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5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7 12:5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德国的一名督导去一所学校督学,然而汽车在途中发生故障。这位督导修理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修好。这时,一名学生经过,问发生了什么事。先生告知后,学生几分钟便帮督导排除了故障。督导离开前,无意中问道:“现在是上学时间,你为何不去学校?”学生答曰:“今天学校有人来督导,我成绩最差,老师让我早点回家去。”   据说这位督导回去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样的学生是不是“好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事实上,这样的疑问正暴露出我们教育上的一个重要的缺陷,那就是过分地放大了教育的“塑造”功能,却忽视了教育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保护功能。教育应该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而绝不应该仅仅是一把锋利的剪刀。环顾我们的四周不难发现,这名帮督导修汽车的学生只是众多的饱受“修剪”之苦的学生之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隐藏着巨大潜力的。
  有人说,一个人步行的活动半径是5公里,骑车的活动半径是10公里,开车的活动半径是100公里。一个人用了不同的交通工具收效显然不同。如果把儿童天赋看成是圆心的话,那么他们受教育后所能达到的高度便可看作是这个圆的半径。圆心不动,半径却有可能达到无穷。如果这个半径可达到人类思维从未涉足的领域,表现出的就是创新的能力,教育的作用也就凸现其中。因此,即便是具有相同天赋的人,受到不同的教育,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由此我想到,所谓的。“优才教育”不如称其为“教育优才”。对教育对象的称呼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指向教育的全过程,看它能否使某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优才”。当然,这里的“优才”是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概念,而我们理解的优才一般都是“全优型”或“乖乖型”的。事实上很多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偏才”或“怪才”。我们的教育是否可以不要过分苛求,不拿放大镜和显微镜去观察他们的现在,多用望远镜去望一望他们的未来。作为个体的学生,都有其不均衡发展的方面,不要出现了几个韩寒这类的学生就惊呼“另类”。教师应该努力完成的任务和使命就是“发现孩子的才能和帮助其实现才能”。
  优才在哪里?放下剪刀,随时随地都能找到。重要的还在于,优才被发现之后如何从圆心到达一个个更大的半径。   
(文章摘自《成才导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11-17 13:20:5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顶一个!~
3
发表于 2009-11-21 11:28:34 | 只看该作者
强顶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