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4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进行儿童音乐欣赏(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5 12:3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聽音樂」對一般人來說是一項在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遍的休閒活動。但是當提到「音樂欣賞」時,等別是「古典音樂欣賞」,大部分的人不是自謙「缺乏細胞」,就是自諷「鴨子聽雷」。學校的音樂老師經常提出這樣的問題:「音樂欣賞怎麼教?」,「為什麼學生總是在欣賞音樂時表現出一付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經心?」。為人父母者也經常問道:「我不懂音樂,我應該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音樂?」。音樂欣賞難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厭嗎?古典大師的作品真是曲高和寡到難以親近,非音樂專家不能窺之究竟嗎?

嚴格來說,同樣都是「聽」,「音樂欣賞」確實比「聽音樂」需要更高層次的心智活動,但是,這並不表示非要音樂專家才有「欣賞音樂」的能力。透過有計劃的教育過程,將聽者從原本對音樂無意識的「聽」進入對音樂內涵,包括節奏、曲調、音色、和聲、曲式及論釋等感覺和理解,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音樂的欣賞者。「音樂欣賞」在我國國民小學的音樂課程已經成為一項長期訓練的項目,其教學目標在於從培養兒童聆聽音樂的興趣與態度、培養兒童聆賞音樂的音色、節奏及曲調美,到擴展兒童欣賞領域並注重樂曲結溝及風格的認識。
欣賞的曲目:一、聲樂曲:童謠、兒歌、民歌是幼兒或低年級兒童最熟悉的音樂素材。這類的素材充滿在兒童生活當中,它們具有音樂節奏、曲調等要素的基本架構,透過聽、唱、身體律動、遊戲動作,兒童在自然、無意識的情境當中實際經驗音樂要素的各種表現。久而久之兒童的音感愈發敏銳,歌唱的音準逐漸正確,動作的感應更加精確,並產生對鄉土文化濃厚情感及開闊對世界其他國家文化的視野。童謠、兒歌、民歌的題材範圍很廣,例如:動物、植物、自然界、交通、季節、節慶、行業、催眠、親情、歷史、勵志、幻想、逗趣等。隨著科技的發達,音樂風格的多元化,原本單純念、唱的歌謠被改編為各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或是純粹器樂曲的曲目越來越豐。聆聽由歌謠改編的聲樂或器樂曲,由於曲目內容本身的親和力,很容易獲得兒童的喜愛。藉由這類的音樂,學生可以認識、分辨聲樂、器樂,更進一步認識人聲音色的分類以及各種不同形態的器樂表現。從認識本國、外國的童謠、兒歌、民歌,進而認識世界著名的藝術歌曲,擴展兒童的音樂視野由近而遠。

選擇由民謠改編的錄音產品(現在很流行),應該要注意其音樂品質,包括樂器的選用(真實樂器或合成樂器)、演奏(唱)的技巧、編曲的功力、錄音的品質等。好的曲目如果缺乏整體的藝術美感表現,恐將遭人反感,甚至有傷欣賞者的聽覺。筆者曾蒐集、賞析市面上的出版的中、外兒歌錄音產品,在此提供若干範例:

兒歌 国内

‧朱宗慶兒童打擊樂
‧台灣的囝仔歌(我们这里叫和唱)
‧台語的囝仔歌
‧妙米香:台灣童謠精選
‧林榮德兒童音樂世界
‧中國大陸童謠精選
‧世界搖籃歌
‧新格童歌精選


兒歌 國外
名稱 出版者
‧Disne7 Babies Playtme   
‧Chansons Et Comptines Des Etats-Unis (Songs And Nursery Rhymes Of The U.S.A.) 《法國童謠世界遊-美國篇》
‧Chansons Et Comptines Ameruoue Du Sud (Songs And Nursery Rhymes Of South Amercia) 《法國童謠世界遊-南美篇》
‧Le Ronde Autorue De L'Europe
‧(Children's Songs From Around The World) 《卡爾、奧福-法文世界兒歌》 Rondes Et Comptines
‧(Rondes & Comptines 1) 《卡爾、奧福-法國兒歌與圓舞曲一》 Rondes Et Comptines
‧(Rondes & Comptines 2) 《卡爾、奧福-法國兒歌與圓舞曲二》 Rondes Et Comptines
-------------------------------------------------------------------

二、器樂曲:

(一)進行曲:進行曲通常曲調簡單、節奏鮮明有力,樂句整齊規則,拍子以二拍子和四拍子為主,往往是用在引領眾人行進整齊有序。進行曲在音樂教學上很適合用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學生一邊聽一邊以踏步、走步、指揮、作操等身體動作來表現拍子。而鮮明的對比樂句亦可讓學生聽辨,以不同的兒體動作表現。下面列舉若干適用於教學的進行曲曲目:

進行曲
曲名與曲式 作曲者
‧土耳其進行曲 ABABA尾奏  貝多芬(Beethoven)  
‧土耳其進行曲 ABABACA 舒伯特(Schubert)
‧雙鷹進行曲 ABA'B'  華格納(J.F.Wagner)
‧玩具兵進行曲 ABA  耶賽爾(Jessel)
‧拉得茲基進行曲 ABA  約翰.史特勞斯(Strauss Johann)
‧星條旗進行曲 AB 蘇沙(J.P.Sousa)  

---------------------------------------------------------------------

(二)音樂故事:「音樂故事」簡單的說就是以音樂說故事。杜卡斯(Dukas,Paul)的「魔法師的徒弟」和浦羅柯夫(Prokofiev)的「彼得與狼」算是兒童音樂故事的兩個代表作品了。兩位作曲家分別以不同的主題、不同的樂器音色代表故事中的各種角色,再哂脧娙酢⒖炻?㈤L短、高低、音程、和聲的變化來描述戲劇化的劇情。老師在從事音樂故事欣賞的時候,往往容易淪於以講故事為主,聽音樂次之,學生會被故事吸引而忽略音樂。其實,音樂故事欣賞教學的目的應該是認識音樂比認識故事更重要,故事是認識音樂的過程或工具,並非最終目標。因此,老師在教學時,必須時時以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聽辨音樂的內容,經由聽去想像故事的發展,如此比直接灌輸要來的有意義多了。


---------------------------------------------------------------------

(三)標題音樂: 在音樂作品加上標題或在作品中給予提示的作品稱為「標題音樂」。標題音樂在古今中外的音樂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份量。雖然它被某些「絕對音樂」的主張者所非議,我們仍然不能否認標題音樂的藝術性和價值。標題音樂在音樂欣賞教學上經常被用來作為欣賞的入門曲目,原因是它的標題具體說明了作曲家的想法以及作品所表達的意境。義於初學者而言,「標題」是一條引導欣賞的指引,聽者可以順乎標題所提示的部分做有方向的想像。以下列舉若干著名且適合初學者欣賞的標題音樂:

大自然

韋瓦第(Vivaldi) 「四季」協奏曲之「春季」與「夏季」中的暴風雨

貝多芬(Beethoven) 第六號交響曲「田園」,第四樂章「暴風雨」

葛羅菲(Grofe) 「大峽谷」組曲中的「暴風雨」樂章

貝多芬(Beethoven) 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之第二樂章

動物

雷斯匹基(Respighi)「羅馬之松」交響詩之第三部份

聖桑(Saint-Saens)「動物狂歡節」 穆梭斯基(Mussorgsky)

「展覽會之畫」的小雞之舞 李姆斯基-柯薩可夫(Rimsky-Korsakov)

「大黃蜂的飛行」 萊克(Lake)「小鳥店」

安德森(Anderson. L) 「跳著華爾滋的小貓」

沃爾(Wall) 「白熊之舞」


---------------------------------------------------------------------

(四)絕對音樂:

和「標題音樂」相對的是「絕對音樂」。絕對音樂主張者認為,音樂本身即生命,音樂是依音符的本身及其哂枚?嬖诘摹3?思兇獾囊魳反嬖谥?猓瑒e無其他意義。

他們相信,音樂隨生隨滅,純粹是一種存在於時間中的藝術,沒有任何美麗的故事或描繪的標題能使音樂變得更容易理解,那種總是告訴人們同一件事物的音樂必然很快會變成乏味的東西。所以,附從別人對音樂意義的描寫並無必要。個人應該要對音樂的主題,或對整首樂曲,能理解其內涵要素,用直覺的方式去聆聽曲調、節奏、和聲、音色等,親身感覺其中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綜合「標題音樂」和「絕對音樂」兩者的觀點,一個理想的欣賞者應該同時沈浸於音樂之中而又能看置身於音樂之外,判斷它並又能欣賞它,兼具主觀和客觀的態度。


---------------------------------------------------------------------

音樂欣賞教學常見的弊病:

老師經常抱怨音樂欣賞很難上,學生沒興趣,實際上,教學本身存在著許多盲點,須要檢討:

一、過分強調音樂故事、人物軼事傳聞的介紹,反置「音樂」本身為次要的他位。   我國國民小學舊有的音樂課程標準之欣賞教學項目中,單獨又將「音樂故事」列成一項,可見所被重視之程度。因為如此,導引了欣賞教學長期以來以「音樂故事」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聽了故事、強記了許多數字,到頭來對於所欣賞的音樂反而一無所知。

二、老師一味主觀灌輸樂曲偉大之美名,或是特意為音樂做解釋,強行讓欣賞者按照同一個思路去欣賞,卻未讓學生由親身欣賞的經驗中直接有所感受。

三、老師對樂曲之結構、特色認識不夠,未能掌握教學重點,本身亦未表現出積極的欣賞態度,學生當然也不會感興趣。

四、缺乏效、有趣的教學法:一般所見的欣賞教學不外乎是老師播放音樂,學生正襟危坐,老師不作任何引導,放任學生「神遊太虛」。

五、視聽設備品質不佳:在現今科技發達,繁榮富裕的社會裡,學生到處都可以接收到高品質的視聽享受。比較之下,學校的設備往往不如家庭設備的品質,再好的音樂在低劣音響的摧殘之下,怎麼會受人喜愛?


---------------------------------------------------------------------
音樂欣賞教學的方法:

一、隨音樂身體律動 :聽到音樂,手舞足蹈,似乎是人類不分年齡的自然反應。音樂欣賞教學應該要掌握人們這種天性,讓聽者「聞樂起舞」。瑞士音樂教育家達克羅茲認為:在音樂上,凡聲音的強弱、速度的快慢、節奏的長短、聲音的高低之各種變化的動感,均可以身體的動作予以外顯,特別是節奏。凡有節奏者,就有律動;凡律動均有節奏。而個體對音樂的身體反應是直覺的、自然的、即興的。身體能夠對音樂產生動作反應表示個體從聽、動作、認知對音樂有所感覺與理解。傳統的教學看似重視身體律動的表現,但是,主體的角色並非以學生和音樂為主,而擺在老師和音樂以外的事物。學生的動作往往是在老師的故事、歌詞、比喻的牽引之下所做出的樣板反應。到頭來,學生對於欣賞的音樂內涵仍然一無所知。

所以,聽音樂表現律動必須是老師引導學生感覺音樂中的強弱、快慢、長短、高低、音色、曲式,而學生發自內在對音樂直覺的動作反應。其動作不須經過修飾,完全是原本自然的身體動作,像是:行走、跑步、跑跳、旋轉、扭動、搖擺等。

聖桑的「動物狂歡節」組當中有多首曲子其力度、速度、節奏、曲調、樂句、曲式等均有鮮明的表現,易於激發學生的律動反應,同時藉由律動的表現,學生從中體會、理解音樂的概念。筆者在此將這些樂曲的名稱及主要的音樂特質提示如下: 聖桑:「動物狂歡節」組曲 名稱 音樂特質 (第一曲)序曲與獅王進行曲 慢快,  P F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