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463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孩子的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7 10:0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艺术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要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提到“艺术”,绝对是让人忘而生畏的事物。
    再后来,无论是绘画、摄影、雕塑、音乐、舞蹈,只要是能跟“艺术”沾上点儿边儿的,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接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为了培养出一个“艺术家”,总之是不惜重金地报班儿,还一个又一个的。但是究竟是否能够适合自己的孩子、究竟是否能够坚持学习、效果有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在乓妈心中,“艺术”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有善于寻找美的意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感受美的心灵。
    看到《和孩子一起玩儿艺术》的书名和封面,就迫不及待地想拥有一本。“玩”艺术,哈哈,太奇妙了。对于孩子而言,人生最重要的就莫过于“玩儿”了。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玩,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游戏的对象,“艺术”同样可以玩儿,太同意了!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玩儿艺术呢?还是让我们来一起仔细阅读这本书。
    翻过图书的第一页,几行娟秀的字体呈现在眼前。可以用“娟秀”来形容吧,或许还有更美丽的形容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家人无尽的爱,对这个世界的爱和感恩。那字、那话语、那情感,让做妈妈的我看了,立刻感觉内心温暖了起来。


    书的自序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神仙王国的小王子无限向往人间的生活,最终得到父亲的允许在人间生活三天,父亲只要求他:好好地生活三天,并感觉到快乐。
    小王子第一天拼命地干活,得到了地球上赖以生存的货币,然而他毫无快乐而言。
    第二天,他换了技术含量稍高的工作,用相对于第一天较短的时间,赚到了更多的钱。但是他感觉到劳累和疲惫,依然没有快乐。
    第三天,他知道这是他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天,所以他只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帮一位老爷爷打理一个大花园。一天的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小王子感到了身心的快乐,并且吃到老爷爷做的甜美的梨汤和饭菜,得到老爷爷给予的极高的报酬。
    我想作者梨汤老师想用这个故事,最终告诉大家:
    “艺术,并不是正襟危坐的一节节课程。
    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眼光,一种美妙的体验。
    它存在于画画时,做饭时,穿衣时,静思时,布置居住环境时,甚至选择生活方式时......
    它存在于每个细小的生活中。”
    只要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以寻找“艺术”为名,她能“开启活力、观察力、爱心、耐心和创造力。”

    第一章,梨汤老师先给家长们上了3堂课:
    中国人真的缺乏创造力吗?
    传统教育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
    放眼未来,父母和老师快来拯救我们的下一代
    美术班害了孩子吗?
    老师的职责是引导者
    父母的职责是什么呢?
    孩子为什么爱画画?
    如何保护孩子的艺术天分?
    ......
    用这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和启发家长来如何对待“艺术”,对待将孩子引入“艺术殿堂”的问题。

    第二章,便带领大家乘坐“梨汤号”小火车展开在创意世界的旅行。
    水之城、风婆婆的家、神奇的石头村、泥巴沙子村、砂纸制造厂、线条岛、有魔力的颜色城堡、形状小城、标志王国、声音国、蔬果小镇、光影俱乐部、奇妙的手电筒......这一切的一切,您是不是感觉到非常熟悉,这些不正是我们的宝宝每天都要接触、甚至就是每天都在玩儿的东西吗?
    比如本文的第一张图片,就是妈妈接乒乓幼儿园回来在小区里玩儿。旁边大一点的小哥哥用地上落叶和树枝做的“棒棒糖”送给乓弟弟,乓同学兴奋地拿着这颗漂亮的“棒棒糖”跑过来给妈妈看。
    这恰恰接近书中关于“宝宝最喜欢的活动——风吹树叶哗啦啦,拣拣落叶来画画”。书中会告诉我们:用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当然你也可以发挥想象、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创造出他们喜爱的东东,就比如那颗“棒棒糖”。



    “形状小城”会告诉大家:
    本站我们所能收获的、可参考绘本、材料小伙伴、藏在家里的形状、TIPS、创意练习本、绘本介绍等等。
    “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年龄来确定要求,如果是很小的孩子,没必要非让他画出完美的形状。可以鼓励他用语言描述或者用相机记录下来。我们这里针对的是已经对各种形状产生好奇的宝宝,可以用这种练习提高他在生活中提炼各种形状的能力。”


    两岁半的乓同学最近很喜欢用比喻句,同时他的句子里面会出现很多形状的含义。比如:
    “妈妈看,月亮。月亮象香蕉一样。”
    “妈妈看,灯,象苹果一样。”
    “妈妈看,路,象爬爬(毛毛虫)一样。”
     ......
    自从上海回来,我们乘坐了和谐号。乓同学开始喜欢用“三角形”来做火车的车头,呵呵。

    《和孩子一起玩艺术》不是一本看过了一遍或者随手翻翻就完事儿的书。“这是一本供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一起画、一起玩的家庭艺术指导书。”而父母的职责就是“成为孩子生活中的艺术教育伙伴,与他一起探索神奇的创意世界。”
    把她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随时翻阅,随时吸收,随时应用到实际中去吧。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奇妙的小孩儿,尤其当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让你的孩子唤醒你内心的小孩儿,经常站在小孩儿的立场、角度,用小孩儿的思维去看待你周遭的事物吧。——这是养孩子的艺术,嘿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2-6-7 10:23:43 | 只看该作者
抢一个沙发坐坐
3
发表于 2012-6-8 12:33:55 | 只看该作者
养孩子的艺术,要家长动脑筋了
4
发表于 2012-6-11 11:31:07 | 只看该作者
家长养孩子不用一啊都升华到艺术的领域了
5
发表于 2012-6-12 16:23:40 | 只看该作者
养孩子是呀动脑子啊
6
发表于 2012-6-13 14:34:37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想让孩子从一张白纸变成美丽的图画,怎能不需要教育的艺术呢
7
发表于 2012-6-13 14:38:09 | 只看该作者
好的帖子,学习了!
8
发表于 2012-6-15 11:37:47 | 只看该作者
家长真的不容易啊
9
发表于 2012-6-19 16:18:08 | 只看该作者
哎。。。。家长都不容易啊,特别是现在的家长
10
发表于 2012-6-20 16:07:50 | 只看该作者
是呢,孩子会找各式各样的理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