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329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招让孩子大脑处最佳状态(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2 12:3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人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时,就可以积极地思维,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活动,有效地刺激孩子的运动智能。如何能让孩子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呢?
  首先,要保证孩子按时进餐。
  大脑依靠血中的葡萄糖供给能量,以维持脑旺盛的活力。但是,人脑中储存的葡萄糖很少,只能够维持数分钟,因此,必须依靠人体的血液循环,源源不断地运输葡萄糖,而葡萄糖主要从食物中摄取,所以必须保证孩子按时进餐,才能确保血糖水平处于稳定状态之中。
  其次,要保证孩子脑供氧丰富。
  人脑的耗氧量很大,约占20%,孩子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耗氧量则更大,可达50%。一旦脑缺氧,人就会觉得头昏,工作效率降低,那么,怎样保证孩子脑供氧丰富呢?这就要让孩子多呼吸新鲜空气,如室内经常开窗通气,庭院中种植一些花草,多带孩子到海滨、旷野、林中活动。此外,还要保证孩子血液中含氧量充足,避免贫血、肺炎、惊厥、煤气中毒的发生。
  第三,为孩子安排有规律的生活。
  如定时进餐、定时睡眠,有规律的生活可以使人体内的“生物钟”正常运转,并将大脑皮层建立起来的各种条件反射形成“动力定型”,这样就会使大脑活动处于最佳状态,而不致于因无节律运动而使大脑感到费劲。
  第四,避免脑产生疲劳。
  人们常说,脑越用越灵活,但必须注意劳逸结合。这是因为人脑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中,脑神经细胞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但兴奋状态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脑中消耗的营养物质和堆积的代谢废物增多,兴奋状态就会减弱,产生疲劳,这时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大脑必须进入抑制状态,以补充所消耗的能量。为避免脑产生疲劳,就必须注意充分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及时调整孩子的学习内容,如做了口算题后,要让孩子唱唱歌,跳跳舞等等。
  第五,让孩子坚持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当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脑力活动后,应参加体育锻炼,这也是一种活动的转换方式,可以避免脑产生疲劳。另外,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氧气需要量增加,大部分肺泡必须积极工作,吸进很多的氧气,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样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改善了大脑的机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38:55 | 只看该作者
“幻想”在亲子教育中的应用言言2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九点多了,本来该睡觉了,她忽然说要去外面买包子吃。其实,她是不饿的,纯属一时兴起。妈妈说:该睡觉了,吃什么包子呀?言言说:就吃,言言好饿!妈妈说:卖包子的阿姨下班回家了,明天一早我们就去买好不好。言言就哭起来。言言一哭,妈妈也开始烦躁,估计心里怪小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眼看冲突将起,我走过去说:

  “言言很想吃包子是吗?”

  言言哭着猛点头。

  “那我们一起包包子,好不好?”

  言言一下高兴起来,大声说:“好!”

  于是,我把言言抱上床,和妈妈、言言一起虚拟包包子,用被子和枕巾,揉啊揉,一个一个的包。包完了,言言吃一口,妈妈吃一口,我再吃一口。大家边包边吃,边吃边笑。

  大约五六分钟后,言言开始打哈欠。妈妈说,言言该睡觉了。言言说:再吃三个就睡觉。果然,装模做样的“吃”了三个后,心满意足的睡觉去了。

  其实,我当时所以这样做,不是自己的灵机一动,而是源于一本书的启发,书中介绍了一种技巧,叫做:“用幻想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愿望”。书中举例:

  大卫:我要一个新望远镜。            

  爸爸:新望远镜?为什么?你现在这个不是挺好的吗?

  大卫:(情绪激动地)那是小孩用的!

  爸爸:对你这么大的孩子足够用了。

  大卫:不。不够。我要二百倍的望远镜。

  爸爸:(看出事态要发展到争吵,我决定换个方式)哦,你真的想要一个二百倍的望远镜。

  大卫:对啊!那样我就可以看清陨石坑了。

  爸爸:你想看清楚一些,是吗?

  大卫:对了!

  爸爸:你猜我怎么想?我希望能有足够的钱给你买那个望远镜。你喜欢天文,我希望能有钱给你买一个四百倍的望远镜。

  大卫:六百倍的望远镜。

  爸爸:八百倍的望远镜。

  大卫:(开始兴奋起来)一千倍的望远镜!

  爸爸:一个……一个……

  大卫:(激动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你就给我买一个帕洛马山那种超级望远镜。

  我们都笑了,我体会到了用不同的方式带来的前后不同的结果。尽管大卫知道我们说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但我很看重他想得到望远镜的渴望心情,他就会觉得很受安慰。

  然而,在我最初读到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接受,还有不少的抵触。最大的疑点在于,对于孩子明显的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何不直接了当的拒绝?拒绝不正是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的表现吗?对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我们这么回应,算不算“迁就”?

  这些疑问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但是,随着时间的延伸,我的想法改变了。一方面亲子生活需要理性,规则自然也要建立;另一方面感性也很重要,重视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也很重要。直接的拒绝、严格的要求是底线,应该是在“非如此不可”的时候才用的,底线之上还有很大的空间。一味的理性,虽然符合逻辑,却不近人情。

  我想言言再哭着要吃包子的时候,并不是真的期望马上吃到包子,她大概只是一种想法,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接纳。她若真的是饿得要吃或者馋得要吃,恐怕用幻想的方式不能满足她。这时候,如果我们按照纯理性的逻辑拒绝甚至指责孩子,虽然不能说“错”,但是却让孩子感到了冷漠和无趣。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感受到成人的冷漠、无趣、枯燥,孩子就很难再今后人际交往中缺乏包容、情趣和热情。这和缺乏规则一样危险。

  想买高倍望远镜的大卫在知晓爸爸没有能力去买一个奢侈的高倍望远镜的同时,也了解了爸爸很想给他买,两者同样重要。没有大晚上的走出去为言言卖包子,却重视和回应了孩子的感受。这并没有破坏规则,又避免了冲突,更让孩子感受到了爱。这就是“幻想的妙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方法和孩子年龄有关系,年龄越小越有效;另一方面,对于生活中非解决不可的实际问题,这个方法就不合时宜了。尽管如此,我依旧认为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文/孟迁)
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38:56 | 只看该作者
“幻想”在亲子教育中的应用言言2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九点多了,本来该睡觉了,她忽然说要去外面买包子吃。其实,她是不饿的,纯属一时兴起。妈妈说:该睡觉了,吃什么包子呀?言言说:就吃,言言好饿!妈妈说:卖包子的阿姨下班回家了,明天一早我们就去买好不好。言言就哭起来。言言一哭,妈妈也开始烦躁,估计心里怪小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眼看冲突将起,我走过去说:

  “言言很想吃包子是吗?”

  言言哭着猛点头。

  “那我们一起包包子,好不好?”

  言言一下高兴起来,大声说:“好!”

  于是,我把言言抱上床,和妈妈、言言一起虚拟包包子,用被子和枕巾,揉啊揉,一个一个的包。包完了,言言吃一口,妈妈吃一口,我再吃一口。大家边包边吃,边吃边笑。

  大约五六分钟后,言言开始打哈欠。妈妈说,言言该睡觉了。言言说:再吃三个就睡觉。果然,装模做样的“吃”了三个后,心满意足的睡觉去了。

  其实,我当时所以这样做,不是自己的灵机一动,而是源于一本书的启发,书中介绍了一种技巧,叫做:“用幻想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愿望”。书中举例:

  大卫:我要一个新望远镜。            

  爸爸:新望远镜?为什么?你现在这个不是挺好的吗?

  大卫:(情绪激动地)那是小孩用的!

  爸爸:对你这么大的孩子足够用了。

  大卫:不。不够。我要二百倍的望远镜。

  爸爸:(看出事态要发展到争吵,我决定换个方式)哦,你真的想要一个二百倍的望远镜。

  大卫:对啊!那样我就可以看清陨石坑了。

  爸爸:你想看清楚一些,是吗?

  大卫:对了!

  爸爸:你猜我怎么想?我希望能有足够的钱给你买那个望远镜。你喜欢天文,我希望能有钱给你买一个四百倍的望远镜。

  大卫:六百倍的望远镜。

  爸爸:八百倍的望远镜。

  大卫:(开始兴奋起来)一千倍的望远镜!

  爸爸:一个……一个……

  大卫:(激动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你就给我买一个帕洛马山那种超级望远镜。

  我们都笑了,我体会到了用不同的方式带来的前后不同的结果。尽管大卫知道我们说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但我很看重他想得到望远镜的渴望心情,他就会觉得很受安慰。

  然而,在我最初读到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接受,还有不少的抵触。最大的疑点在于,对于孩子明显的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何不直接了当的拒绝?拒绝不正是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的表现吗?对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我们这么回应,算不算“迁就”?

  这些疑问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但是,随着时间的延伸,我的想法改变了。一方面亲子生活需要理性,规则自然也要建立;另一方面感性也很重要,重视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也很重要。直接的拒绝、严格的要求是底线,应该是在“非如此不可”的时候才用的,底线之上还有很大的空间。一味的理性,虽然符合逻辑,却不近人情。

  我想言言再哭着要吃包子的时候,并不是真的期望马上吃到包子,她大概只是一种想法,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接纳。她若真的是饿得要吃或者馋得要吃,恐怕用幻想的方式不能满足她。这时候,如果我们按照纯理性的逻辑拒绝甚至指责孩子,虽然不能说“错”,但是却让孩子感到了冷漠和无趣。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感受到成人的冷漠、无趣、枯燥,孩子就很难再今后人际交往中缺乏包容、情趣和热情。这和缺乏规则一样危险。

  想买高倍望远镜的大卫在知晓爸爸没有能力去买一个奢侈的高倍望远镜的同时,也了解了爸爸很想给他买,两者同样重要。没有大晚上的走出去为言言卖包子,却重视和回应了孩子的感受。这并没有破坏规则,又避免了冲突,更让孩子感受到了爱。这就是“幻想的妙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方法和孩子年龄有关系,年龄越小越有效;另一方面,对于生活中非解决不可的实际问题,这个方法就不合时宜了。尽管如此,我依旧认为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文/孟迁)
4
发表于 2012-7-9 22:24:58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学习了
5
发表于 2012-7-10 22:25:07 | 只看该作者
进来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