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半解说音律 ●乐只 一、公鸡下蛋了。 话说当年,小说《围城》的作者、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闭门谢客,说“如果你们觉得鸡蛋好吃,为什么非要认识下蛋的母鸡呢?”。乐只有疾,好奇心特强,总想弄清楚音乐的本质。音律究竟是如何推演的?三分损益法、五度相生律、五声、七声、纯律、十二律、十二平均律……到底又是怎么回事?撩人心弦的音乐形象怎么跟干巴巴的数学联系在一起?为什么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理解音律更有优势?难道我这种“子曰诗云”、“之乎者也”的文傻,只能被动的唱歌弹琴? 老乐是出了名的一根筋,非见一见下蛋的母鸡不可。最近穷究音律,大有斩获,听我用最通俗的口语一一道来。首先解决一个概念“频率”,对后面的理解非常关键: 【频率】:这是物理学概念,需要初中物理学知识。(声波的)频率是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一次振动是指,从一个地方开始运动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单位是赫兹(HZ)。空气传播声音的“声波”,本来具有频率、波长、波形、振幅、声源、音色等等特性,为什么唯独把频率拿出来呢?因为声波的频率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高”,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高;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音就越高,注意,是声音越高,不是声音越响,这是不同的概念——音高的雏形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