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钟》
这首乐曲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音符“G”,唱成“SOL”,用左手的第四个手指弹奏。人的十个手指中,两个第四指是最不灵活的。但在全臂断奏法中影响还不大,在《排钟》这首乐曲中出现的要用到的四指全都是全臂断奏法弹奏,所有并没有很大的难度。注意乐曲速度仍然要慢,每个音弹之前都要提早抬(拿)起来,一定要达到手型的要求。最后四个小节是左右手同时弹奏的,但并没有什么难度。
感情提示:乐曲在演奏的时候注意对音色的感觉,这首乐曲模仿的是教堂钟楼上敲打排钟的声音,所以我们要让钢琴也发出象钟声一样悠扬的音色。千万不要太用力,变成砸琴就不好听了。在弹奏的时候还要养成用耳朵细心倾听自己弹奏的音乐的习惯。
《排钟》的重点难点是左手第四指的全臂断奏法弹奏。
《滑稽面孔》
这首乐曲进一步学习左手第四指的弹奏。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第四指的抬指奏法弹奏。前面说过:人的十个手指中,两个第四指是最不灵活的。在抬指奏法的时候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第四指很难单独高高地抬起来,所以请注意:在抬指奏的时候并不是说只有接下去要弹到的手指才能抬起来,相邻的手指也是可以跟着抬起来的,只是要注意弹下去后所有的手指都必须放松了才能接着下个音的抬起动作。
第八小节的第二个音B接到第三个音G就要用到四指的抬指奏法弹奏,请在弹这个G音的时候将左手的三、四、五指都抬起来,注意只是手指抬,手腕不要动,手指抬起来要保持弧度。弹下去时注意三指和五指不能碰响音,只是四指弹响G音,弹后手指立刻放松,然后再抬起一指接下去弹奏……全曲只有这个地方用到了四指的抬指奏法弹奏,请单独地进行练习。
感情提示:这首乐曲就好像是两个喜剧演员在台上做着令人捧腹大笑的哑剧,夸张、变形的动作非常有趣,要弹出滑稽的、有趣的情绪。
《滑稽面孔》的重点难点是左手第四指的初步抬指奏法弹奏。
《老麦克唐纳》
第一小节的第四个音就是从一指接到四指的抬指奏法弹奏,弹的时候二、三、四、五指都可以一起抬起来,接着会弹到A音,这时第四指按着,把二、三两个手指抬起就可以了,单独抬三指会很困难。
第九到第十二小节出现了左手有两个音符串在一起的情况,意思就是要同时弹奏,用左手第三、四指和右手一指同时地弹奏三个音,这也没什么很大的难度,单独练习几遍就可以掌握。
感情提示:农场里的一群可爱的鸭子,迈着笨重的步子边走边嘎嘎叫。每一个音符就象是鸭子的一声叫声,三个音同时弹奏就好像是鸭子们同时叫了起来,真是热闹。乐曲要弹出有趣欢快的情绪。 《老麦克唐纳》的重点难点是左手第四指的进一步的抬指奏法弹奏。
《拔河游戏》
我们又可以巩固休止符的知识了,这里出现的都是三四拍子的全休止符。首先思考几个问题:“这个休止符的位置在哪里啊?”;“它叫什么名字啊?”;“它要休止多少拍啊?”。以前我们谈过的那些曲子它省略了休止符,从这节课开始就不省略了。在下行谱的就表示左手要休止,在上行谱的就表示右手要休止。
这首乐曲没有新的音符,只是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和巩固。
感情提示:就象是两队人在进行拔河游戏,两队旗鼓相当,场面紧张而有趣。
《教堂管风琴》
这首乐曲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音符“F”,唱成“FA”,用右手的第四个手指弹奏。我们已经学了左手第四指的弹奏要求了,所以右手的第四指学起来就容易了很多。看看前面的要求,每一行的第一个“F”用全臂断奏、第二个“F”用抬指奏。
感情提示:注意这首乐曲虽然简单,但也要慢慢地弹奏,弹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四四拍子的全休止符,又可以巩固休止符的知识啦。还有别忘了做下面的作业哦。
《扬基歌》
这又是一首巩固知识的乐曲。速度上可以稍为快一些,但必须要有时间去做好全臂断奏与抬指奏的手型。
感情提示:这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流行的一首民间歌曲,有着自信欢快的情绪,也有着进行曲般的坚定有力,可以按照《侏儒进行曲》的游戏形式让孩子进行游戏,以掌握乐曲的情绪与节奏。
《弗吉尼,我的故乡》
又是一首巩固知识的乐曲。但这首乐曲的节奏比较复杂,拍子千万要数好;左右手的交替比较频繁,所以速度也不能快,注意全臂断奏和抬指奏的运用。
感情提示:这首乐曲表现的是思乡的感情,有一点淡淡的忧伤,所以触键要轻、速度要慢才能表现出来。
《摘棉花的老人》
这首乐曲出现了同音连线,看看课本上说的“当相同的两个音用连线连接起来时,第二个音不必再击键,但要保持它的时值”。也就是在乐曲的第七、八小节的两个“E”用连线连了起来,那么第二个E就不用弹了,但是手指要按着,要数够“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感情提示:一个老人在摘棉花,因为上了年纪的原因,老人的动作很慢(速度要慢),有点迟钝,但他仍然有条不紊(节奏要稳)地劳动着。
《“自新大陆”交响曲》
这首乐曲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音符G,唱成“SOL”,用右手的第五个手指弹奏。在第四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G”,虽然名字相同,但它们并不在同一个琴键上。
这首乐曲的难点在用右手的五指弹奏,人的手小指是最短小、最无力的、也是最容易有问题的,而小指同时又是担负着很重要的弹奏任务,所以更要把小指练好。有的学生弹的时候是整个小指“躺”在琴键上的,有的学生会用手腕来帮助出力,这些都是错误的。所以请注意,小指在弹奏时一定要做到:高高抬起来、用指尖的肉垫触键,弹下后要站好,手腕不能有辅助动作。
感情提示:这是一首表达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旋律婉转动听,要帮助孩子理解这种感情,在弹奏中发挥出来。
《军号响》
是巩固右手五指弹奏的乐曲。注意上面所说的要求,进行巩固练习。
感情提示:军营中,吹号兵吹起了嘹亮高亢、节奏坚定的军号。这也是一首进行曲风格乐曲。让孩子弹奏出坚定、嘹亮。
《划小船》
同样是巩固右手五指弹奏的乐曲。比较难的是在乐曲的第九小节的三个四分音符的G,第一个用连奏,第二、三用断奏,要弹出均匀的节奏和音量,对手指的弹奏要求更高。
感情提示:假日里,家长带着小朋友到公园里玩耍,在公园的湖里,大家边划着小船前进边欣赏着公园的美景,享受着美妙的好时光。弹奏的情绪应该是快乐、悠闲的。每小节就是船桨划了一划。速度中等,太快的话就变成在赛龙舟了哦。
《我的忧愁谁知道》
节奏比较复杂,要注意数好拍子。第七小节的第二个音G和第八小节左手的G用练习连了起来,只弹一个音,但要数出“三、四、一、二、三、四”,而第八小节的右手出现了两个同时弹奏的音F和G,要在左手的G数到一的时候同时弹下,这时注意左手的G要按着,不能起来。
感情提示:一个贫穷的黑人,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饿着肚子,身上薄薄的衣服不足以抵抗这萧瑟的寒风,只有卷缩在教堂里,无可奈何地唱起忧伤无助的歌曲。用生动的故事让孩子理解这样的感情,弹出忧伤的情绪,速度要慢。
《乘黄包车》
这首乐曲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音符F,唱成“fa”,用左手的第五个手指弹奏。在第六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右手第五指的运用,如果学得好的话,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左手第五指的难度就不大了,但是在第六课中我们也说过第五指是最容易出问题的,许多学生在第六课上课的时候已经正确地掌握了第五指的运用了,可是到了第七课回课的时候,问题又出现了。因为在练习中,他们总是觉得小指无力,所以会潜意识的去动用手腕的力量帮助弹奏,这是错误的。所以应该小心、仔细地观察自己是否做到了:小指在弹奏时一定要做到:高高抬起来、用指尖的肉垫触键,弹下后要站好,手腕不能有辅助动作。
这首乐曲要注意的就是运用好手指、做好手型。其它的没什么难度。很多学生弹到后面的这些乐曲时总是不能采用慢速练习,所以我还要罗嗦一下,一定要慢速地练,要按照示范乐曲的速度练习!
感情提示:这首乐曲中可以分成两个乐句,除了每乐句的最后音是两拍,其它的音都是一拍。这就象是在表现拉黄包车的人在均匀地拉车行走,想想他这时的心情是如何的?对了,有生意当然高兴啦。所以在稳定的节奏中要弹出欢乐的情绪。
《班卓琴手》
是巩固练习的乐曲。注意上面所说的要求,进行巩固练习。
感情提示:姑娘跳着愉快的舞蹈,小伙子拿着班卓琴弹着欢乐的舞曲。场面愉快。
《公主圆舞曲》
同样是巩固弹奏的乐曲。比较难的是左右手交替频繁,各小节的音变化较大,要注意看好音符,别弹错音了。
感情提示:人们在为可爱的小公主举行生日舞会,场面辉煌而热闹,开心极了的小公主跳起了欢快的圆舞曲,圆舞曲(Waltz)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圆舞曲分快、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速度渐快,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会。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第一拍重音较突出,著名的圆舞曲有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韦伯的《邀舞》等。
弹奏时要注意圆舞曲的特点,第一拍要弹重一点,突出一点。圆舞曲的节奏是比较快的,但因为现在初学弹快手型容易紧张,所以练习的时候请慢一些,先按照示范曲的速度弹奏,练习到熟悉了可以试一试快些弹奏,但千万要注意手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