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359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使用钢琴左踏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10 10:3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左踏板的作用 左踏板又叫“柔音踏板”,也有人称之为“弱踏板”。
踩立式钢琴的左踏板,可以使琴槌离琴弦近一些,音量减弱些。因此,在我们需要控制音量,而技巧又达不到时,可以借助弦中的两根弦,而另一根没被击中的弦由于共鸣的原因也发声,但音色会明显地变柔变暗。
另外,当把左踏板踩得浅些,而不是全部踩到底时,整个键盘和击弦机向右移位比完全踩下去时移动得要少,这时虽然琴槌不是击中该音的三根弦,但是由于是用琴槌使用得较少的部位来击弦,它要比经常使用、已经出现三条沟痕的部位松软,因而会使所奏的音变暗变柔少许,使音色发生细微的变化。左踏板的标记
左踏板的使用术语一般用“una
corda”(意为“一根弦”。当然,在现代钢琴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实际上有“两根弦”)来标记,放开时则注明“tre
corde”或“tutte le corde”(“三根弦”)。 左踏板的具体运用
使用左踏板不仅是由于想弹得轻柔,更要考虑乐曲中音色的需要,意境的需要。有时作曲家把它明确地标了出来,例如贝多芬在晚期奏鸣曲作品106、110
的第二乐章中,多次标明了左踏板。李斯特要求用左踏板的作品就更多了,如《森林的呼啸》、《梅菲斯特圆舞曲》、《匈牙利狂想曲第11
首》等等。贺绿汀在《牧童短笛》中也标出了左踏板的运用。
正如我们研究、学习右踏板时所知道的,作曲家不一定把该用踏板的地方都标出来,未标出之处该用时也要用。左踏板的运用也是如此。我们认真分析作曲家标出来的地方,可能,在那里作曲家想体现神秘的幻境、朦胧的气氛,也许要表现强弱、明暗、刚柔的对比等等......这样,我们在没有标出使用左踏板的乐曲中也可以适当运用它。例如大家熟悉的中国音协、中央音乐学院考级曲目中德彪西的《月光》、《阿拉伯风格》、陈培勋的《平湖秋月》、吴祖强、杜鸣心的《水草舞》、汪立三的《兰花花》等,不胜枚举。
和右踏板一样,左踏板不仅在“踩”的方面有学问,在“放”的时候也要讲求艺术性。任何人都不爱听过长的又闷又轻的弹奏,那样做不仅达不到改变音色的目的,还会令人感到厌倦和乏味。如果不是要和突然强烈的段落作对比,那么左脚要适时的抬起来,动作也应该慢些,以使左踏板“放”得不露痕迹。其实不少钢琴家用左踏板时,只踩一点点的时候要比全踩下去的时候多得多。著名钢琴家傅聪在演奏肖邦夜曲时,为了音乐的需要,使用了左踏板,而随着旋律的发展、力度的增强、织体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把听众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谁也没有觉察出他的左踏板是什么时候放开的,可谓精彩之至。
最后想提醒同学们,左踏板的运用是很细致的工作,初学者最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6-3-2 10:28:26 | 只看该作者
左踏板确实在孩子的学习中很少用到,应该讲一讲他的用处了
3
发表于 2016-3-2 10:29:3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之前一直不用,所以不了解
4
发表于 2016-3-21 16:30:38 | 只看该作者
初学者最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
5
发表于 2016-3-23 16:54:42 | 只看该作者
初学者最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