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85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钢琴诗人肖邦,流淌在生命中的爱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5 13:0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钢琴诗人肖邦,流淌在生命中的爱河
我五岁学习钢琴,至今已经二十余年,在耳熟能详的西方古典音乐家中,相信很多朋友都对肖邦情有独钟。肖邦是即巴洛克时代巴赫、亨德尔,古典乐派莫扎特、贝多芬之后,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音乐大师。虽然只活了39岁,但他那传奇的一生以及留给后人的绝世乐章,却一直感动着每一位热爱音乐的朋友。

如果说,巴赫的音乐是理性的,讲究音律。莫扎特的音乐是灵巧的,讲究节奏。贝多芬的音乐是激情的,讲究技法。那么肖邦的音乐无疑是浪漫的,讲究感情。当我们在静谧的夜晚,聆听肖邦,总能感到那潺潺的温暖。

很多人不明白,音乐家朗朗为什么最钟爱演奏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周杰伦也发表专辑《十一月的肖邦》向自己心中的钢琴诗人致敬。而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鲁宾斯坦曾经说:“肖邦的音乐能够打动所有人的心。”其实这便是肖邦的最大魅力,他的音乐蕴含着深沉的大爱,穿越世俗,穿越浮华,印刻在每个人最纯洁最美好的心中。

1810年,弗雷得利克•肖邦出生于华沙近郊的热里亚佐瓦•沃利亚。肖邦的父亲热血青年、忠肝义胆,曾经参与过波兰反击俄国侵略者的起义,结果运气实在不好,起义惨遭失败,肖邦一家人只好流落华沙。肖邦的父亲自此对国家政事心灰意冷,只求老婆孩子热炕头。但是生在革命家庭的肖邦,还是能够接触到许多拜访其父的华沙文艺界人士,这些人大多反对列强对波兰的统治,他们的进步思想一直影响着童年的肖邦。


18、19世纪的欧洲,完全就是一个音乐神童的集中迸发期,这些音乐神童的集中表现就是在连爸妈都不会叫的时候,就会弹钢琴。八岁左右就能作曲,登台表演成为台柱子。二十岁左右,就能创作出成百上千首经典曲目,协奏曲,回旋曲,圆舞曲,奏鸣曲,都能写得有模有样。但是到了三十岁左右就会死翘翘。肖邦从小便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音乐才华,七岁开始作曲,八岁开始登台表演,十岁时便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去演奏,为各种名流间举办的沙龙派对助兴。肖邦十五岁那年,举办了一场个人演奏会。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聆听了肖邦的音乐,心中十分愉悦,当即赐给他一枚钻石戒指。

虽然天天为这些波兰贵族服务,但是肖邦的心中是阴郁与不满的,这群鱼肉百姓的权贵,与列强勾搭在一起,卖国求荣,随时准备镇压国内的反抗运动,他真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些什么。肖邦十六岁时,正式成为华沙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之后的四年时光里,肖邦游遍了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本地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间的各种舞会与婚礼。对波兰的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体会,也与音乐学院的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波兰一直是个很倒霉的国家(二战时德国第一个进攻的就是波兰),虽然本身国力也不算弱,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把波兰在地缘政治上分到了死亡小组。夹在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之间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三个列强在1772、1793、1795年对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并且准备在长期的奴役下,彻底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与反抗意识。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给与欧洲君主“神圣同盟”的封建统治当头一棒,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波兰人民开始酝酿着新的起义,国内局势异常动荡。这时,肖邦的老师与朋友们都敦促其出国深造,希望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争取更多的荣誉。

如果出于前途考虑,去往欧洲其他国家学习音乐是最好不过的事,但肖邦一直不舍得离开自己的祖国。肖邦说:“我觉得,如果就这样离开华沙,我便永远不会再回到自己的祖国。我深信这将是我和故乡的永别!”肖邦的老师埃尔斯纳则对他语重心长的说:“上天赋予了你音乐的才华,在这国难危机之时,你有责任去欧洲各地,通过自己的音乐歌颂我们伟大的民族和国家,把波兰的声音传到世界。高山、森林、河流、草地,祖国的旋律已经在你的心中生根发芽,无论身在何方,祖国都会与你同行!”望着逐渐苍老的老师和充满鼓励与期望的朋友,肖邦留下了泪水,这便是生为天才的羁绊吧。


1830年的第一场雪,比任何时候都来得晚一些。20岁的肖邦告别亲人,坐着马车离开首都华沙,踏上了他异国求学的旅程。在城郊外,友人们赠送给肖邦一只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肖邦的老师埃尔斯纳和华沙音乐学院的同学们则为他合唱了一首《即使你远在他乡》

“你的才华在祖国的大地上肆意飘扬,愿它也能够感动世界。通过你的音乐,通过我们的波兰舞曲,显示祖国的荣光!”看着即将凋零的国家,看着那些真诚的朋友,肖邦的心中涌荡着莫名的悲痛。但是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一路走下去吧,我一定不会辜负祖国的期望!

肖邦走后不久,波兰就爆发了华沙起义。波兰人赶跑列强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肖邦听到这个消息,痛苦的心情总算可以平复。正当肖邦准备发挥自己的才能,好好为祖国表演一番时,真正的不幸降临了。1831年,俄国侵略军在波兰大贵族的引领下,重新攻陷了华沙,这次俄国鬼子来了个痛快的,把所有波兰人的身份证撕光,让所有人统统变为俄国藉,从此波兰正式亡国。此时的肖邦悲愤交加,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是涌动的浪潮,那是呼啸的暴风,那是从心中燃烧起的烈火。也是肖邦作品中少有的具有强烈情感表现的曲目。

肖邦离开祖国后,在1831年的时候,来到法国巴黎。那时节的法国正处于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金融资产阶级夺得政权,用金钱统治着一切。做为法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巴黎则是当时欧洲文化艺术的中心,各界社会名流汇聚在此。一般人所知道的欧洲文艺界名人有一半汇聚在那个时代。文学家有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司汤达,音乐家有李斯特、罗西尼、舒曼、门德尔松等人。从波兰乡下初来巴黎的肖邦,在那个众星闪耀的年代,只能算个陪衬的伴舞。

18、19世纪的欧洲钢琴家,虽然经常活动在各种高档沙龙,各种权贵陛下的宫廷晚宴上,但身份还是十分低贱的。大多数的权贵并不懂得欣赏艺术,也不懂聆听音乐,但却相互攀比各自的高雅与品味。办个晚宴,不请个百八十个钢琴家来助兴,都对不起咱这张脸。


钢琴只是一件贵族们炫耀自己实力的物品,充门面用,弹不弹无所谓,弹什么也无所谓。一般晚宴上,大家说说笑笑,热烈谈论着今天又到哪发财去了,哪个公爵小姐今天穿了什么,根本没有人留意钢琴家今天弹奏些什么。并且钢琴家们为了得到更多的演出机会,提高自己的名声,挣钱糊口,都拼命攀附社会上层的大使、公爵、部长。部长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公爵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总之,不服不行。浮华的大巴黎,充斥着无数虚伪与奢华,娱乐变成了放荡,金钱、龌龊和血腥混在一起,整个社会浮躁糜烂的不行。

不过天才终究是天才,很快,肖邦凭借自己出众的音乐才华,便在巴黎成名了。无数仰慕他的人,前来聆听他的作品。无数权贵,为了彰显自己的高雅,也纷纷邀请肖邦前去演出。虽然不愁生计,但肖邦却不是快乐的。大大的巴黎,没有一处地方属于这位青年。那份对故乡深深的爱,如今却已变成这令人难以忘怀的悲痛。肖邦心中只有那已经灭亡的祖国。虽然肖邦在巴黎创作的大多曲目是抒情且充满诗意的,但我们仔细聆听便会发现,其中每个音符都蕴含着广阔与宏达的气势。宁静优美的起始,强烈且充满色彩的中段,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音乐对比形象,但这对比却不是唐突的,而是一气呵成,浑然天成的。

肖邦著名的21首夜曲大致就是创作于这个时期,此外带有强烈民族性的玛祖卡舞曲以及波兰舞曲,波罗乃兹舞曲也随着作曲家灵感的迸发,印入我们的眼帘。1830年,肖邦创作了最为著名的《降E大调夜曲》,人世间的爱情是多么的细腻美好,多么的令人回味难忘,夜已深,山已静,唯有那绵长的爱意回荡在情人的心中,如痴如醉,如梦如画。


肖邦的大名最终远传到俄国,1837年,沙皇授予肖邦“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称号,并且说肖邦没有参加1830年的华沙起义,价值观人生观不模糊,值得嘉奖。肖邦知道此事后,大骂俄国使者。“当年我没有参加华沙革命,是因为我的羽翼尚未丰满,但我的心永远与祖国和那些革命者在一起!告诉你们北方的暴君!波兰的亡国之恨,迟早是要你们来偿还的!”俄国大使大怒,对肖邦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在巴黎的生活,是绝望的,悲伤的,纠结的,孤独的。25岁的肖邦恋爱了,他与波兰贵族沃德斯基的女儿玛丽亚一见钟情,每晚玛丽亚都会去聆听肖邦的演奏,肖邦伴着月光,动情而又平静的弹奏着一首首夜曲,玛丽亚就站在一边,深情的凝望着这位纤细而又隐着淡淡忧郁的钢琴诗人。一年之后,肖邦向玛丽亚的求婚。玛丽亚的父亲只说了一句话:“再牛逼的肖邦也弹不出老爷子心里的忧伤,咱家再次也是有头有脸的贵族,肖邦琴弹得再好也是个弹琴的…”


对肖邦一生影响最大的女人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肖邦与桑夫人一共恋爱了九年,这九年,是肖邦艺术创作最辉煌的时期。我一直认为乔治桑这样的女人放在中国就是一个张爱玲。乔治桑是一个绝对的女权主义者,蔑视传统,抽雪茄、饮烈酒、骑骏马、穿长裤,一身男性打扮的她终日周旋于众多的追随者之间。据说桑夫人与当时法国文艺界的众多人士都维持着那说不清道不明的良好关系。最强的时候,这位女作家身边有四个男情人。但唯一肯定的是在那九年中,桑夫人是深爱着肖邦的。

比肖邦大六岁的乔治桑,非常知道如何温暖这个多愁善感而又充满女性气质的钢琴诗人。(典型的一个攻,一个受)。谈笑风生、百般风流的乔治桑给肖邦那颗抑郁的心带来了久违的宁静与美好。住在桑夫人的诺罕庄园里,望着风景优美的草原,听着牧羊人粗狂的歌声,肖邦的心激动不已。肖邦的创作灵感被充分调动起来,他把自己的生命化成了音乐,但是他的身体却开始经受病痛的折磨。

乔治桑越来越生龙活虎,肖邦越来越抑郁消瘦,性格迥异的两人终于在1847年分手了。其实从离开祖国波兰的那一天开始,钢琴诗人便注定活在一场无法终结的悲剧之中。肖邦一生很少公开在舞台表演,却总是把那些流亡在异国他乡的波兰亲人叫到自己家中,不知疲倦的给他们演奏自己创作的乐章。肖邦知道无论是在喧嚣的法国,还是在严肃的英国,艺术都只是贵族们的奢侈品,他的生命从不属于这里。唯有祖国,是流淌在诗人生命中的爱河。

1849年,波兰人民连续爆发了多次起义,但是迫于列强的残酷镇压,都相继失败。祖国的复兴成了肖邦心中永远的梦。1849年10月17日,伟大的钢琴诗人终于走完了自己颠沛流离,充满坎坷的一生,带着悲伤默默的离开了人世。按照肖邦的遗愿,人们把他的遗体埋在了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把银杯中的祖国泥土撒在了他的墓前。而肖邦的心脏,则被人们带回了波兰,埋葬在他一生热爱的大地中。


升入天国的肖邦,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那里有连绵不绝的群山,潺潺流淌的小溪,树木参天的森林。他的老师和朋友们,深情的演唱着华沙民歌,迎接他的归来。天空中,再次回荡起《即使你远在他乡》的歌声,“你的才华在祖国的大地上肆意飘扬,愿它也能够感动世界。通过你的音乐,通过我们的波兰舞曲,显示祖国的荣光!”

谨以此文献给我一生敬仰的大师——弗雷得利克•肖邦


推荐曲目:
1 鲁宾斯坦《肖邦圆舞曲全集》专辑
2 朗朗《肖邦协奏钢琴曲》专辑
3 升C小调夜曲
4 降E大调夜曲
5 小狗圆舞曲
6 大波兰舞曲
7 幻想波兰舞曲
8 革命练习曲
9 E大调练习曲(离别)
10 C小调即兴幻想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6-6-1 12:26:56 | 只看该作者
肖邦的音乐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3
发表于 2016-6-1 12:27:57 | 只看该作者
肖邦的音乐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4
发表于 2016-6-7 11:28:59 | 只看该作者
表情细腻的肖邦音乐~~
5
发表于 2016-6-24 13:32:17 | 只看该作者
肖邦的音乐 永远那么细腻 令人回味无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