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常听到家长有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很活泼,也很聪明,就是脾气太倔强了,真拿他没办法。」相信为数不少的父母都有同感。其实,倔强的孩子往往有他独立的见解和个人的意志,你若是以强硬的態度去对待孩子,他就会「顶撞」你;但是,如果你任由他去,则更容易助长他的倔强。因此,教育倔强的孩子不仅要多动脑筋,还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是。 讲道理 父母立场:孩子往往只知道他「想做什么」和「不想做什么」,而无法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和「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做」的道理。因此,隨著孩子智力的发展,逐渐有了自主意识,家长应该提出正当及充分的理由告诉孩子,什么事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有了判断是非的標准,孩子便能自己处理事情。
孩子立场:很多父母往往剥夺了孩子知的权利,只会无来由地命令孩子:「我叫你这样做,你就这样做。」一味强迫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只会让孩子觉得莫名奇妙,结果反而更加固执己见。
例如,一个一岁的孩子,虽然走不稳,但是他可能推开你的手,坚持要自己走路;此时就不算是倔强,你应该支持他,即使摔倒也没关係。
態度必须明確
父母立场:想要孩子接受意见,你的態度必须要明確坚决,如此孩子就会知道,无论自己再怎么任性吵闹也不会被接受。千万不能说「求求你,听妈妈的话吧!」这类的话,这样只会突显父母的无能;若父母採取软弱的態度向子女哀求,只会让孩子更任性。
孩子立场:不过,有时候家长也应避免高姿態,把自己的意见当圣旨,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接受,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需求。有一些超出家长允许范围的事,可能只是孩子的好奇心作祟;
例如,一个两岁的孩子,看见外头下小雨了,可能会想到雨中去玩耍,然而却得不到家长的允许。其实,孩子的原始动机只是好奇而已,这时你不该硬性阻止,而应有条件地软性限制,陪孩子出去看看雨、听听雨的声音等。
订定纪律
父母立场:给孩子订立一些明確的行为准则,例如,晚上几点钟一到,必须关掉电视上床睡觉,以及不许吃零食等规定。同时,你应该让孩子明白,你对他的一些规定是出自於爱心和关心。
孩子立场:家长应该明白孩子不断地在长大及成熟,过分的教条主义,可能会限制孩子想像和发展的空间。例如,一个三岁的孩子,家长可能会硬性规定他学钢琴或小提琴,但是孩子可能偏偏喜欢画画或剑道;这时你应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而不是强求他学什么或做什么。只要你认为孩子有道理,就应该及时更改纪律。
管教要有原则
父母立场:要使教育发挥作用,就得確立一个管教的原则,而且要帮助孩子遵守。当孩子违反了规定,你不能有时责备,有时原谅,否则久了以后,规定就会变得没有意义。
孩子立场:父母经常是很隨性的,依据自己的標准来制定原则,而且说制定就制定,说执行就执行,但是对於一些规律性很差的孩子,却不容易做到。例如,一个四岁的孩子,他之前已经养成了睡前吃点心的习惯,无法马上改掉,这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有一个缓衝期,慢慢地改正习惯,因为习惯的改变不是一蹴可几的。
採取强制手段
父母立场:有时候,矫正孩子的任性行为必须要採取强制手段。有位儿童心理学家主张,纠正孩子偏食的方法是──在正餐的时间內,给孩子吃足够分量的食物,如果孩子不吃就收回,到下顿饭之前,即使孩子哭叫吵闹,也不要给他吃任何东西;如此不到三天,孩子就会接受父母所给的食物,不再偏食。类似这种情形,不迁就孩子的任性便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立场:父母有时会很难拿捏尺度,高兴时放孩子一马,不高兴了又把孩子逼得要死,这样对孩子是很不公平的。例如,一个五岁的孩子,也许他看卡通片看得正高兴,当你叫他吃晚饭时,他便听而不闻;这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坚持他立刻吃饭,而是让他在规定看电视的时间后再吃饭,这样孩子就可能接受,习惯也养成了。
给予適当惩罚
父母立场:当孩子故意捣乱而不听劝,有时也可以採取適当的处罚,但是要小心,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完全不採取惩罚,可能会助长孩子的任性,让他以为父母在鼓励他,而重复犯下同样的错误。
孩子立场:父母对於孩子的惩罚要適度,既不能伤害他们的人格,更不能损害他们的身体,以免发生意外。另外,父母也应注意以理服人,以免孩子表面接受,心里面却不服。例如,对於一个六岁的孩子,如果他不高兴而故意打翻了果汁,除了要他自己收拾残局外,你还可以取消当天他看卡通的时间,而不是对他大声斥责,借题发挥,发泄自己的不快情绪。同时必须注意,有惩罚就应该有奖励。
其实,大多数的父母还是受到传统思想影响,过分要求孩子听话顺从,认为听话的孩子就好,不听话的就是倔,就是不好。其实,父母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个性、富挑战的新人,而不是唯唯诺诺的乖宝宝,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保留孩子的个性。
此外,人际关係是互动的,教育孩子不能只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看问题,也不应完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而是要尽可能地尊重孩子,也要尽可能地对其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