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4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帮助孩子培养学琴的兴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6 18:3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知不觉的,顺顺已经当了一个多月的小琴童了!从刚接触电子琴时的新鲜、兴奋到现在每晚他能自觉主动地坐在琴凳上,从刚开始的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到现在大致能保持一定时间的专注学习,我和顺爸也一直在想方设法,让他的学琴兴趣能持之以恒。为了方便今后能持续这种好的状态,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这一个多月来在陪练方面的几个心得。    一、练琴的时间一定要保证,刚开始时可以“化整为零”,以帮助孩子克服枯燥感。
    所谓时间要保证,就是说每天都要坚持。尤其是在刚接触乐器的时候,不能因为父母的原因而让孩子一开始就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今年顺妈教一年级,又做班主任,工作任务重,有时还要把一部分的工作带回家来做。而顺爸以前也没有学过琴,老师上课陪练也从没有去过,所以从第一天练琴开始,我们就约定,只要有时间,就两个人一起陪着顺练。一来,顺妈如果有事确实不能陪了,顺爸也有点基础可以陪练,另一个,让孩子看到我们的重视。
    当然,一开始只是练手型,认识五线谱,对孩子来说,确实很枯燥。要他坐上半个小时,有点痛苦。于是,我们就分成三块时间来练。每天放学一回家,先练习15分钟。吃过晚饭,再练15分钟。等到8点了,再练15分钟,然后去睡觉。这样一来,孩子练习的时间反而增加了,他还不觉得很烦。
    我还特地买了个小闹钟,每次调好时间,清脆的铃声一想起,孩子就知道,这一次的练习结束了。他也就不会时时地感到坐立不安了。
    二、练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确保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变枯燥为游戏。
    我们尝试着做了这样几个小游戏:
    1.当小老师。
    故意神秘兮兮地告诉孩子:爸爸没有学过琴,你能不能做他的小老师,把王老师教你的告诉爸爸?
    顺顺很开心的接受了这个任务。第一次当小老师,是教爸爸认识五线谱。我就先带他复习了老师上课时的一些乐理知识,还特地去买了快“得力”白板,让他在上面画一画、写一写。不知不觉的,他就把老师要求他掌握的知识给学会了。然后再去教爸爸,爸爸也学的很“卖力”。一来二去,每次在幼儿园学了之后,他都想着要教爸爸,想当小老师了。
    2.和妈妈一起合作
    顺顺弹小字一组的键盘,妈妈弹小字二组的键盘,两个人的节奏如果是一致的,那声音就会很好听,就代表着合作成功了。我们约好,如果合作成功,就要相互击掌庆祝一下。如果顺顺的手型正确,弹的比妈妈还要好,那妈妈就要在他的额头上贴上一个笑脸;反之,如果是妈妈弹的好,那笑脸就归妈妈所有了。为了要和妈妈“合作愉快”,顺顺就要弹得很认真,一点小差也不能开。
    3.飞机起飞
    飞机是顺顺的最爱。一开始他的五根手指怎么也不会分开,总是挤在3个琴键上。我们就动脑筋,告诉他,现在他的五根手指就是五架飞机,要分别落在五条跑道上(5个琴键)。要是挤在一起,飞机就要撞头了。练习手势起落的时候,就说“飞机起飞——降落——起飞——降落”,他觉得好玩极了。要是手型错了,自己马上就会说:“呀,糟糕了,我的飞机要撞头了!”为了让手指不错乱,他自己还把1指称为1号飞机,2指称为2号飞机……这样一来,指法自然也就不会错了。
     三、练习的过程要以激励为主,不要批评指责,父母和孩子都要享受音乐带给的快乐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管顺妈叫“淡定姐”,我心想,这个称号得益于我在教育顺顺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好心态吧。不管他怎么调皮捣蛋,给我惹祸添乱,除了一次让我至今后悔不迭的“鸡毛掸子”事件后,其他的事情我还真是算得上淡定极了。
    顺刚开始坐在琴凳上扭来扭去的时候,顺爸也批评过他。我觉得这只是孩子第一次接触琴的新鲜感所致。索性,我让他钻到琴下去看个究竟,他在琴凳上爬上爬下。等到他把这架琴和凳子玩了个遍之后,他向我汇报他的发现:“妈妈,我们家的琴和幼儿园的琴一模一样的。”哈,这可不是大发现吗?
    有一次,在练琴前,顺很调皮,我顺口就说了一句:“你还这么淘,一会就让你多练十分钟!”说完马上就后悔了,这不是在暗示孩子:练琴是一种惩罚的手段了吗?赶紧改过。
    顺顺现在的专注事件依然有限,每次15分钟之后都要迷糊了。好在我们的主要目的本来就是想通过学琴来训练他的注意力,所以,只要能通过有效的手段让他回到学习练习上来,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么一来,心态调整好了,也就宽容了。现在,每天的练琴事件虽然还是蛮多的(三个时段加起来,现在每天都会练上1个小时多),顺顺自己也觉得挺愉快的。一说练琴,都会欣然答应。上周二去老师地方回琴的时候,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么一来,他就更有兴趣了。那天得到老师表扬后,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怎么会这么开心呢?”结果连午睡也睡不着了,一直沉浸在“开心”中了。
    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我见过太多的琴童了。其实,孩子练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磨练家长的意志和心态。孩子,让我们一起坚持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1-10-26 18:38:14 | 只看该作者
是啊,一般来说,孩子学琴要六个月后才能说,他究竟适应了多少。任重道远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