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6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儿子的钢琴之路(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4 15:0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儿子的钢琴之路(转贴)我儿子的钢琴之路

问了大家为什么让孩子学钢琴,而且不同意大家的观点,自然我有一番道理。

我的儿子从五岁开始学钢琴,原因是孩子的外婆一家几乎人人都会弹钢琴,也希望能把这个传统坚持下去。那时候孩子的外婆就和老婆说,你们该考虑孩子学琴了。

对于我来说,我不反对也不支持,不反对是因为多学知识手艺绝没错,手艺多了不压人麻。不支持是因为回想到自己六七岁开始学小提琴的痛苦经历。到现在每当我回忆我的童年,大概除了因为学琴挨打挨骂,就没有什么别的了。

后来我同意学琴是因为我感到,第一,通过学琴可以达到培养提高能力----毅力---的作用,(我曾经写过培养孩子的一个心五个力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帖子,有兴趣就去我的博克看,这里不啰嗦了),第二,虽然我们自己没有钢琴,但是,我的邻居,也是亲戚家里有,第三,因为家里人都会,不用花钱请老师。

钢琴不是一个很容易学会弹好的乐器,要每天花很多时间很多年才能学好的,我认为通过学钢琴可以达到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心,这是我让孩子学钢琴的真正原因。同时,可以喜欢音乐,锻炼手指和大脑,在将来的工作学习中有一个放松精神的方法。当然,这是副产品。我一贯做事喜欢一举两得,事半功倍。澳谈有人说我是穷爸爸,我同意,我投进一块钱进去,就不想出来少于一块钱。因为我是穷爸爸,我必须把钱花在刀刃上。

孩子开始是外婆教,人说自己没办法教自己的孩子,真是这样,那不是学习,那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那个热闹,其实,不能怪孩子,老一代根本严肃不起来,五岁的孩子就更闹了。

后来请了个老师,每星期上课,回来外婆,妈妈陪练。老师说每天要练20分钟,我觉得刚刚五岁,别练太多,练烦了练怕了,就得不偿失了,就每天练五分钟吧。天天练就行。

老婆是个对孩子很有耐心的人,不过对自己的儿子可是没有多少耐心,不是骂就是打,就是这五分钟也常常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我实在看不了,因为太刺激我的神经。我常常劝导老婆,“你就不能讲讲道理,有点耐心?”,“你儿子太笨了,没见过那么笨的”。好在儿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五分钟的打骂完了以后,泪珠还在脸上挂着,娘俩就好成一团了。咱这当爹的干吗插着一杠子多管闲事?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们练琴我走人,眼不见心不烦。

不过我后来还是介入了孩子的练琴,因为我实在受不了这种练琴方法。我问老婆你从小学钢琴也没有挨打挨骂,你也喜欢,也弹得不错,我从小挨打挨骂痛恨学琴,也没学好,你不认为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于是乎,我这个门外汉就开始给老婆示范钢琴陪练课了。
我对儿子说,你就不能好好弹别让你妈妈骂你打你?儿子说我老是忘,妈妈一叫我就紧张就害怕更弹不好。那好吧,等我发现你有问题的时候我就提醒你,我说---手,你就赶快把手弓起来,我说节奏,你就赶快改变你的节奏好吗?那天的那个五分钟,真的很快效果也很好。从那以后,孩子练琴过程变化很多,也没有那么痛苦了,虽然有时还会有挨骂的,不过是越来越少。

半年后,钢琴老师觉得弹得很不错,还以为每天一小时,而实际上,每天只有30分钟。后来增加到40分钟,大概一年后增加到60分钟。

来到澳洲,因为我们是海外自费留学生,没有奖学金,我是full time 学习,full time 打工。没有条件,大概一年后,孩子的外婆说,别耽误了孩子,能节省一点钱就买个便宜的琴先练着吧。于是乎,我预算500澳币卖琴为最高支出。我们从100澳元开始看起,我不懂好坏,只看价格,(别笑话,穷爸爸就这样)。可是老婆也懂不了多少,最后,我想一分钱一分货,谁也不是傻瓜,不同的价格必有其道理,最后,看好了一个,说好价格2000澳币。这个价格对我们来说实在太贵了,对于十几年前大多数来澳州的自费留学生,很多还是很穷的。大概想了一星期,下决心卖了。那天,全家来到琴行,一问,卖了。当时我就有点傻,好不容易斗争了一星期,想通了,琴却给卖了。

琴行老板又给推荐了一个4千多的。这两千的我都斗争了一个星期,这四千多的?不过这个琴声音的确比那个两千的好,连我都听出来了。不过这价格的差距也太大了。然后,我开始和老板谈价格,最后压倒2880澳元。我对老板说我就喜欢8,其实,就是为了降低价格,他要是给我2440 我也不害怕。最后,对琴行说,给我一小时,回来决定。那一小时里,我问儿子,你怎么想?你能不能好好弹,这个琴可是够贵的。从孩子当时的眼里我可以看出,又很想,又不敢保证。我知道孩子不可能给出一个永远的保证,因为他还只有不到七岁。

最后我们买了这个接近3000的琴,当时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贵了,老婆说我真是疯了。当然,孩子是不可能请老师了,只能自己教。自己教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标准没有进度,一切都是孩子妈凭着自己的记忆,该学什么该弹什么。四年级才考了一个四级,而且要求弹5个曲子,我们的孩子妈钢琴老师就弹了4个。考场出来,孩子说考官说应该弹五个曲子,孩子妈说,那你怎么那么笨,随便从考级谱子里抓一个不就行了?哪个曲子你不会?于是乎我们的笨儿子就的了一个C。

考完四级考试,孩子妈说学琴就是为了修养,也不是为了专业,差不多在家弹弹就行了,别考级了。从那以后,我孩子就开始了没有目标的弹琴,很多时间孩子妈忙了就说,你自己随便找个曲子弹吧。孩子就随便乱弹,也不知道曲子什么程度。很多年后,儿子有一次对我说,他当时弹了一些曲子难度很大,就是到后来都不容易弹得曲子,当时就那么稀里糊涂的弹了。当然,那时候我们家也很快乐,常常可以听到很多著名的曲子,没几天就一个新的。

多年后,孩子水平提高后说,那个时候就是乱弹,听起来很热闹,真的很影响技巧的发展。这也是后来儿子虽然学的很努力,但是进步很慢,错过了发展技巧的最好时机。

儿子进入中学后,有一天,突然提出要参加考级。老婆说同意,不过她不教也教不了。我一听坚决反对,凡是花钱的事儿,我都反对。别怪我吝啬,的确没有钱。这次可是两个人反对我,老婆还说你就知道钱!钱!!钱!!! 为了证明我不是只知道钱,我同意请老师。

第一个老师是北京人男老师,喜欢神侃,上着课就和我侃起来了,而且是天南地北的侃。教学的方法也是大大咧咧的,注重大面的思想,不注意细节。

第二个老师是上海人女老师,仔仔细细,认认真真,从来不废话。特别注意小地方。

第三个老师是澳洲人男老师,具体上课如何我就不知道了,因为孩子大了,我只是当司机,具体如何一概不管,因为这本身就是他自己要的,自己应该明白。不过听孩子讲除了技巧,更多的是曲子的思想内容和理解。

换老师的原因不是因为老师不好,而是我认为音乐艺术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老师都有一个侧重面,多跟几个老师可以学会多种不同的优势和特点。

进入中学后,孩子考级一个接一个,六级,八级,AMusA。连考大学都选了音乐和钢琴,不过最后因为不可能在班上拿到第一,才放弃大学考音乐,原因是他自己知道和第一名的那个女孩差距太大,这个成绩不可能让他在高考中得到好成绩。

中学毕业的时候孩子说,要感谢爸爸在大方向方面的指导,达到这些目标更要感谢妈妈让他学钢琴。因为钢琴,让他结交了很多朋友,虽然他钢琴弹得并不突出,虽然参加过学校的每年比赛,但几乎从来没有得过奖,因为高手如林。因为钢琴并不怎么样,他才可能转行参加表演,才可能在MUSICAL表演中受到全校的喜欢成为POPULAR的人物,才能轻松的被选为学校的PREFECT。

我常常对孩子说,你真走运,MUSICAL让他在学校一夜成名,当晚就有很多女孩子要求签名。我说儿子就你那个臭字能好意思拿出来签名?儿子也不好意思地笑笑。演出第二天,儿子就感到他一下成了明星人物,那么多同学和他打招呼,还有很多老师走过来说真没想到台上的你和你本人差别那么大。接下来,就是学校每年一度的PREFECT大选,儿子没有做一个广告,但是儿子的照片在校园里到处都是,都是别人拉他一起竞选的。当然,他也是轻松当选。

事后,儿子也很诚恳地告诉我们,他并不是那么优秀,很多同学都比他好,他只是很走运。我很高兴,对于一个只有16-17岁的孩子,在这个时候还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水平和位置,没有飘飘然,的确不容易。

写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很烦了,也可能会说这是臭显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我把学钢琴当作锻炼孩子毅力的方法和工具,同时得到了孩子喜欢音乐,(其实我们父母音乐欣赏水平也提高了很多,现在我们家每年必看孩子学校的MUSICAL),也在学校交友,社交,和其他方面得到发展,对于我们来说,钢琴弹得好坏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那本身就是个副产品。

关于很多网友说的锻炼手指大脑,修养素质等等,我都同意,但这些都是副产品。当我们得到主产品---也就是培养锻炼了孩子的毅力---以后,再多的副产品也是我们的额外收入,越多越好。

所以,各位父母们,当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毅力时,那么就不一定要学钢琴,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吧。当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的时候,就不会把一件快乐的事情变成一场灾难,就不会为了考级而考级。

儿子10年的学琴经历,我觉得我们已经培养了孩子的毅力和自信心,我们已经得到了我们的成果,至于弹琴的水平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的期望。孩子现在已经进入大学,还在继续学习钢琴。我对他说算了吧,专心你的专业吧,另外,父母提供的免费教育已经结束了,但是孩子想继续学习,能自己挣到学费,我不反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4-14 15:55:50 | 只看该作者
练琴十年收获的是孩子的毅力和自信心,这已经足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