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技巧也要学莎士比亚
格拉夫曼表示,技术绝不是最重要的:“我的学生们都有很好的弹奏技巧,这不是问题。除了这之外,从他们被录取到柯蒂斯的那一刻起,他们还要学习莎士比亚,学习许多东西,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艺术之间是相通的,比如你在弹一个19世纪末期或者是一个20世纪初期的法国作品,那么法国当时的绘画作品其实和你的音乐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柯蒂斯音乐学院的教学方法也与我们传统的教育不同,以格拉夫曼自己为例,“霍洛维茨教会我最多的,就是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你不能强迫他去接受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所以我教学生的时候,不会强制灌输他们这个应该怎么弹,那个表达的是什么情绪,这一切都由学生自己去发挥想象。我们是要培养有特点的音乐家,而不是风格统一的演奏者。”格拉夫曼还清晰地记得老师霍洛维茨教学时的情形,“当我弹给霍洛维茨的时候,他只是远远地坐在沙发上听,他并不喜欢走到 钢琴旁边去做示范,因为他并不想让学生模仿他,而是想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当时我跟霍洛维茨学琴的时候已经20多岁了, 他教给我在演奏的基础上如何呼吸,所以他是从一个歌唱家的角度教我如何像歌唱般地演奏。”
生活中除了钢琴还要有电影和社交
学习钢琴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几岁开始接触钢琴、学习钢琴最好,是不是越小越好,这些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格拉夫曼认为从小学琴是正确的,“大多数的小提琴家和钢琴家都在3岁到5岁之间开始学习,这个阶段主要是来建立孩子的肌肉对乐器的自然反应,其实这跟音乐天赋没有什么关系。有很多人在15岁以后喜欢音乐,他可能也非常有天赋,但他已经不具备肌肉和乐器之间的这种关系了”。
但是这往往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格拉夫曼就目前争议很大的“虎妈”举例,“有一个在美国的华裔年轻人,她教育她孩子学分永远都要A,什么都要做最好的,这个在美国的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积极讨论。很多家长,特别是中国的家长,让孩子每天都要弹很长时间的琴,这就等于走入一个极端。
小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要有其他的事情做,比如说要参加party,要去看电影,要去其他的社交活动,不只是练钢琴,所以中国家长在这方面做得有点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