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标题: 琴系人生——大提琴家马友友 [打印本页]

作者: 鱼的眼泪    时间: 2009-2-28 21:07
标题: 琴系人生——大提琴家马友友
琴系人生——大提琴家马友友

作者: 鱼的眼泪    时间: 2009-2-28 21:08
马友友少年成名,被人称为“神童”,15岁时就进入著名的茱丽亚音乐学院学习深造,人们仿佛都可以看见几年之后,马友友光荣毕业的那一天。但是,就在茱丽亚学院的第二年,马友友突然退学,转而进入哈福大学,扎扎实实地学习了四年,最终获得人文学士学位。多年后,在谈到这次重大转变的时候,马友友说,作为器乐演奏家,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但是如果想真正理解和表现音乐,还应该掌握更多别的东西。
  近些年来,马友友在继续演奏古典作品的同时,也在大量尝试着不同的音乐类型,而这种做法或许来源于巴赫对他的启示。马友友曾说,巴赫是德国作曲家,但是他的音乐却融合了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甚至是非洲的舞曲,他的音乐是跨越国界和区域的音乐。而马友友自己也正在身体力行地做着努力,试图消除人为的强加在音乐之上的限制,为人们呈现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
  在马友友的艺术生涯中,巴赫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友友从四岁就开始练习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了,多年来,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巴赫更真实的呈现在现代的观众面前,为此他做了多方面的尝试。1993年,马友友和阿姆斯特丹巴洛克乐团合作,用“本真”乐器演奏巴赫的作品,马友友请专家改造了自己的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力图还原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以及当时西方的人文精神。
  对于巴赫作品的演绎,马友友不仅仅局限于追根溯源的回到巴洛克时期,他更看重的是巴赫作品同现代社会,以及现代艺术的联系。在上大学的时候,马友友研究发现,巴赫最初是一位画家,后来才做的音乐家,这意味着他会把完全不同的艺术情感放到他的音乐中去。而巴赫音乐的多元化,以及他给予听者丰富的联想空间都让马友友重新思考音乐到底是什么。
 《巴赫的灵感》让人们对于巴赫的音乐有了更多的认识,但是马友友对于巴赫音乐的研究和探索,已经超出了音乐自身的范畴,他想告诉人们的是,音乐本身具有丰富的可能性,它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灵感。更为重要的是音乐可以教会人们用更多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会减少,世界也会变得更加开阔。
  作为一位演奏家,马友友一直在尝试着各种类型的音乐风格,因此在继续演奏古典作品,并且经常跨界演出的同时,马友友也在大力发展大提琴新的演奏曲目。他时常演奏20世纪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大提琴曲,许多现代作曲家也为他量身定做新的作品。而在创作的过程中,马友友也在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或许是因为有着东方人的面孔,虽然马友友生于巴黎,在美国长大,但是东方的一些听众还是经常会评论说,在马友友的音乐中可以听到李白、苏东坡的味道来。一次,马友友在日本接受采访,采访者谈到马友友在演奏时的呼吸,分句都很“东方”,马友友对此却一口否定。马友友说他绝没有这种所谓的“东方”意识。虽然如此,在尝试了美国乡村民谣,阿根廷的探戈之后,马友友近些年来与中国艺术家的合作也越来越多,并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 鱼的眼泪    时间: 2009-2-28 21:09
2009年,马友友已经54岁了,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马友友以他温暖感人的大提琴,以及他同样温暖开朗的个性,深得乐迷喜爱。但同时在这一年,他也经历了所谓的中年危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产生怀疑,不知道路在何方等等。他减少了演出,花更多的时间陪妻子孩子,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最终马友友发现,他的音乐带给人们以快乐和慰藉,而自己也从中享受到了音乐的美丽,这已经足够了。




欢迎光临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http://bbs.babymozart.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