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625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中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4 10:43: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小女孩收到了奇妙的礼物,是一本书。书中无限重复的画面,激起了小女孩的好奇心,于是,她试着用浴室镜、放大镜和3D立体眼镜,找出答案……。故事情节诙谐有趣,引导小朋友探索事实与真相,能够满足小朋友内心对富有神秘感的图画的兴趣及偏好。“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约克米•勒引导读者展开想象力,玩一种令人神迷的游戏。书中流露出的机智、幽默和一种特别的魅力,给人温暖的感受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专家推荐:

书中之“猫
◎ 朱自强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约克•米勒的《书中书》既是挑战图画书作者的想象力和创意之极限的书,也是挑战读者的阅读阐释力的书。
  在世界图画书大师的作品中,我认为,《书中书》是最令读者思考,甚至费解的作品之一。对我而言,最初阅读《书中书》,仿佛走进迷宫一样,以后的阅读努力就是想走出这个迷宫。
  我在这个迷宫里走走停停,寻找着走出迷宫的出口,当我的眼睛停留在卡尔维诺的那本蓝色封面的小说上时,我想,循此线索,会不会找到走出迷宫的路径呢?
  这是小孩儿走进书中后的一个场景,作画的画家身边放画笔和颜料的架子上,摆着这部小说《如果冬夜,一个旅人》。《书中书》的写法与这部小说有许多联系和相似。卡尔维诺不仅用这本小说探索小说写作的可能性,而且直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小说创作观。米勒的《书中书》似乎也是如此。台湾的图画书研究专家宋珮认为,米勒确实借着小孩儿和作者相遇的过程,巧妙表达出图画书作者的处境,并且表明了自己对图画书的看法。我十分赞同她的阐释。留给我的问题是,米勒要表达的对图画书创作的看法,是只局限在小孩儿与作者相遇的这一段情节里,还是贯串了整本书的创作,成为《书中书》的支撑呢?
  因为思考这一问题,我才把目光投注到小孩儿和画家讲到的猫的身上。小孩儿说:“可是,这只兔子要做什么?我觉得猫咪可爱多了。”画家回答:“你知道吗?所有真正的绘本画家现在都忙着画兔子书呢。”小孩儿说:“兔子兔子,看都看腻了——你帮我画一本猫咪书,我就带你离开这里。”画家说:“只要我能够停下来,不必重复画着一本又一本一模一样的书,我就答应你。”于是,小孩写下“结束!后面什么都没有了!”画家因此而得救。其实,画家得救的原因是他答应了为小孩儿画“猫咪书”。画与不画猫咪是多么的重要啊。对小孩儿来说,不是画猫咪的书就不是自己喜欢的书;对画家来说,不答应画猫咪就永远走不出创作的困境甚至是绝境。
  所以,我就问自己:猫是什么?对小孩儿这么重要的猫,对画家即《书中书》的作者而言,猫在他的这本书中也是这么重要吗?这样思考着反复读这本书,我发现了很多有意味的细节,感到猫这一存在,对于这本书果然不同寻常。
  在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猫都是最重要的角色。第一页,视角是猫的视角;第二页,猫起身朝看书的小孩儿走来;第三页,它好奇地绕到小孩儿身后,想看这本书画了什么;第四页,它尾随小孩儿走向浴室;第五页,就在小孩儿举起书去照镜子时,猫却溜出了浴室(大有深意)!第六页、第七页、第八页,猫极其好奇地关心着能够从放大镜和妙妙眼镜中看到什么。当小孩儿走进书中时,猫的表情惊奇而若有所思。小孩儿走进书中以后,猫一直守候在书旁,等待着结果。那好,结果来了。在结尾处,小孩儿抱着猫走进了浴室,这一次,猫非但没有溜掉(回避),反而站到了小孩儿的肩上,而这时,它再一次成了新书中比小孩儿更为重要的角色,因为是它使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经过这样的对文本的仔细观察,我发现,猫是一个颇有主体意识的存在。当最初书与猫没有关系时,它回避开了,而当小孩儿带着画家的许诺从书中回来,猫主动地站在了小孩儿的肩上,能动地使书中的描写成为真正的现实的反映。
  如果《书中书》包含着隐喻,那么猫就是最重要的隐喻性符号。理解作品意涵的关键(也是走出作品迷宫的路径)在于对猫这一存在的阐释。我认为,猫是儿童的真实生活或者愿望的象征。没有“猫”,图画书(也是儿童文学)的创作就不能成立。当所谓“真正的绘本画家”随波逐流,去描孩子漠不关心的事物——“兔子”时,书是死的,而当书中的画家描写儿童的真实生活或者愿望——“猫”时,书才活了起来。作为最关键、有力的证据,我们可以比较被一些评论者重视并感到迷惑的镜中之书。小孩儿第一次拿着书照镜子时,因为描绘的是兔子,镜中书是死的,它并没有反映出小孩儿身后的浴室,小孩儿身后的背景依然是房间;可是,小孩儿第二次拿着书照镜子时,因为描绘的是猫,镜中书神奇地活了,小孩儿身后的背景已经从进浴室前的房间,变成了身处其境时的浴室,也就是说,镜中书变成了对小孩儿身边现实的全息式的真实反映。因此,小孩儿也由第一次的因为身后没有兔子而生出的诧异表情,变成了满意的笑容。
  猫与兔子是对比性的存在,画猫和画兔子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图画书创作立场和方法。画家约克•米勒是重视这两个符号的。他将封面设计成包装纸,无疑是想表明,图画书是给孩子们的礼物。而在这一礼物的包装纸上,约克•米勒设计的是猫和兔子的图案。但是,上面的猫和兔子可谓一真一幻。猫为实体,兔子只是个影子(虚幻),米勒想以此表达什么呢?事实上,我们从故事中看到的是,猫是有主体性的,而兔子是没有主体性的,始终在跟随、听从(“只有绘本里的兔子,才会这么乖。”)。
  《书中书》是一本既有想象力,又有理念的书。它那现实与幻想几乎没有边界的故事是超验的,但是,这个超验的想象故事却十分贴切地蕴含、表现着一个现实理念,这正是《书中书》的神奇之处。这个现实理念就是成人作家(画家)与儿童读者的关系。书中的画家,是通过被教训、被启悟,才意识到“猫”的重要性、决定性的,而书外的画家米勒本人却从一开始就赋予“猫”以主体性,进行着图画书的创作。
  故事的结尾,书中画家“我答应的事就一定做到”这句话,也正是约克•米勒本人对孩子们的承诺:给你们的书中一定会有“猫”。
你看,这只“猫”不仅帮助书中的画家走出了创作上的绝境,是不是也帮我走出了《书中书》设下的迷宫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1-5-24 11:29:3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支持了
3
发表于 2011-5-25 11:00:2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支持了
4
发表于 2011-5-25 11:03:53 | 只看该作者
名字很有意思
5
发表于 2011-5-25 11:09:19 | 只看该作者
版主辛苦了
6
发表于 2011-5-30 15:44:46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5-31 10:32:1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顶了
8
发表于 2011-6-2 12:07:32 | 只看该作者
版主辛苦了
9
发表于 2011-6-15 10:31:12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6-16 15:57:2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版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