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曲家奥利维埃·梅西安(OlivierMessiaen)1940年所作的《时间终结四重奏》(Quartetfor the End of Time)堪称音乐史上意义最为深远的作品之一。法国加入反纳粹战争那年,梅西安31岁。1940年6月,他不幸被德军俘虏,关押在战俘集中营里。幸运的是,在那儿他不仅遇到一位富有同情心的看守,得到了纸和创作的处所,并结识了几位音乐同行,其中包括一位大提琴手、一位小提琴手和一位单簧管演奏者。梅西安在脑海里将他们组成了一个乐队,并为这个“乐队”创作了一首四重奏。1941年1月,这首曲子首次公演,而第一批观众就是集中营的战俘和看守。如今,这首极负盛名的乐曲已经成为很多艺术团体的保留曲目。
接下来,我和所有纽约人一样,度过了无比漫长的一周。那天我没有弹奏钢琴,甚至怀疑过自己会不会再也不想弹了。于是,我开始关注大家是怎样捱过那段日子的。我发现,至少在我们这个街区,没有人打篮球、玩填字游戏,或者靠打牌来消磨时光。我们不看电视,不购物,更不会去逛商场。在纽约,我所看到的第一项有组织的活动是人们的歌唱。9月11日晚上,市民们在各消防站周围高歌《我们一定会胜利》(We Shall Overcome),很多人还唱起了《美丽的亚美利加》(America the Beautiful)。也就在那个星期,纽约爱乐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在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演奏了勃拉姆斯(Brahms)的《安魂曲》(Requiem),在我的记忆中,这是当时举办的首次公众性的悼念活动。人们通过音乐会的方式,率先对那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共同的回应,有组织地表达了他们的哀思。也正是从那一刻起,人们意识到生活仍将继续——美国军队保护着我们的领空,而心灵的痊愈却是要由艺术来引导——而在那天晚上,则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