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有些家长羡慕国外的教育方式,喜欢多采用鼓励,朝着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但是,兴趣也许是最好的老师,是孜孜不倦学习的动力,但这只是学习的启始动力,许多孩子对很多方面都有兴趣,但是并没有成为他们以后的成功能力,原因很简单,他们并没有为这个兴趣而努力。
比方说乔布斯,有人认为他的成功是因为有着非凡的天赋,但是这种天赋也是要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痛苦,不断尝试失败或积累下来。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优秀的人也是要通过不断努力,辛劳地付出才能成功。郎朗从小喜欢钢琴,但是没有如今举世皆知的艰苦卓绝的付出,他不可能成为今天的郎朗。
所以,孩子因为有兴趣,所以对某件事更加努力学习,更加有目标去学习,甚至为此做出很多牺牲,这才是他以后成功的原因。所以不要以为孩子有兴趣就会喜欢学习,这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假象。
学钢琴这块,兴趣与努力的关系尤其微妙。一方面,钢琴几乎被默认为了兴趣学习,是学校里“正经功课”之外的学习,有时间学最好,一旦课业吃紧,进入小学五六年级,还有几个孩子在坚持学琴?另一方面,虽然大家都知道学钢琴要付出努力,却在社会上流行快乐教育,尤其是打着西方国家先进“快乐”教育旗号的潮流里,很多人在寻求妥协,包括老师们。各种速成,各种通俗——我们不是说速成和通俗不好,我们是说,速成和通俗之外,学钢琴的孩子至少要会识谱懂乐理吧?简单也可以。至少弹琴的基本原理,都要学会。
所以大钢琴家刘诗昆说过,学钢琴,兴趣和天资都不重要。他指出:学琴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坚持学下去的,学了一段不愿学是正常的。但是他坚定认为:学琴从来都不是娱乐、消遣或游戏。我要对学琴孩子的家长说:学琴是学业,就像孩子去上学、去完成作业一样。
他指出:学琴的关键不在兴趣,没兴趣的孩子不比有兴趣的孩子学得差,有兴趣的孩子也不比没兴趣的孩子学得好,关键是用在学琴上的时间。或者干脆这样说,哭着练和笑着练,练出的效果没多大分别。
他还说:“没兴趣学不好”是针对成年人而言的,成年人成就一项学业,没兴趣就不可能学好,但孩子可不是,不能拿成人的思路套孩子。
对于孩子,家长和老师共同要做的,是让孩子知道,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要让孩子在努力学习的情况下,通过辛劳付出,培养出他们的向上、拼搏的精神和责任感。孩子在上学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努力学习就是他们的责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小时候不努力学习,没有目标,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乐,长大后在工作过程中会变得肯付出、肯努力、肯拼搏。所以与其说在孩子教育中培养孩子能够自主学习,具备勤奋拼搏的精神,不如说是在培养他们自小树立起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优秀品质,让他们长大后踏入社会后具备积极向上,努力付出的责任感,这才让孩子在努力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最重要目标。
说句真心话,钢琴实在是非常合适的一个渠道,还能让孩子们终生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