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36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荐读-----德之上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8 13:2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淡风轻 于 2009-5-18 13:23 编辑

老子《道德经》下篇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真是说得太好了!老子认为,“德”是对于“道”有所“得”,即得道为德。道是自然而然,并非有意而为的。所以真正的德——《道德经》书中称为“上德”、“玄德”,也是自然而然,非有意而为的。至于我们世间那种有意而为的“德”,不过是下德。
        我们今天去帮助一个人或做一件善事,如果是发自内心、真诚的不求回报、没有目的去做,那就是“上德”,反之,即“下德”。历史上有名的“漂母之恩”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中记载: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汉朝开国大将韩信年轻的时候,很贫穷没饭吃,又没有事做,经常在家乡淮阴城墙边钓鱼。有一群妇女在河边洗棉絮。其中有一位老妇女见韩信没饭吃,便请韩信一起吃饭,请了几十天。韩信大喜,对老妇女说:“我将来一定重重报答您!”老妇女大怒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看你象个公子才可怜你,给你饭吃,难道我是贪图你的回报吗?”当然,后来,韩信功成名就,封了淮阴侯,特意找到老妇女,赐给她千两黄金。这个故事以“德”而言,老妇女无意为德,所以是“上德”;韩信赐金是有意为德,以证明自己不忘恩负义,却是“下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一句深刻的话,因为这种施德的行为,其实是有目的的,包含了利己动机,为了提升自己形象或获得荣誉称号等等,名为施德,实为“市德”。有一些领导干部,给老百姓做了一点好事,就有媒体报道,大肆宣传,更有一帮帮闲文人,恨不得为领导编出种种无聊的文章、歌曲来,吹捧得统治者如普照万物的太阳,泽被大地的雨露。目的不过要老百姓感恩图报,为他们卖命。稍有不同意见,便诧异,我已如此施恩,你竟敢忘恩负义!“下德”嘴脸由此可见!
        说到底,老子的“上德”与“下德”之说,实际是内在自发之德与外在强求之德的区别,这在伦理学上,是极重要的分判。就整个社会而言,后一种德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也是必要的。但只有前一种德,才是崇高的修养,真实的美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5-18 15:33:04 | 只看该作者
德是一个人立身之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