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0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腾讯独家专访80后钢琴家宋思衡:古典也流行[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17 00:2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级带动“钢琴潮”

音乐重在启发心智
主持人:国内听古典音乐或者是对古典音乐了解的听众,他们心目中的国际钢琴比赛有“五大”,柴可夫斯基、肖邦、范•克莱本,我记得我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您曾经获得了法国一个国际钢琴比赛的大奖,可不可以给国内的观众们普及一下?
宋思衡:这个就是这“五大”之一吧,而且这个定义是《留声机杂志》好几年排名定下来的,哪“五大”?肖邦,比利时的伊丽莎白皇太后,英国的利兹,美国的范•克莱本,还有法国的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的比赛,我获得了这个比赛的(大奖)。柴可夫斯基这个比赛以前也是列入几大比赛之一的,但是柴可夫斯基这几年遇到停办的这些问题,所以渐渐地被挤出了这“五大”之外。当然现在还是有很多优秀的选手在这些比赛中出现的,“五大”、“六大”这个东西的排名就不一了。
主持人:就是一个说法而已。
宋思衡:对,这几个比赛里面我还参加过“利兹”的比赛,也是获过奖的。其中战果[size=+0]比较辉煌的还是玛格丽特•隆的比赛,等于说是第一次中国人在这个比赛上获奖的。
主持人:61年了,是第一个。
宋思衡:对,今年应该是67年了。对。这个比赛是这样的,它是由两个比赛组成的,一个是小提琴比赛,一个是钢琴比赛。它有两个创始人,一个是玛格丽特•隆,是法国著名的女钢琴家。大家知道拉威尔的《钢琴协奏曲》就是提前给她的。还有一个法比小提琴学派最著名的创始人之一就是雅克•蒂博,他成为了小提琴比赛的创始人,当时是他们两个人合办的。
这个比赛当时创始于1943年,你知道1943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年份,当时法国巴黎是被德军占领的,创始这个比赛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在文化上进行一种抵抗,法国人特别关注文化上的抵抗。他们认为文化上的抵抗是一个民族精神真正永存的标志。所以他们创造的这个比赛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宣扬法国文化。所以在这个比赛里面法国份量占得是[size=+0]比较大的。
主持人:好像是说有曲目的要求说法国(作曲家)的要有一定的比例?
宋思衡:对,是有曲目要求的,包括肖邦的一些作品,大家知道肖邦是在巴黎最终成就他一生的事业的,包括他的血统有一半也是法国人,所以有一定肖邦作品的指定作品,还有法国作品一些的指定作品。所以就是广泛地推广法国精神。我们看比赛的大小是按照什么标准看的?一个是创办的年份,有多少年了。一个是它比赛的含金量,什么是“含金量”?就是说比赛里面出过多少人,后来出过多少大师,这个比赛能给你的选手怎样的演出的机会。这是很重要。还有一个是评委的标准,应该说玛格丽特•隆的比赛在60多年的历程中有过非常多的传奇的大师的,我们知道第一尚松•弗朗索瓦(Samson Francois1924-1970,法国钢琴家——编辑注),爱乐乐迷都很清楚的,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法国的钢琴家,之后包括菲利普•昂特蒙(法国著名钢琴家、指挥家,曾担任以色列室内乐团和荷兰国家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编辑注),包括最近来华很多次的很多的法国的钢琴家,在中山音乐堂演出过很多次的。包括肖邦比赛的冠军布宁,他也是玛格丽特•隆的冠军。所以说这个比赛这么多年产生了很多很多传奇式的人物的。这个实际上奠定了这个比赛在国际上的地位。
主持人:你的音乐生涯从拿到这个比赛开始就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状态)了?
宋思衡:对,因为这个比赛完了之后给你提供很多演出的机会,比如说我们马上会到日本,在三得利,在一些大厅中有一些演出,马上会跟唱片公司签约,会和[size=+0]比较好的乐团,像德雷斯登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这些[size=+0]比较大的乐团合作。这个实际上是判断一个比赛好坏的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它之后会给你什么机会。
主持人:我看到资料上说您拿到这个奖之后每年要演200场?
宋思衡:没有。它实际上是提供给你三年的合约,因为它是三年一届,三年中你有250场音乐会的选择,但是你不可能弹那么多场音乐会,因为你每年还要接一些新的音乐会。在这三年里面还是会有很多变化的,你会有选择性的接受一些[size=+0]比较重要的你想弹的,或者是觉得这个音乐会弹得[size=+0]比较有意思的,根据这个可以选择。
主持人:出唱片自己也是有很大的自主权的吗?
宋思衡:对,比赛只是给你一种媒介,通过这个比赛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有这个自主权说做还是不做。
主持人:您是从3岁开始学琴的,从3岁开始到现在,你童年的学习还有什么印象吗?是不是很累的、很苦的?琴童好像从小经历的都是很繁重的经验,因为我跟您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也是80后,我记得在六七岁、还是七八岁的时候,我周围的同学一窝蜂地开始学钢琴,10个里面可能有7、8个说想学亲的,或者是有3、4个已经开始练琴了。
宋思衡:您有打听过什么原因吗?
主持人:我就在想问您。
宋思衡:我怎么可能知道,这个就有一个普遍性的原因了,起码要采访1000个人,看他们都有什么回答。
主持人:我自己给出的猜想可能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大家接触了一些国外的新生的东西,当时的经济开始发展,可能会有更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允许去买钢琴,去跟老师学,这是我能想到的两个原因。
宋思衡:我记得80年代初,虽然有人学钢琴,但是还没有像90年代初这么厉害,而且越到后面越厉害。钢琴潮真正来的时候,实际上是考级带动的,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为考级可以加分嘛,这个是一个真正的刺激性的因素。比如说80年代初学琴的人也不少,但是和后来比还是很难比的吧。
主持人:从兴趣爱好变成一种升学的想法?
宋思衡:有这种压力的。
主持人:我不太清楚考级是业余的吗?
宋思衡:业余考级。
主持人:你们这种一路从附小、附中到音乐学院毕业,你们就不需要这个是吗?
宋思衡:对,而且80年代初好像没有考级的吧,好像是90年还是90年代末开始的,那个时候是钢琴潮真正开始喷发的时代,80年代没有什么钢琴潮之类的,是90年代后。主要是考级刺激的,大家知道有加学分这回事,很多人就去考了。
主持人:你有没有当过考级的评委呀?
宋思衡:没有,考级的评委一般都是音乐学院的老师。这个对家长是很现实的,因为很多家长是听不懂古典音乐的,也不知道小孩弹错弹不错的事情,你有一个考级的标准,至少让大家知道你付出这么多代价,你学到什么程度了。这是一个很能理解的事。如果取消我们现在的标准,那家长真的没方向了,我现在跟的老师到底对不对,我小孩到底有没有进步,我花的这些钱到底值不值。
主持人:您在广州也曾经和一些学琴的小孩和他们的家长有过一个交流,你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你觉得这样的想法现在还存在吗?
宋思衡:肯定是有的。我们的家长在培养孩子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惯性的思维,讲投资回报,我今天给孩子投了那么多钱的,我希望看到一个回报。他将来即使不靠这个挣钱,他起码有一个成绩,能够证明我们花的这个钱还是有一个回报或者是有一个奖状或者是什么东西的。就像现在出国留学潮也是这样的,其实有些家长并不在乎你在国外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你有什么能力,家里花了那么多钱,你能给我拿回一张文凭看,他就会觉得是非常踏实的事情。这就是我们长期的一个思维习惯。
主持人:所以说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正的喜欢……
宋思衡:有没有培养出一种能力,这是思考得相对[size=+0]比较少一点的,这也是我们长期应试教育造成的问题,就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包括对人的能力,对人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都重视得不是很够。在音乐上也是这个问题,对音乐实际的看法、热爱或者是在音乐上的实际的能力的重视是不够的,主要重视的是他达到了什么级别,拿到了什么奖状这些东西。
主持人:现在钢琴或者是古典音乐在中国还是一个大城市,至少是二线城市以下都不是特别普及的现象。
宋思衡:普及的,那你是没有做过调查了,你说常州、宁波这种城市算二线城市吗?
主持人:发达的城市啊,长三角、珠三角这种城市群我基本上都把它们作为一个一线城市群。
宋思衡:你说的是什么地方?
主持人:内陆城市吧。
宋思衡:比如说?
主持人:比如说郑州、洛阳之类的。
宋思衡:郑州也有很多学钢琴的呀。郑州的琴行也是不少的,相关的音乐产业也是建立的,这个我是看到过的,但是它可能没有大剧院这些东西,但是那里学琴的人是很多的。
主持人:大家还是把提高音乐素养作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宋思衡:也不是提高音乐素养。其实你问家长音乐素养是什么,他们不一定能答得上来的,只是说现在有这么一个风潮,大家都在学这个东西,就一窝蜂地学了。
主持人:看来是我的调查做得不够。
宋思衡:因为钢琴还是有一个产业链的问题的,因为现在生产钢琴的数量是很多的,每年珠江厂生产的数量是很多的,我相信珠江厂生产钢琴的数量可能和我们GDP都是挂钩的。所以那么多钢琴生产出来,怎么办?怎么卖出去?怎么推销?那么就建立了很多琴行。你会看到琴行有一个附载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它除了卖琴以外,它会推销它的课,它有老师在里面。久而久之你就知道了这个就像滚雪球一样的,课带动钢琴的销售,钢琴的销售又带动课的销售。所以这样久而久之就越来越多了。
主持人:但是学琴的孩子,迈入这个殿堂的孩子很多,但是之后真正有成就的或者是说……
宋思衡:你不可能说中国16亿人口中1亿的孩童全成钢琴家吧,你觉得这是现实的吗?这不可能的,职业化是很少人能干的。大多数人学琴主要抱的目的还是陶冶情操或者是有这样一份技能。
主持人:能欣赏古典音乐就够了?
宋思衡:你觉得古典音乐代表的是什么?
主持人:高雅。
宋思衡:不是,这只是表面的。
主持人:对于人生更多的境界的追求。
宋思衡:也不完全是,你讲得这个对,但是[size=+0]比较笼统,能不能再讲得细一点。
主持人:我觉得听古典音乐可以让人的心灵净化,这是我的感觉。
宋思衡:有点偏,还不够正。古典音乐是什么?古典音乐是启发人的心智的,心灵智力,什么是心灵智力?就是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的定位,这个就像哲学、绘画这些东西是一样的,你通过观察这些美,观察这些自然的东西的时候,你在这个社会找到了自我的定位,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想干什么,自己代表的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古典音乐起的是这个作用。所以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够推广古典音乐的话,不光是全民素质的提高,是全民对自己的一种认识,全民对自己的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古典音乐真正的作用其实在这个地方。当然不是光靠古典音乐,比如说哲学、文学,所有关于艺术的这些东西都会有启发人心智的作用,古典音乐是这方面[size=+0]比较明显的一个艺术行类。我们要认清古典音乐不是说高雅,好像是去攀龙附凤,进入另一个阶层的阶梯,或者说它是代表的高阶层的想法,这个只是它很表面的一个方面,或者说这是它目前在中国起到的作用。实际上它起到的作用是启发全民心智的作用的。
主持人: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如果对古典音乐有更深的了解,那这个人对于人生,对于一些事情会更有独立的、开阔的、宽容的、更多的看法。
宋思衡:是的,你说得一点不错,它传达的是一种人文精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