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19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音乐教育与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 09:1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理学家的研究发现,音乐和美术不仅是学生的消遣活动,还能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 研究发现,从3岁开始,给幼童教授莫扎特或贝多芬的音乐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科学家也证实,即使每天只弹10分种的钢琴,儿童智力测试的成绩也会大幅度提高。 研究者指出,对3、4岁的儿童进行音乐训练,能促使他们的大脑更好地识别空间和时间的模式。当儿童受到各种刺激时,他们会对刺激做出反应,但他们不会预先经过思考并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和过程后再进行反应。但某些音乐可以促使他们这种反应能力的发展。 研究还发现,对6-7岁的一年级学生定期进行音乐和绘画训练,能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数学技能。因此,正确和合理的音乐教育将是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它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声音的表达中,能拨动儿童心灵中的琴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无论是从教育方式、教育手段,还是从儿童的接受心理来看,音乐教育在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方面均具有独特的效果。 音乐的教育影响往往不像语言说教表述得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而音乐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比说教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 ,年幼的儿童在家庭里往往只处于服从的地位,或处于撒娇邀宠的"小皇帝"地位,要发展平等自治的伙伴关系是很困难的。但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使儿童逐步体会到活动规则对活动本身的保障作用。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从而识别作品中所反映事物的美与丑、悲与喜、崇高与卑下而领悟到事物中的是非、正误、美丑。运用音乐表现手段的美,塑造艺术形象的美,让儿童在美的感受中受到教育。作者在音乐作品中反映客观的同时,总是表达着作者对该事物所持有的鲜明态度。儿童音乐作品以反映儿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思想情绪为主。同时表殃出对这些思想情绪言所二把手有的称颂、赞扬、关心、同情、鼓舞、帮助等鲜明的态度。音乐艺术不是靠直接的说理,而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人的感情,给人以启示,发挥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领悟其教育内涵。譬如:教儿童学唱《一分钱》,歌曲的教育意义是进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是歌曲中没有直接说出拾金不昧的词句,而是以富有天真纯朴的儿童语气、音调的旋律、愉快的情绪,唱出了小朋友把拾到的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拿着钱对他点头赞扬的具体情节,塑造了这样一个生动感人的节术形象,给儿童以启示,使他们领悟到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要,把拾到的东西,即使是最少的钱——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是对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这样的激励情感的教育作用,往往比直接说教更能深入人心。

    当然不正确的音乐教学方法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不良后果,不仅不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会让儿童产生一定的焦虑甚至对音乐产生心理上的厌烦情绪。儿童音乐教育必须以儿童发展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工作,违反这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或给儿童带来心理、生理上的损伤。譬如:同样一首歌曲,一位音乐技能技巧纯熟,熟悉儿童年龄特点,按照正确的教育原则、方法对儿童实施教育的老师,会教得又快又好;反之,一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老师,就教不到点子上,自己干着急,儿童学不会。譬如:一位老师教儿童舞蹈,要求儿童做出优美挺拔的舞姿,她提醒儿童把重心放在右脚上,右脚在前,由于她熟悉儿童思维具体形象和善于模仿的特点,所以她边说边做,语言生动形象,示范具体直观,儿童委快就学会了这个动作,而且姿势优美挺拔。另一位不懂儿童心理特点和儿童教育基本原则的老师,当众指责一儿童嗓子差,唱歌难听,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了他学唱歌的积极性,这个孩子从此再也不愿唱歌了。还有一位老师掌握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了儿童实际也发做好教育工作,他认真调查了解到儿童唱歌音不准的原因,针对某一孩子由于音域偏低,在集体唱歌时音域与其他小朋友不合,有些较高的音唱不准,于是老师为他安排单独唱歌的机会,有些较高适合他的音域的调,为他定调唱歌,解决了他唱歌的具体困难,调动了他学唱歌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儿童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儿童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爱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乐”作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儿童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

这是一个儿童学艺的论坛,希望大家在这里能畅所欲言,对孩子的音乐,绘画等方面的方法和经验做有益的交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11-1 12:30:13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帖子,写的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