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40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何小汤拜厄等传统教材不能轻易取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8 12:5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文转载自《音乐周报》


时常看到一些关于钢琴启蒙教材现状的文章,敏感地触碰了“汤普森,拜厄,车尔尼”在中国钢琴教育中的地位,并列举出它们用于教学的不利因素,强调了教学需要“革新”来丰富。首先必须承认,敢于挑战在中国存在超越60余年的“汤拜车”体系,是需要足够勇气的。因为,它们依然是当今最权威的教材,哪一位钢琴老师敢轻易脱离?这早已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了。所以,在发出这一份挑战的同时,是否可以思考另一个问题——“汤拜车”为何存在了那么久,且不见衰落?


想当年,来自美国的“汤普森”闯入中国后,仿佛是在拜厄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增添了几番童趣的色彩。这套后来被尊称为大汤、小汤的教材风靡中国,成为了钢琴入门的“试金石”。虽然目前也有如快乐钢琴、巴斯蒂安、《孩子们的拜厄》等新理念教材进入市场,但使用者依然比重不高。小汤的成功,其实正是它先入为主所取得的优势,这是很难再被颠覆的。


而拜厄,成功扮演了汤普森与车尔尼的“左右手”,这套1850年问世的教材,流传至今已160余年,时间证明了一切。拜厄也成为“汤拜车”中重要的一环,是从启蒙到掌握初级钢琴演奏的桥梁。许多钢琴老师倾向于用拜厄作为幼儿施教的主轴,正是因为它有中庸之道的一面。选择拜厄,不容易让初学者走弯路,较为稳妥。老师再结合小汤童趣的一面去使用,孩子也容易接受,何乐而不为呢?根据学琴进度的不同,拜厄可直接过渡到车尔尼,也可两者共用,继续学琴的历程。


很显然,“汤拜车”的序列组合仿佛就是“无缝连接”。其根本,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更关键在于它很实用。所以,“汤拜车”存在那么久必然是多重因素所造成的,想去彻底颠覆恐怕是吃力不讨好。


然而,如今的孩子学琴又与以往大为不同,他们学业繁重常是多线作战。由于时间短缺,必须用效率更高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不与钢琴产生距离。这并不是使用多“伟大”的教材即可解决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哪本教程是真正合理、又完美无缺的。当下最重要之事,是如何合理分配运用教材。


就拿车尔尼为例,无论是599,还是299练习曲,首先要明确它们就是为练习钢琴技巧而服务的。通过这些练习曲,可以熟练掌握跑动、琶音、大跳、八度等演奏技巧。在实际演奏中,车尔尼所排列的音符顺序更适合手指机能的训练。虽然机械,却货真价实,它们本身就是为能演奏更多古典作品而准备的。不少老师抱怨其乏味、无趣,旋律感差。但请千万记住“抱怨”不等于要去“否认”,任何人都无权去质疑车尔尼的伟大!没有他,哪来李斯特与莱谢蒂茨基?


更何况,车尔尼也未必不会写旋律,要知道他写了八百多部钢琴作品,包括变奏曲、奏鸣曲、幻想曲等。如深入他的作品,可以发现另一套几乎很少被征用的《沙龙练习曲》,编号756。其中的慢速作品,旋律出奇的美妙。但是,市面上未见出售。不过,车尔尼的弟子斯蒂芬·海勒谱写了诸多旋律优美的练习曲,如著名的《25首旋律化钢琴练习曲》,非常适合与车尔尼搭配使用。通过车尔尼来练习手指机能,通过海勒可以丰富旋律,这样又再一次巩固了演奏技巧。尤其是琴童,更加倾向去接受具象、生动的音乐题材。这两位音乐家本身就是师徒关系,融合在一起会更适用于教学。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出现一本“车海”混编的优秀教材。


类似这样的搭配组合,其实还有许多。如果老师的资质够硬,就能通过推敲为钢琴教学做“配菜”,让学生得到均衡的营养。然而,“汤拜车”依然会延续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组合,也一直被人所接受。一种风潮的形成,终究是市场所决定的。不过在“汤拜车”的基础上,如加以改善,融入更多如海勒这样优秀的教材,会事半功倍。只要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就会被传播开来,成为新的排序。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永远是硬道理,我们为钢琴教学做出的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容不得轻易去颠覆所有。所以,请尊重传统,再谈革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5-5-18 13:09:0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帖子 学习
3
发表于 2015-5-18 13:15:56 | 只看该作者
一步一个脚印 一定要慢慢来 每一步都要走踏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