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6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塑造乐句的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9 13:4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教学生弹钢琴的过程中,不乏一些天生乐感很好的学生,对音乐具有直觉般的感悟能力。但这仅仅是少数,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语言的认知和理解还很粗浅。经常会听到有学生全曲“混为一弹”,中间没有一个换气口,就像一个人说很长时间的话不换气一样,听着憋气;有些学生弹琴像冲锋,看似激情澎湃,实则粗糙不堪,只有音符没有音乐。
  从实践看,并不是乐感不好的学生就不能学音乐,并不是乐感不好的学生就弹不出优美的音乐。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弹钢琴就是通过钢琴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的语言。作为钢琴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点点加以渗透和引导。
  音乐分乐句
  从学生开始学琴始,教师就应尽早让学生知道乐曲是由一个个乐句组成的,就像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一样。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建立乐句的概念,教会学生划分乐曲的乐句。在学习一首乐曲前,可以带领学生先唱曲谱,告诉他哪里到哪里可以分为一句,建立初步的句感。再逐渐让他自己寻找、划分乐句,最后养成一个拿到谱子先唱出乐句的好习惯。其次,乐句与乐句之间演奏时需要换气,需要手腕上提,就像人呼吸时一样。应非常慎重地对待乐句的换气。一开始时换气的动作可以夸张一点,等建立换气的意识后再减小动作的幅度。
  等程度深了以后,乐句的划分务必要看远看长。常听到一些学生弹奏时拘泥于小的乐句,一个乐句被弹得零零碎碎。把几个小句子连成一个大乐句,从长、从远看乐句,这样有助于抓住乐曲的大框架,提高乐曲的整体感。乐句有语气
  乐曲中的乐句就像人说话,不仅一句一句之间需要换气,还有着语气的起伏变化。如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KV.545第三乐章中,第195小节开始,旋律连续三拍十六分音符的盘旋上行后,音乐在渐强中戛然而止。很多学生弹到这里只是做简单的休止,没有语气、情感的延伸,在表达上是很不到位的。这个四分休止符上的延长记号应带着惊愕的语气,仿佛一个人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它的音符已经休止,但语气依旧在。
  乐句有方向
  有些学生弹奏乐曲时,一个乐句中的音各自为阵,我总是揶揄说:“音符像马路上的电线杆,笔直站着,互相生闷气呢”,或者“音符在漫无目的的逛大街呢”。其实,小至一个音,大到一个乐句都是有方向的,就像稻田里的稻子,一株挨着一株,随着风吹的方向纷纷靠向同一个方向。具体给学生讲解乐句时,就要告诉学生,音乐的方向去往哪里?音乐的方向伴随着怎样的情绪变化?弹奏时如何表现这种变化?一般来说,音乐的方向总是伴随音乐语气的强弱,上行的乐句总伴随着情绪的上扬,力度渐强;下行的乐句伴随着情绪的收缩,力度的减弱。
  有了方向,必然有终点和转折点,即经常说的“高点音”或“骨架音”。也就是说,乐句中不能每一个音符都强调。学生演奏时每个音都平均使力,其直接后果就是音乐呆板、僵硬。最简单的乐句一般是“起句——高点——回落”。“高点”通常为乐句音域最高的音、时值较长的音、重复音中第一或最末的音等等。在弹奏这种句型时,一般可以处理成“橄榄形”的力度变化,两头弱,中间强。
  收句很重要
  乐句的尾音是前面那些音的合乎逻辑的、顺情合理的归宿。弹不好收尾音,会把乐句的意思歪曲掉。美国著名钢琴家桑多尔说:“乐句的结尾,乐感的试金石。”富于魅力的结尾将给演奏增添光彩。通常缺乏美感的结尾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种是像扔东西一样,把音符扔掉不管,时值也没弹充分,感觉像是完成任务,弹完了事。一种是尾音弹得结实强壮,似乎还要继续前进,缺少回味的余地。还有一种是渐慢渐弱的太过,以致曲尾拖沓,与曲子不成比例。
一般来说句尾都要收一点,弹得要轻柔一些,就像人说话的语气,多是伴随着渐弱,语气下降时不会在句尾来一个强音,这样就会很不自然。也有些是渐强的乐句,这些乐句很多就要求一鼓作气,气息、情绪都要跟进,在最强、最饱满的地方终止。有些学生音到了,但情绪没到,表达上就显得很苍白。


  乐句要弹出美感,除了教师生动的示范以外,最有效的是用哼唱的方法。其次,教师还可以用图形、手势等帮助学生建立旋律的线条感。同时,教师的语言也非常重要,形象的比喻往往能立竿见影。从一句句的小乐句入手,培养学生对音乐语言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音乐美的品位,提升整体的音乐修养,这应该是广大钢琴教师乐于着手的事情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5-12-14 15:50:07 | 只看该作者
音乐的美感也是要从小培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