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标题: 小孩学国学到底好不好 [打印本页]

作者: 幡然    时间: 2011-8-22 14:08
标题: 小孩学国学到底好不好
有说国学,有说读经,基本上就是孩子学习弟子规,大学,中庸,诗经,论语之类。台湾的王财贵很是推宠。而留洋回来的小巫却把读经教育批的一无是处。他们是2个典型的代表。我自己读过一些经书,但我却不让我的孩子读。我的朋友中有痛批国学其实就是虚伪学和虚学,也有朋友把孩子送往私塾,我有朋友称学国学情商智商同时开发,有朋友反唇相饥,既然那样就不会出现孔已己。我真的不希望议论争议太大的议题,然,搞成才研究却是绕不开的话题。
作者: 幡然    时间: 2011-8-22 14:09
至于孩子学国学好不好,那需要的是数据,而不是理论。更何况:就算你学了国学,你敢保证你真的学到了国学的精粹,真的理论联系实际了?真的象钱穆那样解释“论语”了?再何况,数据有时也会说瞎话(不是谎话,是没用的话)。
作者: 幡然    时间: 2011-8-22 14:09
同意一片晴朗天的观点。如果在国内呆,你不懂中庸、你不懂“忠君”、你不懂“礼”,会比较难;如果在米国,可能更需要知道权力、责任、义务,知道法度、规矩,拥有诚信和对真理追求的精神。个人感觉儒学是经过历代统治者挑选出来为统治者服务的。少正卯的死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不断翻版上演
作者: 幡然    时间: 2011-8-22 14:09
别的不说,当宋朝的国民们吃着和剂局免费的药的时候,西方有几个人知道看病?英国的文官制度也是学习中国来的,伏尔泰也对中国文化心向往之,怎么,别人都能学到点儿东西,就你只看到什么都不成,是你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或者你是一个天才,但现在我还没看出你是天才的迹向。
  
  你知道什么是“礼”吗?你根本不懂。就象日本人其实根本没懂一样。
作者: 幡然    时间: 2011-8-22 14:09
先声明,我是在楼主“小孩学国学到底好不好”(我理解为有没有必要)的题目下谈自己的观点,我绝对不是神马天才,不但不是天才而且还有些弱智,所以楼上您金睛火眼一看就准;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礼”,但我起码知道尊重别人的观点(虽然我不一定同意)。
作者: 幡然    时间: 2011-8-22 14:09
国领先西方几千年,是在“独尊儒术”之前几千年就奠定的基础(国学以儒学为主体),为什么不能持续领先?就是儒学坏了事。美帝国几百年超过我们几千年,为何?我无知。宋朝是中国历代最好的时期,?那是因为赵匡胤是个宽厚仁慈的好君主定下了好规矩奠定了好基础(如不能“因言获罪”),带来了几百年的繁荣,几乎走进了资本主义,但还是灭亡了,?国学决定了政体的选择,政体决定了政体的寿命。其他的向楼上的您学习,万望不吝赐教。
作者: 幡然    时间: 2011-8-22 14:09
当时用手机看了这个命题,没办法回复,当时想说的是:这是个会吵翻天的命题。
  曾经为这个命题,论坛里激烈讨论过,结果是没有结果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8-22 14:10
基本不是观点的问题,而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所以基本属于不能相互理解,只能相互攻击(其实我这是客气的说)。对于习惯于全盘X化的人来说,基本上无法理解国学。有说烂的了词:批判的继承,什么叫批判的继承?不好,专制,忠君,所以不要看,这叫批判的继承?什么因为儒学,所以落后,就不要学儒学,这种逻辑,亚里士多德看了也要拜服的(这种思维方式恰恰是儒学的糟粕,恭喜你,不学就会啦)。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8-22 14:10
你看教子书的时候,是不是也说:这不适合中国国情,所以不用看?我在书评上看到有人这样说过。什么叫尊重别人的观点?你真读懂别人写的东西了吗?你真放下你心中的“是非”去思考去取舍了吗?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8-22 14:10
什么是“礼”,礼只是外在表现形式,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所以古礼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内礼的内涵:仁。
  
  什么是“好”,什么是“善“,根本不需要上帝我们也能更“善”。如何做呢?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而不是象某些人那样,地震来了自己先跑,跑完了还高呼,跑得其所矣,我没犯法,你打我啊,你骂我啊,你懂什么叫自由,我这叫自由。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8-22 14:10
为什么我说某些人根本不懂什么叫“礼”,就象日本人那样不懂,因为同样没搞明白:礼与仁的关系,不明白:礼由心生。李泽厚说中国文化是情本体,应该这样去理解“礼”。看看日本地震时日本的表现就知道了,日本人是很守“礼”,但表现的不只是节制,还有冷漠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8-22 14:13
如果一千多年前的东西,连批判都不用批判,就可以照单全收,那人类社会还叫进步了?
  
  “国学决定了政体的选择”,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下,这也是个不错的观点。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8-22 14:13
还有请真正读懂别人的意思:我什么时候说过宋代是最好的时代(我只说了中国很早就开始了政府为主导的公益事业,有免费医疗,有社会福利)?另外,实在不理解什么米帝几百年超过我们几千年,理解不了,我只知道社会发展越来越快速,睡一觉就落后不少,而不是象封建社会那样几千年都变化不大。据历史书上说,如果在产业革命中没赶上车,那补票可能就来不及了。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8-22 14:13
观点不同,可以争论,可以保留。读了本论语就有了侮辱人的资本:“你是一个天才,但现在我还没看出你是天才的迹向。”“你知道什么是“礼”吗?你根本不懂。就象日本人其实根本没懂一样”;就具有了刺透别人心思的本领:“就你只看到什么都不成”。这样的国学修养我很佩服,或已是国学大成者?
   “宋代是...”是许多史学家的观点。关于米国,我是在搞不清楼上的逻辑。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8-22 14:13
又认真体会了一下:春心捣乱对我很仁,我应该感恩戴德。
   由于儒教的与时俱进,明天全世界各教派都要消失,全人类尊信儒教。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8-22 14:14
中原文化是君子文明,缺少狼性文化,所以一直被外敌侵占。
  
  儒教强调的是内治,治理人民,所以国家命运便寄托在领导头上,一是领导的德行,二是领导的能力。德行好无能力,最后就会被干掉(历史诸多这样的皇帝,包括今天);德行不好有能力,也可以治理出一个好国家;德行好有能力,那就全国人民烧高香;德行不好又无能力,那这个国家就倒霉了。

17#回复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8-22 14:14
这里是学童版,帖子的名称是“小孩学国学到底好不好”。针对这个题目,我同意一片晴朗天的观点,虽然着眼点不一样。如果在国外,一味谦逊,一味唯导师老板是从,可能会丧失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果在国内,如果你一见老师有错立马不留情面指出,如果你不懂“开什么会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座什么位置”,如果你不知敬酒该从那里开始,那你可能会比较惨。我孩子刚上学时老揪老师的错,现在已经被我教育得即便是试卷有错他都不会说了,过去两年半每天运动内容(每天或800米,或跳绳1000,一天都不能少)表格他也会作假了。孩子进步了,我很高兴。
   在单位,那种很谦虚、“周而不比”的年轻人不管他能力如何得到的好处比那种自以为是的多得多,不论他是否学过国学,这都是国学精神的胜出。
   讨论治国,那又是另外的事了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8-22 14:14
发我一反对国学朋友的观点,原文如下:国学的问题在于要求孩子在过多的限制中生活,孩子就象生活在套子里的人,生活偶尔的变化也是从一个套子进入另一个套子。他不能生活的真实,也不能生活的自我。他必须时时对抗人的本能,本性,让自己扭曲变形。 国学不仅仅是内容的繁琐。比如现实的形式也存在问题,无论是礼还是孝道都是通过强制压迫来实现的,西方也讲究感恩和规则,却是通过自愿和平等来实现的。 就拿孝道来说,通过父母的不尊重的手段所获得的孝的过程,如同缠脚的女人缠脚的过程一样变态。孩子在失去尊重的情况下,去做什么,必然需要在不同的地方获得补偿。那就可以解释许多中国人的许多陋习,他所谓对长辈的尊重也是假尊重,谦让也是假谦让。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和生存下去而已。 多少年的儒文化,真的是把父母给惯坏了,把社会的上层人给惯坏了
作者: 自由探戈    时间: 2011-8-22 14:14
转载一篇东西,可以证明您绝对不是低智的家伙哈!王小波是公认的极富智慧的人,甚至有评论家说,他的死是由于对自己的文字在智力方面要求过高而殚精竭虑导致生命衰竭。但无论如何,Schwung支持您的想法。至于那些蝇营狗苟的人,您何必去和她们争论呢,您要知道,人类这个种群在认识外界事物的智慧方面,真的是有差别的,
  
  王小波:智慧与国学
    ……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8-22 14:14
我有位阿姨,生了个傻女儿,比我大几岁,不知从几岁开始学会了缝扣子。她大概还学过些别的,但没有学会。总而言之,这是她惟一的技能。我到她家去坐时,每隔三到五分钟,这傻丫头都要对我狂嚎一声:“我会缝扣子!”我知道她的意思:她想让我向她学缝扣子。但我就是不肯,理由有二:其一,我自己会缝扣子;其二,我怕她扎着我。她这样爱我,让人感动。但她身上的味也很难闻。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8-22 14:15
我在美国留学时,认得一位青年,叫做戴维。我看他人还不错,就给他讲解中华文化的真谛,什么忠孝、仁义之类。他听了居然不感动,还说:“我们也爱国。我们也尊敬老年人。这有什么?我们都知道!”我听了不由得动了邪火,真想扑上去咬他。之所以没有咬,是因为想起了傻大姐,自觉得该和她有点区别,所以悻悻然地走开,心里想道:妈的!你知道这些,还不是从我们这里知道的。礼义廉耻,洋人所知没有我们精深,但也没有儿奸母、子食父、满地拉屎。东方文化里所有的一切,那边都有,之所以没有投入全身心来讲究,主要是因为人家还有些别的事情。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8-22 14:15
假如我那位傻大姐学会了一点西洋学术,比方说,几何学,一定会跳起来大叫道:人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这东西就是几何学!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确没有哪种禽兽会几何学。那时她肯定要逼我跟她学几何,如果我不肯跟她学,她定要说我是禽兽之类,并且责之以大义。至于我是不是已经会了一些,她就不管了。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她能学会这东西,而是说她只要会了任何一点东西,都会当作超级智慧,相比之下那东西是什么倒无所谓。由这件事我想到超级知识的本质。这种东西罗素和苏格拉底都学不会,我学起来也难。任何知识本身,即便烦难,也可以学会。难就难在让它变成超级,从中得到大欢喜、大欢乐,无限的自满、自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那种品行。这种品行我的那位傻大姐身上最多,我身上较少。至于罗素、苏格拉底两位先生,他们身上一点都没有。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8-22 14:15
傻大姐是个知识的放大器,学点东西极苦,学成以后极乐。某些国人对待国学的态度与傻大姐相近。说实在的,他们把它放得够大了。拉封丹寓言里,有一则《大山临盆》,内容如下:大山临盆,天为之崩,地为之裂,日月星辰,为之无光。房倒屋坍,烟尘滚滚,天下生灵,死伤无数……最后生下了一只耗子。中国的人文学者弄点学问,就如大山临盆一样壮烈。当然,我说的不止现在,而且有过去,还有未来。
    ……
    顺便说一句,我那位傻大姐,现在已经五十岁了,还靠我那位不幸的阿姨养活着。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8-22 14:15
致Schwung:
   敝人确实智商偏低,这是实话,突出表现在读书:从初中读水浒开始,《走向未来丛书》、“汉译世界名著”、马恩著作等等等等,书可以说读了不少,但理解能力低下,记忆力太差,终至不得要领,越读越糊涂,后来干脆读武侠小说,而且是读评点本,这样容易理解些。不得要领也就罢了,关键影响人的思维:我以“君子”要求自己,但社会小人行径霸道,我甚至 “被人背来卖了还帮着数钱”,因此,“躲进小楼成一统”,有闲到“家有学童”逛逛,不想,在这里…唉,不说了。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8-22 14:15
还是谈谈敝人对中西思想比较的一点看法。孔子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几乎是同时代的人,苏、柏、亚是师生关系,苏氏前后有许多思想家,苏氏师生对西方文明影响最大;孔子之前几百年已形成诸子百家,但从汉“独尊儒术”开始,百家争鸣变成一家独唱,诸子百家淡出历史。由此,儒家思想统领中国两千年,皇家姓氏交接更替,不断复制但尊儒不变;苏、柏、亚等的思想经过中世纪的黑暗终于在文艺复兴复苏,启动了资本主义奔向自由、人文、民主、科学的火车头。孔说和古希腊思想有什么差别?一部论语,几乎全是“孔说”,也就是“我说,不要你说”或“你不要说”(现在不还是这样吗,全国只需一个人思想,其他人学就行了);孔杀少正卯,开了“莫须有”先河(真仁义啊!当代仍在复制)。而古希腊思想,讲辩论、讲逻辑、讲法律、讲正义、讲真理,涵盖数学、美学、文学、哲学…(辩论实际上是很好的…)。因此,一部《资本论》让资本主义洗心革面,变成资本社会主义,而我们成了社会资本主义。孔说讲“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都是要求别人讲,自己大可不讲,位低的讲,位高的不讲(看看现在仍在进行)…为什么独尊儒,最主要的是儒讲等级,讲“忠君”,何其舒服!其他家不重视,甚至不讲,如墨家讲“兼爱”,讲科学,这样一来,大家都看明白了,你还有什么神授之权!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8-22 14:15
事实上,只要你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你一定会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如无新五四,复制仍继续。
   其实那位傻大姐挺幸福的,如果可选择,我下辈子做只波斯猫。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8-22 14:15
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的几个国学朋友,他们都是严于他人,宽于自己。常常骂某某人不知礼,但自己夫妻关系,邻里关系都比较差。有个笑话这样说,一个读四书五经拜访一同样的朋友,朋友出去了,朋友的孩子在家。这位拜访者就骂孩子的爸爸不知礼。孩子也回骂,你当儿子骂父亲,难道你是知礼人吗。这位先生顿时无言。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8-22 14:15
柳老师的话也代表一种观点,我有的朋友就认为49年后中国处于过去的价值体系被破坏,新的价值体系没有建立,进入无信仰时代。
  且不论这样的大事,我等草民无奈何。 只说一我在接触许多小孩后发现的现象,有的小孩被国学所教,乖巧,赞扬甚多,然一进入小学,逻辑思维及手工操作能力极差
29#回复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8-22 14:16
我孩子小学从一年级起要读背三字经、弟子规、论语,6年上学天天如此早读。学校的这种做法得到赞赏,并在更多的学校越来越普及,个中原因不便揣摩。我认为这样也很好,一是对中华文化有所了解,学到一些知识,至少别人“子曰”你会猜到是孔说;二是如他真的有兴趣,将来也可以当缝扣子般自得自乐。但我同时给他一类书,让他知道还有另外一个文明发蒙体系,他们认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讲究思想的自由,欣赏发明创造而不是人云亦云,让他思考“数学是发明还是发现”之类的命题。所幸,孩子思辨能力及处理日常生活问题随知识的增加在成长
作者: 薄荷糖    时间: 2011-8-22 14:16
我现在高中,小学被弟子规,劝学,弟子规略懂,劝学根本不懂,小学的文言文老师讲的跟神话故事,初中中考的压力下,打的都死命背书,因为考的重点是课内。高中高考重点是个课外,但不知多少同学走歪了。温总理曾引用离骚的亦余心之所向兮,其九死犹未悔的名篇。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6
说的非常对,这样的话非常有利于话题的深入。我的看法无论是史记还是韩非子,还是墨子都属于国学。然而现在孩子学的无非都是儒家的论语,大学,中庸之类。就弟子规而言,也是在清代,由论语的一句话而阐述发挥而来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7
国学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坚决反对让孩子天天读什么弟子规啥的.
   你问数学好不好,我说好,但是如果让孩子每天背概念,题海.我是坚决反对的.
  
   国学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但不能是一个孩子生活的全部.
   我也并不认为准备出国的孩子就不该学国学.相反出国的孩子更应懂一点国学,
  本民族的文化才是一个孩子在外立足根本的底气.
   另外,我不懂为什么现在大家一谈国学,就说弟子规.
   我记得我爷爷讲过小时候开蒙的事,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 然后是千家诗什么的.根本没弟子规什么事.
   我妈也讲过我外婆没读过书,可是也会念三字经.民国各家文人讲到小时候开蒙的故事也从未有人提到过弟子规,倒是唐诗和千字文提到较多.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7
五千年的文化,国学一定有不简单之处.我的爷爷我不知道几岁开蒙,只知道10岁时被土匪绑架后一方面因害怕一方面为了付赎金倾家荡产.后来断断续续读了点书,再没上过学. 按现在算是小学未毕业的文化.但是,他写得一手好字,记得不少诗,读书看报完全没问题,写的信什么也是文理通顺,相当可读. 历史典故什么一说就明白,关心国家大事,对政策什么比我妈我爸看得还准.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文化人,其实他只是一个手艺人.
   反观我的几个舅父 伯妈解放后的小学毕业,他们自己也好,别人也好都认为是没文化的人.深一点的文章看不懂.当然平时也很少看书.对于历史典故那是很多都听不懂. 我的伯妈更是很多字居然都认不清了.
   这其中的差别我一直在想,可惜我爷爷已故去多年,很多东西没处问了.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7
国学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坚决反对让孩子天天读什么弟子规啥的.
     你问数学好不好,我说好,但是如果让孩子每天背概念,题海.我是坚决反对的.
    
     国学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但不能是一个孩子生活的全部.
     我也并不认为准备出国的孩子就不该学国学.相反出国的孩子更应懂一点国学,......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7
为什么提说弟子规,是因为许多学校在学这个东西。弟子规我是读了许多遍,不能说里面的话都是错的,许多说的非常对,比如“读书法,有三到。”“列典籍,有定处”。为什么我没有让我的孩子读呢,一个规矩太多,第2我反对里面的孝道的规定3虽然是对的,是否符合孩子年龄段所掌握的。第4有的部分正确,比如“凡是人,皆需爱” 我也不赞同小巫那样国学没看一本,只是就宣传文字而批评
  至于你爷爷和你爸爸的差异,这个形成的原因可能非常复杂,而学国学是不是其中一个原因,谁都难以确定。人的不同不仅仅遗传的原因,或者读了什么书,还与偶然的事件,时代背景,家庭关系等等几十种因素有关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7
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国学,代表作有哪些?
  -----对,这正是我困惑,现在国学热,可是究竟什么是国学.为什么专家眼里的国学和我眼中的似乎完全不是一回事.
   至于弟子规,我个人真不认为是国学, 即使只是启蒙. 弟子规给我的感觉是类似现在的校规,或员工守则什么的. 你不能说它错.可是学了对孩子的三观或是眼界或是知识方面真的有啥帮助吗?
   就按最低端的要求,做为行为规范来看,背出花来,你就真能遵守吗?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7
至于你爷爷和你爸爸的差异,这个形成的原因可能非常复杂,而学国学是不是其中一个原因,谁都难以确定。人的不同不仅仅遗传的原因,或者读了什么书,还与偶然的事件,时代背景,家庭关系等等几十种因素有关
  ----其实我更困惑的是现在都说通才是庸才,可是民国时却有很多人在各领域都是站在顶端. 如李叔同 蒋百里 傅雷 梁启超 等这些都是年纪轻轻即成名至少在两个以上领域有成就的人,略近一点如梁思成在建筑方面是宗师,文学修养方面,同年龄段时也绝不低于任何一个文科高材生吧,至少也是文理兼修.
   我小时候看很多现代作家作品,知道很多人只相当现在小学 初中文化时,真是相当惊讶不已. 如沈从文 萧红(这还是很出名的,还有好多现在不知名的作家)
   你再看看现在的同学历的人,很多人都写不出一篇文理通顺的文章.
   难道都是偶然的.
   当然这些与国学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我也不知道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7
我其实很想知道,从前的人们究竟是如何学习国学的.
   有没有懂的人,来出一份分年龄段的可以供小孩子学习的书单及方法呢?
   另外,我无比厌恶市面上很多解释的狗屁不通的所谓国学书籍.(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7
要是摆着功利心的话,学国学没什么用,而且国内的国学教育不敢恭维,说实话国外大学在国学方面的学习气氛要比国内好。要是开发智商情圣方面,看书的话就是自然科学、经济学、文学作品等方面,要是小孩子就应该注意一些基础入门的,让他多接触各个方面,并不一定要深入,还是看他自己以后的兴趣和选择了。国学注重自学,修身,体会,古人的那种强迫式的灌输教学是不行的,要是培养了个"书呆子",那就不是事与愿违了么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7
可学可不学的东西,做为家长,可以列出你们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然后会发现,国学那类的书,在后面排着——当然,统计意义上。特别人例外,有人非说孔老二对他影响多大多大,那是例外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7
都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究竟博大在哪里,精深在何处?
  抽样调查表明,北清复三所著名高校没有师生能说出个所以然。教育失败可见一斑。
  孩子每时每刻都要呼吸空气,呼吸的过程是不知不觉的。如果孩子感觉到空气的存在,那空气就有问题了。即便都是香味,也未必是好事。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8
孩子也要呼吸“智慧空气”,呼吸的过程也应该是不知不觉的。如果孩子感觉到“智慧空气”的存在,那也说明“智慧空气”有问题了。
  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智慧空气”,能够辅助人们“不生心病,不生身病”,值得让孩子自由呼吸。
  如何自由呼吸呢?
  ====================================================================
  一好催生百好,百好依赖一好。
  教孩子要用孩子之所长,避开孩子之所短,方能出奇制胜。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8
 现在渴望孩子成才的妈妈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妈妈,在孩子上了初中时,就到孩子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其实,越小越需要陪读。
  
  有个怪现象,孩子越小,妈妈们都觉得要让孩子尽早融入社会,多与其他孩子接触。
  另一个怪现象,孩子越大,妈妈们都觉得孩子要少参加社会事务,多用眼睛接触书本。
  
  每个人少年期都做过文学梦。
  流光溢彩,后来大多泥牛入海。  
作者: 叉子兵    时间: 2011-8-22 14:18
 都说要让孩子现在多玩玩,为什么不说让孩子大了也玩,甚至玩一辈子?
  创造在于“观象玩辞”,观现象、玩语言。心中有存,手口才有得玩。存得多才能玩得大。
  不少内地人听上海话,赛如听外语。内地成年人到上海,跟上海人为伍一辈子,有的也说不地道上海话。而孩子就不一样了。只要旁边有人说上海话,无需细细译解,每个孩子都能记住,都能掌握,都能运用。
  一个上海人带几个孩子说上海话,绝对不如“一对一”来得快。所以,中国传统提倡“一对一” 施教,效率倍儿高。历史上令现代人景仰的人文大家,都是这样造就的。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8-22 14:18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正是存辞的关键期,这从孩子对方言的敏感和掌握方言的高凌能力即可看出。年龄越大,此能力越差。父母在孩子12岁前采用“一对一”的“玩习”模式,亦即孩子玩孩子的,你或读或说,反复反复再反复,帮孩子存下足够多的文言美辞,每个音雄的玫瑰梦都能早早地大放异彩。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8-22 14:18
“一对一”不仅能高效完成语言文学,还适用于施教其他科目。舍得舍得,只要妈妈们愿意用嘴巴大舍,孩子12岁前所得的知识,就可达超现在大学生的1000倍。
  
  都说要让孩子适应庸俗的社会,为什么不说让庸俗的社会适应高雅的孩子?
  ——《大学》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书读到山峰般程度,庸俗的社会势将适应高雅的孩子。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8-22 14:19
所以,文首提到的两种陪读迥然不同。前者是孩子读,妈妈陪;后者是妈妈读,孩子陪。
  免费的教科成果“三大印刻+三示推动”,可以帮妈妈们弥补少年时期梦想的裂痕,更可以让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性提早真实亮丽在自己的眼前。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8-22 14:19
  国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现在的教育将儒学堂而皇之的冠名为国学本身就是很大的错误。儒学是为政者最希望他的子民学习的学科,我认为儒学真的就是一种让国民奴才化的教育。所以,伟大的陈独秀竭力提倡德先生赛先生,而反对儒学。国学,包括儒学,道学,法学,佛教,阴阳学,风水学,医学,易经,等等等等,学国学要看你学什么?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走仕途,就学儒学,仅仅个人观点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8-22 14:19
国学!必须要有选择性的学,而且要有很高明的学习方法才不会误入歧途。一个不慎,往往会陷入中国历史的逻辑中而与现代社会的逻辑产生相悖。
  别随便碰那玩意了,学不学国学,你最好先问问历史科班出身的人,别听人一言之词,要让人家告诉你为什么学,好处在哪,坏处在哪,你自己来判断。
作者: 坦克车    时间: 2011-8-22 14:19
个人建议,学国学重在学那些和现代社会的逻辑相近的部分。学术上,儒家能不学就不学(如果一定要学,就学孟子),道家更千万不能随意教(这不是普通人能随便领悟的东西,经历不足慧根一般的人容易走向虚无主义,切记),墨子、荀子可以教一部分,至于先秦其他什么名家阴阳家这方面还不如学西方的逻辑学。至于艺术方面,随你便,唐诗和宋词我推荐前者,读宋词容易矫情(婉约派毕竟占大部分),其实我更倾向多学点先秦以前的诗歌,诗经和楚辞都相当不错,没有太多后世思想的王霸思想和老气横秋。
作者: Miami    时间: 2012-4-9 13:38
适当的学习很重要,到私塾我觉得就不需要了吧,毕竟和以前的相差太大了
作者: 街头歌手    时间: 2012-7-2 13:02
为什么不好!!!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很有必要返璞归真一下。
作者: 美羊羊    时间: 2013-9-25 18:24
学国学很好啊,我就打算等宝宝大一点送她去学习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
作者: 依然    时间: 2013-9-26 15:09
个人认为很不错
作者: 家有宝妞    时间: 2014-11-21 09:29
有必要这么讨论吗?
我感觉对于国学,应该一分为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欢迎光临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http://bbs.babymozart.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