及弹奏中要注意的地方,而练习的时间则相对有限,主要靠学生的课后练习。陪练老师的任务是陪着学生一起练习新曲子,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尽快尽可能地弹熟新曲子。陪练老师的好处正如许多家长认为的可以大大提高弹琴的进度,因为老师毕竟是老师,专业水平必定高于家长和孩子。学琴进度固然重要,但孩子在这个进度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老师却无从考证。因为孩子回课反馈出来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练习的成果,也包含了陪练老师陪练的成果。他们在练习中思考的过程,运用的方法,甚至出现过的错误,都无法完整有效地传递给老师,在一首首熟练的曲子中,他们自身的力量参与了多少,老师很难知道,孩子的学琴最后演变成为两个老师之间的对话。

由于陪练老师与授课老师很难做到步调一致,甚至在教学中出现了明显的隔阂。因此,现在有很多家长希望授课老师也参与陪练的工作,以此调和其中的矛盾。教与练糅合在一起,并由一个老师独立完成,确实比一个教一个陪前进了一步。但这样仍然是治标不治本。正如前所述,课后练习在孩子学琴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难以学会独立练习,总是依靠老师,那么他们的问题还是无从展现。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老师即便再把握陪练的尺度,还是会于无形中帮助孩子,孩子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还是会习惯性地依赖老师,总希望把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交给老师来处理。如果主要的问题都由老师来解决,那剩下的就只是做机械的练习,缺少了思考的过程,也就少了学琴的乐趣。孩子在面对新曲子的时候多会遇到问题,但如果他们不放弃,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试着去解决,即便最后的结果差强人意,那也是值得开心的,我觉得这其中获得的远远高于依赖于老师指导的效果。

老师的作用是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在我的教学中,常常会遗留一些问题,其实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也不会浪费太长时间,但是他们就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如果什么都由我来代劳,他们还学什么呢?我只会告诉他们弹奏的方法,甚至连方法都不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在练习中去发现问题,并尽自己所能解决问题,然后在下节课上提出问题,再由我来指正。很可能他们最后弹出来的是错的,我就是欢迎这种错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思考了,他们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了,那么我所纠正的问题会让他们印象深刻。如果他们弹出来是对的,那更好,那说明他们已经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了,并具备了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更加放心大胆地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有句古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老师也一样的。老师也会出错,如果学生完全听信于老师,根本无法判断老师的对于错,一旦老师出现了错误,他们是不是也会跟着错?我常会在课上故意说错一些问题,看学生是否能辨别出来,又或者在学生说出答案以后,一而再,再而三地质问。其实大多是以前学过的知识,又或者是刚刚才教授的,这样既能唤起学生对以往知识的回忆,也能看出他们是否认真在听并接受了新知识,关键是看他们是否对自己有信心,是否敢挑战老师的权威。我们这一代对老师所说的都是唯唯是诺,但我不希望我的学生也是这样,我希望他们能大胆地指出老师的错误,希望他们能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作为家长来说,若也是完全指望老师来授课或是陪练,而很少参与孩子的学琴,这也是很不利的。孩子多是希望家长能和他们一起学习,有种并肩作战的意思。更何况,老师不能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剩下的工作就要由家长来完成。有很多家长向我诉说,一开始还能跟的上孩子,渐渐地就难以胜任了。帮孩子认音,教孩子数节奏那都是初学时做的。当孩子程度深了以后,家长要做的就是在课上记录下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在孩子的练琴中提醒并督促孩子,根本无须具体参与到孩子的练习中,一来是已经力不从心,二来也不能让孩子过分依赖家长。除此之外,家长关键是要充当的疏导孩子心理的角色。孩子在弹琴中肯定会遇到问题,一时间难以解决后就会显得烦躁或者有厌学情绪。这个时候家长绝不能妥协,不能因为孩子闹情绪就让他们产生放弃解决问题,或者指望老师帮助孩子来解决,又抑或听之任之甚至最后放弃学琴。遇到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一遇到问题就退却,那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家长所能做的首先就是鼓励孩子,还有适时调节孩子的情绪,比如先让他们发泄出来,暂缓练琴,然后等他们冷静下来后再与他们分析问题。任何事情,没有谁敢保证能做得很好,但是如果在没做之前就胆怯,又或者一遇到问题就临阵退缩,这比做得失败还可悲。

我一直都认为,学琴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性格和个性。我小的时候学琴,学的主要是技术,但是无形中也养成了好习惯,比如独立思考,独自练琴的能力。我以前的老教授们,或许不会刻意地教我如何学习,但他们的严格也促成了很多好习惯的养成,虽然他们也忽略了不少问题。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弥补我以前学琴中的不足,尤其是针对现在的孩子,在教学方法上适时改进,尤其是把心理问题提上日程,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12-27 19:00:43 | 只看该作者
帖子很专业,好好研究一下
3
发表于 2010-12-27 19:13:29 | 只看该作者
练琴就该独立
4
发表于 2010-12-27 19:32:06 | 只看该作者
精华帖
5
发表于 2010-12-28 18:27: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6
发表于 2010-12-29 18:08:32 | 只看该作者
来点新鲜别的答案:
您会陪孩子上课吗?(开始陪,级别高了听不懂不陪了)课后,您会配孩子练琴吗?(开始全陪,后来不陪)
如果不是,您是让孩子自己练还是请陪练老师?(我这乐器没陪练)
孩子现在几岁?(10)从几岁开始的学琴?(5.5)一般几点练琴?练多长时间?(由平均1小时到平均30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有无变化?(越来越少)

一般情况下,孩子是主动练还是大人说?(大人说)中间休息多少次?(一次)以什么理由(喝水、上洗手间)为借口?(各种)
每次练琴的效果如何?(时好时坏)一周下来,可以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吗?(完成但不完美)

一般难弹的是什么?手指练习?曲子?(手指基本功,几个月没进步。曲子喜欢,有音乐感)
会复习老师以前留过的旧曲子吗?(没时间)

孩子能够自己安排时间吗?(一般)学校、业余学习等时间?(基本时间全满,得挤时间)
孩子看电视吗?(看)能看多长时间?(20分钟)有出去玩的时间吗?(少)这些对孩子练琴有无影响?(有)
您怎么安排孩子的时间?(学习还是第一,练琴第二)

如果您陪练,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您会弹琴吗?(不会)会别的乐器吗?(不会)认为自己懂音乐吗?(不懂)会认为自己不懂音乐不能陪孩子练琴吗?(不认为)
孩子喜欢您陪练吗?(喜欢)有您陪和没有陪有多大的差别?(大)
您用什么方法将孩子弄到琴上来?(提醒)开始练琴?
如果孩子在一个地方老是过不去,老是弹错,您会怎么办?(放下,明天再练)

孩子的作业都有什么?(各种)
手指练习、练习曲、复调、大型乐曲、中国乐曲?(基本功练习、乐曲)
它们所占用的时间各是多少?(随机,依孩子兴趣)

您和孩子面对一个新曲子是怎样的?(自己弄,我不管)
第一次练的时候会进行曲子的分析吗?(老师给分析,我不分析)全弹一遍,找到相同的重复的地方、找到难点、不会的地方做标记(以便问老师)  (自己做,我不懂)
您和孩子将新曲子划分成若干段落进行练习吗?(对。老师要求)
您和孩子分手、慢练新曲子吗?(应该如此,但有时也做不到)
是以遍数还是以练好的程度决定是否完成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以遍数。以程度估计得到半夜)

您和孩子会注意曲子的速度标记、强弱标记、踏板标记等细节的标记吗?(前期重音,后期重情)
您和孩子能分析简单的曲式(简单的说就是音乐分几段)吗?(不能)
您和孩子能分析简单的和声功能(T主、S下属、D属)吗?用和声功能解释乐句划分,音乐的强弱、收束等感觉吗?(无论什么全自己弄)
断奏和连奏您和孩子知道怎么处理吗?(我们乐器没这个,不知道)
您和孩子能够认出跳音、顿音、圆滑线、减慢、渐强、减弱、装饰音、踏板等符号及怎么处理吗?(自己弄,我不知道)

你会给孩子找正在弹的曲子的音响资料听吗?(会,随时听,无数次听)
孩子听了的反映是怎样的?对弹琴有好处吗?(非常有好处)
您获得音响资料的方式?买、下载?(买)
家里都有什么音像资料?(我们那个乐器的基本都有)
听过音乐会吗?孩子喜欢去吗?(听过,喜欢)
7
发表于 2010-12-29 18:16:09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12-29 18:17:3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