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0-7-12 13:46:3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带乐乐在商场的游乐园玩。只见他扒着一个塑料玩具房的门想要进去,可是里面两个男孩不让,而他坚持要进去。忽然,里面的一个小男孩开门冲出来,一把把乐乐朝外推,还打了几下。儿子眼泪汪汪地想要哭。我当时想,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就不要管了吧。回来后我在熟悉的论坛上发了帖子询问妈妈们,该怎么办。大多数妈妈建议我让孩子打回去,打到对方小朋友下次不敢轻易动手为止。还有妈妈批评我说,连老母鸡都知道护着孩子,我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让我心中纠结得很。其实宝宝平时和小朋友玩,有时被欺负了也不知道还手,我也很担心他以后会懦弱得不像男孩子?”
专家解读:
不要剥夺孩子在“被欺负”中获得社交经验的机会。因为儿童的一切经验都是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得的。而孩子间的各种“纠纷”,是人类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然阶段。孩子在与同伴的冲突和敌意中,可以习得一些有效的交往技能。家长直接参与孩子们的纠纷,不仅小题大做,而且除了会影响成人间的关系以外,也不利于孩子自身经验的获得。久而久之,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就会变得脆弱,遇事要么一味逃避,要么反应过度。
孩子“被欺负”了,来向家长求助时,家长此时最应该做的是给予他适当的回应与安抚,比如抱抱他,拍拍他,向他传达的信息应该是“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是支持你的”,家长这样的情感支持,会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而之后家长的作用,不应该是“像母鸡挡在小鸡前面,给孩子撑腰”,甚至以指责对方孩子等方式直接干预孩子们的冲突。只要不是严重侵犯,或者不至于发生身体伤害,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家长可以先听孩子说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帮他分析原因,帮助他了解别人的出发点。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共识:幼儿极少存在品行问题,他们的“攻击”大多是无意的。他不知道怎么说,只好用肢体语言,且不懂得用适当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他的真正意图。“冲突”事件,是教会孩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用适当的方式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好机会。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三四岁左右的幼儿一般都是“自我中心主义”,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比如乐乐在一心想要进入小房子的时候,不会想到里面别的小朋友会有什么想法。孩子在与同伴的冲突和敌意中,可以克服自我中心。
在帮助孩子分析前因后果的同时,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孩子识别别人的“攻击”,让他学会分辨出真正会对他造成伤害的情形和行为,平时辅助一些故事和卡通片,教会他基本的自我保护技巧,比如及时向老师和父母反映,比如要有意识保护眼睛等重要部位。
家长教孩子回击,这实在是“下策”。因为小朋友所有的经验都是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得的,家长教他不会有什么大用处,而且会让小朋友有精神压力。家长眼中所谓的“欺负”或者“被欺负”,跟孩子的真实想法是有差异的。家长的干涉,会强调他“被欺负”的印象,让“欺负和被欺负”这种负面关系在他心目中被加强,会给孩子一种不好的暗示:他是弱者,容易让孩子感到自卑感。这样时间长了很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副作用,觉得打人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实小朋友在3岁前后开始习得社交经验,有些小朋友被打过后,可能会学会打人,还有一种就是对那些打人的小朋友避开。在幼儿园可以看到,那些不爱打人的小朋友或者不会还手的小朋友,通常不太会和喜欢打人的小朋友成为朋友。这是宝宝自己获得的经验,妈妈们根本不用担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