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345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将心比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4 09:5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理心的种子虽然早在婴儿时期便萌芽,
但同理心的培养却必须依靠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潜移默化而来。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系主任金瑞芝教授指出,由于学龄前的孩子,

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能力有限,从「觉察」需求、「同理」需求、
展现同理「行动」到内化成为孩子能力的一部份,特别需要大人一步步地引导与不断地练习。

究竟怎么做,才能教养出有同理心的孩子呢?


6个鼓励同理心的教养练习题
谈到同理心的养成,金瑞芝教授特别提供爸妈,在生活中增进幼儿同理心能力的6个练习题。


1.请多和孩子讨论情绪和感觉
孩子必须先能辨识自己的情绪感受,才有可能「将心比心」,

进一步觉察、接纳和同理别人的情绪感受。而这样的能力,必须透过在生活中反覆地练习。

当孩子很开心时,你可以问问孩子:「你喜欢这样玩,所以觉得好开心!对不对?」

当孩子闹脾气时,请先同理孩子的情绪,再指出孩子不适宜和可以补偿的行为。
比如:「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可以跟妹妹说你不想跟她玩,但是不应该用力推她,
她可能觉得很痛。现在,你可以把积木借给妹妹玩,让她不要那么伤心。」
孩子将从这些生活对话中,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也能学习解决问题和体谅别人的方式。

2.即时回应,让孩子有被同理的感觉
当爸妈可以即时、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自然会感觉被重视,

也会主动地去注意别人所传递出来的「需求讯号」。

刚上完班,正在厨房里忙着料理晚餐,孩子却硬缠着你陪他玩时,与其气急败坏的打骂小孩,

建议你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很想要我陪你玩,但是妈妈现在要煮饭,请你先等一下!」
然后再给孩子一个「爱的抱抱」作安抚。通常,孩子并不是无法理解妈妈的忙碌,
只是需要多些引导。当你说出孩子的心情,他会有一种被理解的感受,也会逐渐学到如何同理他人。

3.以身作则,作孩子最佳的同理心典范
金瑞芝教授特别提醒说:「再多的口头训诫,都不及爸妈以身示范同理行为来得有效。」

不论是亲友或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生活中随处都有展现同理心的时机。
比如:当孩子跌倒时,你帮他贴上Ok绷;换你切菜受伤时,孩子也会帮你温柔地贴上Ok绷。
孩子跟在你身后,不论你让座给老人或孕妇、或是帮问路的人指点迷津,
透过你的示范和说明,孩子会观察到你的一言一行,并从中学习到同理助人的行为。

4.让孩子成为小帮手,练习同理心
当你给孩子一些任务,他会很乐意当小帮手。在帮忙的过程中,

孩子会感受到别人的需要,也会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给予最适当的协助。

比如:帮睡在沙发上的爸爸盖被子时,你可以先提醒孩子说:「你看,爸爸在沙发上睡着了。

他会着凉喔!请你拿小被子帮爸爸盖上。」从你的提醒中,孩子会了解没盖棉被的爸爸可能会太冷
,于是会更积极地以行动解决爸爸的需要。

如果家中有种花或养宠物,你可以请孩子帮快枯萎的花浇水、帮小狗换水、加饲料,

这些动作,都能让孩子从照顾小生命中学习体会别人的感受,水量该浇多少、
以及对待小狗的方式,都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

5.从扮演游戏中,学习同理不同角色
角色扮演是小小孩体验他人感受的最好方式。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医生和病人的扮演游戏,

让孩子当医生,转化自己生病不舒服的经验,在对话中,同理病人并提出提醒。
你也可以跟孩子互换角色,你当小孩,让孩子扮演爸爸或妈妈,请孩子打扫家里、
说故事给你听、或带你去公园玩。在孩子努力扮演小妈妈、小爸爸角色的同时,
会发现爸妈的忙碌。当孩子了解当大人其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后,也会试着体谅你或主动帮忙你。

6.与友伴互动,学习同理与互助
同理心的养成必须从人与人的互动开始,因此,还没上学的孩子,建议可多带他到公园玩,

进行机会教育。比如当孩子乱丢沙子时,爸妈可提醒孩子注意其他孩子的安全,
你也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公园里其他大孩子的助人行为,这些良好的人际互动,
都会经过模仿而内化在孩子的心里。

当孩子上了幼儿园,你可以和孩子聊聊谁在学校最受欢迎?为什么他会那么受欢迎?

除了帮孩子整理出值得模仿的友伴榜样,你还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里练习同理行为,
和你分享关怀与助人的满足感。

小心!别打压孩子养成同理心的机会
在生活中,除了鼓励爸妈多与孩子练习觉察和同理别人的感受,金瑞芝教授也特别提醒爸妈,

应留意自己的教养方式,不要无意间打压了孩子养成同理心的机会。

回应孩子情绪的态度,不要过与不及
能觉察对方的情绪是展现同理心的第一步。在温暖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会因为拥有满满的爱,

所以更能去同理别人也需要关怀的想法;但在独裁环境下成长的孩子,
表达感受的机会通常会被严厉地打压,比如哭泣时被爸妈斥责:「不许哭?有什么好哭的?」
金瑞芝教授指出,这样的孩子,对于自我情绪和感受的觉察力通常较低。
一旦他将爸妈对情绪表现的「价值判断」套用在别人身上,也就无法同理他人的感受。

过于严厉会造成反效果,但忽略的态度,对培养同理心也是有害的。

有些爸妈因为本身不善表达或处理情绪,所以对孩子的情绪便假装「视而不见」,
让孩子以为根本没人在乎他;有些爸妈回应孩子情绪的态度则是「忽冷忽热」,
易让孩子对自我情绪的表达产生怀疑。久而久之,孩子除了会隐藏自己的感受,
缺乏表达情感的动机与信心,也会成为一个漠视别人的感受、缺乏同理心的人。

莫以贿赂或强迫方式,让孩子表现同理行为
有些爸妈会以奖品鼓励孩子表现同理行为,但根据研究调查,一旦没有奖品,

孩子的同理行为便会消失无踪。因为真正的同理心必须来自「感同身受」,
它所激发的良善行为应是不求回报的。金瑞芝教授提醒爸妈,
最好的作法是帮孩子把同理行为细腻地说出来,比如:「你真仔细!能看见他的手受伤了,
帮他先把门打开。」再给孩子一个拥抱当作鼓励。这样一来,孩子便能从你的反应中学到,
这样的行为是好的、是被肯定的。

此外,有些爸妈因为爱面子,在不熟悉的朋友或长辈面前,会强迫孩子展现助人的行为。

若孩子并未形成同理的感觉、爸妈又未加以说明,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同理的压力;
特别是天生气质较内向害羞的孩子,面对不熟的人,他们会需要较多时间,才能顺利展现同理的行为。

能够被人理解的心情是幸福的;拥有同理能力的人则是快乐的!只要爸妈从满足孩子的需求开始,

营造爱与关怀的家庭气氛,并且在生活中随时引导孩子,他就能在被理解与接纳的同时,
获得同理的能力,也能学会用柔软的心来看待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人。
当孩子能自动自发地去关怀与帮助别人时,别忘了给他一个肯定的微笑、
一个爱的拥抱,让同理心在小小的心中,稳稳地生根、长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9-14 09:57:0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好帖子,学到了不少东西
3
发表于 2010-9-14 10:07:2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下版主
4
发表于 2010-9-16 10:20:08 | 只看该作者
只有将心比心,人与人的相处才能更和谐
5
发表于 2010-9-16 10:27:53 | 只看该作者
很感动,很有教育意义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