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3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斯特 浮士德交響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9-11-11 11:1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匈牙利人,身兼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他創造了「交響詩」(Symphonic poem)的樂曲形式,這是一種標題音樂,只有一個樂章,創作動機可能來自外在的啟發,也許是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齣戲劇。 李斯特為了尋找新的創作空間,模糊了「交響詩」和「交響曲」的界線;他將歌德的「浮士德」(Faust)寫成交響曲, 1857年9月5日在德國威瑪(Weimar)首演。李斯特用交響曲的型式來表達特定的內容,其實這已離開了交響曲原有的風貌。這是一部以合唱結束的交響曲。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Faust」,奏鳴曲式,透過五個主題將浮士德複雜、矛盾的性格充分表現出來。第一樂章的導奏,演奏了2次,其音程很特別,接近於新音樂。第一個主題的前8小節,節拍怎麼算都不對,其實是1、2小節4拍,3、4小節3拍,5到8小節2拍,李斯特用這種方式,造就了一個不太馴服的主題,同時也塑造出了浮士德桀驁不馴的個性。在第2、第3個主題中,他也同樣利用節拍的變化來製造他所需要的情境。李斯特的語言和風格是不同於以往的作曲家的。 第二部分是「Gretchen」,表現的是瑪格利特的純真可愛以及浮士德對年輕少女的愛慕;樂隊的編制縮到很小,導奏的部分只有2支長笛、2支豎笛。李斯特在這裏也沒有設計太多的主題,他用三部曲式構築了這個樂章,第一次的主題由雙簧管吹奏,中提琴伴奏;第三次則由弦樂來演奏。 第三部分是「Mephistopheles」,這裏的音樂比較特別。以步步高漲的樂曲描繪魔鬼想要以青春、愛情、權力...來收買浮士德的靈魂,但是最終歸於失敗,音樂也在這裡強而有力的結束。在這一段中李斯特沒有使用新的主題,而是將第一部分中的一些主題做了不規則的改變;也就是說把第一部份的主題拆解變形到這裏來,或許李斯特根本就認為魔鬼與浮士德是一體的兩面。 音樂接近尾聲時,引進了人聲,以男高音和男聲合唱的聖詠唱著:「所有的無常,只是個比喻;不可得到的,在這裏如願以償;難以明言的,在這裏成為事實。永恆的女性,引領著我們來到這裡。」來表達浮士德得到了救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馬勒(Mahler)的第八號交響曲(1910年9月12日在慕尼黑首演,參加演出的人數高達1029人,所以也號稱「千人交響曲」),同樣使用了浮士德這一幕的歌詞,合唱者有858人,沒有獨唱,但會有一個突出的聲部。馬勒對「女性救贖」做了另一種的表達。 附註:歌德於1774年開始構思「浮士德」,1790年完成第一部,第二部在1831年完成並出版;從1774年到1831年,歷時將近60年。
UID14849 积分1920 威望1775  金钱1854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421 小时 查看详细资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