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308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克列门蒂的现代钢琴演奏技巧与创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4 14:4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克列门蒂在钢琴艺术发展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是最早研究钢琴特性和钢琴功能而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他创作了一套完全脱离古键琴(Harpsichord)演奏规范的钢琴演奏技术,以双音演奏、密集音型的分解和弦及快速平行六和弦等技术的大量运用,给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8世纪末,在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出现了踏板记号,继而使用钢琴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得到大大的充实和加强。我们可以从他创作的大量钢琴奏鸣曲中看到,他已摆脱了阿尔贝蒂低音(Alberti Bass)的伴奏形成的束缚,给钢琴伴奏声部的运用开拓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克列门蒂在“英国式的钢琴”上充分运用三度六度双音、分解八度和快速音阶琶音经过句及丰满的和弦,开创了大胆辉煌而有活力的动力性演奏风格,在钢琴上做出了前辈钢琴家从未达到过的辉煌音响及戏剧性的对比效果,他是真正钢琴连奏技术的确立者,在抒情性旋律演奏中善于保持音符时值,使得音乐线条绵延如歌。克列门蒂的钢琴演奏技术体现在他的著名练习曲集《艺术津梁》(又译为《名手之道》)和100首钢琴奏鸣曲中。尤其是他的练习曲集《艺术津梁》是世界钢琴艺术教育史中最早的、有系统性的钢琴教程,其中收集了100首现代钢琴练习曲,着重于手指训练的灵活性和力度的掌握。很多钢琴家都推荐这本教程,李斯特的学生、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卡尔,陶西格从中精选了29首并编订了指法,做了演奏说明,这就是至今还在流传与学习的《克列门蒂钢琴练习曲29首》。克列门蒂的这些练习曲,并不追求轻快,而是着重锻炼强韧的手指,他的练习曲要求在较长的篇幅和较快的速度中坚持灵敏动作,充实音色,具有较高的难度,肖邦和贝多芬都很崇拜他的练习曲。练习曲集《艺术津梁》与车尔尼、莫什科夫斯基等人创作的练习曲具有同等艺术价值。
《克列门蒂钢琴练习曲29首》第1首运用了快速音阶演奏技法:第16首运用了三度双音演奏技法:第26首运用了快速八度双音演奏技法:第28首运用了快速分解八度演奏技法。虽然克列门蒂的钢琴演奏技术已摆脱古钢琴的痕迹,开创了新的演奏风格,但是他的钢琴演奏技术仍然主张高抬手指,增加手指的击键力度,手臂不动或尽量少动①。克列门蒂喜欢手的姿势十分安定,是他创始了让学生手背上放一枚铜币的练琴方法,他主张弹琴只应该用手指工作,铜币如果掉下,那就说明手的姿势不正确。虽然在19世纪30年代这种方法已经过时,但是“铜币”的教学思想一直到20世纪还保留在某些地区,甚至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中,有些教师仍采用“铜币”的教学方法。
克列门蒂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成绩非常显著,他的成就是得到同时代及后代同行所承认的。他给后人留下了百余部钢琴奏鸣曲,是他奠定了近代钢琴演奏技术的基础,克列门蒂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是第一部真正的钢琴奏鸣曲,被人们称之为“钢琴奏鸣曲之父”。贝多芬非常尊敬克列门蒂。在贝多芬的许多钢琴作品中,经常发现克列门蒂的技术运用及多方面的音乐表现手法留下的痕迹。克列门蒂是贝多芬的直接老师和艺术源泉之一,他是贝多芬之前最重要的一位钢琴奏鸣曲作曲家。保罗,亨利朗说:“克列门蒂是担任着挽救钢琴奏鸣曲的重任,从而使年轻的贝多芬能够找到一个稳定的出发点。克列门蒂对贝多芬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在《悲怆》奏鸣曲中明显地出现借用某个旋律,而是表现在整套的钢琴写法和各部分的展开变化和逻辑性上,这就是某些著作家把贝多芬的‘惊人’之笔归功于克列门蒂的奏鸣曲的原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4:47:14 | 只看该作者
克列门蒂在1821年创作了三首钢琴奏鸣曲(Op,50,A大调、D大调、g小调),其中第3首《g小调钢琴奏鸣曲》最知名、最受好评。这是一首结构精巧、和声丰富、完美凝练的奏鸣曲。无论是和声变化、各种音阶,还是琶音强弱层次及弹奏技巧等,都为后人奠定了基石,这是克列门蒂钢琴作品中最能体现和代表他现代钢琴演奏技巧的力作,整首乐曲钢琴技巧的部署惊人的现代化。克列门蒂喜欢采用英国钢琴的槌击方式,这样便产生了更强烈、更清脆的音色。作品中充分运用三度六度双音、分解八度、装饰音和快速音阶、琶音经过句以及丰满的和弦,突出了这首作品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这首奏鸣曲旋律优美流畅,和声织体丰富而严谨,大跨度音型较少,能够让一些手指短小的演奏者获得相当灵巧的自如感。乐曲的伴奏音型富于活力,为钢琴伴奏声部开拓了一个自由的空间,时而舒缓,时而澎湃,时而悠然,时而亢奋,烘托了整首乐曲宏伟的气氛。从单纯的三度双音到复杂多变的音程组成,又通过和弦双音巧妙连接,达到乐曲的高潮。
这首《g小调钢琴奏鸣曲》开始处采用了一段广阔激动的、安静而声音饱满的引子,这段引子运用了许多双三度音程、丰满的和弦作为伴奏织体,声音色彩上强弱对比鲜明,在一两小节内声音从p渐强到‖甚至到,制造出辉煌的戏剧性对比效果,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贝多芬创作《悲怆》奏鸣曲时运用了克列门蒂的创作技术及多方面的音乐表现手法,在《悲怆》奏鸣曲开始处也谱写了一段庄严的引子。在第一乐章第88 至96小节,克列门蒂将右手高音声部创作成快速音阶式的音型,而左手低音声部则变为主旋律,增加了低音声部的音乐表现力,使音乐织体更加丰富、更富有动力。
贝多芬在《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创作时借用了克列门蒂的创作手法,将主旋律表现在左手低音声部。《g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第185至186小节以强有力的八度与和弦结束,制造出惊讶紧张的具有特色效果的音响,而第186小节休止两拍后,187小节又突然以非常安静的声音出现,令人兴奋的紧张曲式变得松弛,给了听众细细品味与沉思的时间,克列门蒂通过突然的宁静瞬间来拓宽并松弛古典曲式:
第280至297小节左右手全部是八度音型以卡农的写作手法创作的,体现了克列门蒂钢琴创作技巧的现代化:
第323至329小节右手采用分解八度的音型,增加了音乐的连接,左手为旋律,优美流畅。
第381至393小节右手采用分解八度演奏主旋律,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第511至516小节双手齐奏分解八度,烘托出整首乐曲宏伟的气氛。
第二乐章第28至30小节有手高声部采用平行三度、四度密集音型,增添了乐曲协和、纯朴的感觉。该乐章运用较多的八度音程、三度音程、分解八度、震音等写作手法,增加了乐曲沉稳、怨诉的情感表现:
例3
第三乐章第1小节左有手声部均运用不协和音程,这种大胆的创作方式增添了乐曲惊慌、绝望的特色效果:
例4
第24至33小节左手采用八度音型,丰富了低音声部织体,增强了音乐的稳定感。
第55至58小节右手高音声部采用快速音阶音型,左手低音声部运用主题旋律、分解八度、八度音程。增加了乐曲的戏剧性对比效果。
第92至107小节右手采用八度音型演奏旋律,同时还运用十六分音符加三十二分音符下行琶音音型,具有辉煌的动力感,体现了克列门蒂高超的现代化创作技巧。
第128至169小节右手高音旋律声部源于第三乐章开始处的主题材料,左手为相距一小节的八度卡农,自上到下,二声部开始。相继进入三声部、四声部,克列门蒂运用巴罗克时代对位法的严格技巧来修饰古典曲式。
第209至226小节左手采用分解八度音型增加了乐曲的紧张情绪和连续性。该乐章大量运用的分解八度、三度六度双音、快速音阶琶音经过句以及丰满的和弦等现代化创作技法,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烘托出乐曲宏伟的气氛。
从这首《g小调钢琴奏鸣曲》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西方古典音乐的魅力,让我们听懂了克列门蒂内心的现代化音乐语言。
克列门蒂是一位迄今未被充分认识的作曲家,其钢琴奏鸣曲钢琴技巧的部署惊人的现代化,不愧为“现代钢琴学派的缔造者”、“现代钢琴演奏技巧的鼻祖”、“钢琴奏鸣曲之父”。
3
发表于 2010-9-20 23:20:39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9-21 23:54: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5
发表于 2010-9-22 08:57: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咯
6
发表于 2010-9-24 09:08:17 | 只看该作者
好复杂啊。。。。。
7
发表于 2010-9-26 19:05:07 | 只看该作者
我都不认识他。。。。。。学习学习
8
发表于 2010-9-26 19:07:18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小奏鸣曲好像都是他写的 ,小的时候弹了很多,不知道他还学过别的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